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6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年内是否有再次发生消化道出血分为两组(将发生消化道出血次数≥2次者归为再出血组,仅发生1次消化道出血者归为未再出血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出血组血红蛋白水平为(82.71±27.12)g/L,未再出血组血红蛋白水平为(92.58±26.97)g/L;再出血组血钠浓度(125mmol/L、≥125~130 mmol/L、≥130~135 mmol/L、≥135 mmol/L分别为1.7%、7.6%、16.9%、73.7%),未再出血组血钠浓度(125 mmol/L、≥125~130 mmol/L、≥130~135 mmol/L、≥135 mmol/L分别为0%、0%、11.1%、88.9%);再出血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B级、C级分别为21.2%、53.4%、25.4%),未再出血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B级、C级分别为46.7%、35.6%、17.8%);再出血组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有、无血栓分别为20.3%、79.7%),未再出血组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有、无血栓分别为2.2%、97.8%);再出血组腹水情况(有、无腹水分别为65.3%、34.7%),未再出血组腹水情况(有、无腹水分别为35.6%、6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间血钠浓度(OR值0.353、95%CI 1.110~7.230、P=0.029),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OR值10.646、95%CI0.012~0.742、P=0.025),有无腹水情况(OR值3.401、95%CI0.139~0.62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红蛋白、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可能是2年内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低钠血症、门静脉血栓形成、腹水征是2年内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EVB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患者108例,当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时,给予内科止血治疗.收集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讨可以评估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临床指标.方法 回顾性总结286例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及352例未发生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2组间存在差异性的指标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2组在肝功能分级状况(P<0.05)、白蛋白(t=5.05,P=0.000)、凝血酶原时间(t=-2.80,P=0.005)、门静脉内径(t=-2.28,P=0.006)、脾厚度(t=-2.73,P=0.006)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OR=0.944,P=0.000)、凝血酶原时间(OR=1.067,P=0.007)、门静脉内径(OR=3.423,P=0.007)、脾厚度(OR=1.276,P=0.007)与出血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白蛋白(OR=0.936,P=0.000)、门静脉内径(OR=4.098,P=0.013)、脾厚度(OR=1.275,P=0.000)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白蛋白、门静脉内径、脾厚度是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改善白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住入院的432例肝硬化患者,初次治疗后出血停止的325例为对照组(即出血停止组),再出血的107例为研究组(即再出血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和相关检查资料。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进行多个样本率间的多重比较。应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吸烟、血红蛋白、白细胞、ALT、AST、脾脏厚度两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性粒细胞相对值(OR=0.976,P=0.034)、白细胞计数(OR=1.173,P=0.007)、门静脉宽度(OR=7.530,P=0.001)和血红蛋白(OR=1.015,P=0.013)与出血具有相关性。结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门静脉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0例和同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未出血患者9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因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65例,根据就诊当天是否发生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分析该类患者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WBC计数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HGB、PT明显高于非出血组,而PLT明显低于非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中肝功能Child-Pugh评分C级患者、重度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及中重度腹水患者明显多于未出血组,2组患者在肝功能Child-Pugh评分、食管胃静脉曲张和腹水严重程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Child-Pugh评分、PLT、腹水、门静脉内径和感染是发生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其中腹水严重程度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较低、PLT较低、腹水较严重、门静脉内径较大和出现感染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须尽早进行对症治疗,预防破裂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预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定国  范平 《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1):645-646
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 ,亦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由于首次出血后存活的患者在 2年中再出血的危险性为 80 % ,故应充分重视再出血的预防。目前的研究多趋向于联合治疗 ,其疗效优于单一治疗。但仍缺乏多中心、大样本、双盲对照的前瞻性研究。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 ,可累加或增强其疗效 ,并减少各自的不良反应。近 1 0年来 ,有关门脉高压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一个关键问题是肝硬化高动力循环增加门静脉血流和门静脉压力 ,为使用非选择性β 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纳多洛尔等防治曲张静脉出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02~2011-09该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硬化合并EVB患者42例为出血组,选取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未合并EVB患者38例为对照组,分别统计食管胃底静脉红色征(RC)、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内径(PVD)、脾厚度(SPT)、腹水最大液性暗区深度(ASmax)、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白蛋白(ALB)、Child-pugh分级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肝硬化患者并发EVB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RC、PT、PVD、SPT、ASmax、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C、PT、PVD、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关系密切。结论 RC、PT、PVD、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影响肝硬化患者EVB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简单易行的方法早期诊断及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EGVB),本文对110例肝硬化按其胃镜检查示曲张静脉直径(D)>5mm、红色征(RC)阳性为分组标准,选择有可能与其有关的9个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VD增宽是EGVB的危险因素(P=0.006、0.008),OR值为1.179、4.649,95%CI值为(1.049,1.324),(1.487,14.599),而SVD增宽是EGVB的保护性因素(P=0.036),DR值为0.423,95%CI值为(0.190,0.944)。故PVD增宽、年龄增大是判断肝硬化患者EGVB的重要指标,而SVD增宽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许秀华  向晓星  周年兰 《肝脏》2014,19(1):24-27
目的探讨急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为急性出血组及无急性出血组,利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急性肝硬化EV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上消化道出血史、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评分、空腹血糖、红色征、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史、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白蛋白下降、Child-Pugh评分和空腹血糖升高、红色征、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重为肝硬化急性EVB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史为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食管静脉曲张近期破裂再出血危险因素的临床预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下简称EVB)首次出血后再出血危险性高。为了探讨EVB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 ,我院观察肝硬化并EVB患者102例 ,经临床九项指标 ,肝功能储备力 ,肝、脾门静脉内径及静脉曲张程度的观察 ,以探讨EVB再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对象与方法 :本资料收集1992年1月至1999年10月检查确诊肝硬化并EVB住院患者102例 ,男65例 ,女37例 ,年龄24~78岁 ,病程1~35年。肝炎后肝硬化98例 ,精酒性肝硬化4例 ,存在合并症37例。方法 :⑴临床九项指标观察 :①年龄 :大于或小于60岁 ;②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内镜检查时间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EVB)患者再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肝硬化GEV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内镜检查时间不同分为A组(n=75)和B组(n=81),A组患者在入院12 h内行内镜检查,B组患者在入院12~24 h之间行内镜检查,分析两组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出血部位检出率、止血效果、再出血情况及预后,对比两组检查前后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A组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钠、钾、C反应蛋白(CRP)、静脉曲张直径、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门静脉流速两组检查前后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检查前血红蛋白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检查后B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出血部位检出率、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肝硬化GEVB患者的内镜检查中,在12 h内行内镜检查,能明显减...  相似文献   

14.
梁华红 《内科》2008,3(2):310-31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较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此类患者由于严重的肝硬化,致使其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加上脾功能亢进对血小板的破坏,患者多有较为明显的出血倾向;此外门脉系统阻力增加和门脉回流障碍致门脉高压,形成侧支循环,使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故一旦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往往出血量大,短时间内即可出现休克,且止血困难,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临床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护理上即使是微小的不周也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故对于此类患者,精心的护理与正确的治疗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二者缺一不可。我科于2004年6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2例,在抢救治疗中,护士及时发现病情并准确作出判断,采取相应的护理抢救措施,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4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从性别、年龄、病因、病程、肝功能分级、有无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内径、总胆红素、血小板等10个变量中筛选出与肝硬化EVB最密切的危险因素。[结果]19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80例合并出血(EVB组),EVB发生率为41.2%;未发生EVB者114例(非EVB组)。单因素分析显示:EVB组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比非EVB组严重(P0.01),EVB组的门静脉内径〔(13.1±2.2)mm〕比非EVB组〔(12.3±1.9)mm〕大(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内径是肝硬化EVB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内径、腹水是EVB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目的 探讨血吸虫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方法 选择血吸虫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 张破裂出血患者113例为出血组, 血吸虫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非出血患者128例为对照组, 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结果 经比较, 两组凝血酶原时间、 门静脉主干内径、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曲张静脉瘤样病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1)。结论 结论 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凝血酶原时间、 门静脉主干内径、 食管静脉 曲张程度、 曲张静脉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以评估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临床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572例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及704例未发生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间存在差异性的指标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肝功能分级状况(P0.05)、血清白蛋白(t=5.05,P=0.000)、凝血酶原时间(t=-2.80,P=0.005)、门静脉内径(t=-2.28,P=0.006)、脾脏厚度(t=-2.73,P=0.006)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OR=0.944,P=0.000)、凝血酶原时间(OR=1.067,P=0.007)、门静脉内径(OR=3.423,P=0.007)、脾脏厚度(OR=1.276,P=0.007)与出血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白蛋白(OR=0.936,P=0.000)、门静脉内径(OR=4.098,P=0.013)、脾脏厚度(OR=1.275,P=0.007)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蛋白、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是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改善白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情重,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早期积极有效的干预,能使EGVB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目前在临床上,药物治疗、内镜干预、介入阻断及外科手术等是治疗EGVB的主要方法,而内镜治疗由于操作简单,短时间止血率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对各种...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合并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予以积极抢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强化营养支持辅助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疗效及再出血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112例,剔除资料不全或不愿参加研究的患者后共纳入90例患者。所有患者行强化营养支持辅助奥曲肽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围(AC)、体重指数(BMI)]。根据治疗后是否再出血分为观察组(25例,治疗后再出血)和对照组(65例,治疗后未发生出血)。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在强化营养支持辅助奥曲肽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0例患者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活动性出血治疗成功率为100.00%。治疗后再出血25例,未出血65例,复发率27.78%。所有患者治疗后的TSF水平低于治疗前,AC、BMI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5岁、门静脉内径、Child-Pugh评分、血钠、白蛋白浓度是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