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介苗做为预防儿童肺结核的有效措施,早已为世人公认,迄今为止仍在全球广泛应用.但卡介苗接种后,仍有部分儿童患原发性肺结核,现将我院门诊1998年所诊疗的52例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了解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V)查漏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8个月~7岁儿童进行拉网式排查,调查儿童4000余人的计划免疫接种史及计划免疫接种证记录.结果 调查本地常住儿童8个月~7岁2574人,MV接种程序完成>98%,在册流动儿童408人,MV接种程序完成>90%.不在册流动儿童、外地接种证、无接种证儿童和接种证丢失,MV接种史不详的儿童356人.查漏补种MV儿童458人,在册儿童102人,超出MV接种年龄2人.流动儿童356人,超出MV接种年龄326人.MV初种儿童78人,MV复种380人.结论 流动儿童MV计划免疫接种明显低于本地常住儿童,存在有免疫空白,积累了相当一部分易感人群,给控制与消除麻疹带来严峻的挑战,流动儿童尤其是小年龄组人群,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控制麻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基层接种门诊的实施现状、效果与存在问题,为不断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是否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管理儿童分为信息化管理组(n=607)与对照组(n=412),对两组管理儿童的疫苗及时接种率、儿童个案基本资料与接种疫苗信息完整率、一致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07至2012年共录入儿童接种档案1019人,建卡率100%、录入率100%,及时备份率95.2%,及时上传率89.3%,信息化管理组的疫苗及时接种率、资料完整率、一致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河南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基层接种门诊的整体运行良好,提高了接种门诊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但在个案下载、疫苗出入库管理与报表方面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各种成分的血清阳转率作了比较,并对有无轻型疾病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评价.1992年2月至1993年4月从亚特兰大市6个接种诊所选择386名15~23月龄儿童作前瞻性调查.收集接种史、最近病史,了解每个儿童的急性疾病症状,并测量体温.在接种前、接种后6~8周分别采集血清作抗体测定.对149名对象,在接种后2周收集接种不良反应的资料.结果表明,386人均作麻疹抗体测定,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月于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510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5例.研究组儿童于臀部肌肉注射疫苗,对照组儿童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疫苗.研究组共接种535剂次,对照组共接种523剂次.结果 研究组采取臀部肌肉注射的儿童中,16例发生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2.99%.对照组采取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的儿童中,4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白破疫苗在臀部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对预防接种儿童实施接种前、中、后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 ,是确保儿童接种安全 ,提高免疫效果 ,减少接种副作用的有效办法。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接种对象、常用疫苗及程序1 .1 接种对象 新生儿至 1 2岁儿童。1 .2 常用疫苗 卡介苗、脊灰活疫苗、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冻干麻疹活疫苗、乙肝疫苗等。1 .3 免疫程序 根据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山东省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办法》规定实施接种。2 护 理2 .1 接种前护理 应种儿童在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带领下 ,持接种证 (卡 )到查体室 ,内科医生对其进行询问近期状况和全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宜春市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现况,分析信息化建设对免疫规划工作的影响.方法 全市各级预防接种门诊添置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安装并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国家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实现接种信息的个案管理,完成向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上传及交换.调查宜春市辖区内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基本情况,随机调查450名儿童家长满意度情况,收集宜春市2006~2012年免疫规划工作年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设有乡级以上接种门诊200所,村级接种点232个,覆盖人口总数为5 661 232人.2007~2012年按日接种的单位数及按日接种门诊覆盖人口数较2006年有较大的增长.2007~2012年预防接种工作人员配置由2006年的服务总人口的1.63/万增加到2.88/万.2012年100%的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完成信息化建设.92.86%的家长对接种门诊的服务表示满意.结论 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免疫规划工作,使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各方面得到改善,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大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城市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情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使用短信平台对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影响.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011年1-5月不同户籍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进行比较.2011年6-12月随机选取40名外来流动儿童,分成两组,实验组利用短信平台对家长进行疫苗接种的知识宣教和提醒,对照组不给予短信通知.通过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询问儿童及其家长,结合检查儿童预防接种证,调查两组儿童应接种疫苗的实际接种情况.结果 外来流动儿童的“五苗”接种率仅61.0%,低于常住儿童的99.5%.实验组儿童85%按时接种疫苗,15%仅1次未按时接种疫苗,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55%的1次或以上未按时接种疫苗(P<0.01).结论 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现状不佳,利用短信平台是适合当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一种简便且经济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普及儿童的预防免疫疫苗接种,认真全面地做好计免保偿工作.方法笔者主要通过对在本院接种免疫疫苗的儿童实行计免保偿系统管理共71 5人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在本院实行计免保偿的儿童入保率达92.63%,没有因入保而发生保偿疾病.儿童"四苗"接种完成全程免疫有705人,接种率达98.6%,接种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共10人,占入保人数1.40%.结论首先,在社会上要得到各家庭对儿童计免的认识和重视,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正确的接种方法,避免出现错漏接种疫苗.计划免疫是预防、控制以至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社区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同煤集团二医院进行接种的适龄在册儿童3567例,其中接受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儿童家长2102例作为研究组,未接受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儿童家长146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和儿童接种率.结果 研究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和儿童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可增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有利于社区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儿童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全球b型流感杆菌结合疫苗(Hib)的接种现状,说明了全球实施Hib疫苗免疫接种程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评价流动儿童管理效果,探讨相应管理策略.方法 对2004~2010年汕头市城中村浔洄新村流动儿童接种内册进行调查总结.结果 共调查流动儿童531名,其逐年接种人数、接种率有显著提高.结论 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主动搜索,动员多部门协作,尽快实现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尽管全球每年有近 2 0 0万 b型流感杆菌( Hib)病患者 ,但目前全世界 Hib结合疫苗的接种覆盖率不到 8% ,高额的疫苗费用 (每剂 2 .5美元 )使得 Hib病负荷最高的发展中国家难以负担疫苗接种。作者通过一项随机试验比较了全剂量 ( 1 0 μg) Hib结合疫苗与经DTP1 0倍稀释的 Hib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  将 1 6 8名健康儿童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儿童 ( 83名 )接种全剂量 Hib多糖 -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 ( PRP- T) ,另一组儿童 ( 85名 )接种经 DTP1 0倍稀释的 Hib结合疫苗 (将1 0 μg全剂量 Hib结合疫苗重悬于 1 0人份DTP瓶中 )。婴儿分别…  相似文献   

14.
提要:联合疫苗是指由两种或以上活的、灭活的病原微生物或抗原成分联合配制而成的疫苗,能预防多种疾病.随着扩大免疫规划的发展,儿童接种疫苗的针次不断增多,接种联合疫苗可减少儿童接种针次,提高接种率以及减少不良反应,是疫苗发展的趋势.本文对联合疫苗的分类、特点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儿童接种DTP菌苗后,最常见的反应是发热,发生率一般为47%,这使儿童家长感到不安.因此,有些儿科医生建议,给儿童接种菌苗时,同时服用退热药来预防发热.为了评价这种作法的效果,作者对儿科医生做了一项填表调查.反馈的82份调查表表明,有91%(75份)讨论了儿童免疫后出现发热后使用退热  相似文献   

16.
作者曾于1974年至1977年间,用OKA株水痘活疫苗接种了282名健康儿童与患病儿童.本文报道对其中147名儿童所作的长期观察结果.7~10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尽管这些儿童与水痘患儿有过密切接触,但只有5人发生水痘,发病率为3%.这5人中,1人在接种后3年发病,表现为典型水痘.另4  相似文献   

17.
百日咳仍是某些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接种百日咳疫苗后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在某些国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进一步降低百日咳发病率,许多国家实施了学龄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加强接种.此文综述了学龄前加强接种百日咳疫苗的效果以及对百日咳流行病学的影响,并讨论了青少年和成年人加强接种对百日咳流行病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魏淑琴  陈训  邓成立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88-3188
为了解和评价卡介苗接种质量及效果,掌握儿童群体免疫状况,我们于2000年10月,抽查三乡镇1999年130名儿童接种卡介苗后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以评价接种质量及免疫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厄尔巴索城发生麻疹暴发.该次暴发中,对一些周岁以下婴儿进行了麻疹活疫苗接种.这些儿童在15月龄时再次接种了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MMR)疫苗,作者检测了儿童对MMR疫苗中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应答.实验组18名儿童在该次暴发期间已接受麻疹疫苗接种;对照组13名儿童无麻疹疫苗按种史.两组儿童接种同批号MMR疫苗.在MMR疫苗免疫时和免疫后8天以上采集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对防控儿童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以厦门市同安区新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2年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儿童中选取3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接种家庭进行随访,统计接种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跟踪随访后发现,300例接种儿童中,罹患手足口病患儿为11例,占比为3.66%,出现不良反应的接种儿童6例,占比为2%。结论 为易感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可有效降低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率,且手足口病疫苗不易引起不良反应,预防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