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9,(8):1045-1048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与单纯分段诊刮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是否增加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宫腔镜分段诊刮组75例和单纯分段诊刮组93例,比较两组术前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判断宫颈受累的可靠性及腹腔冲洗液细胞学的阳性率,并同时分析病灶面积、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等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的关系。结果:宫腔镜组术前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为96%(72/75),单纯诊刮组为84.9%(79/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宫颈受累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97.3%、100%和92%;单纯诊刮组分别为56%、82.8%、73.7%和8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腹腔冲洗液阳性率为18.67%(14/75),单纯诊刮组为18.27%(17/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与宫腔病灶面积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宫腔镜下分段诊刮可提高术前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准确率,可准确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宫颈受累情况,并且不增加腹腔冲洗液阳性率。腹腔冲洗液阳性率与宫腔病灶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分段诊刮、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分段诊刮及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从而探讨分段诊刮及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分段诊刮是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段,可在术前了解子宫内膜癌的性质及分化程度,但不能判断是否有肌层的浸润、浸润的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而MR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具有较高术前评估的价值,并且可以较为准确的在术前评估宫颈有无受累.MRI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评估价值.结论 分段诊刮可在术前了解子宫内膜癌的性质及分化程度.对于可疑子宫内膜癌或经诊刮后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MRI能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癌的病灶范围及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对术前分期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术中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129例行全面分期手术的早期(不考虑淋巴结转移情况)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病情分级将其分为低危组44例和高危组85例,分析两组的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术前分段诊刮、盆腔MRI、术中冰冻切片三种方式对高危因素进行评估,比较其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 (1)129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因淋巴结转移而导致分期上升至ⅢC期者8例,其中低危组患者无盆腔淋巴结转移,但出现了1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高危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8.24%,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2.35%。(2)在病理类型为Ⅱ型、病理分级为G3方面,分段诊刮术联合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诊断能力均有所提高,其中对病理类型为Ⅱ型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2 cm方面,MRI检查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89.15%、87.69%、90.63%、90.48%、87.88%);而在肿瘤浸润深度≥1/2方面,MRI联合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能力均有所提高,其中符合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分段诊刮、盆腔MRI联合术中冰冻病理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高危因素的诊断能力,而早期低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极低,因此术前诊断为早期低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建议术中行冰冻病理复评估再决定是否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内膜癌浸润、淋巴结转移、宫颈间质受累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术前MRI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为依据,评估术前MRI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间质受累情况的诊断准确性。结果MRI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程度的准确性为89.2%(66/74),其中鉴别浅肌层浸润的准确性为90.2%(46/51),鉴别深肌层浸润的准确性分别为87.0%(20/23);诊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79.7%(59/74);诊断有无宫颈间质受累的准确性为95.9%(71/74)。结论术前MRI检查可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鉴别和宫颈间质受累的诊断评估中发挥积极影响,但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准确性较低,建议将其作为辅助手段应用于早期预测筛查中,以节省治疗时间,提高诊疗效率。  相似文献   

5.
张祖娟  王英红 《农垦医学》2007,29(4):269-27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以期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从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手术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09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和病理资料,术前行B超检查、宫腔镜下活检,分段诊刮、常规诊刮,根据FIGO分期,参考病理检查给予临床分期;术中剖视子宫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和宫颈受累情况;术后给予手术-病理分期,与术前临床分期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Ⅰ期75.9%,Ⅱ期76.9%,Ⅲ期77.8%;术前盆腔B超诊断符合率为56.0%;宫腔镜下活检符合率为81.8%.结论:对于异常阴道流血、排液患者,尤其合并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者,应常规行TVS检查及宫腔镜下分段诊刮,可提高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对于附件包块性质不明,绝经合并危险因素者建议行CT或MRI或PET检查,可了解腹腔脏器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为手术难度评估及术前准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龙艳  高志霖 《吉林医学》2014,(35):7906-7906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术前分期及其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病例27例,术前行MRI检查并将其显示肿瘤浸润肌层深度、有无宫颈、阴道受侵、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比较:Ⅰa期、Ⅰb期和Ⅱ期各存在1例误判,Ⅲ期以上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一致。MRI对肿瘤术前评估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瘤浸润肌层深度、有无宫颈及阴道受累、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准确率较高。结论:MR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肿瘤侵犯范围、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术前分期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率,是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评价及指导手术方式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首诊子宫内膜癌患者4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将MRI术前临床分期及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MRI诊断子宫内膜癌Ⅰ a期的准确率为89.3%(25/28),诊断Ⅰb期、Ⅱ期、Ⅲ期及以上的准确度分别为6/9、2/3、1/1;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准确率为75.61% (31/41);诊断宫颈间质有无受累准确率为95.12%(39/41);MRI诊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准确率85.37%(35/41).结论:MRI对分析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段诊刮术联合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病理分级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检查,统计对比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分段诊刮术单独及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病理分级诊断准确率。结果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病理分级准确率较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分段诊刮术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分段诊刮术及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术前病理分级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可为临床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段诊刮术对子宫内膜癌宫颈受累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 探讨分段诊刮术对子宫内膜癌宫颈受累的诊断意义。(2)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80~1995年间住院行子宫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病人63例,对每个病人的术前分段诊刮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3)结果 分段诊刮术对子宫内膜癌宫颈受累诊断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72.7%,其阴性预测值为97.6%,而阳性预测值只有31.8%。(4)结论 分段诊刮术对子宫内膜癌宫颈受累的阴性诊断结果较阳性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与病理结果做对照,分析MR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宫颈受累及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性,以提高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应用.方法:对135例经分段诊刮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病例进行磁共振检查,观察肿瘤范围、结合带显示、宫颈累、淋巴结的情况,进行术前临床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MRI对于子宫肌层侵犯的诊断为符合率69%;对于子宫颈管浸润的诊断符合率为85%;对于淋巴结转移高危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78%.结论:磁共振有利于提高子宫内膜癌术前临床分期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前哨淋巴结(SLN)检测技术在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病人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行纳米炭示踪SLN显影识别,记录黑染的SLN的检测情况,术后将切除的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40例病人中37例共检测出黑染淋巴结142枚,平均3.8枚/人,检出率为92.5%。SLN的检出率在不同注射部位、不同分期、不同肿瘤直径病人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SLN主要分布在髂外淋巴结(32.4%,46/142)和闭孔淋巴结(25.7%,37/142)。纳米炭示踪SLN的敏感度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术中纳米炭示踪SLN技术是可行的,为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及手术范围的选择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早期宫颈癌盆腔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中医医院2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SLNB,而后行双侧淋巴结清扫术及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送检,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SLNB对早期宫颈癌盆腔微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肿瘤大小、分期对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结果的影响。结果200例患者中,病理检查确诊转移47例,无转移153例,共切除淋巴结数目为3287枚(其中SLN 657枚,NLSN 2630枚);SLN诊断正确197例,误诊1例,漏诊2例,诊断敏感度为95.74%,特异度为99.35%,准确率为98.50%,阳性预测值97.83%,阴性预测值为98.70%,Kappa值为0.96;SLN诊断对直径≤4 cm及>4 cm的宫颈癌肿瘤盆腔微转移检出率分别为99.25%、96.97%,总检出率为98.50%,对Ⅰa2、Ⅰb、Ⅱa、Ⅱb期宫颈癌肿瘤盆腔微转移检出率分别为100.00%、98.39%、97.06%、100.00%。结论SLNB对早期宫颈癌盆腔微转移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均较高,且肿瘤大小、分期对SLN检出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的子宫内膜癌共102例分为两组,(1)宫腔镜检查组(39例),在宫腔镜下特分段诊刮术;(2)单纯分段诊组(63例)。比较两组术前后宫颈受累情况的诊断符合率及开腹手术的时腹水细胞学检查的结果。结果;两组患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差异无显性,宫腔镜检查组诊断宫颈受累的准确率为97.4%(38/39),明显高于单纯分段诊刮组(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纳米炭示踪前哨淋巴结(SLN)检测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淋巴结超分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收治IA2期、IB1期、IB2期、IIA1期、IIICp1期的宫颈癌患者79例,术前于宫颈3点、9点注射纳米炭示踪剂,术中将最先黑染的淋巴结作为SLN并切除,然后均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术。SLN单独送病理检查,并随机抽取其中30例阴性的SLN进行病理超分期检测。结果 79例患者中共67例至少成功检出1枚SLN,检出率为84.8%,共检出SLN 417枚,平均每例检出5.28枚。术后5例SLN阳性,1例SLN阴性而非SLN阳性,SLN检测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100%,假阴性率为16.7%,准确率为98.5%,阴性预测值为98.4%。SLN主要分布于髂外、闭孔、髂内、髂总区。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中,术前宫颈锥切(P=0.045、P=0.009)、肿瘤大小(P=0.033、P=0.008)对SLN总体检出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对SLN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Kappa值为0.901,P<0.001,SLN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状态高度一致。对30例阴性的SLN进行病理超分期检测后,未检出微转移或孤立肿瘤细胞,其检出率为0%。结论 纳米炭示踪SLN在宫颈癌的诊治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肿瘤原发病灶<2 cm或术前未行宫颈锥切的宫颈癌患者应用SLN检测技术较安全;SLN联合病理超分期检测,并不能提高孤立肿瘤细胞和微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直视下活检联合分段诊刮术对子宫内膜癌(E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分段诊刮术的42例患者为A组,仅接受分段诊刮术的34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两种术前诊断方式对EC宫颈受累的预测价值及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显示,两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宫腔镜直视下活检联合分段诊刮术对EC的诊断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高于单纯分段诊刮术(P 0. 05);两种术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细胞学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宫腔镜直视下活检联合分段诊刮术对EC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相对于单纯分段诊刮术在对EC宫颈受累的诊断方面更具优势,并不增加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的风险,在EC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共 10 2例分为两组 :(1)宫腔镜检查组 (39例 ) ,在宫腔镜下行分段诊刮术 ;(2 )单纯分段诊刮组 (6 3例 )。比较两组术前后宫颈受累情况的诊断符合率及开腹手术时腹水细胞学检查的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差异无显著性 ,宫腔镜检查组诊断宫颈受累的准确率为 97.4% (38/ 39) ,明显高于单纯分段诊刮组 (76 .2 % ,48/ 6 3) ,其假阳性率 (0 / 35 )明显低于单纯分段诊刮组 (2 1.6 % ,11/ 5 5 ) (P值均 <0 .0 1) ,两组患者均无腹水 ,有 84.3 %(86 / 10 2 )在开腹手术时行腹腔洗液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检查组腹腔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为 8.8% (3/ 34) ,单纯分段诊刮组为 13.5 % (7/ 5 2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宫腔镜检查可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性 ,能较确切地了解宫颈是否受累 ,同时可能并不增加肿瘤细胞扩散的机会 ,对可疑宫内病变者应在宫腔镜检查下分段诊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统计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情况、病理分级、宫颈受累情况、腹水细胞学及脉管转移等情况。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肌层浸润、病理分级、脉管转移、病理分型及宫颈受累为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应加强对高危因素的评估,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法则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估价值,以评价最优法则。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5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基于内膜活检病理和增强MRI检查,应用改良Mayo法则(病灶长径界值为2cm)及其调整法则(病灶长径界值为3、5cm)进行术前淋巴结转移风险分层,最终比较规范手术的病理分期。另外,应用ESMO及GOG-99法则,基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淋巴结转移风险分层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基于改良Mayo法则判定,158例患者中低危组90例,高危组68例。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低危组有8例术后升级为高危,其中6例G3、2例ⅠB期;高危组有25例术后降级为低危,主要为宫腔肿瘤病灶长径>2cm,但没有肌层浸润或浅肌层浸润,1例为术前外院增强MRI提示肌层浸润>1/2,术后证实为浅肌层浸润。术前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的敏感度为76.6%、特异度为84.3%,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value,PPV)为91.1%、阴性预测值(negativepredictivevalue,NPV)为63.2%,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4例经分段诊刮病理学诊断证实的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病例术前进行MRI(T<,1>WI、T<,2>WI、DWI和增强图像)检查,观察肿瘤信号、肿瘤范围、结合带显示情况和宫颈累及情况,判断深肌层浸润和宫颈浸润情况并进行术前分期;将术前分期结果 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肿瘤T<,1>WI多为等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DWI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成像表现为肿瘤明显强化.MRI判断深肌层浸润的敏感度为85.19%(23/27),特异度为96.04%(97/101),诊断准确率为91.60%(120/131).MRI判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宫颈的准确率为92.31%.结论 应用MRI评价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情况较准确,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术前常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成像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4例经分段诊刮病理学诊断证实的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病例术前进行MRI(T1WI、T2WI、DWI和增强图像)检查,观察肿瘤信号、肿瘤范围、结合带显示情况和宫颈累及情况,判断深肌层浸润和宫颈浸润情况并进行术前分期;将术前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肿瘤T1WI多为等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DWI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成像表现为肿瘤明显强化。MRI判断深肌层浸润的敏感度为85.19%(23/27),特异度为96.04%(97/101),诊断准确率为91.60%(120/131)。MRI判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宫颈的准确率为92.31%。结论应用MRI评价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情况较准确,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术前常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