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型肝炎(hepatitis C,简称丙肝)抗病毒治疗已经进入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ntiviral agents,DAAs)时代,即使是晚期肝硬化患者经DAAs治疗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但丙肝肝硬化患者经抗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治疗后远期效益,如肝功能改善、失代偿肝硬化的再代偿、肝移植率、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率等仍然值得探讨。文章对DAAs治疗丙肝肝硬化的长期随访结果进行探讨,为上述临床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依据,增强临床医生应用DAAs抗HCV治疗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肝纤维化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首诊并接受入院规范化治疗的CHC患者104例,男性65例,女性39例,年龄(45.6±11.2)岁。CHC诊断符合要求,且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较DAAs治疗前后CHC患者各项指标变化,依据肝病状态分为慢性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比较各CHC肝病状态治疗前后各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值差异。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DAAs治疗前CHC患者WBC、PLT、ALT、AST及TBil分别为(5.0±1.2)×109/L、(142.6±36.6)×109/L、(62.0±13.7)U/L、(52.8±11.3)U/L及(21.5±5.2)μmol/L,与治疗后相比[(5.3±1.5)×109/L、(171.4±41.3)×109/L、(18.2±3.8)U/L、(21.6±4.1)U/L及(16.1±4.7...  相似文献   

3.
背景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直接抗病毒药(direct antiviral therapy,DAA)在中国的应用,DAA药物成为目前国内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一线方案,但目前真实世界DAA治疗后长期疗效数据尚少.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后48 wk病毒学应答及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8-04-01/2020-04-30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DAA治疗的初治CHC患者,评估治疗基线、治疗结束、治疗后12 wk及48 wk的病毒学应答及肝肾功能、肝硬度、APRI及临床结局.结果共收集291例应用DAA治疗的CHC患者,纳入145例完成抗病毒治疗及随访的CHC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肝硬化患者占28.3%,基因型1b、2a、3a、6a分别占78.0%、17.2%、2.8%、2.0%.DAA治疗结束、治疗后12 wk及48 wk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比例分别为100%、97.9%和97.2%,其中基因型1b、2a、3a、6a的SVR48分别为97.3%、96%、100%、100%.治疗结束后48 wk与基线相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白蛋白的复常率分别为93.2%、91.7%、73.3%及97.7%.治疗结束后48 wk肝硬度(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及APRI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明显下降(LSM 12.5 vs 10.2kpa P<0.01;APRI 0.34 vs 0.13 P<0.01),肝硬化组及非肝硬化组患者均有明显下降(P<0.05).48 wk随访期间,其中4例(2.8%)CHC患者进展为肝硬化,8例(5.6%)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3例(2.1%)肝硬化患者发生新发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结论本研究真实世界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DAA治疗后48 wk,总体病毒持续应答率较高,肝功能、肝硬度及APRI值均明显改善.2.1%患者出现新发HCC.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抗病毒治疗患者产生持续病毒应答(SV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39例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并进行抗病毒(聚二乙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2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18例完成全疗程规范治疗,疗程25~105周;有4例(22.22%)获得SVR,其平均治疗周期是57周。统计分析显示,非ⅠB型基因(P=0.023)、治疗前丙肝病毒载量<10~6 copies/ml(P=0.044)以及早期病毒应答(EVR)(P=0.019)与SVR的获得有关。结论非ⅠB基因型、低水平HCV RNA和EVR是肝移植后丙肝复发抗病毒治疗产生SVR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HCV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HCV长期隐匿性感染可能会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等晚期肝病。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用药广泛用于HCV感染的治疗,但这一疗法治疗效果有限,并且具有很强的副作用。HCV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并有望最终完全取代干扰素疗法。然而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进入DAA时代并不意味着丙型肝炎问题已经解决,丙型肝炎研究依然面对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我国针对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的标准治疗方案(standard of care,SOC)仍然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简称PR治疗。但是近年来,针对HCV生活周期中病毒蛋白靶向特异性治疗的许多小分子化合物研究进展非常迅速,这些药物被统一命名为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7.
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的应用使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抗病毒治疗进入了新的时代,全口服的DAAs联合治疗方案抗病毒活性强、安全性好且不良反应少。耐药相关变异(resistanceassociated variants,RAV)的出现削弱了DAAs的抗病毒活性,给DAAs的临床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将对临床试验和体外研究中检测到的DAAs RAV及其在CHC患者中的自然发生率进行系统的阐述,以期为DAAs治疗效果的预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王福川  董漪  张敏 《传染病信息》2019,32(4):379-382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α-2b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治疗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方案。该方案最早应用于成人,对HCV的有效率仅约50%,并且对于儿童HCV的治疗有效率最高也只达70%。近年来,直接作用于HCV基因靶点的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不断被研发出来,对HCV的治疗起到质的飞跃,但该类药物在儿童HCV治疗中的应用大多处在临床试验阶段。本文通过对目前DAAs在儿童慢性丙型肝炎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HCV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现状。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于瑞金医院感染科诊治的慢性丙肝患者,收集其临床及实验室数据,分析抗病毒药物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组165例,未治疗者25例,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PR)方案治疗者8例,基因型特异性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方案者44例,泛基因型DAA方案者85例。除丙通沙是各基因型最常选择的方案以外,基因1b型患者中,选择基因型特异性DAA的比例(40%,44/111)明显高于其他泛基因型药物(7%,8/111)。结论泛基因型DAA治疗是首选,价格是可选范围内除疗效与安全性以外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全世界目前约有3%的人群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每年因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CC)死亡的患者可达35万。20世纪80年代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主要为干扰素,但其不良反应多、耐受性差,且仅有6%的病毒学应答率。近年来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的应用大大提高了HCV相关肝脏疾病的疗效,有效率可达80%~90%。该文主要对DAA治疗HCV相关肝硬化及肝移植后病毒复发患者的疗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最新的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不再依赖于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该类药对HCV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0%以上,这使得丙型肝炎(丙肝)成为可治愈的疾病。然而,在真实世界中,HCV感染的特殊人群(包括合并HIV、HBV共感染,肝移植、肝硬化、肾功能不全以及孕妇、儿童、老人等)的治疗有效率是偏低的,这对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提出挑战,解决这些挑战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并掌握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使更多丙肝特殊人群受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s, DAAs)治愈的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CHC)患者NK细胞的免疫学变化。方法入组13例经达拉他韦(daclatasvir, DCV)和阿舒瑞韦(asunaprevir, ASV)治疗24周的初治型HCV 1b型CHC患者,同时入组13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 H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第12周、24周的外周血NK细胞表型和功能特点。结果 13例CHC患者经DCV/ASV抗病毒治疗均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即临床治愈;与HC组相比,CHC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外周血NK细胞表达HLA-DR、NKP46、CD38的水平显著增高(P均<0.05),分泌CD107a和TNF-α的水平增高(P均<0.05),但产生IFN-γ的能力降低(P <0.05)。抗病毒治疗后,CHC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化程度降低,分泌IFN-γ的能力明显增强(P均<0.05)。结论经DAAs治愈的CHC患者外周血NK细胞的表型和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赵雅琳  申川  魏梦平  赵彩彦 《肝脏》2024,(2):182-188
目的 研究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与利巴韦林(PR)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肝细胞癌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6年1月以来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将其分为DAAs组和PR组。使用倾向性匹配分析均衡两组间基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发生率,并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间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肝细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369名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中,229(62.1%)例应用PR方案治疗,140(37.9%)例应用DAAs治疗,经倾向性匹配后每组各106例。两组肝细胞癌的4年发生率分别为:7.9%和10.2%,无统计学意义(P=0.070)。多因素分析显示:丙肝初治时的年龄(HR=1.093, 95%CI:1.007, 1.186)、合并糖尿病(HR=9.988, 95%CI:2.093, 47.662)、肝硬化(HR=9.422, 95%CI:1.079, 82.250)、基线AFP水平≥10 ng/mL(HR=5.683, 95%CI...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SVR)后的预后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  相似文献   

15.
程勇前  赵平  王晓峰  聂青和 《肝脏》2004,9(1):58-60
随着对利巴韦林抗病毒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长效干扰素的出现并批准用于临床,单用普通干扰素治疗失败者的再次抗病毒治疗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联合利巴韦林,或用长效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治疗结束后24周血清HCV RNA阴性),但是,毕竟有一部分患者仍然无效。因此,许多学者针对如何选择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随访观察两年结果。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CHC患者123例,其中接受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治疗52例,接受艾尔巴韦/格拉瑞韦(EBR/GZR)治疗43例,接受来迪派韦/索磷布韦(LDV/SOF)治疗28例,均连续治疗12 w,随访24 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比较不同方案治疗患者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情况。结果 SOF/VEL、EBR/GZR和LDV/SOF治疗患者RVR分别为96.2%、93.0%和92.9%,EVR分别为98.1%、97.7%和96.4%,ETVR和SVR均为100.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过程中,SOF/VEL、EBR/GZR和LDV/SOF治疗组出现恶心、乏力和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5%、11.6%和21.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组获得...  相似文献   

17.
仅仅在2年前(2011年3月)欧洲肝病学会发布新版《丙型肝炎指南》的时候,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 α)联合利巴韦林(RBV)仍然是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2年来,抗HCV的小分子药物出现空前快速发展的局面,其密集的程度是历史上其他疾病领域从未有过的,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是2011年5月两种直接抗HCV药物在美国和欧洲陆续被批准上市,即Telaprevir和Boceprevir两个蛋白酶抑制剂.2年来,又有近20种药物正在进行联合或不联合Peg-IFN或RBV的2期和(或)3期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8.
肖辉  彭飞  兰亚 《肝脏》2019,24(5)
目的评估直接抗病毒药物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在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改善肝功能和降低门静脉高压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50例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入组后即开始索非布韦400 mg 1次/d和利巴韦林1 000 mg 2次/d治疗、持续24周;观察组患者在接受12周的观察期后于第13周开始接受索非布韦和利巴韦林治疗、并持续至第24周。主要评价指标是治疗完成后12周随访时的持续病毒应答(SVR-12),次要评价指标包括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时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MELD和Child-Pugh评分的改善。结果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在前12周的观察期内退出本研究中,故以46例患者为统计分析对象。整体上,46例患者的SVR-12率为71.7%(33/46)。Child-Pugh A级患者的SVR-12率为77.8%(14/18),高于Child-Pugh B级患者的SVR-12率67.9%(19/28),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SVR-12率为76.0%(19/25)、观察组患者的SVR-12率为66.7%(14/21),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12周随访时的HVPG较基线水平降低(2.4±3.2) mmHg(P0.05)、MELD评分较基线水平降低(1.7±2.1)(P0.001)、Child-Pugh评分较基线水平降低(0.9±1.3)(P0.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治疗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直接抗病毒药物索非布韦和利巴韦林的联合应用促进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SVR效应、并促进肝功能的改善和HVPG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评估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ntivirus agent, DAA)治疗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1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例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复发患者的DAA治疗临床数据,比较患者基线与治疗结束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病毒学水平以及无创纤维化评分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platelet ratio index, APRI)的差异。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和电话随访收集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治疗结束时达到病毒学清除,12周、24周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均为100%,DAA治疗后随访17~44个月,期间均未见病毒学复发。与基线水平相比,治疗终点时ALT、AST、TBIL、γ-谷氨酰转移酶以及无创纤维化评分APRI显著下降,WBC、HGB、PLT、CRE、肾小球滤过率和血糖等指标均未见显著变化。DAA治疗期间共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可自然缓解。结论?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复发的DAA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约为3%,我国的抗-HCV抗体阳性率约3.2%,尚无预防疫苗,以基因Ⅰ型为主(占80%),其中又以Ⅰb型最为常见(占64%)。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进展为终末期肝硬化或肝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