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叶酸受体(FR)阳性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在肺部亚厘米结节(结节最大径≤10mm)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胸部CT检查显示有最大径≤10 mm的肺小结节患者37例,包括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肺腺癌22例、肺良性病变15例。患者术前均留取静脉血,应用新型配体靶向聚合酶链反应(LT-PCR)检测FR+CTC水平(以自定义的FU/3 ml为单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等肿瘤标志物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指定的CTC值8.70 FU/3 ml为临界值,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肺结节为恶性的危险因素;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以FR+CTC水平诊断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结果诊断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对肺部亚厘米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早期肺腺癌患者FR+CTC表达水平高于肺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3.0)FU/3 ml比(7.0±3.7)FU/3 ml,t=-3.327,P=0.001];FR+CTC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均无相关性(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R+CTC水平高为肺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OR=37.333,95%CI 3.994~349.010,P=0.002)。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FR+CTC诊断肺亚厘米结节性质具有一定的准确性(κ=0.627,P<0.01)。ROC分析显示,FR+CTC作为诊断肺结节恶性的指标时,其诊断价值优于CEA、NSE、CYFRA21-1三者联合;FR+CT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95%CI 0.639~0.968),诊断灵敏度为72.7%(95%CI 49.6%~88.4%),特异度为93.3%(95%CI 66.0%~99.7%);将FR+CTC、CEA、NSE、CYFRA21-1四者联合诊断肺癌时,AUC为0.776(95%CI 0.614~0.938),诊断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73.3%。结论FR+CTC检测对肺部亚厘米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胃癌根治切除术后进行腹腔灌洗液CEA mRNA检测的139 名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术后常规随访。用RT-PCR检测139 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灌洗液中CEA mRNA表达情况。卡方检验分析腹腔灌洗液中CEA mRNA表达与临床基本特征、组织病理学资料、血液学指标及复发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 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查影响CEA mRNA表达水平的因素。结果:139 名患者中44 名(31.7%)患者腹腔灌洗液CEA mRNA阳性。分析显示,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CEA mRNA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分级、Lauren 分型和HER2、EGFR、VEGFR等标记物间均没有明显的关联(均P>0.05),与病理类型、脉管是否侵犯、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和临床AJCC 分期有明显的关联(均P<0.05)。CEA mRNA阳性患者腹膜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12)。Logistic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印戒细胞癌(P=0.04,HR=2.810,95% CI: 1.050~7.520)、T 分期(P=0.016,HR=6.329,95% CI: 1.417~28.264)、N 分期(P=0.022,HR=3.068,95% CI: 1.172~8.027)、AJCC分期(P=0.016 ,HR=3.971 ,95% CI: 1.295~12.173 )、神经侵犯(P=0.002 ,HR=6.738,95% CI: 1.995~22.757)、脉管侵犯(P<0.001,HR=16.36,95% CI: 3.85~69.512)为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CEA mRNA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经过对其他因素的校正,脉管侵犯(P<0.001,HR=21.314,95% CI: 4.21~107.907)为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CEA mRNA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腹腔灌洗CEA mRNA阳性的患者腹膜复发转移风险高且预后不良,应考虑包括腹腔局部治疗在内的更加积极的抗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3.
王萍  康瑞  杨建忠 《现代肿瘤医学》2019,(10):1815-1819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对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对有明确病理诊断结果的185例乳腺结节患者(199个病灶)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应用VTI、VTQ技术对乳腺结节进行诊断,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VTQ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正确162个,误诊37个,诊断准确率81%;绘制ROC曲线分析得出AUC为0.86,良、恶性结节最佳截断值为4.6 m/s,此时诊断敏感度82%,特异度84%。 VTI诊断乳腺结节正确149个,误诊50个,诊断准确率75%;进行ROC曲线分析,AUC为0.76,以VTI分级≥IV级作为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点,其敏感度78%,特异度74%。结论: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为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结节的超声造影图像。与病理结果对比,评价参数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比较超声造影参数成像诸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的组间差异,参数包括:定量参数Area、Intensity、AT(arrival time)、AT-SD(arrival time-standard deviation)及定性参数灌注方式、灌注均匀性。并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一步利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6%、63.4%、71.6%。年龄、定量参数Area及AT在乳腺结节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有一定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80、0.82。联合年龄、Area及AT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更高,ROC曲线下面积高达0.92。定量参数Intensity、AT-SD和定性参数灌注方式及灌注均匀性在乳腺结节良恶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是一种可用于观察乳腺病变血流动力学特点的成像工具,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检出情况、分布特征及发病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患者10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甲状腺超声检查及相关临床资料汇总分析,计算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分析内科住院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甲状腺结节阳性检出率为58.41%、甲状腺癌的检出率为1.51%。男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女性(52.46% vs 64.83%; χ2=16.648, P<0.001);而不同性别住院患者甲状腺癌的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6% vs 1.57%; χ2=0.023, P=0.897)。<40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6个年龄段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分别为37.93%、45.98%、61.92%、66.17%、68.99%、69.14%,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增长明显(χ2趋势=43.638, P<0.001);不同年龄段甲状腺癌的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20, P=0.6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749)、年龄增加(OR=1.036)和空腹血糖(FPG)升高(OR=1.012)是甲状腺结节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内科住院患者的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较高,性别和年龄是影响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对于女性、年龄较大的老年住院患者伴有空腹血糖(FPG)等,应当普遍行甲状腺超声筛查,以便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膜下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表现及结节径线与胸膜径线比值在良恶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 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 46例(良性组 20例,恶性组 26 例)患者胸膜下孤立性肺结节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分别测量胸膜径线和结节径线,然后计算胸膜径线与结节径线的比值R,比较上述指标在良性和恶性结节中的差异。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的结节径线分别为(14.17±3.64) mm 和(20.40±5.56) mm(t=-4.343,P=0.000);胸膜径线分别为(16.83±3.84) mm 和(15.86±5.05) mm(t=0.714,P=0.479);比值R分别为(1.22±0.23)和(0.78±0.16)(t=7.549,P=0.000)。R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50(95%CI 0.905~0.995,P=0.000)。结论:R值在胸膜下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四川省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确定NLR、PLR的临界值,分析NLR、PLR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选取NLR=3.25和PLR=122作为临界值。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T分期、N分期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相关,P值分别为0.001、0.007、<0.001;年龄、TNM分期、T分期、N分期、PLR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相关,P值分别为0.006、<0.001、0.035、<0.001、<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HR:1.627 ,95% CI:1.030-2.568,P=0.037)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HR:1.785,95% CI:1.216-2.622,P = 0.003)、TNM分期(HR:2.094,95% CI:1.231-3.560,P = 0.006)、PLR(HR:1.833,95% CI:1.257-2.674,P = 0.002)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LR可作为评估经根治性手术治疗NSCLC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MRI鉴别乳腺小肿块(最大直径≤1 cm)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160例乳腺小肿块患者的术前乳腺MRI检查图像,其中良性疾病组111例,恶性疾病组49例。比较2组病灶位置、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T2WI信号特征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差异。年龄的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病灶大小和ADC值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病灶位置、周围脂肪征、形态、边缘、内部强化和TIC类型)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伴对侧同时恶性肿瘤比例和T2WI信号特征的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数资料亚组内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绘制年龄和ADC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使用“Forward:LR”法,建立良、恶性疾病诊断模型,计算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正确率,输出预测模型列线图。结果(1)单因素分析:良性组和恶性组的周围脂肪征、病灶边缘、内部强化类型、TIC类型、T2WI信号特征及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83、11.224、7.628、14.060、21.892;P<0.001、0.004、0.006、0.001、<0.001;Z=-3.952,P<0.001)。(2)多因素分析:年龄>50岁、周围脂肪征阳性、T2WI上略低信号或周边高信号、ADC值≤1.22×10-3mm2/s是提示乳腺癌的独立危险特征(OR=6.728,95%CI:2.123~21.318,P=0.001;OR=5.545,95%CI:1.306~23.533,P=0.020;OR=31.110,95%CI:2.167~446.576,P=0.011;OR=13.794,95%CI:2.096~90.790,P=0.006;OR=5.802,95%CI:1.350~24.938,P=0.018)。(3)鉴别诊断模型:联合上述特征的诊断模型对乳腺小肿块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正确率分别为89.2%(33/37)、69.4%(59/85)、55.9%(33/59)、93.6%(59/63)和75.4%(92/122)。结论乳腺良、恶性小肿块的MRI图像特征表现重叠,单一特征鉴别诊断较困难。联合患者年龄、周围脂肪征、T2WI信号特征和ADC值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D-D)的水平变化在宫颈癌疾病所致出血的病因分析、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入院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80例,宫颈癌化疗后病例80例,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测定血浆中PT、APTT、FIB、TT、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组化疗后与宫颈癌组、健康组比较,PT、APTT、FIB及D-二聚体值增高(均P<0.05);宫颈癌化疗后PT、APTT、FIB及D-二聚体与宫颈癌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与健康组比较APTT降低、FIB及D-二聚体值增高(均P<0.05),总体TT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浆中PT、APTT、FIB、TT及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对于宫颈癌疾病所致出血的病因分析、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成像应变率(SR)比值及超声等级评分对乳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 200例乳腺结节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证实恶性62例,良性138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SR比值分别为(2.71±0.65)和(0.98±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等级评分诊断准确185例,诊断错误15例.超声成像SR比值及超声等级评分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95%CI:0.088~0.996)和0.938(95%CI:0.088~0.994).超声成像SR比值及超声等级评分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3%、93.5%、86.2%、95.6%、92.5%和91.9%、92.8%、85.1%、96.2%、92.5%.结论 在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超声成像SR比值及超声等级评分具有较高的诊断效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对乳腺 B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乳腺 BI-RADS 4类结节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资料,观察乳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分析良恶性结节之间超声造影增强特征的差异,并与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增强过程中其增强强度、增强时间、增强完整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超声造影增强过程中增强顺序、增强均匀性方面尚未发现有显著差异(P>0.05)。常规超声 BI-RADS对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效能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18/22)、73.7%(28/38)、64%(18/28)和87.5%(28/32),超声造影判断乳腺 US B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20/22)、86.8%(33/38)、88.0%(22/25)和94.3%(33/35)。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与病理结果的Kappa 值为0.7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乳腺超声造影不同增强特征对乳腺 B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判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在指导临床治疗策略方面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导丝定位后手术切除不能触及的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特征及超声与钼靶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2011年3月至2018年10月经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后行手术切除的324例不能触及的乳腺结节患者,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发现且不能触及的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及钼靶检查结果。结果58例恶性病变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33例,导管原位癌14例,小叶原位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内癌4例,黏液癌1例,髓样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合并浸润性小叶癌及导管原位癌1例。266例良性病变患者中纤维瘤167例,乳腺腺病61例,乳管内乳头状瘤31例,导管扩张5例,炎症性病变2例。边缘不完整、伴钙化这两个超声特征在判断不可触及的乳腺结节的良恶性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9.155,P<0.001;χ^2=11.834,P=0.001)。以4B为良恶性的界值,超声的诊断灵敏度84.5%,特异度91.0%,阳性预测值67.1%;钼靶的诊断灵敏度77.6%,特异度93.2%,阳性预测值71.4%。钼靶和超声联合使用灵敏度93.1%,特异度86.8%,阳性预测值60.7%。结论不能触及的乳腺结节较难诊断,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超声诊断对不能触及的乳腺病变的灵敏度较高,钼靶的特异度较高,钼靶和超声联合使用能提高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CEA mRNA 、CEA和CA19-9检测在良、恶性胸水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研究检测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 mRNA)、癌胚抗原(CEA)和糖链蛋白抗原19-9(CA19-9)水平在诊断与鉴别诊断良、恶性胸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恶性胸水组76人,良性胸水组58例,采集胸水,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PCR)技术检测CEA mRNA,磁分离酶免疫技术(MAIA)检测CEA和CA19-9。结果:CEA mRNA、CEA和CA19-9的阳性率,恶性胸水组分别为78.9%(60/76)、52.6%(40/76)和55.3%(42/76),良笥胸水组分别为8.6%(5/58)、5.2%(3/58)和3.4%(2/58),良、恶性胸水组各 示阳性结果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检测CEA mRNA、CEA和CA19-9水平诊断恶性胸水的特异性分别为91.4%、94.8%和96.6%,敏感性分别为78.9%、52.6%和55.3%。三个指标联检的特异性为90.8%、敏感性为82.8%。结论:CEA mRNA、CEA和CA19-9在恶性胸水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其中以CEA mRNA指标的阳性率最高,应用CEA mRNA、CEA和CA19-9指标诊断与鉴别诊断良、恶性胸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三者联检可以进一步提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中国女性乳腺癌部分危险因素的作用,探讨乳腺癌的病因。[方法]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我国1996~2006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乳腺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的12篇文献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各因素合并OR值分别为:初潮年龄OR=1.5401(95%CI:1.3437~1.7654);哺乳OR=0.6837(95%CI:0.4779—0.9782);口服避孕药OR=1.3278(95%CI:1.0627—1.6589);良性乳腺疾病史OR=2.6180(95%CI:2.0275—3.3804);吸烟OR=1.8576(95%CI:1.5394—2.2415);饮酒OR=0.8137(95%CI:0.6196~1.0686);饮茶OR=0.8625(95%CI:0.7646~0.9728)。[结论]初潮年龄、口服避孕药、良性乳腺疾病史及吸烟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哺乳及饮茶则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4例患者行常规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报能力,评价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进入回归模型中对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变量包括钙化、CDFI、纵横比、弹性模量Emax值及Eratio值。Logistic回归模型对乳腺结节良恶性预报的正确率为91.80%,敏感性为93.10%,特异性为89.90%。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较常规超声检查更有助于乳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刘爱迪  马悦  尹璐 《中国癌症杂志》2018,28(11):807-812
背景与目的:乳腺纤维腺体组织的密度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该研究旨在比较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锥光束乳腺CT(cone beam breast computed tomography,CBBCT)平扫及CBBCT增强检查对具有致密类乳腺的临床就诊者的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探讨CBBCT增强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5月—2014年8月同时接受MG、CBBCT平扫及增强检查的患者,共有来自80例患者的80侧乳腺符合条件入组。将80侧乳腺的MG、CBBCT平扫及增强诊断结果与其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测量CBBCT增强前后肿物的CT值变化(△CT),并对其强化程度及类型进行分类。结果:符合条件入组的80侧致密类乳腺,经手术或活检病理学证实,其中40侧为良性,40侧为恶性。将80侧乳腺的MG、CBBCT平扫及增强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34(95%CI:0.855~0.977)、0.971(95%CI:0.907~0.996)和0.975(95%CI:0.912~0.997),P<0.01。以BI-RADS 4b为截断点,三者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2.5%、75%和92.5%。CBBCT增强检查可见恶性肿瘤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而良性肿瘤强化方式呈多样性。恶性肿瘤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良性肿瘤,良、恶性肿瘤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C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0,P<0.01)。结论:CBBCT增强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灵敏度,对提高具有致密类乳腺的临床就诊者乳腺肿瘤的诊断效能和良恶 性肿瘤的鉴别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腹腔热灌注(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联合全身化疗(systemic chemotherapy,SC)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至2017年9月。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以比值比(odds ratio,OR)、危险比(hazard ratio,HR)及各自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作为统计效应量;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研究,共693例胃癌恶性腹水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近期疗效方面,与单纯全身化疗相比,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可显著提高完全缓解(28.75% vs 8.01%,OR=4.32,95%CI:2.72~6.87,P<0.001)、有效率(75.41% vs 45.15%,OR=3.76,95%CI:2.55~5.54,P<0.001)和疾病控制率(94.57% vs 79.88%,OR=4.38,95%CI:2.57~7.44,P<0.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方面,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可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HR=0.78,95%CI:0.68~0.88,P<0.001)和无进展生存期(HR=0.72,95%CI:0.52~0.99,P=0.04),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均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有效性优于单纯全身化疗,不增加毒副反应风险;但仍需开展更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性评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对移植后长期复发及生存的影响。方法:检索Ovid、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9年12月MDS患者行allo-HSCT前接受不同方案治疗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按治疗方法,将纳入文献中的病例分为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或阿扎胞苷)治疗组(去甲基化治疗组)和传统方案治疗组(包括化疗和支持治疗)(传统治疗组)。采用RevMan 5.3软件对各组总生存(OS)、复发、无复发死亡率(NRM)、无复发生存(RFS)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传统治疗组中,化疗组与支持治疗组间3年OS率[44.6%(146/327)比35.5%(138/389); OR=0.93,95% CI 0.38~2.27, P=0.87]、复发率[32.4%(106/327)比37.3%(145/389); OR=1.00,95% CI 0.49~2.05, P=0.99]、NRM[26.3%(86/327)比27.0%(105/389); OR=1.05,95% CI 0.75~1.49, P=0.77]、RFS率[9.2%(30/327)比12.6%(49/389); OR=0.74,95% CI 0.26~2.10, P=0.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去甲基化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间3年OS率[40.7%(165/405)比45.9%(290/632); OR=0.98,95% CI 0.71~1.36, P=0.28]、复发率[32.6%(132/405)比38.3%(242/632); OR=1.05,95% CI 0.79~2.05, P=0.25]、NRM[27.2%(110/405)比24.8%(157/632); OR=0.81,95% CI 0.59~1.11, P=0.68]、RFS率[46.7%(189/405)比42.2%(267/632); OR=0.84,95% CI 0.63~1.12, P=0.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论去甲基化治疗组与化疗组间、还是去甲基化治疗组与支持治疗组间,3年OS率、复发率、NRM、R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MDS患者allo-HSCT前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对于移植后生存和复发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河南省肿瘤医院578例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术中印片及术后连续切片HE染色检测SLN。[结果] 全组女性非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38.4%。单因素分析显示,阳性SLN数目(χ2=70.114,P=0.001)、阴性SLN数目(χ2=49.095,P<0.001)及Ki67表达水平(χ2=6.924,P=0.009)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阳性SLN数目(OR=2.076,95%CI:1.686~2.556,P<0.001)、阴性SLN数目(OR=0.673,95%CI:0.586~0.773,P<0.001)和Ki67表达水平(OR=1.807,95%CI:1.150~2.840,P=0.010)是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阳性SLN数目、阴性SLN数目和Ki67表达是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015ATA指南超声模式对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病变(atypia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US)和滤泡性病变(follicular lesion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FLU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最初经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诊断为AUS/FLUS的204例甲状腺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AUS及FLUS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资料及二维超声特征,对所有结节的二维超声图像行2015ATA指南超声模式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计算得出极低度、低度、中度及高度可疑恶性结节的恶性风险,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得出2015ATA超声模型鉴别AUS良恶性的最佳诊断界点,并根据诊断界点得出诊断效能等指标。结果:在AUS/FLUS良恶性结节之间,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结节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4例AUS中,恶性甲状腺结节多表现为不规则边界和微钙化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5);2015ATA指南超声模式对AUS类结节的良恶性评估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极低度、低度、中度、高度可疑恶性结节的恶性率依次为0%、7.0%、64.3%、77.1%,恶性率随着分级的增高而增高,而在FLUS类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5ATA 对AUS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7.8%、87.4%、87.5%、94.7%、73.5%、0.90。结论:2015ATA指南有助于鉴别AUS的良恶性,将Bethesda III类甲状腺结节细分为AUS和FLUS两类,在临床工作中,有助于对Bethesda III类甲状腺结节更好的管理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