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1+3”模式护理安全管理对肿瘤科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研究期分为2019年1月至12月和2020年1月至12月两个时期,我院肿瘤科于2020年1月开始在病区实行“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两个时期肿瘤科的护理质量,统计两个时期内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1+3”模式在肿瘤科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肿瘤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杨玉芬 《当代护士》2022,(6):161-163
目的 探讨精益管理在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实践。方法 2020年1月—2020年6月,本科对手术室患者实施精益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管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施精益管理模式后,手术室护士工作主动性、应急能力、手术配合熟练程度、专业器械使用能力、病历书写、护理记录及总体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精益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及医院感染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Kano模型优质服务模式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患者96例,其中2019年6月1日~12月31日实施Kano模型优质服务模式前采用常规服务模式48例,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实施Kano模型的优质服务模式后48例。比较护理质量改进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落实率及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改进后跌倒、导管滑脱、针刺伤、压力性损伤、自杀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改进前(P<0.05);改进后住院环境、护理质量、护士专业技能、护士人文关怀、综合服务态度5个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改进前(P<0.05,P<0.01);改进后护理工作落实程度评分高于改进前(P<0.05);改进后护理质量评分高于改进前(P<0.01)。结论:实施Kano模式优质护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满意度、工作落实程度和护理质量,对改进护理措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韩剑 《当代护士》2022,(5):154-156
目的 探讨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本科对急诊外科患者实施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前(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及实施后(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急诊外科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施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后,急诊外科人力资源配置评分、护士工作主动性、应急能力、急救配合熟练程度、专业器械使用能力、护理记录及总体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网格一体化管理后,急诊外科患者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急诊外科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1+3"模式护理安全管理对肿瘤科护理质量、护士综合能力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研究期分为2019年1~12月和2020年1~12月两个时期,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于2020年1月开始在病区实行"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肿瘤科护士综合能力和肿瘤科护理质量的变化,统计两个时期内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理论考核和操作能力考核评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运用"1+3"模式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提升护士综合能力,减少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肿瘤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科室2020年1月—2020年4月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2020年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常规模式),2020年3月—2020年4月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和比较两种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山西白求恩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职工作员人员23名, 分为管理前(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和管理后(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 管理前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 管理后实施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模式, 对两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管理质量、物品合格率及不良事件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管理后, 操作规范性、专业理论知识、消毒清洗及灭菌包装等得分高于管理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管理前相比, 管理后工作人员在安全识别水平、环境管理、风险防范意识、回收发放质量及服务质量方面得分显著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管理后, 分类清洗、物品消毒、灭菌等合格率高于管理前;漏放化学指示卡、记录缺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采取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模式, 可以强化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水平及工作质量, 提高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率,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实施分层培训管理模式;两组手术病例数均为3600例。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分层培训管理模式,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同管理模式联合现况-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常规院内转运的40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管理前组,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多学科协同管理模式联合SBAR沟通模式管理的41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管理后组;管理前后均为同一批医护人员,共31名,岗位无变动;比较管理前后两组交接时间、护士救治能力、不良转运事件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管理后组检查等待时间、交接耗时、接收科室转运时间及转运总时间均短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理论知识掌握、救治主动性、伤情观察判断、操作技能及医护配合沟通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医患沟通、转运过程护理、科室间合作及接诊科室护理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将多学科协同管理模式联合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护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患者手术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6月对该科实施常规性护理管理,2015年7月~2016年6月对该科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对比分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基础护理质量的变化,观察两阶段护理不良事件、患者并发症、护患纠纷事件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安全、急救药品/器械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实施后并发症、护患纠纷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外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降低外科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追踪法联合PDCA循环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追踪法联合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实施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39515例为观察组,同时以实施前(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患者36633例为对照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健康教育、护理文书书写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分级护理、重症护理、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用药错误、药物外渗、压疮、非计划拔管、跌倒/坠床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90%(χ2=71.475,P<0.01).[结论]追踪法联合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预防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单制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1日~12月31日40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9年1月1日~4月30日38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清单制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体位(压力性损伤除外)相关、与管道相关、与仪器设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清单制管理后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清单制管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王林霞  叶琴  耿丽  胡柳 《全科护理》2022,(36):5046-505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专科护理门诊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本院出院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随访;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本院出院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观察组,纳入本院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系统,由心力衰竭专科护理门诊团队开展专科护理门诊服务。实施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再住院率、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3个月、6个月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心力衰竭专科护理门诊满足了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护理的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降低了再住院率,提升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性护理管理模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于2018年1月—12月(实施前).2019年1月—12月(实施后)选取本科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腺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12月本科收治的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将2019年1月—12月本科收治的患者53例设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磁性护理管理模式,成立磁性护理管理小组,制订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患者的磁性管理方案,将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患者与护理人员中,对比实施前后两组患者舒适度、焦虑情绪和护士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舒适度得分和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焦虑状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患者护理管理中,满足了患者生理、心理与精神等方面的需求,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也能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提高护士满意度,有利于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卓越服务理念的护理对提高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及体检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6月对本院体检中心实施基于卓越服务理念的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前(2018年7月—2018年12月)及实施后(2019年1月—2019年6月)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及体检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体检中心环境舒适度、个人隐私保密度、体检流程通畅度、体检项目宣教及体检总体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体检者等待时间、体检时间、等待结果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P0.05),而实施后体检依从率、体检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而体检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卓越服务理念的护理管理可优化体检中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体检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80例,将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将2019年4月1日~10月31日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改进项目质量评价情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级护理落实率、护理技术规范率、风险应对合格率和康复训练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态度、专业能力、综合服务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有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弹性结合分组制排班在产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弹性结合分组制排班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1-12月对助产士实施传统弹性排班模式(设为对照组),2020年1-12月对助产士实施弹性结合分组制排班模式(设为观察组),对比2种排班模式下助产士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孕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助产士满意度得分(46.65±4.53)高于对照组得分(35.18±6.76)、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04%)低于传统组(0.2%)、孕产妇产后出血率(2.3%)低于对照组(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性结合分组制排班可提高助产士的满意度,有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产后出血率,值得在产房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在防范脑性瘫痪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中的实施效果,为提升脑瘫患儿住院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在分析我院脑瘫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实施护理专案管理。具体措施包括:针对患儿及家长开展全程、全方位的健康宣教,开展病区护士及康复治疗师培训,把好病区患儿安全管理“七道关口”,以及确保护理专案组成员对核心制度的执行力。比较专案护理实施前(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及实施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护人员专业理论考核成绩,患儿家长对相关宣教措施的知晓率、配合率与住院满意度,以及脑瘫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专案实施后,20名医务人员的专业理论成绩较之前明显提高(t=2.168,P=0.037),患儿家长的疾病健康宣教措施的知晓率、配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护理专案实施前(P<0.05)。护理专案实施后,住院脑瘫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3%(5/215),较实施前的16.09%(28/21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3.475,P<0.001)。结论 以降低脑瘫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主题的护理专案,可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患儿家长健康宣教措施的知晓率、依从性和满意度,切实降低脑瘫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确保患儿安全、提升护理质量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对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提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治疗的消化内镜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 此组患者未实施追踪管理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消化内镜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 对该组别实施追踪管理法。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器械设备故障、交接班差错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提升中引入追踪管理法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68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68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规范化管理,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