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FICNB)与收肌管阻滞(ACB)用于老年膝关节置 换术(EKR)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拟行全身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的120 例老年患者分为 A 组和B 组,每组各60 例。两组均于术前30 min 给予神经阻滞干预,A 组于超声引导下行FICNB,B 组则行 ACB。比较两组不同时间、不同区域感觉阻滞有效率、术后不同时间的静息和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 及股四头肌肌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股神经阻滞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 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阻滞有效率均高于B 组(P <0.05);A 组术后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VAS 评分均低于 B 组(P <0.05);A 组术后24 h 股四头肌肌力小于B 组(P <0.05);两组术后48 h 股四头肌肌力、药物不良 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FICNB 相比ACB 用于EKR 后镇痛效 果更佳,前者术后24 h 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相对大,但术后48 h 影响减小,建议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神经阻滞方式。  相似文献   

2.
谭立明  赵俊峰  于铭 《甘肃医药》2014,33(3):209-21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阻滞联合超短波与关节内置管局部浸润镇痛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评价其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8例择期腰麻下行单膝关节置换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阻滞(FICB)联合超短波和关节内置管局部浸润镇痛.记录术后6、12、24、48小时静息状态VAS评分,术后24h、48h膝关节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和肌力评分.结果:FICB组在守候静息状态和功能锻炼VAS评分明显低于关节内置管组(P<0.05).肌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阻滞联合超短波对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效果和并发症,评价其镇痛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6例择期腰麻下行单膝关节置换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连续髂筋膜腔阻滞(FICB)和神经刺激针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术后负荷剂量0.2%罗哌卡因0.4ml/kg,背景剂量0.2%罗哌卡因5ml/h,冲击剂量2ml/min,保留镇痛48小时.记录术后6、12、24、48小时静息状态VAS评分,术后24、48小时膝关节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和肌力评分.结果 FICB组在守候静息状态和功能锻炼期间VAS评分明显低于CFNB组(P<0.05).肌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腔内阻滞对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切口皮肤注射鸡尾酒式药物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n=60,予以髂筋膜+骶丛神经阻滞+切口皮肤注射鸡尾酒式药物)和B组(n=60,予以髂筋膜+骶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12、18、24 h及3、7 d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止痛药物使用量。结果:术后6、12 h,两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及止痛药物使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24 h静息状态下及术后3、7 d下地行走时的VAS评分比较,A组均低于B组(P<0.05);术后18、24 h及3、7 d止痛药物使用量比较,A组均少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切口皮肤注射鸡尾酒式药物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止痛药物使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平面内经股神经长轴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6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S组和L组,每组各30例。S组患者行经股神经短轴髂筋膜阻滞,L组患者行经股神经长轴髂筋膜阻滞,比较神经阻滞前(T0)、神经阻滞后10min(T1)、2h(T2)、6h(T3)和12h(T4)两组患者的静态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动态NRS评分,各神经分支阻滞有效例数和神经阻滞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静态和动态NR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略有升高。L组患者T2、T3时点的静态和动态NRS评分均显著低于S组(P<0.05);L组患者的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和闭孔神经阻滞有效例数均显著多于S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局部麻醉药中毒、外周神经损伤、镇痛掩盖病情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股神经长轴髂筋膜阻滞可有效减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早期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静脉镇痛组(A组)、单次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组(B组)、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C组),观察记录三组患者摆放麻醉体位(T0)、术后6 h (T6)、12 h (T12)、24 h (T24)、48 h (T48)静息与运动状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评分,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三组患者术后静息时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时C组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和B组(P0.05);T6、T12、T24时C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A和B组(P0.05);C组术后6 h股四头肌肌力评分低于A和B组(P0.05);术后C组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P0.05);头晕发生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离床时间长于C组(P0.05)。结论经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能有效减轻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运动疼痛、对肌力影响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闭孔神经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前摆放体位过程中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髂筋膜间隙联合闭孔神经阻滞组(改良组)和髂筋膜阻滞组(对照组),每组30例。改良组采用超声引导注射0.3%罗哌卡因30ml髂筋膜间隙,10ml于闭孔神经;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注射0.3%罗哌卡因40ml于髂筋膜间隙。记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和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记录神经阻滞前(T0)、神经阻滞后30min(T1)、摆放椎管内麻醉体位时(T2)的VAS评分及T1时各神经阻滞概率。结果:改良组操作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改良组闭孔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闭孔神经阻滞概率大于对照组;T1、T2改良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闭孔神经阻滞能更有效阻滞闭孔神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体位摆放过程中止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刘建龙  陈笑苗  徐辉  连庆泉 《浙江医学》2017,39(20):1806-180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和股神经三合一阻滞(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三种阻滞一次完成)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体位摆放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股神经三合一阻滞组(Ⅰ组)和髂筋膜间隙阻滞组(Ⅱ组),每组30例。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前30min,两组在超声引导下分别给予1%利多卡因30ml行相应神经阻滞,观察阻滞后10、20min体位摆放时的运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神经阻滞后的感觉阻滞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阻滞后运动VAS评分均比阻滞前显著降低(P<0.05);Ⅱ组在阻滞后20minVAS评分比Ⅰ组更低(P<0.05),并且Ⅱ组神经阻滞相应范围的有效率显著增加(P<0.05)。两组患者均无局麻药中毒、神经异感及穿破血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超声定位下髂筋膜间隙阻滞与股神经三合一阻滞都能减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体位摆放时的剧烈疼痛,髂筋膜阻滞比股神经三合一阻滞起效更快,阻滞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9.
任伟  刘静  张丽  郑凯 《中外医疗》2024,(3):43-46+95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与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和B组(髂筋膜阻滞),各26例。对比两组患者静息状态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5时,A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维持时间高于B组,但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滞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B组的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8,P>0.05)。结论 相比髂筋膜阻滞,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在腰麻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部手术中起效时间相近,在改变体位时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90例在本院进行下肢手术患者分为A、B、C三组,均给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浓度分别为0.25%、0.375%、0.4%,比较三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静息和运动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与T0时间点比较T1、T2、T3时间点三组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有所波动,但是各时间点三组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T0、T6、T8时间点静息和运动状态下三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T4、T5时间点A组静息VAS评分均显著高于B、C组(P<0.05),T4、T5、T7时间点A组运动VAS评分均显著高于B、C组(P<0.05);B、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6.67%,较A组的30.00%显著降低(P<0.05).结论: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应用于老年下肢手术患者,阻滞和镇痛效果满意,0.375%、0.4%罗哌卡因的效果相当,优于0.25%罗哌卡因,0.4%罗哌卡因的镇痛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复合腰骶丛神经阻滞(lumbosacral plexus block, LPB)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全身麻醉复合腰骶丛阻滞组(LPB组,n=50),全身麻醉复合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ICB组,n=50)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n=50)。3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相同,术后采用持续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至术后48h。全身麻醉诱导前LPB组行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FICB组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记录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术后1、8、12、24、48h患者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操作时VAS评分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LPB组和FICB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帕瑞昔布钠使用人次明显少于G组(P<0.05)。LPB组和FICB组在术后1、8、12、24、48h 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LPB组和FICB组48h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G组(P<0.05)。LPB组在术后8、12、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FICB组。LPB组操作时间明显长于FICB组(P<0.05),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FIBC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均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腰骶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更佳且镇痛时间更长,但腰骶丛神经阻滞操作难度较大,失败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围术期口服氨酚羟考酮和塞来昔布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60例.随机分成3组,即氨酚羟考酮组(A组)、塞来昔布组(B组)和安慰剂(维生素E胶丸)组(C组),每组20例.予以手术前8 h、术后当日及术后第1、2日给药.三组患者均以单次肌注曲马朵100 mg作为术后疼痛的补救措施.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和曲马朵用量,同时记录患者的胃肠运动情况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除在术后48 h时间点外.其余各时问点静息下的VAS均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之间静息下的VAS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在各时点活动时的VAS均低于C组(P〈0.05);A组在术后12h、24h、48h 活动时的VAS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曲马朵补救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均无1例使用曲马朵;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围术期口服氨酚羟考酮和塞来昔布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治疗安全、有效;氨酚羟考酮对于缓解术后活动时疼痛优于塞来昔布.  相似文献   

13.
李婧  郭凤 《新疆医学》2023,(9):1088-1090+109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股骨近端骨折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纳入拟实施股骨近端骨折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在术前实施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其中观察组注入0.4%罗哌卡因30 ml+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注入0.4%罗哌卡因30 ml,观察两组术后48 h内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果 注药后24 h、36 h VA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注药后3 h、12 h、48 h VA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恶心呕吐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发生局麻药中毒、穿刺点感染等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骨折手术的患者术前实施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髂筋膜间隙阻滞较不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能有效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术后36 h内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与髂筋膜阻滞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单次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术毕使用0.25%罗哌卡因30?ml行超声引导下后方穿刺入路腰方肌阻滞(QL3),B组术毕使用行0.25%罗哌卡因30?ml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每组30例。术后均留置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分别记录A组与B组操作完成时间,术后6?h(T1)、8?h(T2)、12?h(T3)、24?h(T4)患者的静息状态及被动运动VAS评分;舒芬太尼使用累计量;麻醉相关并发症;术后24?h患者麻醉满意度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静息及被动运动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T1、T2、T3、T4静息及被动运动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静脉自控镇痛泵舒芬太尼使用量少于B组(P?<0.05)。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总体满意度高于B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可行,能减少术后静脉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单靶点与两靶点注射法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髂筋膜间隙阻滞的效果.方法 择期髋部骨折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2组患者均在椎管内麻醉前20 min进行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单靶点组(S组):注入0.4%罗哌卡因30 ml;两靶点组(M组):每个靶点注入0.4%罗哌卡因15ml.记录髂筋膜间隙阻滞完成时间,记录股神经、闭孔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计算阻滞有效率.记录髂筋膜间隙阻滞前后不同时点及椎管内阻滞摆放体位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 M组闭孔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较短、闭孔神经阻滞成功率较较S组高,M组T4、T5时点VAS评分较低(1.4±0.7 vs.2.9±0.6,2.2±0.8 vs.4.1±0.6,P<0.05);与T1时点比较,S组T3、T4时点,M组T3~5时点VAS评分较低.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阻滞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两靶点注射较单靶点注射闭孔神经阻滞起效更迅速,阻滞更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术后皮质醇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后FICB组行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镇痛,镇痛方案为0.2%罗哌卡因300ml,背景流速6ml/h,1.5ml/bolus,锁定时间15min。PCIA组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方案为舒芬太尼0.05ug/(kg·h)、阿扎司琼10mg加生理盐水100ml,背景流速2ml/h,0.5ml/bolus,锁定时间15min。记录患者术后各时点的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的VAS评分与各时点的血糖和皮质醇浓度。结果FICB组在各时点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均低于PCIA组(P〈0.05),血糖和皮质醇的水平在术后第1日与第2日FICB组均低于PCIA组(P〈O.05)。结论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术后应激反应比PCIA组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UGCF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KA)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实施TKA手术的患者12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研究,其中60例患者采用UGCFNB术后镇痛(UGC组)、另外60例术后采用连续收肌管阻滞(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静息状态、运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评分、血清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膝关节康复情况。结果 分别对比UCG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即刻、术后2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静息状态下、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二组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比UCG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股四头肌肌力评分,UCG组的股四头肌肌力评分在术后24h、术后48h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术后24h,两组患者的血清PGE2、β-内啡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14d,UCG组的膝关节ROM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UCG组的H...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超前+多模式镇痛对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因髋部骨折就诊于承德市中心医院的老年患者12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应用入院后即刻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口服塞来昔布+术后再次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术+术后口服塞来昔布+自控静脉镇痛方案,对照组应用术前口服塞来昔布+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方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T0、T1、T2、T3、T4、T5(分别为入院后即刻、镇痛实施后1 h、4 h、术前当日早晨、术后4 h、术后1 d)静息及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检测相应时间点的PGE-2,IL-6,IL-10浓度,记录镇痛及麻醉后不良反应、止痛泵追加次数、地佐辛用药次数;记录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在T1、T2、T3、T4、T5相同时间点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PGE-2,IL-6及IL-10浓度比较,在TI至T5不同时间点的浓度均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试验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相应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镇痛出现的呕吐、恶心、头晕、嗜睡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止痛泵追加的次数及地佐辛用药例数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前等待时间T(40.12 ±6.73)h与对照组(44.93±12.81)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前+多模式镇痛方法,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提供一种安全有效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垂直和水平腹股沟平面入路行髂筋膜腔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40 例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30 min 随机在超声引导下行垂直腹股沟平面入路(实验 组)或水平腹股沟平面入路(对照组)髂筋膜腔阻滞,分别注射0.25% 罗哌卡因30 ml。术后采用静脉患者自 控镇痛(PCA),记录术后2、6、12、24、36 和48 h 静息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PCA 追加次数及不良反应。 结果 实验组术后2、6、12 和24 h 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的PCA 追加次数在6 ~ 12 h 和 12 ~ 24 h,也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垂直腹股 沟平面入路行髂筋膜腔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优于水平入路,这可能与药液向头端扩散增加,更 充分阻滞了手术区域内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的痛觉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与全麻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6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麻醉方法分为髂筋膜间隙阻滞组(n=43)与常规全麻组(n=4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疼痛度[数字评价量表(NRS)],术后情况[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有效按压次数、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假体植入时髂筋膜间隙阻滞组患者MAP、HR均显著低于常规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 h时髂筋膜间隙阻滞组患者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时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髂筋膜间隙阻滞组患者术后PCIA有效按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