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腿后侧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2002年应用小腿后侧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9例,皮瓣修复创面6cm×8cm~14cm×12cm。结果术后随访1~4年,9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感觉及功能恢复好。结论小腿后侧皮瓣具有供区隐蔽、血供丰富、感觉恢复好、无需再次整形等优点,是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2.
手掌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较多,各有其一定的优点和不足。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游离小腿后侧皮瓣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9例,术后随访1~4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吻合腓肠浅动脉游离小腿后侧皮瓣修复全手掌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修复全手掌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利用吻合腓肠浅动脉的小腿后侧皮瓣移植修复全手掌软组织缺损10例。结果:临床应用10例成活,其中1例于术后72h因动脉过长而栓塞,经取出血栓,再次吻合动脉,皮瓣成活,术后10~15个月随访,皮瓣外形近似正常手掌,两点辨别觉为5cm,感觉为S4。结论:利用吻合腓肠浅动脉皮瓣修复全手掌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可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腿后侧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腿胫前、踝关节及足跟部的软组织移动性差,血运欠佳,外伤后易引起软组织缺损。自1997~2003年应用近或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2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6.
自1998年6月~2004年4月应用近端为蒂和远端为蒂的腓肠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2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 ,致使肌腱、骨裸露 ,贴骨瘢痕修复较困难 ,尽管小腿部可供逆行利用的皮瓣较多 ,但均存在缺陷 ,如牺牲主要血管、解剖操作困难、移位后影响血供和费时费力等。 1996年以来 ,我们采用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2 3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3例 ,男 18例 ,女 5例。年龄 2 1~ 5 3岁 ,平均 37岁。其中 3例为外伤致跟腱半环形裸露部分坏死 ,2例电击伤跟骨裸露 ,3例内踝骨折术后皮肤缺损 ,3例外伤后足背外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2例跟骨骨髓炎贴骨瘢痕 ,10例小腿胫… 相似文献
8.
9.
带蒂腓肠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外伤性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寻找修复小腿下段及踝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方法:对21例小腿行腓 动脉插管美蓝灌注,造影,显微解剖,了解腌肠浅动脉走行,手术16例,小腿下段6例,足跟部7例,足背部1例,踝部2例,皮瓣完全成活。结果:腓肠浅动脉在小腿中上段穿出深筋膜与腓肠神经伴行并发出许多营养支,营养小腿2/3后侧皮肤。结论:该皮瓣解剖恒定,血供良好,手术简单,I期完成手术,它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 相似文献
10.
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小腿中下段胫前软组织严重的挫灭伤,致软组织缺损、骨外露、贴骨瘢痕,或骨折术后钢板外露很常见,修复方法虽多但处理比较困难[1]。作者采用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12例,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14~48岁。病因:车祸9例,机械绞伤3例。12例均系外伤后胫、腓骨下1/3段骨折合并胫前软组织挫灭缺损、骨外露。其中7例钢板固定后组织坏死、骨与钢板外露,3例胫前动脉挫灭且有肌腱外露,2例为贴骨瘢痕并溃疡。皮肤缺损范围:5cm×5cm~8cm×7cm。应用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面积为6cm×5cm~9cm×7cm,蒂宽2… 相似文献
11.
12.
双侧胸脐带蒂皮瓣联合修复前臂及手部两处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胸脐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两处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997年8月至2000年5月,对7例前臂及手部两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双侧胸脐带蒂皮瓣顺、逆行联合移位修复创面。皮瓣面积为10cm~12cm×10cm~28cm。7例皮瓣后期均经断蒂训练,一般于术后5至6周断蒂。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全部成活。1例的逆行胸脐皮瓣于术后24h,远端皮缘呈青紫色,经拆除部分缝线后血运恢复正常;术后2周游离局部皮下组织后将皮瓣与创缘直接拉拢缝合。7例患者术后前臂和手部外观良好,为二期手术创造了良好的软组织条件。结论双侧顺、逆行胸脐皮瓣的最佳适应证为一期修复前臂及手部创面两处软组织缺损的创面。 相似文献
13.
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对不同类型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选用不同类型的微型皮瓣游离修复的方式和效果。方法 根据损伤部位和特点,将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分成9类,选用9种不同类型的微型皮瓣对170例手外伤进行游离移植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存活168例,坏死2例。术后随访2个月~3年,皮瓣质地、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两点分辨觉为6~10mm。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不同类型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应选用不同类型的微型皮瓣游离修复,皮瓣具有良好的血供,供区隐蔽,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岛状皮瓣和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岛状皮瓣和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1995年1月至2004年9月,对52例小腿及足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腓肠肌肌皮瓣。小腿前外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内踝上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等6种皮瓣和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5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皮瓣下脓肿经切开引流愈合,3例皮瓣远端小面积局部坏死.经换药或再次手术移植皮片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4个月至4年,皮瓣成活良好,所修复的小腿及足恢复良好功能。结论岛状皮瓣和肌皮瓣是修复小腿及足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应根据小腿及足部软组织情况、血管条件、创面部位,选择不同的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15.
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皮瓣重建足远端部分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报道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及髂骨植骨重建足远端部分缺损的方法,探讨皮瓣转位范围。方法2002年3月~2006年2月,应用腓肠神经筋膜皮瓣及髂骨植骨修复32例足远端1/3外侧软组织和骨缺损患者。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7~58岁,平均35.2岁。本组32侧肢体,共32块皮瓣,其中12例患者进行髂骨植骨。开放创面27例,其中感染创面8例;无菌创面5例。创面面积为4.0 cm×7.0 cm~7.0 cm×16.0 cm。髂骨移植长度为4.0~7.0 cm,平均5.0 cm。手术先根据跖骨骨缺损大小切取髂骨,接着处理受区创面,然后将切取的髂骨植入跖骨骨缺损处,在电视透视下用克氏针固定,建立足外侧骨支架,最后利用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覆盖创面。结果32例患者获5~27个月(平均12.7个月)随访。皮瓣一期存活30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2例,经换药后愈合。髂骨移植一期骨愈合11例,愈合时间为3~14个月,平均5.7个月;骨不愈合1例,经再次植骨后愈合。皮瓣外形良好28例,皮瓣臃肿4例。供区创面一期愈合,无功能障碍。术后患足功能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1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结论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结合髂骨植骨是重建足远端部分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隐动脉穿支皮瓣及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足背及前足软组织、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8月至2014年10月35例足背及前足组织缺损患者,创面面积为9 cm×4.5 cm~26 cm×13 cm。采用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2例(A组),游离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8例(B组),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15例(C组)。若为开放性损伤,则在皮瓣移植术前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5~7 d。结果术后34例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女童,7岁)股前外穿支皮瓣远端1/3坏死,2周后经削痂植皮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38个月,平均12.3个月。皮瓣修复后外形大多令人满意,术后3个月A组有3例、B组有2例进行二次修薄手术。A组有1例出现小腿持续肿胀,1例出现供区切口愈合不良;B组有5例出现供区肢体持续肿胀,3例出现供区切口愈合不良,4例供区远端出现皮疹。结论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及游离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后大多需行二次修薄手术。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质地好,切取面积大,可避免二次修薄手术,受区影响较小,但仅可用于单纯足背或前足软组织覆盖。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可制备皮-骨或皮-肌(肌腱)复合瓣用于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感觉功能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在40侧常规防腐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小腿外侧部感觉神经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1例标本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①腓肠外侧皮神经在腓骨头尖平面上方约7 cm处自腓总神经发出,向下随腓总神经行一短程后穿出胭筋膜至小腿外面,沿途发出1~3个终支,分布于小腿后外侧Ⅰ、Ⅱ区的皮肤.②腓浅神经在腓骨头下1.9 cm处起于腓总神经,先于腓骨长肌与腓骨之间向下向前行,继降于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之间并分支供应两肌,其主干(纯感觉支)径直下行于腓骨短肌与小腿前肌间隔之间,在小腿外侧Ⅱ、Ⅲ区交界处穿出深筋膜至皮下组织中分为足背内侧、中间皮神经,分布于小腿外侧Ⅲ区和足背的皮肤.结论 通过腓肠外侧皮神经主干与受区感觉神经分支吻合,可重建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8.
桥式交叉胫后动脉或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侧下肢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健侧逆行胫后动脉或腓动脉穿支皮瓣桥式交叉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8月-2010年2月,收治15例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4例,女1例;年龄25~48岁,平均33.9岁。交通事故伤8例,机器伤4例,重物砸伤3例。1例踝部植皮后遗留22 cm×8 cm大小的瘢痕(伤后35个月);余14例软组织缺损位于踝部1例,小腿中下1/3处12例,小腿中上1/3处1例;创面范围8 cm×6 cm~26 cm×15 cm;受伤至入院时间为4~28 d,平均14.8 d。采用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9例)或腓动脉穿支皮瓣(6例)桥式交叉修复,皮瓣切取范围为10 cm×8 cm~28 cm×17 cm。供区创面两端直接缝合,中部残留创面取游离皮片植皮修复。术后5~6周行皮瓣断蒂。结果术后2例腓动脉穿支皮瓣分别出现远端轻度淤血及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均成活;其余皮瓣断蒂后均顺利成活,受区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植皮均成活。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35个月,平均19.5个月。皮瓣质地、色泽与受区相近,外形较满意。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为81~92分,平均87.3分。结论健侧逆行胫后动脉或腓动脉穿支皮瓣桥式交叉可较好修复对侧小腿或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术中无需吻合血管,血管危象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足踝及胫前软组织缺损采用腓肠神经逆行皮瓣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腓肠神经逆行皮瓣修复2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7例胫前软组织缺损患者,修复缺损大小3cm×4cm~8cm×11cm。结果有1例发生皮瓣边缘部分坏死,清创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2年,3例外形臃肿,但均恢复正常的劳动。结论腓肠神经逆行皮瓣的血管恒定,变异小,不牺牲主要血管,蒂部可有足够的长度,可恢复局部的皮肤感觉,操作安全,供区不残留功能障碍,是修复胫前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扩张后超薄皮瓣在面颈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面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后不再发生挛缩,减少臃肿,保持色泽和谐。利用扩张器置于颈、上胸部真皮下血管网下进行皮肤扩张后修复面颈部缺损。结果临床完成9例,效果满意。用扩张后超薄皮瓣修复面颈部软组织缺损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