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与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4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常规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分析MRI在直肠癌术前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同时测定所有患者ADC,分析该数值与大体分型、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直肠系膜筋膜(MRF)浸润、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术前癌胚抗原(CEA)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的关系。结果:术前MRI评估T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64,P<0.05);术前MRI评估N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30,P<0.05)。74例直肠癌患者中,分化程度为中分化及高分化的患者ADC值均高于低分化患者(t=3.495,t=3.877;P<0.05)。病理分期为N0分期患者ADC值高于N1~N2期患者(t=3.500,P<0.05);MRF浸润患者ADC值低于未浸润患者(t=3.771,P<0.05)。结论: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评估中具有重要价...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术前评估是临床开展治疗的重要前提,准确的术前评估对临床开展精准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中,磁共振成像(MRI)作为直肠癌术前检查与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不仅能够通过对患者病变情况的检查实现较为准确的T、N癌症分期判断,而且能够对患者癌变组织在肌层的侵入深度、肿瘤肌壁外静脉侵犯情况和与环周切缘距离等情况进行准确检查和判断,为患者预后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支持,从而确保临床治疗的效果。本文结合MRI对直肠癌术前评估应用的研究现状,对其具体应用及作用价值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我国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渐增高趋势。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除与治疗方法及治疗技术有关外,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在临床治疗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仍无明显有效的方法,预后不佳。早有调查结果[1]显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有助于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因此能否做到早期诊断,对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结直肠癌的筛查手段不断增加,也使得该病早期诊断率有所提高。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早期诊断技术除传统的便潜血,肛门指诊及肛门镜检查外,粪便脱落细胞和DNA检查,CT结肠成像(CTC)方法,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及内镜检查等高精技术均成为早期结肠癌诊断的重要方法。本文将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技术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4.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效无创的三维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成像技术。相对于血管造影和OCT, 它能够更好地显示微血管的变化且不需要进行侵入性的操作和使用造影剂,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成年人青光眼、眼底病等疾病的诊断和随访中, 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了参考指标。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设备的更新, 以及对OCTA在诊断眼病中认识的提高, 这项技术逐步应用于儿童眼病的辅助诊断中。本文就OCTA在正常儿童以及各种儿童眼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与颈部血管超声(CDU)联合检查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接受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脑血管病的患者186例,将MR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TCCS与CDU联合检查对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诊断准确率,分析颅内血管狭窄伴有交通支是否开放对脑实质损害大小的相关性。结果 TCCS与CDU联合检查对颅内血管狭窄、颈部血管狭窄、斑块情况检测率与MRA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管狭窄伴有交通支开放组对脑实质损害明显低于未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采用TCCS与CDU联合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更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明确患者病变程度,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rrjk》2017,(16)
目的 :分析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4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00例。均接受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颈部血管彩超检出颈总动脉狭窄(68.00%)、颈外动脉狭窄(54.00%)、颈内动脉狭窄(50.00%)、椎动脉病变(88.00%)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诊断中应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主动脉成像在主动脉夹层(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AD患者均接受MSCT主动脉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主动脉成像诊断AD的价值。结果 MSCT主动脉成像检出AD分型、 AD破口率、破口平面主动脉直径与DSA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主动脉成像示夹层血栓57例(71.25%),动脉壁钙化9例(11.25%); DSA检查未检出血栓与钙化。结论 MSCT主动脉成像在准确诊断AD分型、破口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能显示夹层血栓及动脉壁钙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有关磁敏感成像临床应用的国内外文献。结果:作为临床的一种新型无创性MRI检查技术,对许多临床疾病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尤其在脑内的血管性病变、脑外伤及退行性病变疾病诊断中有着很大的优势,同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是一种对脱氧血、铁和钙极其敏感的磁共振检查方法,在神经颅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 technique,VVI)评估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患者颈动脉血管弹性的价值。方法选取EH患者124例(男68例,女56例),年龄(49±8)岁,将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斑块(CAP)组和非CAP组;另选取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96例为对照组。采用VVI技术对所有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颈动脉各节段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最大切向应变(Smax)和最大径向运动速度(Vs),比较各组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 CAP组患者前壁、内侧壁、后壁和外侧壁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非CAP组和对照组(P<0.05);非CAP组患者前壁、内侧壁、后壁和外侧壁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前壁、外侧壁的Vs显著高于内侧壁、后壁(P<0.05);CAP组和非CAP组内各壁间V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I技术可以定量评价颈动脉弹性,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降低,是早期评估EH患者颈动脉血管弹性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8(LRP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为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住院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术前未行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措施)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45例,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LRP8在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并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明确LRP8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4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LRP8蛋白高表达37例(82.22%), 低表达8例(17.78%);4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RP8蛋白高表达17例(37.78%), 低表达28例(62.22%);LRP8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检验发现LRP8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期、神经侵犯、血管侵犯、癌胚抗原(CEA)、低密度脂蛋白有关(均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Ki67、糖类抗原199(CA199)、淋巴结转移、甘油三酯、总胆固...  相似文献   

11.
于鹏飞 《现代养生》2014,(24):116-116
目的:分析MR弥散加权成像评价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直肠癌患者行MRI常规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比术后病理检查,确认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结果:MRI常规序列结合DWI的诊断准确率为71.9%,敏感性34%,特异度是77.5%;无转移淋巴结的ADC值与转移性淋巴结ADC值数据差异对比(P<0.05)。结论:磁共振常规序列结合DWI可有效鉴别直肠癌淋巴结有无转移,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与核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效果分析,为临床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诊断为肺动脉栓塞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核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进行诊断,研究组给予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特异性(71.1%)、准确性(82.2%)及敏感性(66.7%)优于对照组(48.9%、57.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扫描所需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性及敏感性,且检查时间短,有助于肺动脉栓塞及时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技术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临床疑有ASO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数据在ADW 4.2工作站分析,行容积再现(VR)、最大强度投影(M IP)、曲面重建(CPR)、仿真内镜(VE)、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1例的血管重建图像对ASO有特征性显示,26例患者术中所见与MSCTA一致。结论64层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诊断病变及评估手术疗效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angiography,3D-PDA)判断脐带附着位置及相关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孕早期及中孕期超声检查并经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疑为脐带异常附着160例,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技术进一步检测其脐带附着情况,并对各病例进行随访、追踪,产后留取新鲜、完整胎盘及脐带,明确脐带附着情况。结果:160例病例中,产后大体病理确诊球拍状胎盘(脐带边缘附着)113例,帆状胎盘20例,副胎盘5例,共138例。3D-PDA诊断脐带附着异常共136例,除2例脐带边缘附着漏诊外其余分型与产后病理结果一致。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技术(3D-PDA)能准确、直观显示脐带附着点及其附近脐血管的走行情况,在脐带边缘附着、帆状附着、血管前置的诊断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在鞍山市某医院就诊的16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检查,研究组患者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及2种检查方法检查肝外胆管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对照组患者的ADC为(0.24±0.01)×10~(-3) mm~2/s,研究组患者的ADC为(0.56±0.02)×10~(-3) mm~2/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0,P0.05)。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肝外胆管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4%,100.0%,98.6%和84.6%,高于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的82.5%,73.4%,86.9%和6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够清晰地判断患者的肿瘤细胞及组织特征,有效地提高了临床对肝外胆管癌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因此,其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64排螺旋CT对20例脑动静脉畸形、2例脑静脉畸形、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对扫描图像分别进行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及最大密度投影。结果 CT血管造影术(CTA)能显示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病变形态及准确部位,有效显示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血管巢。能清晰显示脑静脉畸形静脉血管的组成及引流静脉的数目和方向。但不能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的血管结构,对其诊断价值不大。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具有较粗大供血动脉或引流静脉、血管巢的脑血管畸形,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经我院确诊为冠心病的70例患者,所有病人都执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MSCTA)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SCT)。对比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比较MSCTA与SCT检出斑块情况,无显著性(P0.05)。采用钙化积分方法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加以评定,其敏感度为77.78%,特异度为78.05%,阳性预测率是70.00%,阴性预测率为84.21%。MSCTA检查,成像质量较好的是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血管的前部的成像,中部的成像质量次之,远部成像最差(P0.05)。心率50-65次/min的冠心病患者的MSCTA的评价率为89.73%,远高于心率65-75次/min评价率58.93%(P0.05)。结论:应用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冠心病,应用价值高,操作便捷,没有创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血管超声成像(three-di mensional color power angiographic,3D-CPA)及其定量指标,在评价正常妊娠胎盘血流灌注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20+1~40孕周、胎盘位于前壁的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0+1~28孕周(中期妊娠)组(A组,n=100)及28+1~40孕周(晚期妊娠)组(B组,n=104)(本研究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医学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系统Voluson730D(GE公司,美国)测量204例20+1~40孕周受试者的胎盘的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和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flowindex,VFI),并与胎儿部分生长参数作比较分析,计算参数间相关系数。同时,给出妊娠中期及晚期正常胎盘三维彩色能量血管超声成像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正常妊娠胎盘内血管呈立体树枝状,且晚期妊娠组较中期妊娠组明显增多、增粗。从直方图观察,晚期妊娠组较中期妊娠组血流强度直方图分布范围广,峰值后移,高强度血流明显增多。胎盘的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血管超声成像参数与胎儿生长参数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血管超声成像是一项观察妊娠胎盘血管树发育的非常实用的方法 ,其能量多普勒参数,使定量评估胎盘血流灌注成为可能,为降低围生期胎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提供了具有临床价值的重要辅助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6,(10):1306-1307
目的探讨在腹部肿瘤临床诊断中采取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年收治的100例腹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平扫检查,研究组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两组的扫描结果和手术所见的腹部肿瘤侵袭范围及位置进行对比,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腹部肿瘤侵袭范围的诊断准确率为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对于腹部肿瘤整个治疗过程及预后都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陆成栋  龚波  殷超 《现代保健》2011,(28):83-8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真性腹主动脉瘤先兆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例真忤腹主动脉瘤患者的64层螺旋CT扫描数据,传送至西门子Syngo MMWP VE23A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组(MRP)、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等技术处理。结果全部患者真性动脉瘤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下,CT征象包括瘤体直径增加、主动脉壁连续性中断、附壁血栓形成。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腹主动脉瘤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