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外周血中 Th1、Th2 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探讨 Th1/Th2 平衡在 OLP 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 51例 OLP 患者(网纹型 23 例,充血糜烂型 28 例)Th1 型细胞因子(TNF-α、 IFN-γ、IL-2)及 Th2 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 OLP 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①OLP 患者血清中 Th2 型细胞因子的IL-6 与 IL-10 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 Th1 型细胞因子 TNF-α、IFN-γ、IL-2 及 Th2 型细胞因子 IL-4 表达水平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Th2 型细胞因子 IL-6 的表达水平与 OLP 临床类型、临床体征、临床症状均成正相关,IL-10 的表达水平与 OLP 临床类型、临床体征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0.285~0.364;P<0.05)。结论:OLP 患者外周血中 Th1 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Th1 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无明显改变,而Th2 型细胞因子升高,表现为 Th2 占优势的免疫应答;Th2 型细胞因子 IL-6、IL-10 表达与 OLP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OLP 免疫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Th)与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Th1及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TNF-α和IL-10进行测定、分析。结果TNF-α与IL-10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期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恢复期TNF-α回复至正常,IL-10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病毒性肝炎黄疸型与无黄疸型在急性期与恢复期TNF-α与1L-10均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病程急性期时Th1、Th2细胞分泌的TNF-α与IL-10均升高,疾病恢复期Th1细胞因子占优势。可以通过观察病毒性肝炎病人疾病过程中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来把握疾病的演变,判断趋势为急性或慢性,为正确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产妇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含量以及树突状细胞表型。方法:将在本院确诊的60例子痫前期产妇纳入观察组,将同期进行产检的60例正常妊娠产妇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h1细胞、Th2细胞的含量以及树突状细胞表型,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TNF-α、IFN-γ、IL-6、IL-10的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的Th1细胞含量、Th1/Th2细胞比例以及Th1类细胞因子TNF-α、IFN-γ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Th2细胞含量以及Th2类细胞因子IL-6、IL-10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突状细胞表型:外周血中CD83+、CD80+以及CD86+阳性的树突状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产妇外周血中Th1细胞功能增强、Th2细胞功能减弱,且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4.
卢芩  韩利岩 《现代医学》2006,34(5):313-315
目的 探讨不同基因型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体内辅助性T细胞(help T cells,Th)功能差别。方法 检测29例不同基因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h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的表达,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外周血IL-2、IFN—γ、IL-4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基因型C型组与D型组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IL-2、IFN—γ、Th1/Th2明显升高(P〈0.05或P〈0.01),IL-4明显降低(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在Th分化的不平衡,C型慢性乙肝患者体内Th1优势应答,肝脏炎症较重,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1(Th1)和Th2及热休克蛋白(HS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为AMI组;选取同时间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20例为UA组和造影正常的心痛患者20例(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比较3组外周血及冠脉血中Th1/Th2含量及相应的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浓度;比较不同组间血清中HSP及其抗体含量差异。结果:AMI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及IFN-γ含量、Th1/Th2和IFN—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UA组和对照组,IL-4含量则明显低于UA组和对照组;AMI患者冠脉阻塞段血清中Th1、Th2及IFN-γ、IL-4含量、Th1/Th2和IFN—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UA组和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A组外周血和冠脉血中Th1及IFN-γ含量、Th1/Th2和IFN—γ/IL-4比值明显上升,Th2及IL-4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外周血及冠脉阻塞段血清中HSP60及其抗体含量明显高于UA组和对照组;UA组患者外周血和冠脉血中HSP60及其抗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发生T细胞亚群偏移现象,主要表现为Th1亢进,HSP60及其抗体表达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莫氟(1-hexylcarbamoyl-5-fluorouracil,HCFU) 和柳氮磺胺吡啶(sulfalazine,SSZ)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后体内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19例AS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HCFU(9例)和SSZ (10例),RT-PCR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mRNA片段的表达。结果:HCFU治疗后AS患者PBMC中IFN-γ、TNF-α 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33.33%、44.4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IL-4及IL-6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Z治疗后AS患者PBMC中IFN-γ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0%,半定量结果显示,治疗后PBMC中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80% AS患者在治疗后PBMC中IL 4 mRNA呈阳性表达,较治疗前21.05%明显升高(P<0.05)。IL-2、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CFU能使TNF-α mRNA表达降低,促进AS患者的免疫应答从Th1型向Th2型转变,小剂量即可使病情缓解。SSZ未发现对TNF-α mRNA表达有明显影响,可促使AS患者的免疫应答从Th1型向Th2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晚期肺癌患者CD4^+细胞Th1、Th2因子的表达,探讨其在肺癌发病及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采取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标本,用Th1、Th2细胞因子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IFN-γ、TNF-α、IL-2、IL-4、IL-6、IL-10,比较肺癌患者相对于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中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表达IFN-γ、TNF-α、IL-2水平均低于正常人(P〈0.01);IL-4、IL-6、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1);中晚期小细胞癌、鳞癌、腺癌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表达IFN-γ、TNF-α、IL-2、IL-4、IL-6、IL-10各组间无差异(P〉0.05);中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yγ/4)低于正常人(P〈0.01)。结论 肺癌患者体内以Th2型细胞占优势状态,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Th1、Th2细胞因子间无显著性差异,血清与Th1细胞表达的TNF-α的比值可能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T辅助细胞(Th)1、Th2、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连续输注,对照组仅采用生理盐水。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后(T0)、手术结束时(T1)和手术后1 h(T2)的血浆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和IL-10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术前和术后1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T1和T2的 IFN-γ和IFN-γ/IL-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和T2时间点的IL-17、IL-17/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观察组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显著增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浆IFN-γ和IL-17表达水平,减少IL-4和 IL-10的表达水平,促进对Th1/Th2和T17/Treg平衡转向Th1和Th17,从而调节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0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水平,以及Th1/Th2(TNF-α/IL-10)比值的变化,探讨上述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ABC-ELISA法检测6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0的水平、TNF-α/IL-10比值,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较,妊娠高血压组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子痫前期组及子痫组TNF-α.水平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妊娠高血压疾病组IL-10水平随宿隋加重而呈下降趋势,其中妊娠高血压组无显著差异(P〉0.05);子痫前期组及子痫组IL-10水平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妊娠高血压组TNF-α/IL-10比值无显著差异护〉0.05);子痫前期组及子痫组TNF-α/IL-10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着免疫失衡,细胞因子TNF-α和IL-10水平以及TNF-α/IL-10的平衡改变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之一,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复苏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创伤组),随机分为醋酸钠林格氏液(AR)组和乳酸钠林格氏液(LR)组,各28例,另选择健康医师志愿者18名设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和Treg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IL-6、IL-2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创伤组(LR组+AR组)外周血Th17、Treg比例及IL-17、IL-6、IL-23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 < 0.01)。复苏前,LR组和AR组病人外周血Th17、T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30 min,LR组Th17比例和IL-6、TNF-α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AR组(P < 0.05~P < 0.01);2组Treg比例、IL-17、和IL-23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 h,LR组和AR组各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乳酸钠林格液相比,使用醋酸钠林格液早期复苏能更进一步抑制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外周血Th17、IL-6和TNF-α释放,进而减轻病人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及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初发未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病例组,体检中心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分别用CB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Th1细胞因子ATh2细胞因子,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NK细胞表面NKG2D含量。分析上述指标的不同表达水平在肺癌患者中的意义。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外周血中IL-2、IFN—γ、IL-10、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4、IL—6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KG2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III-IV期肺癌患者IL-2、IFN—YANKG2D的表达明显低于I-II期患者,IL-4的表达则相反;(3)在不同病理分型中,鳞癌、腺癌及小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IFN—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95,P〈0.024),其余指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TNF—α在男性患者中表达高于女性患者(t=2,087,P=0.04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所检测指标在吸烟与否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在对照组中,IL-2与IL-4、IL-10、TNF-α呈正相关;在病例组中,IL-2与IL-4、IFN—γ、TNF-α呈正相关,IL-4与IL-6、IL—10、IFN—γ、TNF-α呈正相关,IL-6与IL—10正相关,IFN—γ与IFN-α呈正相关,上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肺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ANKG2D在外周血中低表达,Th2型细胞因子高表达,且与肺癌的分期有关;(2)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ANKGaD的下调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失调,是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3)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可为临床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关系,为研究SLE的免疫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SLE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SLE患者(狼疮性肾炎组和不伴狼疮性肾炎组)和正常对照组20例外周血中Th1和Th2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分泌情况。结果:(1)狼疮性肾炎(LN)患者Th1及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2)不伴有LN的SLE患者Th1较对照组降低(P〈0.05)。(3)LN患者Th1及Th1/Th2比值较不伴有LN的SLE患者明显升高(P〈0.01)。结论:伴有LN的SLE患者Th1细胞功能亢进,具有Th1优势。不伴有LN的SLE是一种Th2细胞相对占优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廖旭东  吴少卿  肖航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400-1401
目的探讨孕激素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分析以免疫调节治疗先兆流产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42例正常妊娠妇女和60例先兆流产妇女使用地屈孕酮治疗前后的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L-2和TNF-α)及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先兆流产组治疗后血清中IL-2和TNF-α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值均〈0.05),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先兆流产组血清中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略有上升,达到和正常妊娠组相当的水平(P值均〉0.05)。结论孕激素治疗先兆流产的机制可能在于促进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纠正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病理偏移,使其向着正常妊娠时的平衡移动,即由Th1向Th2的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肺结核妇女Th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状况。方法:选取收治的25例正常妊娠妇女和25例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两组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妊娠中期IFN-γ、IL-4、IL-2、TNF-α、IL-10等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以及研究组中合并轻度、中度肺结核患者的IFN-γ、IL-4、IL-2、TNF-α、IL-10等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妊娠中期IFN-γ、IL-4、IL-2、TNF-α、IL-10等细胞因子mRN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合并中度肺结核患者的IFN-γ、IL-4、IL-2、TNF-α、IL-10等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合并轻度肺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肺结核妇女Th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可见明显异常,尤其是Th2型细胞因子mRNA,提示临床可根据该指标检测结果对妊娠合并肺结核妇女的妊娠结局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血液滤过治疗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reg/Th17)平衡及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P患者65例,根据患者是否进行血液滤过治疗分为研究组3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血液滤过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7天外周血Treg、Th17表达,计算Treg/Th17比值,比较两组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 入院第7天,两组患者外周血Treg、Treg/Th17升高,Th17、AMY、LPS、PCT、IL-6、TNF-α降低,且研究组入院第7天Treg、Treg/Th17高于对照组,Th17、AMY、LPS、PCT、IL-6、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相似文献   

16.
肺癌患者的Th1/Th2免疫反应状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的反应状态,探讨肺癌发生发展的免疫机制.方法 收集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77例(腺癌30例,鳞癌28例,小细胞肺癌1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3例、健康志愿者45例的血清,分成肺癌组、良性组和正常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浓度.结果 3种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浓度均显著低于正常组,IL-4、IL-10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良性组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等3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均呈现Th2型免疫反应优势状态,使肺癌逃逸免疫,是肺癌发生发展的可能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清热润肺止咳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疗效及纠正其Th1/Th2失衡状态作用的研究。方法选择CVA患者发作期,证属肺热伤津证患者58例,按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程为2周的临床实验观察。治疗组31例,用清热润肺止咳方口服,1剂/次,每日2次。对照组27例,用美普清,25μg/次,每日2次。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疗后7 d及疗后14 d中医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疗后14 d中医症状改善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能够升高血清IL-2含量,对照组则疗效不明显。2种治疗方法均能降低血清IL-6含量,且无差异。治疗组能够降低血清TNF-α含量,对照组则疗效不明显。结论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清热润肺止咳法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提高CVA肺热伤津证患者抗炎细胞因子IL-2水平,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产生和活性,从而打断炎症介质的级联反应,使处于失衡状态的Thl/Th2向Thl方向偏移,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Th1/Th2型细胞因子免疫状况对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母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正常妊娠妇女)与研究组(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各25例,于妊娠晚期检测两组研究对象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状况,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母胎预后。结果:研究组妊娠晚期Th1型细胞因子和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妊娠终止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中合并中度肺结核患者的妊娠终止率高于合并轻度肺结核的患者(P<0.05)。结论:Th1/Th2型细胞因子免疫状况异常可对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母胎预后产生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会增加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布鲁氏菌感染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2(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2,sPD-L2)的水平及与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亚群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83例布鲁氏菌病患者资料,其中急性期37例、慢性期46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为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三组外周血Th1、Th2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和相关转录因子T-bet、GATA-3的mRNA水平。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CBA)技术检测三组样本血清中细胞因子sPDL2、IFN-γ、IL-4的表达含量。结果 急性期布鲁氏菌病组Th1细胞百分比、T-bet mRNA和IFN-γ水平分别为(45.33±4.96)%、(1.91±0.41)pg/mL和(74.42±13.95)pg/mL,高于慢性期布鲁氏菌病组的(21.78±4.42)%、(0.65±0.24)pg/mL和(10.64±3.04)pg/mL及HC组的(28.87...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74例皮炎湿疹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在每晚对患处进行清洁后,进行1次涂抹,疗程为1个月;观察组患者采取他克莫司软膏,每天晚上对患处进行清洁后,进行1次涂抹,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瘙痒程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89%(34/37)比67.57%(2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L-6均高于对照组[(45±10)ng/L比(35±6)ng/L、(53±10)ng/L比(45±9)ng/L、(48±10)ng/L比(42±8)ng/L、(58.32±10.53)ng/L比(47.15±9.21)ng/L](P<0.05),IL-4、IL-5均低于对照组[(32.98±8.07)ng/L比(37.02±9.02)ng/L、(52.34±8.54)ng/L比(58.02±9.21)ng/L](P<0.01)。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2±0.3)分比(4.1±0.8)分](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皮炎湿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可缓解患者的瘙痒程度,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