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习勇   《中国医学工程》2013,(9):172-172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接受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3个月椎间植骨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达100%,随访1~5年,100例患者植骨没有出现椎间高度的再丢失,颈椎的生理曲度也有良好的恢复,无植骨块滑脱、移位及钛板断裂现象发生。100例患者的疗效判定,优48例(48%),良22例(22%),可26例(26%),差4例(4%),有效率为96%。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安全方便,并发症发生少,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鹏 《中国医药导报》2010,7(5):165-165,16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2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4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3例患者于术后3.4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全部患者植骨未出现椎间高度的再丢失,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无植骨块松动移位、断板、断钉和滑脱现象发生。43例患者中,优18例(41.86%),良20例(46.51%),可3例(6.98%),差2例(4.65%),总有效率为95.3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张艳锋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80-180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7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调查分析,47例患者经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4个月左右,患者椎间植骨得到有效融合。进行10个月随访,患者均未发生椎间高度丢失,植骨块未出现移动、断板及脱落等情况,颈椎生理曲度得到良好恢复。其中20例恢复优,21例恢复良,5例可,1例差,总有效率98%。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可靠,有着显著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钛板固定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方法1999年9月至2007年6月,应用钛板固定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40例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随访35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评定标准(JOA评分法)对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根据影像学资料分别测量术前、术后的椎管骨性面积和矢状径。结果35例患者获随访6—73个月。术后最终随访JOA评分14.37分,术后行MRI、CT扫描,显示脊髓减压良好和椎板掀开的角度均处于35°~45°,开门宽度平均8mm。术前、术后的椎管骨性面积和矢状径均明显增加。结论“钛板固定法”扩大成形术操作较为简单,维持“开门”安全可靠,患者术后恢复快,能减少、减轻“轴性症状”和神经根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ORION颈前路钛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ORION钛板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16月。结果:根据Frankel分级的评价,本组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序的好转和恢复,植骨块术后在6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无钛板和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存在。结论: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ORION钛板固定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植骨牢固,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术后不需行石膏固定和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4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对其采取前路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根据病程的长短来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 4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优为25例,良为12例,可为8例,差为1例,总有效率为97.8%,优良率为80.4%,手术效果显著,患者在6个月内手术,术后的JOA评分优良率优于6个月以上的,故病程的长短影响了手术的疗效(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易尽早手术,且前路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等优点,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子斌  赵伟  吕乔  董锡亮 《中外医疗》2014,(10):90+92-90,92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MC+ 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比情况。方法分析该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3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随机分组,治疗Ⅰ组(颈前路减压+MC+ 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组)13例和治疗Ⅱ组(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组)10例。结果两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前凸角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的前凸角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MC+R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改善椎间隙高度、颈椎生理曲度,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结合前路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118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根据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颈椎标准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及后缘高度(HPB)并评估植骨融合情况;JOA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情况。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9个月;3例出现钛网轻度沉陷,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末次随访骨融合率为100%;JOA评分,术前与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优良率为86.2%;术后Cobb角、HAB及HPB值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与术后即刻上述指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有效的矫正了颈椎畸形并达到坚固骨融合、重建稳定的目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颈椎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病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2例,手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C3-C7,术中将预弯成"Z"形的6孔微型钛板两端分别固定于开门后的椎板和门轴侧侧块上,用以取代传统的丝线悬吊固定法。通过影像学及临床表现观察所有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据均未出现术中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内固定牢固,未见钛板及钛钉脱落、移位、椎板折弯塌陷及再关门现象。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前平均为8.9(7~11)分,术后平均为13.2(8~16)分;患者在接受手术后JOA平均改善率为53.72%(14.9%-81.6%);手术后6个月的JOA平均改善率为54.25%(17.94%~84.75%)。术后颈椎轴性症状(AS)的评价;术后6个月AS平均改善率65.4%(24.8%~86.0%)。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恢复及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同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3例,均给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改善率略低于末次随访时(P〈0.05);颈椎弧度D值方面,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问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术前(P〈0.01)。本组患者术后总优良率为86.0%。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肯定,椎管减压充分,神经症状缓解满意,植骨融合率高,可达到迅速而持久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结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3例,钛板支撑固定维持椎板的开门状态。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未引起血管、神经损伤,术后随诊6~3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13例患者术后JOA评分:(14.53±1.45)分较术前JOA评分:(8.75±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结合钛板内固定术,能有效的维持椎板于开门状态,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并且操作安全简单,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一种,以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引起相邻椎体节段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并对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血管产生压迫,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脊髓型颈椎病早期手术干预是其治疗原则,因前路手术减压彻底、直接,是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  相似文献   

14.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退变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发病有增多趋势,治疗技术也有了发展。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直接去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但多节段受累时,多主张行后路手术治疗,椎板成形术是后路手术治疗中标准的术式。近年来,我们更加重视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治疗,使该术式的应用更加安全、可靠,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疗效。本文对我院自2001-01~2005-01期间以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5例的围手术期治疗中几个常见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7月~2012年12月2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5.3岁;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脊髓功能进行日本整形外科学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以JOA评分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对轴性疼痛采用VAS评分;末次随访时行X线片和MRI检查评价内固定位置及脊髓受压改善情况。结果:21例患者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8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的8.3±2.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14.3±1.7分(P<0.01),平均改善率为69.0%;颈部轴性疼痛2例,发生率为9.52%,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为2.13±0.33;末次随访时行X线片和MRI检查示微型钛板位置良好,未见松动及断裂,无再关门现象发生。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满意,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钛板联合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2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钛板联合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36个月(平均1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JOA评分由术前5-10分(平均7.6分),提高至术后的10-16分(平均14.3分)。X线复查术后颈椎正侧位片,植骨均获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无钛网下沉、移位或滑脱,无钛板、螺钉松动、脱出或断裂病例。结论该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稳定性好、融合率高、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元和  陈磊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5):1390-1391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78例CSM患者均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术前平均(7.1±1.3)分,术后平均(12.9±1.6)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植骨全部融合,无断钉、断板及内固定松动。结论经颈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CSM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L)两种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多节段CSM患者80例,分为采用微型钛板固定的观察组和采用传统的丝线悬吊方法固定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的JOA评分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显著(P均>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JOA评分[(10.32±2.18)]高于对照组[(9.01±1.09)],观察组患者改善率≥25%有36例,高于对照组的28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CL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CSM术后疗效良好,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椎板减压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症、颈椎活动度及颈肩部疼痛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18.5±30.2分钟,术中出血量228.4±90.8 ml。此外,与手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患者CCI、ROM、VAS及JOA评分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颈椎活动能力,恢复脊髓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优良率为82.61%,高于对照组的52.17%,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的 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ROM、颈椎屈曲、后伸角度均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