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估320排冠状动脉CT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价值。方法收集55例未确诊CAD的患者,在7 d内先后接受了320排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55例患者4个主要冠状动脉包括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220支在检查中显影良好。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者94例,显示无病变者126例。冠状动脉CTA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共94例,显示无病变者126例。冠状动脉CTA与CAG均发现病变者68例,均未发现冠脉病变者100例。冠状动脉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2、0.79。结论320排CT冠状动脉CTA是CAD患者无创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为CAD患者诊断提供依据,虽然尚不能替代目前的金标准检查CAG,但由于CTA对于重度狭窄有高度特异性,因此对于那些拒绝CAG检查的患者(特别是存在严重狭窄的患者)是一个便捷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接受CTA检查,又接受了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疑诊冠心病患者的资料,以CAG为“金标准”,评价CTA对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冠脉不同节段病变诊断的一致性以及对冠脉狭窄程度诊断的差异.结果 CTA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系数分别为91.3%、98.5%、93.1%、98.0%和0.904.CTA对CAD、冠脉不同节段病变诊断的一致性较高,对冠脉狭窄程度诊断与CA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临床疑诊冠心病、拟行外科大手术的患者以及CAD高危人群,如不愿接受创伤性的CAG检查,可考虑首选320排CT检查.  相似文献   

3.
陈芳  曹磊  钟河江 《重庆医学》2022,51(4):715-718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对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常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由于CAD与肺癌有多种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龄、吸烟和生活方式等),因此 CAD合并肺癌的发生率高[1...  相似文献   

4.
目的胸痛的病众多,临床对胸痛鉴别困难,文中旨在评价双源CT血管成像(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angiography,DSCTA)在胸痛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1月期间以胸痛为主诉并行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患者,记录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疾病以及肺动脉疾病发生率。结果 418例患者纳入研究,行冠状动脉CT成像(coronary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CA)292例,主动脉CTA89例,肺动脉CT成像(pulmonary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PA)15例,CTCA联合CTPA 2例,CTCA联合主动脉CTA17例,CTPA联合主动脉CTA3例。209例患者有冠状动脉疾病,47例患者有主动脉疾病,5例出现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1例患者同时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PE,3例患者同时有ACS和主动脉疾病,1例同时患有主动脉疾病和PE。其他162例患者未发现冠状动脉、主动脉或肺动脉病变。结论 DSCTA在提示胸痛病因中有重要价值,其中ACS是最常见的胸痛原因;主动脉疾病次之,PE最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左胸廓内动脉(left internal thoracic artery, LITA)联合桡动脉(radial artery, RA)行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otal arterialize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TA-CABG)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脏外科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接受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10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患者59例,为OPCAB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NCAB)患者46例,为ONCAB组。分析包括术前资料、术中桥血管获取及吻合方式、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并评估桥血管通畅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ONCA...  相似文献   

6.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与传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比较,具有许多优点。我们于2004年9月~2005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学习期间共实施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OPCABG的麻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体质量(body weight,BW)指数[TG×TC×BW index,TCBI]与冠状动脉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及冠状动脉钙化患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可疑稳定性CAD,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561例。根据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CAD组(n=402)和非CAD组(n=159)。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及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建立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D和CAC以及CAD合并CAC的患病危险因素。结果:TCBI≥1 818.7的曲线下面积为0.557(P=0.036),TCBI≥1 818.7联合CAD经典危险因素男性、吸烟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726(P<0.001)。CAD组TCBI升高的患病率较非CAD组高(P=0.00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质量控制中作用。方法:搜集我院完成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726例,分析检查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726例病例中,所有病例均进行全程护理干预,64层螺旋CT检查诊断726例,其中21例患者在扫描前就已经终止检查。其余705例患者通过冠状动脉CTA(coronary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扫描,658例扫描结果能满足诊断要求,47例扫描结果不能达到诊断要求。结论:冠状动脉CTA质量控制这一系统性工程中,护理干预是冠状动脉CTA检查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并有助于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在血运重建策略选择方面,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决策缺少很好的依据,SYNTAX评分为临床医师决定复杂病变的CAD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策略提供了指导。结合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使用心脏小组方法,可以将这些信息与影响PCI或CABG风险的其他因素一起考虑。本综述的主要目的是如何使用SYNTAX和SYNTAX-II评分指导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10.
这份专家共识来自国际心血管CT协会(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y,SCCT),提供了关于女性冠状动脉疾病的CT诊断和风险分层的依据。在无心血管疾病症状的女性群体中,一旦发现冠状动脉有钙化,将预示着10年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于7.5%,通过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可以判断哪些女性采用药物治疗更加有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不但可以准确检测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还可以识别非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范围及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经皮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ICA)作为参考标准,探讨冠状动脉双源CT造影(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 DSCTA)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DSCTA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ICA结果进行对照,计算DSCTA诊断CA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对漏诊、误诊病例影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基于患者层面DSCTA诊断CAD的敏感性为90.91%(30/33)、特异性为68.75%(11/16)、阳性预测值为85.71%(30/35)、阴性预测值为78.57%(11/14);基于每支血管层面,DSCTA的敏感性为89.36%(42/47)、特异性为93.29%(139/149)、阳性预测值为80.77%(42/52)、阴性预测值为96.53%(139/144)。结论:DSCTA对CAD的诊断准确,其图像质量和冠状动脉严重钙化会直接影响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ICA)一直被认为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CAD)的"金标准",但这种创伤性检查在少数情况下会产生潜在的、可危及生命安全的并发症,且大量ICA检查只是用来排除CAD。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其扫描速度快、损伤性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CABG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有利于选择正确的处理措施,达到改善手术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心脑血管联合造影分析冠状动脉与弓上动脉(包括颈内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椎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且颈动脉彩超或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增强CT检查提示存在弓上动脉狭窄的180例患者进行同期或分期心脑血管联合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1)非CAD组:冠状动脉狭窄<50%;2)CAD组:冠状动脉狭窄≥50%,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弓上动脉各段病变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颈动脉颅内段、颈动脉颅外段及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在CAD与非CA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6、0.146、0.128);椎动脉颅外段狭窄在CAD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CAD组(P=0.010)。结论 冠状动脉病变可能与椎动脉颅外段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4排螺旋CT冠状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上初步拟诊为冠心病的35例患者的93支血管并进行螺旋CT冠状造影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螺旋CT冠状造影的准确性.结果 螺旋CT冠状造影发现47支冠状动脉狭窄,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51支冠状动脉狭窄.螺旋CT冠状造影发现的44支血管狭窄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一致,敏感性为86.3%,特异性为100%.螺旋CT冠状造影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大体一致.结论 4排螺旋CT冠状造影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提高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clinical value of 4 -detector row spiral CT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ethods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CTCA) and conventionalcoronary angiography(CAG) were used in 93 arteries of 35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To analysis the precise level of CTCA through contrasting. Results CTCA showed the angiostegnosis with 47coronary arteries,CAG showed theangiostegnosis with 51coronary arteries. The angiostegnosis results of 44 coronary arteries were same with CTCA and CAG. The total sensitivity of CTCA was 86.3% , and specificity was 100%.The results of CTCA and CCA were coincidentalin general. Conclusions 4 - detector row spiral CT can be used as a noninvasive screening method for the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the coincidence ratewasincreased of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96-101
目的探讨高心率(90~110次/min)患者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对飞利浦i CT冠脉CTA血管扩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各科室疑为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患者共82例,男48例,女34例,平均年龄(60.12±11.4)岁,随机分成舌下含硝酸甘油片(1组)及不含硝酸甘油片(2组)两组,心跳在90~110次/min之间,分别行飞利浦i CT冠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冠状动脉血管宽度分别进行测量,并对两组冠脉的6个节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国际心血管CT协会(SCCT)分段标准指南,两组冠脉6个节段中,右冠状动脉近段(第1段)、后降支近段(第4段)、左冠状动脉主干(第5段)、前降支近段(第6段)、第一对角支(第9段)、回旋支近段(第11段)可分析血管患者例数相同,两组4段的血管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舌下含硝酸甘油片行256层i CT冠脉CTA对成像有提高作用,可对临床诊断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临床漏诊及误诊率高,目前鲜见ALCAPA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影像特点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总结ALCAPA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CTA影像特征,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24例ALCAPA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右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情况分为婴儿型(7例)和成人型(17例),比较两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A影像特点。结果:24例ALCAPA综合征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5,婴儿型中位发病年龄为3.22个月,成人型中位发病年龄为22.0岁。婴儿型早期即出现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而成人型临床表现多样,7例患者无症状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而就诊,6例患者出现慢性心肌缺血症状,2例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CTA示11例患者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左后...  相似文献   

18.
64排螺旋CT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A)对壁冠状动脉的检出率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检查资料.结果:冠状动脉CTA共检出壁冠状动脉12例,检出率为23%,其中10例为前降支(83.3%),2例为回旋支(16.7%).壁冠状动脉长8~210mm,平均长度25mm.壁冠状动脉深度为1.2~3.1mm,平均厚度2.5mm.结论:冠状动脉CTA是一种诊断壁冠状动脉的可靠、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9.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SCA)为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64-slice spiral CT,64-MS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应用64-MSCT对65例患者行CTA检查.对有胸心肌桥的诊断,64-MSCT冠脉CTA优于SCA;对有狭窄的患者64-MSCT冠脉CTA对轻度狭诊断应与临床症状结合,可暂不行SCA检查,行保守治疗,而对于中度狭窄没有冠脉造影敏感,应行SCA检查确定诊断.结果 64-MSCT冠状动脉CTA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可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结论 临床对于冠心病患者真阴性的排除和真阳性的诊断,64-MSCT冠脉CTA与SCA的作用无差别,是一种无创、有效的冠状动脉CTA方法,可作为一种诊断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的非创伤性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2015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CAD死亡率城市为107.5/10万,农村为105.37/10万。CAD患者中,50%以上的患者存在多支冠脉病变(两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70%),约40%以上的患者为单系统病变[1]。前降支作为三支冠脉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