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涎腺肿瘤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探讨其作为涎腺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银染-TRAP法检测28例涎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28例癌旁组织、10例腮腺混合瘤、6例腮腺腺淋巴瘤;5例正常涎腺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28例涎腺癌组织中,有25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89.3%)。28例癌旁组织中,有4例端粒酶表达阳性(14.3%)。10例腮腺混合瘤,6例腮腺腺淋巴瘤,5例正常涎腺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涎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表达可作为诊断涎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其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肿瘤手术治疗后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1岁。因左颌后区肿物术后20 d于2012年1月10日入我院。患者于2011年11月20日无意中发现左颌后区肿物,约3 cm ×3 cm,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质硬,无触痛,无面麻,2011年12月9日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查腮腺区增强CT(见图1A和图1B)示,左侧腮腺深叶区域、颈鞘外侧、乳突尖下方可见等密度软组织实性占位,病变边缘不清,与腮腺深叶之间无明显分界,腮腺增强扫描见病变区域不规则强化,腮腺深叶边缘不规则不清晰凹陷,病变下方可见4枚肿大淋巴结。未见骨质破坏征象。于2011年12月20日在全麻下行“左颌后区肿物切除术+面神经解剖术”,术中打开腮腺背膜见肿物位于腮腺后部,胸锁乳突肌前缘,质硬,与胸锁乳突肌粘连,向上至乳突下方,与乳突粘连,内面与副神经、颈内静脉紧邻,向下与二腹肌后腹粘连,见颈部一肿大淋巴结,约0畅5 cm ×0.3cm 大小。  相似文献   

3.
混合瘤一般发生在涎腺组织 ,又叫多形性腺瘤。涎腺组织发生混合瘤以腮腺最多 ,颌下腺次之 ,发生在小涎腺的混合瘤腭部最多见。舌根部发生混合瘤临床极少见 ,去年我们曾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韩某某 ,男 ,35岁。住院号 36 94 6 6。以“左舌根肿物”收入院。在全麻下见肿物位于左舌根 ,舌腭弓内侧 ,舌根人字沟侧后方 ,呈 2 5cm× 1 5cm大小 ,突出舌背表面 ,质地硬 ,表面不光滑 ,在肿瘤边界外切除肿物后创缘拉拢缝合。术后病理报告“左舌根部多形性腺瘤”。病理号 0 1135 4 1。2 讨论涎腺混合瘤是由肿瘤性上皮组织和粘液样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腮腺转移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例肾透明细胞癌孤立性腮腺转移临床病理特征,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鉴别诊断、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60岁,2008年发现左面部肿物6个月,临床诊断腮腺混合瘤。大体:孤立性肿物1个,大小为6.0cm×4.5cm×1.1cm,界限清,无包膜,切面灰白暗红相间。镜下肿瘤位于腮腺组织周围,瘤组织呈腺泡状排列,瘤细胞胞浆丰富,透明(少许嗜酸),核大小一致,间质血窦丰富。追问病史,患者2002年于我院因左肾透明细胞癌行左肾切除术。复查:原肾癌切除后病理切片,左侧腮腺肿瘤与原肾癌组织像完全一致。病理报告:左腮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结论肾透明细胞癌腮腺转移少见,病理诊断需除外腮腺原发透明细胞肿瘤,结合原发灶及免疫组化可以明确诊断。术前建议细针穿刺诊断,为腮腺切除术前准备提供重要的依据,腮腺切除术伴有面神经保护可作为孤立性腮腺转移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混合瘤是涎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腮腺是好发部位约占85%。其次是颔下腺,约占8%左右。小涎腺约占7%。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以30~50岁多见,男女发病无差异[1]。这肿瘤术后容易复发,复发后治疗困难,且多恶变。现将本科所收治120例涎腺混合瘤,17例术后复发瘤的治疗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科近16年共收治涎腺混合瘤137例,其中男66例,女71例。年龄13~71岁。35~50岁者约占65%(87/137)。首次发病者120例,术后复发者17例。肿物为分快取出。2临床治疗与结果120例诞腺混合瘤初次发病患者中,81例为腮腺混合瘤,、均行保留面神经的…  相似文献   

6.
卢山  许亮 《中原医刊》2011,(23):3-6
目的探讨MRI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腮腺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2例腮腺肿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全部行轴位T1WI及T2WI、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矢状位T,WI及轴位DWI(b值取0和1000s/mm2)扫描,并经工作站自动生成ADC图。结果多形性腺瘤31例,全部单发;腺淋巴瘤19例,9例单发,10例多发,共30个病灶;恶性肿瘤12例,其中黏液表皮样癌6例,淋巴瘤3例,涎腺导管癌3例,3例淋巴瘤为多发,其余均为单发,共18个病灶。腮腺良性肿瘤发生于腮腺浅叶者多见(43/51),恶性肿瘤以深叶多见(8/18);良性肿瘤体积一般较恶性肿瘤小;良性肿瘤一般边界清楚,恶性肿瘤边界可清楚或不清;恶性肿瘤大多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10/12);腺淋巴瘤与恶性肿瘤DWI均呈高信号,信号高于多形性腺瘤,但腺淋巴瘤AI)C值(0.92×10-3mm2/s)明显低于恶性肿瘤(1.19×10-3mm2/s,P〈0.05)。结论腮腺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I检查能为常见腮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涎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研究19例涎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资料及其发病规律与特点。结果:依据19例临床症状,手术切除标本的光镜所见进行确诊。本组发生在腮腺13例,最为多见,有6例出现在小涎腺和颌下腺。显微镜下瘤细胞呈圆形、多角形,胞膜清楚,胞浆丰富,排列成实性团决、滤泡样、小囊或囊性乳头状。结论:腺泡细胞癌为低度恶性肿瘤,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少见,但易侵犯胞膜和周围组织,复发率较高。瘤细胞异型不明显,易误诊为良性,应注意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腮腺肿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2例正常腮腺组织,3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32例腮腺腺样囊性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PCNA在正常腮腺组织,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腮腺腺样囊性癌中呈阳性表达,但PCNA表达阳性率及强度与腮腺细胞分化程度相关;腮腺腺样囊性癌组的PCNA的阳性及强阳性表达构成比明显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结论:PCNA反映腮腺肿瘤的增殖活动,可作为腮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及作为恶性程度的参考性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45岁。左腮腺肿块1月,渐进性增大,无发热,皮温正常。体检:左腮腺下极触及一约3cm×4cm×3cm肿块,界清,活动,无面瘫。B超:左腮腺区见39mm×25mm×30mm及18mm×13mm液性暗区。术中见2.5cm×2cm囊肿,囊内胶冻样物。镜下: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大量淋巴组织。病理诊断:左腮腺淋巴上皮囊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8例涎腺肿瘤116个瘤灶的MRI表现,116个瘤灶中良性肿瘤98个,恶性肿瘤18个。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界、MR信号、强化类型、均匀性、邻近组织的浸润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不同类型涎腺肿瘤间MR征象的差异。结果:涎腺良性肿瘤的MRI表现:形态规则(71/98)、边界清楚(66/98)。所有52个多形性腺瘤T2WI表现为高信号并呈延迟强化,32个腺淋巴瘤增强后均呈中度强化,其中18个病灶T2WI表现为等信号。涎腺恶性肿瘤的MRI表现:5个黏液表皮样癌中,3个中、低度恶性者呈囊实性,边界较清晰,2个中、高度恶性者呈实性,边界不清;3个腺样囊性癌中,2个以侵犯范围广泛为特征;4个腺泡细胞癌中,1个低度恶性者与良性肿瘤较难区分,1个肿瘤直径>3 cm,表现出明显浸润性生长特点;2个淋巴上皮癌呈实性,增强后中度强化;恶性多形性腺瘤(1个)表现为同时具有良性和恶性肿瘤的特点;鳞癌(1个)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蟹足样浸润;淋巴瘤(1个)和淋巴结转移瘤(1个)表现为腮腺结节合并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节信号与颈部肿大淋巴结一致。结论:常见涎腺良、恶性肿瘤MRI表现各有特点,对大多数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颌骨中心性腺泡细胞癌1例向彬张福胤(大连大学口腔系)(第一临床学院口腔颌面外科)腺泡细胞癌是属低度恶性的涎腺肿瘤,主要发生于大涎腺,发生于颌骨中心者极为罕见,现将我科近期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4岁。左下颌骨肿物伴左下唇麻木半年余。临床检查:面...  相似文献   

12.
王诚  魏建国 《北京医学》2015,(2):137-137
患者女,62岁,因“双乳疼痛1 d,体检时发现左乳肿块”于2010年6月26日就诊。既往体健,乳房皮肤无红肿,乳头无溢血及溢液,经前稍感双侧乳房胀痛不适,无畏寒、发热等其他不适。体格检查:双乳对称,结节感,乳头无凹陷,双侧乳房未及明显肿块,双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提示乳腺增生,左乳实质性小肿块。乳腺钼靶X线检查示双乳腺呈混合型,乳腺组织呈片状、斑片状致密影,以双乳外上象限及乳晕周围为主;腺体浓聚呈小团片状、结节状边界模糊致密影;左乳外上象限可见大小15 mm×12 mm的肿块,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于2010年7月6日在我院全麻下行左乳肿块切除术,术中见左乳外上有一大小10 mm×9 mm的肿块,实质性,包膜不完整。术中冰冻示:(左乳)涎腺型肿瘤,考虑腺样囊性癌,遂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并送病理检查。大体检查:(左侧乳腺外上方)类圆形结节一个,大小9 mm×8 mm×6 mm,切面灰白,质中,未见明确包膜。HE形态学特征:肿瘤周边可见乳腺组织(图1),肿瘤以筛状结构为主,形成大小不等的腺样和囊性腔隙,在周围脂肪组织中浸润性生长(图2);腺上皮形成真性腺腔,腔内含有基底膜样物质;肌上皮细胞形成假腺腔,腔内含有嗜碱性黏液样分泌物(图3)。  相似文献   

13.
对从1873例涎腺肿瘤复查后确诊的43例涎腺肌上皮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该瘤的发病率约占涎腺肿瘤的2.3%,好发于腮腺(48.84%)和腭腮(41.86%),该瘤在病理上可分为五型:即上皮细胞型,梭形细胞型,浆细胞细胞型,透明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其实质细胞-肿瘤性肌上皮细胞为一个连续变化的瘤细胞谱。各种形态的瘤细胞可以互相转化;免疫组化CK-18,actin染色显示上述各型瘤  相似文献   

14.
腮腺混合瘤也称多形性腺瘤,是腮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超声已作为目前涎腺检查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本院曾收治1例异位于面部右颧区的腮腺混合瘤,现报道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19岁,于2014年7月21日以“右面部肿块3年,肿胀不适1周”主诉就诊,患者3年前发现面部花生米大小肿块,无明确不适感,未治疗,逐渐增大,近一周来面部肿胀不适,无畏寒发热等症状,曾在当地小诊所进行抗炎治疗无效,以“面部肿物”收治入院。查体:右侧颧部触及一鹌鹑蛋大小的肿物,中等硬度,无压痛,活动度好。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使用仪器为GE VIVID7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 MHz。超声显示:右颧部探及一23 mm×15 mm大小的低回声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为密集细小均匀低回声,可探及细小斑片样强回声,见图1,CDFI:内血流丰富,阻力指数RI:0.61,见图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涎腺肿瘤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 ,探讨其作为涎腺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银染 TRAP法检测 2 8例涎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 2 8例癌旁组织、10例腮腺混合瘤、6例腮腺腺淋巴瘤、5例正常涎腺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2 8例涎腺癌组织中 ,有 2 5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89.3% )。 2 8例癌旁组织中 ,有 4例端粒酶表达阳性 (14 .3% )。 10例腮腺混合瘤 ,6例腮腺腺淋巴瘤 ,5例正常涎腺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涎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可作为诊断涎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其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肿瘤手术治疗后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7岁。左侧颌面部无痛性肿物20余天人院,无发热、咽痛及异物感。体检:神志清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专科检查:双颌面部明显不对称,左颌面部突出。左耳垂下方可触及约3cm×2cm椭圆形肿物,质中,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无触压痛,活动度尚可,局部皮肤无知觉异常。血常规:WBC9.7×10^9/L,RBC4.67×10^12/L,PLT296×10^9/L。空腹血糖:10.08mmoL/L,尿糖(+)。入院诊断:左腮腺混合瘤,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7.
微血管密度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micmvessel density,MVD)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内微血管密度,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与其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 微血管密度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微血管密度可能参与或促进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和E-钙黏着蛋白(E-ca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11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中ESM-1和E-cad的表达。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的ESM-1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涎腺组织(P〈0.01),与患者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侵犯神经无相关性(P〉0.05)。E-ca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呈低表达,E-cad低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侵犯神经显著相关(P〈0.05)。癌组织中ESM-1和E-cad表达间无相关性。结论ESM-1和E-cad均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有相关性。E-cad的表达可作为临床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恶性程度、评估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6岁,已婚未育,因月经延迟1年余,B 超发现右卵巢肿物1月余于2014年4月18日入院。12岁初潮,既往月经规律,自2013年3月起无明显诱因开始月经推后,3~4 d/2~3月,需黄体酮催经,2013年3月及7月外院查子宫附件彩超未见明显异常,2013年10月23日(经期第2天)我院门诊查性激素五项时:FSH 7.11 IU/L (正常:3.5~12.5 IU/L),LH 5.44 IU/L (正常:2.4~12.6 IU/L),睾酮3.23 nmol /L(0.29~1.67 nmol/L), PRL 229 mIU/L(正常:102~496 mIU/L),E2224.4 pmol/L(正常:46~607 pmol/L),门诊遂予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3个月,停药后于2014年2月23日(经期)复查性激素三项: FSH 5.99 IU/L, LH 10.74 IU/L,睾酮13.31 nmol /L;2月25日再次复查睾酮12.54 nmol /L。患者自诉发病以来除月经异常外无任何明显不适,体格检查无发现痤疮、多毛、声音变粗、喉结、阴蒂肥大等男性化体征。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正常发育,子宫及双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2月26日我院肾上腺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子宫附件彩超示:右卵巢大小40 mm ×25 mm,内见可疑实性占位,范围约24 mm ×27 mm,性质待定,子宫及左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2月27日查尿17-酮皮质类固醇23.93 mg/24 h 尿(正常:6~14 mg/24 h 尿),尿17-羟皮质类固醇6.36 mg/24 h 尿(正常:2~8 mg/24 h 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51 pmol /L(正常:0~10.21 pmol/L)。3月28日(地屈孕酮片催经后)复查子宫附件彩超:右卵巢大小38 mm ×25 mm,内见实性占位,范围约24 mm ×24 mm,性质待定,子宫及左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因故推迟至末次月经4月14日(地屈孕酮催经)干净后入院。入院后再次复查子宫附件彩超:右卵巢边缘性实性包块,考虑卵巢肿瘤,大小约23 mm ×20 mm ×26 mm,子宫及左附件未见异常;相关抗原五项未见异常。2014年4月21日于腹腔镜下行右附件切除术+左卵巢活检术,术中见:盆腔无明显积液,子宫及左卵巢大小形态正常,右卵巢稍增大,内见一实性肿物,大小约2.0 cm ×2.0 cm。术中右卵巢肿物冰冻病理结果:考虑为(右卵巢)性索来源肿瘤,较难鉴别幼年型颗粒细胞瘤与支持细胞瘤;右附件、左侧卵巢组织冰冻病理均未见恶性肿瘤细胞。最终石蜡病理结果示:(1)(右卵巢)高分化支持细胞瘤并滤泡囊肿;(2)(左卵巢)组织未见癌组织,右输卵管未见瘤组织累及。腹腔冲洗液病理:见大量红细胞,未见癌细胞。患者术后复查血睾酮值:2.00 nmol /L。标本主要镜下所见:右卵巢肿物内瘤细胞呈小巢状及腺样排列,瘤细胞核深染,部分可见核内纵沟,部分瘤细胞胞浆透亮,部分胞浆红染;免疫组化示:a -mhibln(+),CD99 (+),CR(+),Syn(-),CD56(++), CgA(-),Ki -67指数约3%细胞阳性。见图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涎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技术对3例涎腺淋巴上皮瘤样癌进行观察,同时复习临床相关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涎腺淋巴上皮瘤样癌好发于女性,平均年龄37.33岁。淋巴上皮瘤样癌组织学:大量增生的淋巴组织中见成簇或条索状分布的癌细胞,癌细胞界限不清,呈合体状,胞质嗜酸或淡染,核呈空泡状,核仁大而明显,核分裂相多见。免疫组化标记:癌细胞表达CK和EMA,EBV阳性检出率66.7%。结论涎腺淋巴上皮瘤样癌是一类较少见、好发于女性的涎腺未分化癌,组织学类似于鼻咽部的淋巴上皮瘤样癌,在肿瘤的发生上与EBV感染有密切的相关性,并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