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急性期应用药物治疗,在抢救患者生命、稳定病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患者瘫痪肢体恢复奠定了基础。由于药物治疗仅能挽救坏死灶周围一部分受损功能,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康复治疗会取得更好疗效。对60例脑卒中患者应用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有效促进了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头针加体针对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疗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3.
4.
头针与体针治疗脑卒中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张红星 《中国康复》2003,18(4):237-237
目的 :探讨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6 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 2组 ,分别采用头针与体针治疗 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头针组痊愈显效率 6 9 70 % ,总有效率 90 91% ,与体针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采用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治疗脑卒中与体针疗效相仿 ,但头针可以对患者肢体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 ,更有利于提高疗效和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偏瘫痉挛的治疗方法众多,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有显著疗效,该文简要介绍了脑卒中偏瘫痉挛的针刺治疗方式,从针具,针刺部位以及针刺方法分类,重点综述了火针、电针、头针、腹针、针刺夹脊穴、恢刺法、透刺法以及巨刺法等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对未来治疗该病在选择针刺方法上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指出了针刺治疗在研究机制、创新性、特异性等方面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头针加电针治疗重型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缺血性脑卒中较常见 ,常规治疗效果差 ,致残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采用头针加电针治疗 1 8例重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取得明显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 8例重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有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 ,其中 3例伴失语、瞳神变化 ,均经头颅 CT或 MRI检查确诊 ,符合西医脑梗死诊断标准 ;男 1 4例 ,女 4例 ;年龄 54- 73岁 ;病程≤ 2 8d 1 1例 ,2 9- 46d 7例 ;病灶部位在左侧 3例 ,右侧 5例 ,双侧 1 0例 ,其中伴有高血压病史 7例 , 型糖尿病史 2例 ;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良 ;病类诊断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  相似文献   

7.
头体针治疗脑卒中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83例脑卒中患者分头针、体针、头体针 3组进行治疗 ,疗程满2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头针组与体针组之间、体针组与头体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但头体针组与头针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头体针结合较单纯的头针或体针治疗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头针体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史红斐 《现代康复》2001,5(7):118-119
目的 观察头针、体针(加电)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综合疗法对52例中风患进行治疗,分析疗效与病情、病程、疗程的关系。结果 恢复50%,显效28.8%,好转15.4%,无效5.8%,总有效率94.2%。患早期接受综合治疗明显优于较晚(P<0.01)。结论 脑卒中后遗症患早期进行综合治疗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头针治疗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测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后早期行头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 5 7例分为早治组 32例和晚治组 2 5例 ,分别于偏瘫后第 3~ 14天和第 31~ 6 4天进行药物和头针治疗。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积分评定法评测 2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 2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Fugl 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治疗后 2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 (P <0 .0 1) ,早治组与晚治组比较 ,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更显著(P <0 .0 5 )。结论 :脑卒中偏瘫后早期配合头针治疗可明显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0.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36例均为吉林省中医院针灸科及神经内科2003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或MRI检查证实。男21例,女15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2岁,平均59.45岁;病程(2.30±1.30)个月;脑梗死25例,脑出血11例;按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轻型6例,中  相似文献   

11.
中药、针刺、针药并举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义 《现代康复》2001,5(6):130-130
目的:观察中药,针刺,针药并举3种不同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的疗效。方法:将临床90例脑卒中偏瘫患随机分为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分别给以口服中药治疗,针刺治疗,以及针刺加口服中药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针药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和单纯中药组。结论:针药并举治疗偏瘫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对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主要是传统头针、体针、电针及水针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的研究,虽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多中心大样本观察较少见。能够按严格的科研设计进行随机盲法多中心大样本观察,规范针刺操作,才能提高针刺治疗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3.
解痉合剂治疗脑卒中偏瘫后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解痉合剂治疗脑卒中偏瘫后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 0例脑卒中偏瘫后Ⅱ级痉挛以上的患者按入院比例 1:1随机划分为两组 ,用解痉合剂治疗 30例 ,并与常规治疗组 3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7% ,对照组为33.3% ,两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解痉合剂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偏瘫后痉挛 ,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的康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脑血管病所致的肢体偏瘫及肌肉痉挛严重影响了肢体功能的恢复,是康复医疗的重点与难点。作者观察了48例有痉挛状态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情况。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42例,女性6例;年龄60~69岁33例,70~79岁14例,80岁以上1例。全部病例经CT扫描确诊。其中脑梗塞38例,脑出血10例。按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并对康复前后的积分值进行统计学处理。12 病程与痉挛状态发病后1个月内出现者16例(333%),1~3个月出现者24例(500%),半年内出现者8例(167%)。运动功能按Brunnstrom分级处…  相似文献   

15.
易化技术配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偏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运用现代康复医学的易化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们在此基础上加用头针配合治疗 ,效果更为显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在本院神经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 12 0例 ,男 6 6例 ,女5 4例 ;年龄 37~ 78岁 ,平均 6 5± 12岁 ;发病后就诊时间 1~ 36d ,平均 8.5± 7d ;脑出血 5 6例 ,脑梗死 5 0例 ,混合型 14例 ;首次发病 10 1例 ,多次发病 19例 ;大脑半球病变 70例 (单侧 5 6例 ,双侧14例 ) ,单侧脑干病变 34例 ,单侧小脑病变 16例 ;12 0例中伴有昏迷 11例 ,嗜睡 13例 ,痴呆 6例 ,失语 17例 ;全…  相似文献   

16.
运动疗法和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卒中后偏瘫的致残率较高。既往多采用传统针刺治疗 ,近年来国外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逐渐被我国医师所采用 ,作者采用单纯针刺和运动疗法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 ,并进行了对比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 53例 ,男36例 ,女 1 7例 ;年龄 40 - 75岁 ,平均 57.8岁 ;病程 2 - 1 3周 ,平均 3.8周 ;患者神志清楚 ( GCS积分达 >9分 ) ,病损均位于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区 ;排除有颅脑外伤、昏迷、脑卒中发生 >2次 ,有严重心、肺、肝、肾等功能紊乱患者 ;左侧偏瘫 31例 ,右侧偏瘫 2 2例。随机分为针刺组 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六合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患随意分为针刺对照组和针刺加六合治疗仪治疗组,给予良好的护理,并对疗效和BI指数积分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和BI积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加六合治疗仪及配合良好的护理提高了脑卒中偏瘫患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构成或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的能力或可塑性 ,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1〕。脑卒中因病变部位、性质、范围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偏瘫在各个不同时期病理改变不同 ,依据病程的长短 ,在康复过程中同时采用分期针灸治疗可以提高疗效。近年来笔者对我院神经内科、康复科和针灸科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取得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男性 916例 ,女性 70 4例 ;年龄最长 82岁 ,最小2 0岁 ;病程最短者 2天 ,最长者 3年 ;均有CT等检查。左瘫 893例 ,右瘫 72 7例 ;脑梗塞 132 8例 ,脑出血 2 92例 ;随…  相似文献   

19.
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3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锦 《现代康复》1999,3(2):193-193
头针疗法是针刺头皮一定刺激区.以选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自1997年至今.我们应用头针并根据不同的肢体瘫痪情况,适当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痉挛是临床难题,也是国际医学热点.脑卒中、脑瘫、颅脑外伤、脊髓损伤、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和多发硬化等神经康复领域常见病,都会伴有痉挛问题.痉挛是感觉运动系统的功能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之一.痉挛的出现会限制患者运动而导致功能障碍,痉挛特别是严重的异常痉挛模式的存在使患者无法行走,转移困难,出现异常坐姿与平衡障碍,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的限制,甚至终身需要照顾.能否及时有效地对痉挛状态予以正确干预,是挖掘患者康复潜能的关键,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针刺治疗痉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