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临床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B超、CT及CA125诊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至2006年3月间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0例,术前行诊断性刮宫,确定病理诊断、临床分期,同时行阴道B超、CT检查及测CA125,其中51例行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行术后病理分期,并对手术前后诊断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分期误差率,Ⅰ期9.1%,Ⅱ期64.3%;以血CA125检测是否宫外扩散符合率64.3%;临床Ⅰ期淋巴结转移率6.1%,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6.1%,深肌层浸润者63.6%;Ⅱ期淋巴结转移率64.3%,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50.0%,均有肌层浸润。结论子宫内膜癌临床Ⅰ期、高分化、B超检查病变局限内膜及浅肌层、CT无淋巴结异常显示的患者术前与术后分期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缩小手术范围:术前CA125测定对检测宫外扩散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水细胞学检查在对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94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就其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并分析腹水细胞学检查对分期的影响。结果 因腹水细胞学阳性而使71例Ⅰ期患者中6例上升到手术病理分期Ⅲa期,误差率8.4%。23例Ⅱ期患者中8例上升到手术病理分期Ⅲa期,误差率34.8%。总误差率16.0%。结论 术中行腹水细胞学检查是子宫内膜癌重要的诊断程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期、MRI分期以及手术病理分期三者之间的差别,并分析各自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分期、MRI分期以及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对比。结果临床分期Ⅰ期66例,51例与MRI分期相符,43例与手术病理分期相符;临床分期Ⅱ期19例,9例与MRI分期相符,7例与手术病理分期相符;MRI分期Ⅰ期41例与手术病理分期相符,Ⅱ期15例相符,Ⅲ期11例相符;临床分期与MRI分期总符合率70.59%,与手术病理分期总符合率58.82%,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总符合率78.82%。结论手术前进行的临床分期准确度较低,准确度随期别的提高而降低;MRI分期可以多方位且清晰地显示患者体内肿瘤病灶部位和病变范围;手术病理分期最能显示肿瘤病变部位范围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较大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细胞学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40例,术中进行腹腔细胞学检查,并分析病理分期、手术分期、远端转移等病理指标与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的关系,总结术后效果。结果4例(10.0%)患者腹腔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研究结果表明腹腔细胞学阳性与手术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宫颈受累、大网膜转移因素密切相关(P〈0.05),且腹腔细胞学阳性与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基本一致。结论腹腔细胞学阳性与子宫外转移危险因素和子宫内高危因素存在直接的联系,也能提示这些高危因素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其在作为病理分期依据上有一定价值,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77例肺癌,48例食管鳞癌和14例良性疾病病人进行了鳞癌相关抗原(SquamousCellCarinomaAntigen,SCC—Ag)测定,肺鳞癌(45例)阳性率为68.8%(>1.5ng/ml);腺癌(18例)阳性率16.6%;小细胞癌(8例)阳性率12.5%;大细胞癌(6例)阳性率16.7%。食管鳞癌阳性率31.3%。14例良性疾病均阴性。治疗前SCC—Ag浓度与肿瘤分期呈对应关系,肺鳞癌Ⅰ期阳性率为22.2%;Ⅱ期为64.2%;Ⅲ期82.3%;Ⅳ期则100%。食管鳞癌Ⅰ~Ⅱ期阳性率为13.4%;Ⅲ~Ⅳ期阳性率为48%。在行肿瘤根治切除的病人,其SCC—Ag在术后72小时内转阴,而行非根治手术的病人,其SCC—Ag仍为阳性。治疗后无转移和复发的鳞癌病人,其SCC—Ag持续阴性,该抗原在治疗后由阴性再次上升为阳性,临床均证实为复发。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广泛根治术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4年2~6月行官颈癌广泛根治术共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004年2月~6月我科收治42例宫颈癌病人,手术方式均:勾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年龄28~68岁.平均46岁。病理类型:鳞癌25例,腺癌12例,鳞腺癌5例;临床分期:0期4例.Ⅰ期30例.Ⅱ期8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面分期手术用于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75例,其中腹腔镜手术35例(腹腔镜组),经腹手术40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排气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淋巴结清除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面分期手术对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本文报告1990年1月-1998年12月,本院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共21例,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其中何杰金氏病1便,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0例,男性12例,女性9例;ⅠE期12例,ⅡE期12例,ⅡE期9例;术前诊断符合率9.5%,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采用手术后配合中及放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24例老年鼻咽癌患者的放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的224例确诊鼻咽癌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平均随访50个月,全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9%、67.9%和51.1%;Ⅰ、Ⅱ、Ⅲ、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59.1%、55.8%和39.6%(P〈0.05)。配合化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6.1%,高于单纯放疗者48.9%,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生存率与性别、T分期、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治疗结束淋巴结是否残留有关;与鼻咽照射剂量、是否化疗等因素无关。结论老年鼻咽癌放疗效果相对较差,应结合病情及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女性、临床分期早、放疗后无淋巴结残留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早期诊断率,以确定手术范围,避免二次手术。方法 对13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结果,术前诊断性刮宫结合宫腔镜,宫颈赘生物活检确诊率为60%(3/5);临床分期为Ⅰ期11例,Ⅱ期1例,Ⅳ期1例;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包括次广泛)切除6例;行全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及单侧附件切除5例,残端复发灶切除1例,行宫颈赘生物摘除1例;术后11例行全身化疗。结论 对此类患者,术前诊断性刮宫是必要的。疑有恶性应送冰冻病理检查;以采用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辅以化疗者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葡萄糖调节蛋白94(Grp-9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rp-94表达,同时回顾性研究了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在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rp-94的阳性表达率为68.0%(34/50),对照组织中Grp-94的阳性表达率为6.0%(3/50),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Grp-94的阳性表达检出率分别为56.5%、70.0%和82.4%。三者比较,r=6.0.P〈0.05.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随着分化程度的恶化,Grp-94的阳性表达增高。无淋巴结和有淋巴结转移Grp-94的阳性表达检出率分别为40.0%和86.7%,统计学检验显示,χ^2=24.0,P〈0.05,Grp-94的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升高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临床分期T Ⅰ~Ⅱ和TⅢ~ⅣGrp-9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64.3%,两者比较,χ^2=0.4,P〉0.05,统计差异无显著性。结论Grp-94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成为子宫内膜癌转移及预后的标志物,与临床分期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2.
张杨  屠文刚  袁玉山  宋斌  王丽  时倩倩 《安徽医药》2013,34(9):1384-1386
目的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经分段诊刮及手术病理证实的8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判断子宫肌层浸润程度和宫颈侵犯情况并进行术前分期,将术前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8例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Ⅰa期57例,Ⅰb期22例,Ⅱ期9例。按照FIGO 2009分期标准,术前MRI分期Ⅰa期、Ⅰb期、Ⅱ期准确率分别为96.6%、94.3%和97.7%。结论应用MRI评价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和宫颈侵犯情况较准确,能提高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孕三烯酮与内美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进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1):989-990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是妇科的常见病 ,其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 ,内异症的药物治疗发展迅速 ,而国产的孕三烯酮治疗内异症时间尚短。本文通过它与内美通治疗内异症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的对比 ,意在探讨孕三烯酮治疗内异症的价值及它的副作用。1资料与方法1 1资料 :从1997年12月~2000年12月 ,从我院妇科患者中和重庆市三甲医院中选择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证实的内异症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内异症分期法 ,45例分期为Ⅰ~Ⅱ期6例 ,Ⅲ~Ⅳ期3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 ,和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15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病理资料,158例患者手术中抽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所选患者中15例腹腔细胞学阳性,腹腔细胞学阳性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侵润深度、脉管侵润、子宫外转移危险因素有关系,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关联。结论腹腔细胞学阳性同宫外转移危险冈素、子宫内多个高危因素相关联,而且还能通过以上的高危因素影响患者的预后。腹腔细胞学检查在手术的过程中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5.
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秀丽  杨文斌 《中国药业》2008,17(20):47-48
目的了解外科围手术期抗茵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月至6月外科常见病手术出院病历315份,对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5例患者中,Ⅰ类手术111例,Ⅱ类手术182例,Ⅲ类手术20例,Ⅳ类手术2例;抗茵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Ⅰ类手术94.59%,Ⅱ类手术100%;Ⅰ类手术中62.86%无用药指征;所用抗菌药物排在前3位的是第3代头孢菌素(45例)、氟喹诺酮类(39例)、青霉素类及其他类(25例)。结论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不合理应用抗茵药物现象比较普遍,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施行该手术38例,其中Ⅰ期22例,Ⅱ期16例,35例符合作者制订的手术适应证,3例略超出手术适应证。结果3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乳头表皮部分坏死1例,1个月后乳头皮肤痂下愈合;皮下积液3例,经穿刺抽液治愈;34例切口甲级愈合,顺利出院。全部病例乳头基底部切线病理检查均无癌浸润。术后38例全部随访,最长随访时间9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本组5年总生存率为94.7%(36/38),无瘤生存率92.10%(35/38),转移率7.996(3/38),局部复发率5.396(2/38)。结论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可作为Ⅰ、Ⅱ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7.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荣  钟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3):186-187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并发症以切口感染最多见。现就我院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切口感染的原因。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0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共实施阑尾切除术1098例,其中男683例,女415例,切口感染92例,总感染率为8.3%,性别无差异。1.2 可能与切口感染有关的因素:①年龄:年龄在15岁以下的113例,切口感染13例(11.5%);15—60岁855例,感染64例(7.9%);60岁以上的130例,感染15例(11.5%);②病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院市两所三级医院共收治了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前都实施MRI检查,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对术前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评估。结果磁共振诊断Ⅰa期、Ⅰb期、Ⅱ期、Ⅲ期、Ⅳ期子宫内膜癌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4.12%、83.33%、83.33%、80%、66.67%,准确度分别为96.97%、76.92%、83.33%、80%、66.67%。结论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田彩侠  焦灵敏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69-2470
目的 评价腹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 选择因盆腔疼痛和(或)不孕接受腹腔镜检查的25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比较腹腔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差异.根据AFS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标准进行分期,观察腹腔镜检查诊断具体分期的准确度.结果 腹腔镜检查敏感度为94.6%,特异度为81.6%,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96.3%,准确度为86.4%.腹腔镜对临床分期的诊断准确度为Ⅰ期95.2%,Ⅱ期3.2%,Ⅲ期78.8%,Ⅳ期85.2%.结论 腹腔镜检查敏感度、阴性预测值较高,但是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相对较低,对于具体分期的诊断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弥补其不足.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临床诊断时多数尚属Ⅰ期,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988年FIGO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将盆腔淋巴结转移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期指标,但Ⅰ期子宫内膜癌是否需要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目前尚有争议。现将我院收治的Ⅰ期子宫内膜癌1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内膜癌Ⅰ期治疗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