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方法与最大程度的神经功能保护。方法6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神经内镜引导下清除血肿,血肿腔壁粘附止血纱后引流,辅助全面正规治疗。结果术后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为Ⅰ级21例,Ⅱ级22例,Ⅲ级12例,Ⅳ级6例,Ⅴ级0例,死亡2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2.
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开颅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神经内镜辅助组与常规大骨瓣开颅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医疗费及其预后ADL评分的差别,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时间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明显短于常规开颅组;血肿清除率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明显高于常规开颅组;住院医疗费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明显低于常规开颅组;在预后ADL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优于常规开颅组,神经内镜辅助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开颅组。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具有较短的手术时间、较高清除率、较低住院医疗费及较好的ADL预后评分等优点,比常规开颅手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简易可视定位技术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清除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内镜组(37例)与显微手术组(24例).术前将内镜组患者的DICOM格式CT数据用3D-Slicer软件行颅脑及血肿的三维重建,获取血肿体积、定位等参数,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等英文数据库及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搜集1997年1月至2017年6月关于对比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研究,使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篇随机对照研究和10篇病例对照研究,1 163例中神经内镜组570例,显微手术组5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失血少,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高于显微手术。  相似文献   

5.
正高血压性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1,2],好发于45~65岁中年人,发病后1年存活率为50%,5年存活率仅为29.2%,而且大部分存活者存在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3]。目前,对于大量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置管引流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等。目前,神经内镜技术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就神经内镜技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1神经内镜手术分类及手术设备Hopf等将神经内镜手术分为:①内镜神经外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0例,其中30例采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A组),30例小骨窗开颅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B组)。结果 A组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急性肾损伤1例;B组术后发生再出血4例、消化道出血1例、肺部感染4例、急性肾损伤3例、颅内感染2例。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7%,2/30)明显低于B组(33.3%,10/30;P<0.05)。结论 在3D-slicer软件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定位精确,可提高血肿清除率。  相似文献   

7.
幕上脑出血的早期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幕上脑出血病人的早期预后。方法观察分析病人入院时和发病1个月时的意识水平、肌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本组脑出血早期死亡率为12.5%,生存者中早期意识正常率为96.7%,肌力正常率上肢为44.0%,下肢为51.6%,日常生活完全自理率为39.6%。结论幕上脑出血早期死亡与意识障碍程度、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相关,早期意识障碍及肌力的恢复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3D slicer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应用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HICH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成3D slicer辅助微创手术治疗组与单纯微创手术治疗组.分析比较两组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影响微创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因素,为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以70例接受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出院时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分为良好组38例和不良组32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等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时GCS评分、体重指数、血肿量、破入脑室、中线移位、并发症等是影响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显微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t/χ~2=6.428、6.660、4.732、11.424、7.852、4.317、4.23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破入脑室是影响HICH患者微创术预后的主要因素(95%CI分别为1.425~1.803、0.534~1.152、0.227~1.118、1.063~1.391,P0.05)。结论对于高龄、入院时GCS评分较差、破入脑室、血肿量较大的患者要给予特别关注,以改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预后影响因素的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估影响幕上自发必 出血患者早期预后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因素。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4例自发性幕上出血患者发病第1、2、3、4、7、14d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类醇化酶(NSP)水平,计算脑实质内血肿体积,记录脑室出血积分、中线移位、入院时及病程中Glasgow昏迷评分(GCS)、发病30d时Glasgow预后评分(GOS)。检测入院时血压、血糖和周围血白细胞(WBC)数。结果 预后恶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技术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例增强现实技术辅助神经内镜精准手术治疗HICH的临床资料。术前手术穿刺部位和血肿侧颞部贴电极片,CT扫描并用3D-Slicer软件对头颅CT DICOM格式数据资料进行三维重建,模拟穿刺路径、测量穿刺深度、血肿体积。投影三维重建模型(包括电极片和血肿模型)与患者预贴电极片位置吻后,标记血肿体表投影、穿刺路径投影,术中激光指导穿刺方向,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清除血肿。结果根据术前3D-Slicer软件重建结果投影,结合激光定位,均成功穿刺血肿达目标位置,并在神经内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18~85min,平均(32±3.5)min;术中失血5~15ml,平均(8±2.6)ml;术后CT复查提示血肿残留平均约(2.12±2.00)ml,血肿清除率达95.67%±4.07%;住院时间8~35d,平均(19.40±7.65)d;未发现颅内再出血及与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增强现实技术结合激光定位可为HICH内镜微创手术提供精确的穿刺定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经神经内镜辅助下小脑血肿清除术,20例采用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统计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临床转归。结果与开颅手术组比较,神经内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缩短[(82.9±17.0)min vs.(177.9±28.8)min,t=12.545,P0.01]、术中平均出血量减少[(45.1±15.6)mL vs.(197.9±29.5)mL,t=20.237,P0.01]、术后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3.5±1.5)d vs.(5.3±1.4)d,t=3.751,P=0.001]、术后ICU留置时间缩短[(2.9±1.0)d vs.(4.7±1.5)d,t=4.146,P0.01]、总住院时间缩短[(7.4±1.5)d vs.(9.9±2.8)d,t=3.348,P=0.002]。术后2周,神经内镜组死亡1例,开颅手术组死亡2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1.000,P0.05);随访3个月,神经内镜组格拉斯哥预后扩展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 Extended,GOSE)4分14例,开颅手术组GOSE4分13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752,P=0.386)。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小脑血肿清除术在死亡率与临床转归与枕下开颅手术没有差异,但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短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ICU留置时间,缩短总住院时间,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清除幕上脑实质内血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2-2017-01收治的高血压幕上脑实质内出血且手术清除血肿的6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4例在常规直切口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治疗组30例在内镜下完成。结果对比2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清除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可见治疗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所用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手术血肿清除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1个月后随访患者ADL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脑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的治疗效果,不低于显微镜下微创清除血肿,治疗效果同样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应用3D-Slicer软件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3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再出血2例,发生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8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例,积极治疗后好转。术后1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3例,1分3例,2分5例,3分11例,4分10例,5分4例。结论 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个体化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01例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33例,穿刺引流术治疗96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49例,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23例。出院后3个月应用GOS评分评估预后,其中4~5分为预后良好。结果 保守治疗组预后良好率为100%;穿刺引流术组预后良好为89.6%无死亡病例;神经内镜手术组预后良好率为77.5%,病死率为2.0%;去骨瓣减压术组预后良好率为52.2%,病死率为8.7%。结论 对于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目的是挽救病人生命和最大限度地恢复神经功能。以病人意识状态为主要依据,参考肢体肌力和血肿量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应用神经导航引导下进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52例。结果 术后6 h复查头部CT示,残余血肿量小于15% 33例,15%~30% 15例;4例再出血,其中1例拒绝再次手术而死亡。51例存活患者术后6个月GOS评分:死亡2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11例,中残20例,恢复良好13例。结论 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好,安全直观、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ICH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实施神经内镜手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恢复良好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HICH的临床手术治疗中,神经内镜术式相比传统开颅术式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安全性更高,血肿清除更为彻底,且远期预后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基底节区脑出血应用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发病时间<6 h,50例)和早期组(发病时间6~24 h,46例)。2组患者均在3D-slicer辅助下行神经内镜手术,对比其并发症、临床预后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 结果超早期组患者的再出血、颅内感染与早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炎、应激性溃疡发生人数少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的GOS评分中轻度残疾多于早期组,重度残疾少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在术后第7、14天脑脊液中NSE的含量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早期应用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预后,减少脑出血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不增加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与经侧裂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至2019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8例,依据患者家属的选择分为内镜组及手术组.内镜组62例,手术组66例.内镜组应用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清除颅内血肿,手术组为开颅经侧裂血肿清除.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神经内镜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手术术前精确可靠的手术定位方法.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通过CT扫描及图像三维重建的方法定位脑内血肿、选择最佳内镜微创手术入路行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HICH患者18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根据CT三维重建结果,术者可以准确设计最佳内镜微创手术入路并实现颅骨钻孔部位的精确定位,减少手术前准备、麻醉及操作时间.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仅1.5 h左右,手术失血量仅30~40mL,血肿清除率约为89.2%,且血肿清除后脑组织松弛,无需行去骨瓣减压.结论 HICH患者采用CT扫描、三维重建进行术前手术定位是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神经内镜微创脑出血手术定位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simple, fast and accurate preoperative planning method for endoscopic surgery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Methods Eighteen patients with HICH,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08 to August 2010, were performed end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was employed to locate the intracerebral hematoma 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endoscopic approach before the endoscopic surgery.The clinical data and treatmem efficacy were analyzed.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ur neurosurgeons could design the best endoscopic approach; the three-dimens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cerebral hematoma and scalp markers was shown directly and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he location of drilling was achieved; therefore, the time for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nesthesia and operation was shortened. The mean operating time of these 18 patients was about 1.5 h; the volume of blood loss was only 30-40 mL; and the evacuation ratio was about 89.2%.After the elimination of hematoma, the brain tissues were flabby, so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was not needed. Conclusion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s a simple, fast and accurate preoperative planning method for endoscopic surgery of patients with HI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