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立新 《中国保健》2008,16(10):295-296
目的:探讨C臂X光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各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胫骨骨折采用C臂X光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41例全部得到随访,骨折全部骨性愈合,膝踝关节功能良好,无一例感染.结论:透视下闭合复位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损伤小、并发症少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46例,所有病例均不扩髓,复位后相对稳定骨折采用动力性固定,斜形或粉碎性骨折早期采用静力性固定,术后早期辅以CPM等进行康复治疗。结果随访病例42例,随访时间6~18个月,按胫骨骨折Johner-Wruhs结果评定标准[1]:优36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8%。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稳定性好,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剐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256例。结果25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根据Joner—Wruhs评分系统评分:优249例,良7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吲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对骨折处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可早期负重功能锻炼,对于胫骨干多段、粉碎性骨折及皮肤条件差者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其中39例为常规组,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普通护理,另39例为治疗组,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优质护理,选择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并比对开放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62例,据复位方式不同平等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照组行开放式复位,观察组则行闭合式复位,比较两组疗效优良率、临床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6.77%高于对照组疗效优良率83.87%(P<0.05);观察组临床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炎性因子IL-6、TNF-α及凝血功能指标PT、APTT水平的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19.35%(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HSS评分(87.53±9.52)分高于对照组(81.23±6.89)分(P&...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比较胫腓骨骨折应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8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闭合复位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79.41%(27/3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18%(32/3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8/34)、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优势,治疗效果优于切开复位,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最佳手术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波 《现代医院》2010,10(7):55-56
目的总结胫骨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提高临床业务能力。方法对2006年3月~2009年2月运用髓内针治疗96例患者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痊愈72例,远端退钉6例,近断退钉5例,本组未出现主钉及锁钉断裂,感染、延迟愈合3例,膝关节痛5例,其余疗效均满意,没有并发症。结论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在手术适应症、术前准备和手术操作等方面加以注意,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江永富 《现代养生》2022,(15):1253-1254
目的 探究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9年1-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3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切开复位组,根据性别、年龄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另外选择2020年1-12月采用闭合复位内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3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闭合复位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闭合复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的整体效果优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更为理想,且整体恢复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胫骨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提高临床业务能力。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运用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108例患者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痊愈75例;远端退钉11例,近端退钉9例,本组未出现主钉及锁钉断裂;感染,延迟愈合3例;膝关节痛8例,其余均疗效满意,无并发症。结论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在手术适应证、术前准备和手术操作等方面加以注意,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杨君  马巧梅 《现代保健》2010,(22):75-77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效果,并比较扩髓与非扩髓技术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对68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实施了急诊清创、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扩髓组36例(Guxlilo分型I型5例,Ⅱ型8例,ⅢA型16例,ⅢB型7例).观察术后早期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感染、内固定物失败等指标.结果 术后3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扩髓组1例,非扩髓组2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扩髓组为29周,非扩髓组为30周.骨折不愈合共5例(7%),扩髓组2例(6%),非扩髓组3例(9%) 畸形愈合共3例(4%),非扩髓组2例(6%),扩髓组1例(3%) 5例出现感染(7%),扩髓组3例(9%),非扩髓组2例(6%) 以上两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钉断裂11例(17%),扩髓组2例(12%),非扩髓组9例(28%),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可有效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 扩髓在开放性胫骨骨折中是安全的,并不增加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张正红 《中国校医》2022,36(2):126-127,130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62例胫骨远端骨骺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6.77%,...  相似文献   

12.
目的:现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及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4例严重胫腓骨骨折,其中 开放性骨折16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24例均获得6~12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4~8月,骨 不连1例,无骨髓炎、肢体短缩、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Pilon骨折参考Helfet等标准,优4例,良3例,优良率 77.8%.结论:伴有软组织损伤的严重胫腓骨骨折与Pilon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能够在有效固 定骨折的同时处理软组织损伤,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配合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自2008年7月~2012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后经过外侧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获得随访的患儿67例,患者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在麻醉下行C型臂X线机引导骨折闭合复位,其中30例患儿采用经皮克氏针外侧交叉固定,9例采用单纯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28例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统计随访观察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组58例患儿均获得随访,术后4~5周均达到了临床愈合的程度,Flunn肘关节功能评分,克氏针外侧交叉固定组中优14例(46.67%),良10例(33.33%),一般5例(16.67%),差1例(3.33%);石膏外固定组优3例(33.33%),良4例(44.44%),一般2例(22.22%),差1例(11.11%);克氏针内固定组优12例(42.85%),良9例(32.14%),一般5例(17.86%),差1例(3.57%);其中克氏针外侧交叉固定组与克氏针内固定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58,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配合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骨折,该手术方法的创伤小,骨折部位牢固可靠,可以取得比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更显著的临床疗效,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减少了畸形的发生率,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市河西区康复医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采取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过程中应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胫骨骨折效果及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对55例胫骨骨折病人采用髓内扩张自锁钉内固定治疗及实行相应护理.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27.6个月,术后54例骨折一期愈合,断钉1倒,无畸形愈合及护理并发症发生,平均骨折愈合时间4.5个月,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全部达到优良水平.结论: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早期功能活动及护理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资料,随机分为接受MIPPO治疗的观察组及接受ORIF治疗的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AK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愈合事件发生率等情况差异。结果: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9,t=4.291;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9,P〈0.05)。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术后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的AK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t=2.748,t=2.537;P〈0.05)。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及二次骨折等不良愈合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MIPPO可以有效优化手术过程,提高术后关节功能,减少不良愈合事件发生,是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皮撬拨复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35足Sanders分型Ⅱ-Ⅳ的跟骨骨折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结果28足术后获12-48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优良率达89.3%。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操作简单,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避免了切开复位可能带来的医源性损伤和二次手术,是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28例平均随访20个月,优良率85.5%.结论: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治疗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5年3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后踝骨折54例.男36例,女18例;根据CT分类Ⅰ型36例,Ⅱ型10例,Ⅲ型8例.应用改良的Baird-Jackson评分系统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并将骨折类型、骨折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最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8个月.54例疗效:优29例,良1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7.03%.除4例长时间行走有轻微疼痛外,其余患者均无疼痛.结论 手术治疗后踝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复位的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判断骨折类型和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提高复位质量,改善远期疗效十分重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natomic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posterior malleolar fracture in ankle fracture surgical treatment. Methods Fifty-four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malleolar fracture were treated with anatomic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rom March 2005 to June 2010. The patients groups consisted of 36 males and 18 females. According to CT scan classification,the group was made up of 36 type Ⅰ cases, 10 type Ⅱ and 8 type Ⅲ cases. All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with modified Baird-Jackson scoring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l result and fracture pattern , fixation methods, the time of exercise initiation fitted operation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followedup period varied from 6 months to 36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18 month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hose result was excellent, good, fair and poor was respective 29,18 ,5 and 2. The total percent age of good to excellent clinical result was 87. 03%. There were 4 patients who had only slight pain after long time walking ,the remainder patients were completed with no pain. Conclusion Operative treatment may provide satisfactory fracture anatomic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posterior malleolar fracture. Correct fracture pattern estimation and proper internal fixation are important to achieve and improve reduction quality, and to ameliorate better long 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自1998~2003年,对32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行多功能单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结果:获得随访31例,骨折愈合率达100%,临床平均愈合时间为24周.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一种切实可行而有效的适宜于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既能起到坚强的固定作用,避免进一步损伤骨折周围的血供,又能早期进行肢体功能的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