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内江市2007-2011年尘肺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内江市新发606例尘肺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 2009-2010年发病病例数占2007-2011年5年发病总数的62.4%;尘肺患者主要集中在威远县,主要在煤炭和建材行业,分别占86.80%和4.79%;发病工种中矿山主要工种占尘肺患者总数的87%;尘肺病例中主要发病病种是煤工尘肺、矽肺,分别占尘肺患者总数的65.18%、31.68%;新发尘肺中I期尘肺患者最多,占尘肺患者总数的67.3%;接尘工龄5年速发病例占15.2%;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5~65岁人群;新发的606例病例中,合并肺结核的有13例,占总数的2.15%,各期合并肺结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江市三县两区中威远县发病最多,主要集中在煤炭行业,煤工尘肺和矽肺是主要病种;606例新发病例中I期患者最多,45~65岁是尘肺的高发年龄段,速发病例较多。因此,威远县是尘肺防治的重点监测地区,认真做好"八字"方针,有效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尘肺病的分布规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尘肺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2至2006年确诊的612例尘肺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612例尘肺病病例中,煤炭行业尘肺病患者共545例,占全部病例的89.05%.煤工尘肺337、矽肺252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5.65%和41.18%.发病工龄主要分布在20年~和25年~组.尘肺病并发肺结核104例,其中,103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患者.结论 宁夏地区的尘肺病主要发生在煤炭行业,尘肺的主要种类是煤工尘肺和矽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974-2011年安康市尘肺病新发病例的发病特征,为综合防治尘肺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市职业病报告结果,按照尘肺病诊断时间、年龄、性别、工龄、行业等进行整理、统计.结果 该市尘肺病发病工龄(20.83±8.44)年,发病年龄(50.90±7.86)岁.新发病例数居首位的是矽肺611例,其次是煤工尘肺、电焊工尘肺、水泥尘肺和石棉尘肺,共210例.新发病例数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是汉滨区(86.36%)、旬阳县(3.05%)和石泉县(2.80%).新发病例数行业最多的是电力行业(496例,60.41%),其次是煤炭行业(197例,24.00%),第三位是建材行业(46例,5.60%).结论 该市尘肺病防治以矽肺和煤工尘肺为主,应重点加强对电力、煤炭及建材行业的尘肺病预防.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1963~2003年煤工尘肺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摸清郑州市煤工尘肺分布现状、发病规律和死亡原因,建立全市尘肺病例数据库,为制定尘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按照全国统一方案制定的“尘肺病例卡”上的项目,对郑州市1963~2003年全部煤工尘肺病例的各项变量统一编码,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工尘肺累计病例3 745例,主要分布在巩义市、郑州市矿务局和新密市,共占全市煤工尘肺病例的77.14%;煤工尘肺Ⅰ期2 392例,占全市煤工尘肺总数的63.87%,Ⅱ期1 304例(34.82%),Ⅲ期49例(1.31%);平均发病年龄为46.0岁,平均发病工龄为21.9 a,肺结核的并发率为11.6%,全市煤工尘肺累计死亡228例,病死率为6.09%,主要死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建议,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增强监管能力,有效控制和预防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达州市尘肺病发病情况,为达州市制定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3年达州市接尘人员的检出数,以及随机抽取409人接尘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和7年来新发病例的病种、发布年龄、接尘工龄、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3年全市尘肺病新发病1 039例,年均检出率16.48‰;岗前检查合格后上岗的接尘人员与未参加岗前检查直接上岗的接尘人员之间的尘肺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6,P0.01);病种以煤工尘肺为主,占该市尘肺病例的69.30%;45~54岁为高发年龄段,占该市尘肺病例的45.62%;尘肺病平均发病年龄和工龄是48.50岁和15.47年,患者多发于煤炭行业,占该市尘肺病例的92.20%。结论近7年该市尘肺病检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该市尘肺病还未得到有效地控制,今后尘肺病防治重点应放在煤炭行业,并提高对接尘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6.
54例煤矿工人尸检肺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工尘肺是煤矿生产中危害工人健康的主要职业病,其发病数约占尘肺病总数的40%以上[1].尘肺易导致肺部感染和发生多种并发症.并发症是尘肺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54例煤工尘肺尸检病理资料,重点探讨其病理特点与并发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2006~2010年泉州市尘肺新发病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市尘肺病发病特点,为尘肺病的防治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6~2010年诊断和报告的尘肺病新病例为对象,分析尘肺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工种、发病工龄、发病年龄和所在工业系统分布等。结果2006~2010年尘肺新发病例101例,5年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尘肺I期64例(占63.37%),尘肺Ⅱ期28例(占27.72%),尘肺Ⅲ期9例(di8.91%)。矽肺和煤工尘肺是主要的尘肺病,分别占总例数的71.29%和26.73%;尘肺病主要发生在煤炭和建材行业,工种以主掘进、采煤工、石工及破碎工为主;平均发病年龄为49.47岁,平均发病工龄为12.80年,其中煤炭和建材行业尘肺的平均发病工龄分别为16.32年和9.31年,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市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必须严格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工种职业人群的健康监护工作,从而遏制尘肺病例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长沙市煤炭开采业尘肺病分布特点和发病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煤炭开采业尘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该市历年来诊断的煤工尘肺病例,建立尘肺病数据库,用SPSS 17.0统计方法,分析煤工尘肺患病率、区县分布、诊断年代以及发病工龄和发病年龄的差异.结果 全市累计诊断煤工尘肺病例712例,主要分布在浏阳市(50.84%)、宁乡县(36.38)和望城县(5.20%).煤炭行业占85.53%.尘肺Ⅰ期502例(70.51%),Ⅱ期193例(27.11%),Ⅲ期17例(2.39%).20世纪80年代病例分布居首位,占50.84%.平均发病工龄(19.82±8.28)a,平均发病年龄(48.33±8.53)岁.肺结核并发率12.08%,累积报告尘肺死亡病例47例,病死率6.60%.结论 全市尘肺病新发病例1960-1980年呈逐渐增长趋势,2000年后病例逐渐减少.需加大煤炭工业粉尘危害监测与风险控制,完善粉尘暴露人群监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陈艳芹  潘志峰  张娟  何珍 《预防医学论坛》2014,(10):736-739,744
目的了解山东省2013年尘肺病发病情况,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13年山东省通过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系统平台报告的尘肺病新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17个市共报告尘肺病新发病例982例,较2012年的新发病例871例增加了12.74%。其中矽肺576例,煤工尘肺304例,共占新发病例总数的89.61%。矽肺病例主要分布在烟台、淄博和菏泽,3个市报告矽肺病例数占矽肺新发病例总数的65.80%;以有色金属、其他和煤炭行业为主,工种主要为纯掘进工、凿岩工、运搬工;煤工尘肺病例主要分布在淄博、泰安、济南,大多分布在煤炭行业,工种主要为煤矿混合工。结论矽肺和煤工尘肺是我省严重的职业病。应根据地区、行业、工种的重点分布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邢台市1963 - 2018年尘肺病特征,为制定尘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 1963 - 2018年邢台市确诊的尘肺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不同种类尘肺病的期别、发病时间、接尘工龄、诊断年龄、工种、行业分布以及地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到1963 - 2018年资料完整的尘肺病例1 044例,壹期尘肺占81.2%,尘肺病例总数在1980 - 1989年出现了高峰,占总数的37.5%,进入2000年之后呈下降趋势。邢台市所属沙河市和桥西区尘肺病例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6.8%和39.2%,尘肺病病种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共占总病例数的86.0%。尘肺接尘工龄20~29年最多,占总数的40%,诊断年龄40~49和50~59岁为主,共占总数的74.6%,行业主要是煤炭开采,占总数63.3%。结论 邢台市尘肺病发病形势虽有下降,但仍应根据尘肺病的发病特征,加强重点地区以及重点行业和工种的监督管理,扩大职业健康监护覆盖面,有效地预防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近年唐山市尘肺发病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唐山市尘肺病报告卡片及健康危害因素网络直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06—2008年共报告尘肺新病例542例,主要在路北区,报告7种尘肺中,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所报告病例绝大多数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中型企业Ⅰ期尘肺所占比例高于小型企业。结论加大对路北区的大中型国企的监督力度,同时也应加强对各种小型企业的监督执法力度,建立并完善健康监护档案,保护广大农民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国2007—2012年职业病发病现状,分析职业病疾病谱等特征以及发病趋势。方法汇总卫生部通报的2007—2012年间我国职业病数据,以确诊职业病病例作为分析对象。结果 2007—2012年全国共报告职业病病例数130 707例,其中新发尘肺病110 706例,占职业病发病总数的84.70%。尘肺病最主要的类型为矽肺和煤工尘肺。造成急性中毒的首要物质是一氧化碳,造成慢性职业中毒的物质主要是铅及其化合物和苯。2007—2012年全国共报告职业性肿瘤417例,职业性肿瘤分类主要以焦炉工人肺癌和苯所致白血病为主。结论我国职业病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导致其逐年上升的主要疾病是尘肺病,每年职业中毒人数保持稳定的较高水平,职业性肿瘤人数逐年上升。我国职业病总体发病情况仍比较严重,职业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须加紧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雅安市2006-2009年尘肺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雅安市2006-2009年尘肺职业病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雅安市2006-2009年共确诊尘肺患者563人,以I期煤工尘肺为主。不同工种尘肺患病构成比不同:采煤工最高(43.87%),其次是混合工(27.71%);掘进工最低(8.53%)。2006-2009年尘肺患者的平均接尘工龄为12.77±8.79年、平均发病年龄为46.91±11.18岁。尘肺合并结核率为6.39%。结论雅安市应以I期煤工尘肺为防治重点,以采煤工为重点防治对象,同时应加强结核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庆市北碚区近5年尘肺病发生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北碚区新增尘肺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北碚区新增尘肺病例272例,其中煤工尘肺233例(85.66%),矽肺39例(14.34%);Ⅰ期228例(83.82%),Ⅱ期32例(11.76%),Ⅲ期12例(4.42%),虽然煤工尘肺和矽肺病例均以Ⅰ期为主,但矽肺Ⅱ、Ⅲ期病例所占比例高于煤工尘肺,其病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5,P<0.01)。患者平均接尘工龄18.89±8.73年,不同病种的患者接尘工龄无差异。病例以40~49岁、50~59岁最常见,平均诊断年龄51.97±9.58岁,以采煤工、掘进工为主。患者主要分布在中小型煤炭企业,病例数排前5位的镇分别是天府、柳荫、金刀峡、静观和水土。46.32%的病例是通过体检机构初诊发现。结论煤工尘肺是北碚区最主要的尘肺病种,部分企业粉尘污染严重,应采取措施预防尘肺发病上升和年轻化倾向,今后的防治重点应由大型国企转向中小煤矿,接尘工人离岗及退休后的健康监护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某煤矿尘肺患病情况,为下一步尘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分析某煤矿工人的健康检查资料,统计分析尘肺患者发病年龄、接尘工龄、肺功能损伤以及工种分布和矿厂分布等情况。结果该煤矿217例尘肺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2.53岁,平均接尘工龄为19.50 a;主要分布在铅坑矿、曲斗矿和含春矿,共174例(80.18%)。发病工种以采煤工和掘进工为主,共193例(88.89%)。发病年代集中分布在2000—2011年,共131例(60.37%)。106名患者有肺功能损伤,其中以轻度损伤为主,有99例;矽肺较煤工尘肺患者更易损伤肺功能,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35,P0.01)。结论该矿尘肺患病较严重,今后重点防制工种为掘进工和采煤工,重点防制矿区为铅坑矿、曲斗矿和含春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长寿区小型煤矿工人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检出职业禁忌证或疑似职业病,为尘肺病的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尘肺诊断标准》,对该区小型煤矿企业的635名煤尘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时间为2009--2012年。结果煤尘作业工人岗前检查635人,各检查项目异常的235例,总检出率为37.00%。检出疑似煤工尘肺19例(最后均确诊为煤工尘肺),检出率为2.99%。635名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中97.22%的职工有1年以上煤矿工作职业史,疑似尘肺检出率随着接尘工人年龄及接尘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企业应做好岗前、在岗、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而卫生机构在继续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的同时也应加强煤矿工人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某国有煤矿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国有煤矿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患病情况,为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的疾病预防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某国有煤矿自1976—2007年间829例煤工尘肺病例合并结核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某国有煤矿1976—2007年间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率为8.20%,显著高于当地人群的肺结核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3,P〈0.01)。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率随着期别增加而显著增高(χ趋2势=5.23,P〈0.05)。采煤、掘进、混合3个工种尘肺合并结核率分别为6.08%、6.60%、16.89%,其中混合工种尘肺合并结核率明显高于两个单纯工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率随发病年龄升高而升高(χ趋2势=30.71,P〈0.01),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率随工龄升高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趋2势=2.22,P〉0.05)。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死亡率为6.15%,死因构成比:肺心病占31.37%,肺结核占23.53%,肺癌占19.61%,肺部感染占15.69%,其他疾病为9.80%。结论尘肺期别越高,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率越高;混合工种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率明显高于两个单纯工种;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的死因前三位是肺心病、肺结核大咳血和肺癌。  相似文献   

18.
白立新 《职业与健康》2011,27(11):1237-1239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区尘肺病发病现状,为制定尘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北京市职业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和Excell对2006年5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确诊的84例尘肺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累积诊断的84例尘肺病,均为晚发性尘肺。尘肺病人以公交、运输系统最多,占总数的71.43%;其次为水利环境系统,占13.10%。尘肺病主要为石棉肺(71.43%),矽肺次之(17.86%)。平均发病工龄23.84 a,平均发病年龄69.99岁。随接尘工龄增加、年龄增大,尘肺病例增多。随诊断年份的推迟尘肺病例逐年增加,晋期病例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脱离粉尘11~30 a发病的最多。结论提示该区还会有晚发尘肺病例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脱尘20~30 a的接尘老职工人数的减少,尘肺病例会逐年减少,应重点关注接尘老职工的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9.
刘长芝 《职业与健康》2013,(23):3110-31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煤工尘肺合并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以100例住院煤工尘肺合并结核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2组患者治疗护理3个月后采用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心理问题、患者对尘肺合并结核有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煤工尘肺合并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孙纳 《职业与健康》2014,(19):2789-2791
目的了解2007年以来无锡市职业病的发病情况,为探索职业病危害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7—2013年无锡市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的尘肺病卡、职业病报告卡及职业病诊断有关的档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3年无锡市共诊断职业病1 429例,其中尘肺病1 118例,占78.24%。职业中毒中,急性中毒和职业性眼病均为87例,分别占6.09%;职业性皮肤病72例,占5.04%。尘肺病主要集中在机械和煤炭行业,占尘肺病例的82.83%;急性中毒主要分布在机械和化工行业,慢性职业中毒主要分布于建材行业。结论尘肺病和职业中毒是该市主要的职业病,机械、煤炭、化工和建材行业是职业病的高发行业,在防治职业病的同时应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