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疗方法 :病人呈俯卧位 ,局部皮肤消毒后 ,用 5颗规格为 75mm毫针分别从痛侧第三腰椎骶棘肌外缘斜刺到横突末端 ,使 5支针呈扇形。当每针出现针感时 ,再做幅度 1 5~ 2cm的 3~ 4次提插后留针 ,并附以TDP照射患部 ,中间不行针。治疗时间 30分钟 ,每日 1次 ,3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 2天。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属“痹症”范畴 ,为气滞血瘀 ,壅塞脉道。“以痛为输”取阿是穴进针起到穴位刺激作用 ,有止痛、化瘀、舒筋之功效。使气血通畅 ,疏经通络。 5针共在一“穴” ,可增强上述疗效 ,提插手法又起到类似软组织松解术的作用 ,附以TD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几种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术式的疗效 ,寻找不同类型髌骨骨折的合理手术方法。方法 :对既往采用不同术式治疗的 2 31例髌骨骨折 ,根据术后能否早期活动 ,关节面是否平整、膝关节活动范围及行走功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和钢丝环扎加前“8”字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刺血疗法在急性腰扭伤早期治疗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90例急性腰扭伤早期患者平均分成三棱针组、针刀组和梅花针组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疗效。结果三棱针组、针刀组和梅花针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5±5.5)mL、(10.5±6.5)mL和(3.5±2.5)mL。三组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P0.05),三棱针组、针刀组临床疗效优于梅花针组(P0.05)。结论针刀和三棱针较适于急性腰扭伤的早期治疗;针刀放血效果与三棱针无明显差异,能够作为三棱针的替代治疗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54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27例和注射组27例,分别进行浮针治疗和注射治疗,治疗前、治疗15min后、治疗2周后应用VAS对疼痛进行评估,治疗2周后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浮针治疗15min后疼痛开始显著减轻(P〈0.05),注射组在治疗2周后疼痛显著减轻(P〈0.05);与注射组比较,浮针组在治疗后15min止痛效果显著(P〈0.05);浮针和注射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均有疗效,浮针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注射组(P〈0.05)。结论浮针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显著疗效,即时止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大量临床研究证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具有许多优点,比以往脊麻平面更易控制。临床工作中观察到“针内针”腰麻在不同人群、不同个体有出现高平面者,对术中管理带来不利。一般文献多强调剂量、浓度、速度、比重的影响,而对脑脊液性状与麻醉平面的关系报道较少。本文观察了“针内针”腰麻中脑脊液三种状态时有关指标,结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刺时机、针法、刺激量对针刺治疗脑卒中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 研究针刺时机(病程1-7d、7-14d、14-21d),针法(头针、体针、眼针|,刺激量(轻、中、重)三因素对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在获得临床疗效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用拉丁方设计,同时安排3个因素,以针刺时机(A:1-7d;B:7-14d;C:14-21d),刺激量(轻、中、重),针法(体针、头针、眼针)三个因素及三个水平对组进行治疗。观察针刺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 以针刺时机7d内、体针、重刺激量的组合治疗效果最佳。结论 多因素在不同水平上的优化组合,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普通细针(22G)穿刺抽吸活检与弹射式粗针活检对肝癌诊断与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超声引导介入注射无水酒精等药物治疗的112例肝癌患者的治疗前后行普通细针抽吸细胞学与组织学活检,并与同部位粗针活检对比。所取组织能作出明确的细胞学或(和)组织学病理诊断者为取材成功。结果 112例于治疗前后共细针活检322例次,平均每例次穿刺取样进针2.1次,同一部位粗针活检38例,共113次,平均每例次穿刺取样进针1.8次,治疗前细粗针间活检取材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细针活检的取材成功率呈明显的递减改变。结论 普通探头引导普通细针抽吸活检具有“一针两用”、方便、安全与费用相对低廉的优点,对肝癌的诊断与疗效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弹射式粗针活检于治疗前后均有很高的取材成功率,对于细针取材不易成功的病例应改用粗针切割活检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单针射频治疗在中重度寻常型痤疮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确诊中度重度痤疮的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给予针清治疗与单针射频,治疗后敷消炎面膜。治疗三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在总有效率方面分别为85.36%和95.12%,两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愈显率方面分别为36.89%和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21%和46.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针射频在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治疗中,疗效与传统针清治疗相较有明显优势,安全性方面两者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髌骨针与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髌骨针治疗组和可吸收钉治疗组各40例。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记录屈膝90°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结果:80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髌骨针组优良率97.5%;可吸收钉组优良率95.0%。两种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屈膝达90°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髌骨骨折均可获得骨性愈合,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可吸收钉相比,髌骨针符合张力带原则,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功能磁共振技术在针刺(电针与手针)中枢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不同针刺参数及形式的刺激在大脑的响应不同。本文收集了“功能磁共振与针刺”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以针刺“刺激-响应”模式为切入点,对电针刺激量及电针与手针的的中枢响应差异作一初步的论述。结果表明,在功能磁共振技术观测中,不同电针参数存在不同的中枢响应机制,并应将多个参数联合研究;其次,电针与手针在传入途径、作用机制、靶点、临床疗效等方面存在差异,也有着各自的优势病种。   相似文献   

11.
针刺时加活动肢体对脑卒中后遗症的增效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体针,头电针留针加肢体运动对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的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用体针,头电针并留针加肢体运动疗效,对照组单用体针,头电针,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效果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体针,头电针并留针加肢体运动治疗卒中后遗症疗效明显,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世界卫生组织(WHO)通用的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中,CR(com p lete response):肿瘤完全消失,持续4周以上。PR(par-tia l response):肿瘤缩小50%以上,持续4周以上,无新的病灶出现。但作者在查阅相关文献或专著时却发现:CR、PR对应的有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最常见的一种是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另一种是完全反应、部分反应。对此作者认为有以下不妥之处与同道商榷:作者认为CR、PR应翻译成“完全反应”和“部分反应”。(1)“response”的意思是“回答、反应;”(2)现代汉语词典中“反应”的解释[1]是:有机体受到体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围刺加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采用第三腰椎横突尖端围刺加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72例并与常规针剌法54例进行对照。结果与结论 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73.6%与597.2%:对照组为48.1%与75.9%,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刘东明  杨恩来 《现代康复》2001,5(1):136-137
通过理论探索与临床实践两方面的研究,对头针的定位方法提出新的见解,推出“头缝定位”的新概念。结合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解剖学知识“头缝”具有特殊的定位价值,包括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这三种,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及经络在头部的分布均有密切联系,对头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传统“开窗法”与“改良开窗法”——即开窗 潜行减压 自体脂肪组织植入覆盖的远期疗效,对350例行两种方式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进行了远期疗效随访,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1986~1999年间行“开窗术”150例为A组,“改良开窗法”200例为B组,术后3~10年分别进行症状比较和功能恢复分析。结果:“改良开窗法”的疗效最好,并发症最少,而传统“开窗法”疗效差之,并发症多于前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温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就诊的3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温针治疗一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温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结论温针治疗具有集多种功效于一体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一般针刺疗法,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理论探索与临床实践两方面的研究,对头针的定位方法提出新的见解,推出“头缝定位”的新概念。结合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解剖学知识,“头缝”具有特殊的定位价值,包括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这三种,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及经络在头部的分布均有密切联系,对头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疗法,对照组采用推拿疗法。采用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定法和临床疗效(ZY/T001.1-94)评定法,考察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9例,好转20例,治愈率65%;对照组治愈21例,好转32例,治愈率35%,两组比较(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1年时VAS计分结果两组比较(P0.01),说明两组的VAS评分具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银质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苯海拉明针与西其汀针对照治疗急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对120例急性眩晕患者分别使用苯海拉明针与西其汀针治疗2h后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和统计。结果:苯海拉明针对急性眩晕显效明显比西其汀针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苯海拉明针治疗急性眩晕优于西其汀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眩晕急性发作的患者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0.
自1969年以来,我们采用皮内水针治疗一些疼痛性疾病,经过三年多的临床实践,体会到它是一种近期疗效较好、容易掌握、经济简便的对症治疗方法。现将有记录材料的112例进行总结,简要报告如下: 临床材料: “皮内水针”的治疗对象以内科疼痛性疾病为主,但也包括其他科的一些痛症。疗效观察的标准是:1.显效:治疗后疼痛迅速控制,不用镇痛药物;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