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理学实验教学是学生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其目的为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实验设计、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需要,延边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外科学教研室将动物疾病模型应用于护理外科学实验教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实验课是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下,用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进行在线教学成为大学生教育的必然趋势,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获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主要依托本校医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选取医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合适的实验项目及相关知识内容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登录实验中心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学习实验原理,加强基础医学实验知识的学习,然后进行虚拟实验操作。教学内容上除了完成要求的实验虚拟操作,还增加了新冠病毒肺炎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形式上采取线上实验教学课程和网络直播课程教学相结合。该实验教学方法学生易于接受,学习热情高涨,对基础医学知识充满了求知欲,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满足了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医学人才的有效的途径,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自制录像带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进行无菌操作,同时还需要通过动物实验来测定某些细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抗毒素的中和作用。而针对微生物实验准备工作繁杂,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实验动手能力差,操作不规范,某些细节掌握不准,以及学生对某些实验材料的来源不清等问题,我们与病原学教研室的老师与2002年7月自制完成了部分实验教学录像带。经过两个学期的试用,颇感实验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4.
浅谈生理学实验动物的有效利用王加真,张军,王道河(临沂医专生理学教研室)生理学是与动物实验难以分割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其一切结论、概念均根据实验观察总结获得。实验教学又是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质的重要教学过程,具有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开发智力的作用。通过...  相似文献   

5.
遵循教学大纲,认真撰写实验指导教案;根据实验内容、合理选择实验动物;提前做好预备实验、提高实验成功率;指导学生自行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仔细批阅实验报告,作好实验教学评估。如此设计生理学实验教学,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能力,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的实用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实验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实验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和演示为辅。但在教学知识结构安排,学习程序的规定,实验仪器装置,动物的筛选,难点的提示,关键处的指导,规范化操作的演示,以及实验后的分析、讨论、总结等各个环节都是以带教老师为主进行的,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带教起着重要的作用。1实验课前预习指导带教不仅使学生学习和复习理论内容,而且要使学生学习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通过实验获取知识的方法。实…  相似文献   

7.
光遗传学实验技术是一种通过联合使用光学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实现对特定细胞功能进行精确干预的变革性研究手段,是近几十年来神经生物学领域最大的突破技术之一。但是该技术涉及多学科交叉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而且实验周期长,设备昂贵,除了仿真教学外不便于在本科生实验课堂上广泛开展。在本虚拟仿真实验中,通过仿真病毒包装过程,仿真动物选择、手术及病毒立体定位微注射过程,仿真光敏通道表达情况的观察过程,仿真光敏通道功能在体细胞外的验证过程,仿真光遗传抑制杏仁核谷氨酸能神经元影响动物恐惧行为的观察过程,学习光遗传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与应用,实验教学效果理想。本文对该虚拟实验的脚本制作内容设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白纯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9):40-41
目前医疗行业在患者身上进行临床实习技能操作的医疗行为,患者难以接受。基于这种现实,我院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按照“模拟、仿真”的思路,建立了临床技能教学实验中心,构建了模拟临床操作为主要取向的教学环境,并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构建实验课程体系,全方位开放式管理,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增加实验教学投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强化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搭建了连接理论与临床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探索生理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理学实验对医学生掌握人体生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生理学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符合现代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要求,主要有实验教学课堂结构模式单一:教师讲述操作要点——学生操作——教师总结,学生只能被动完成实验;实验室微机化后,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管理比较困难;缺乏一套科学和规范化的实验课考核制度,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不能科学地反映学生实验课质量;一些实验设备陈旧、性能低下,实验数据常因设备临时出问题而丢失或记录不出,费力费时,等等。针对以上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近年来,我们对实验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改进,对实验室建设进行了加强,收到了一定效果,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医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受实验成本高、过程长、形态学教学难度大及临床标本生物安全性等相关限制,导致很多项目无法开展。虚拟实验平台通过整合课程实验、增加实验检测项目、创建形态学检验数据资源库、创建检验仪器设备虚拟操作平台及虚拟实验考核操作平台,可突破常规实验教学在时间、空间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在实验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医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现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期望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田婷 《医学综述》2011,17(6):905-908
动物模型在2型糖尿病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性动物模型应用普遍,因其价格便宜,易于诱导和维持。自发动物模型更接近人类疾病发展过程,但价格昂贵,饲养繁殖要求较高。转基因动物和基因剔除模型可用于研究特定基因以及基因-环境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交互作用,但操作复杂,价格昂贵,不能普遍推广。至今尚无一种模型能完全模拟出人类2型糖尿病的特征和发病机制。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2.
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锦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0):131-132
机能学实验是学生进行动物手术操作实验的第一门课,而在动物手术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和手术操作与临床实际职业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为加强学生的临床意识和临床相关技术的训练,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既要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发挥课堂理论教学所难以替代的作用。分析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补充和巩固,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及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在实验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开设解剖动物器官实验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李佳林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2):117-117
在高职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着班级人数多与尸体来源少、实验材料不足的矛盾,部分学生由于胆怯、不喜欢甲醛气味等在实验过程中兴趣不高。使得实验课效果不佳。为了增强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2004级高职护理专业(三年制)开设了解剖动物器官实验。为了解学生对开设解剖动物器官实验的评价、实验课的效果,我们以解剖猪心实验为例。对开设解剖动物器官实验进行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系统的开发,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得到发展,高职医学类专业药理学课程动物实验课时较多,但许多传统实验受限于时间、空间等因素难以开展。本文通过探讨虚拟仿真系统在高职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虚拟仿真实验和传统实验的利弊,从而探索建立一种虚实结合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操作技能,推动药理学实验改革,适应高职教育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基础之上,将新搭建的虚拟实验平台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机能实验学考核,通过“平时表现+虚实结合操作+笔试”的过程性评价及师生反馈,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与未应用虚拟实验平台的对照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平时表现、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及最终成绩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也明显提高。研究表明,将虚拟实验技术引入多元化的机能实验教学考核中,丰富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和手段,可促进学生实验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医学实验及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动物伦理观及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使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在医学实验中得以真正地体现。方法 本研究针对实验动物伦理认知情况、动物实验是否道德和如何看待动物伦理与实验教学问题,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认知情况等3个方面,制定了含25条问题的“基础机能实验中心动物实验问卷调查表”。采用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湖北医药学院2017级留学生(五年制)、2017级五年制本科生和2018级护理(四年制)学生及教师、科研人员及实验动物中心从业人员(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以百分比表示。结果 本研究调查表回收率为98.04%(2 451/2 500)。其中实验动物中心从业人员、教师及科研人员实验动物伦理观清晰明了,但学生中普遍存在伦理观滞后现象。有16.24%(398/2 451)的学生未接受过动物实验伦理教育和培训,29.46%(722/2 451)的不清楚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7.14%(175/2 451)的认为动物实验不道德。对动物福利及伦理知识的认知情况模糊占比29.54%(724/2 451)。不熟悉操作步骤的占25.91%(635/2 451)。操作失误导致动物额外受伤中,无所谓的占9.38%(230/2 451);动物大出血后如何处理中,选择放弃实验的占7.83%(192/2 451),及时止血并输液后继续实验仅占5.43%(133/2 451),而是否做与本次实验无关操作的占9.26%(227/2 451)。在实验结束后采用放血处死动物的占2.28%(56/2 451)、只有5.51%(135/2 451)的学生选择过量麻醉安乐死,且仍有1.96%(48/2 451)选择颈椎脱臼、暴力处死。对动物尸体时选择缅怀2 min的仅占15.79%(387/2 451)。仅有32.56%(798/2 451)的被调查者了解虚拟仿真实验,34.92%(856/2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或实验教学录像代替现有活体动物实验,77.56%(1 901/2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结论 加强学生实验动物伦理观教育势在必行,这有利于医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动物伦理观,使“3R”原则和动物福利得以真正落实于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中。  相似文献   

18.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机制,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在国内外的高等医学院校中都属于重要的主干课程。中医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学制内面对中医和西医两个医学体系的学习,时间之紧、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病理实验教学作为病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理论十分重要,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专业学生的特点,在讲授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的病理学实验课分为形态学实验和机能学实验两个部分,现从这两个方面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仿真实验是以虚拟实验动物为实验对象,利用计算机仿真实验软件系统来完成特定实验项目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它是机能学活体动物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及延伸。其科学严谨的实验操作流程,丰富的实验项目和处理因素,高实验成功率及文字、语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并举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实验动物伦理学教育在药理学教学及实验中的重要性,有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研素质、促进医药研究与生命伦理观的良性互动的作用;阐述了实验动物伦理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动物福利、"3R"原则、AAALAC认证,并分析了实验动物福利的立法状况;引发了关于我校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动物伦理学教育的问题与思考:将实验动物伦理教育融入实验教学过程应成为药理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既能够增强医药相关专业学生的伦理意识,更好的了解和尊重生命,也有助于促进医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