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网膜新生血管是严重危害视力的一种眼底病变,在眼内不同部位的新生血管中,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意义最为重要。与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相比,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来源、病因、病程、预后以及治疗方面均有所不同。目前光凝疗法是处理眼底新生血管最有效的方法,但对光凝原理及新生血管的病因等问题所知甚少。随着视网膜光凝术的广泛应用,光凝并发症亦屡见报道。兹据近年文献对上述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光凝治疗虹膜新生血管的疗效及其激光治疗时的参数。方法回顾总结15例出现虹膜新生血管接受氩离子激光超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患者的术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和眼底激光治疗参数。结果11眼(73.3%)完成超全视网膜光凝,术后3月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视力无显著下降。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充分、有效的眼底激光光凝治疗,能有效地促使虹膜新生血管消退,阻止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3.
二极管激光在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二极管激光在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伴有屈光间质浑浊中的光凝效果。方法 56例(64眼)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20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4例。42眼伴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玻璃体浑浊,但能见眼底。治疗前常规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行全视网膜光凝或病变区限局性播散性光凝,一般做1~5次。有10眼玻璃体浑浊重或伴有视网膜脱离术前无法光凝者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术中进行光凝。结果 光凝  相似文献   

4.
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是眼科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病变,其病程缓慢,晚期黄斑损害和新生血管形成所致的玻璃体积血是威胁视力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1]。视网膜光凝加速视网膜出血、水肿的吸收并防止新生血管的产生,降低了该病的并发症。但尚无早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RVO的报道[1-3]。现报告一组不同发病病程的氩激光治疗的RVO患者,以探讨视网膜光凝的时机,影响视力及疗效的因素。1 临床资料1.1 对象 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的RVO患者38例3…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倍频Nd:YAG激光器治疗糖尿病眼底新生血管的疗效。方法:对42例(59眼)糖尿病眼底出现新生血管的病人采用倍频Nd:YAG激光器(波长532nm)进行治疗。结果:光凝后视力较光凝前提高及荧光血管造影指标好转非常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眼底新生血管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恢复一定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融合性光凝疗法在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激光门诊进行治疗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患者共34例(36只眼),年龄25~75岁,平均(53.7±10. 5)岁。所有病例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进行常规弥漫性全视网膜或区域性视网膜光凝治疗,≥1PD的视网膜新生血管上加用融合性光凝:光斑与光斑相连覆盖于整个视网膜新生血管表面,整个光凝范围可超过新生血管边缘少许。结果34例失访3例,其余病例于激光后4~8周复查FFA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均较激光前明显萎缩。其中28例视网膜新生血管影像完全消失,至造影末期未见荧光渗漏,3例有少量渗漏。结论融合性光凝疗法操作简单,可使较大面积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得到快速彻底的萎缩,疗效确切,副作用少,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8只眼)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眼科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等方法明确诊断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两次,间隔时间为1个月,1周后行全视网膜光凝,观察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情况、新生血管发生的情况。结果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根据FFA结果行全视网膜光凝,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见:眼底出血吸收明显,未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可以降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率,但对黄斑水肿需要重复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57例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我院57例被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并经氩激光光凝治疗后的患者,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底改变以及并发症情况并评价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价值。激光治疗方法分为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局灶性视网膜光凝及全视网膜光凝。结果:经氩绿激光光凝治疗57例后3~6mo给予复查:末次随访视力提高23眼,视力无明显变化25眼,视力下降9眼;激光治疗后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观察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变化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治疗有效54眼, 3眼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而激光光凝对于黄斑部晚期并发症无明显效果。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中心视力,可促进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的吸收,同时减少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新生血管,对于预防并延缓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继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57例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我院57例被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并经氩激光光凝治疗后的患者,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底改变以及并发症情况并评价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价值。激光治疗方法分为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局灶性视网膜光凝及全视网膜光凝。结果:经氩绿激光光凝治疗57例后3~6mo给予复查:末次随访视力提高23眼,视力无明显变化25眼,视力下降9眼;激光治疗后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观察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变化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治疗有效54眼, 3眼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而激光光凝对于黄斑部晚期并发症无明显效果。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中心视力,可促进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的吸收,同时减少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新生血管,对于预防并延缓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继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被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经激光光凝治疗的患者37例(37眼),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彩照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 FFA)的变化和并发症,光凝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FFA,若发现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未消退,给予追加光凝治疗.结果 视力提高27眼(72.97%),不变8眼(21.62%),降低2眼(5.41%).经1~3次光凝治疗后,FFA结果示黄斑水肿消退,无灌注区大部分消失,无新生血管形成.激光光凝治疗前有新生血管4眼,治疗后完全退缩.1眼在治疗8个月时发生玻璃体出血,12眼黄斑部有硬性渗出.结论 激光光凝治疗能促进出血、渗出的吸收,减轻黄斑水肿,保护视功能,降低新生血管形成,有效防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预防继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了使用连续倍频Nd:YAG激光做眼底视网膜光凝的疗效,47眼各种视网膜血管病的视网膜无灌注区,新生血管和黄斑囊样水肿,以及6眼不合并视网膜脱离的黄斑裂孔接受了光凝治疗。结果表明,在所有接受治疗的53眼中,玻璃体清晰,视网膜无明显水肿和渗出的39眼,获得比较满意的光凝斑,证实此种激光可以用做眼底光凝,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2.
脉络膜视网膜新生血管可见于多种眼病,尤其是出现在许多严重危害视力的眼底病变中,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等。许多学者认为,光凝疗法是治疗眼底新生血管唯一有效的方法。在美国、相继组织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组、黄斑光凝研究组(MPS)进行专  相似文献   

13.
高翔  秦程 《国际眼科杂志》2003,3(3):111-112
目的探讨倍频Nd:YAG532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新生血管的31眼采用倍频Nd:YAG532激光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光凝后经3月~2.5a随访,对比分析光凝前后的视力变化及眼底改变。结果有效21眼(68%),好转7眼(22%),无效3眼(10%)。视力提高19眼(61%)。结论倍频Nd:YAG532激光光凝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消退及预防玻璃体积血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是纤维血管组织在视网膜或视乳头上生长,并可延伸到Bruch膜后面,因而引起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因此有失明的危险。这种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视网膜缺血有关,可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有非灌注区而得到证实。光凝的适应证为:(1)视乳头新生血管>1/3PD者;(2)视乳头新生血管不论有多大,但伴有出血者;(3)不论何处有新生血管但合并有视网膜出血或玻璃体出血者;(4)新生血管范围广而没有出血的眼,以及有增生前特征的眼(静脉出血、视网膜微小血管病变、许多棉絮状斑点、广泛的点状出血及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有广泛非灌注区者,也可作光凝治疗。全视网膜光凝一只眼同时需观察另一只眼有无危险特征前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不同发病阶段的激光治疗疗效。方法按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病程短于3个月但长于1个月的早期组(56例)及病程大于3个月的晚期组(53例),两组采用象限联合后极部格栅样光凝法。记录两组激光前后视力、视网膜出血、眼部新生血管、黄斑病变的转归。结果两组在光凝后视力均得到提高;激光光凝前早期组均无新生血管发生,晚期组新生血管发生率为50.9%;光凝后早期组和晚期组黄斑水肿的好转率分别为88.0%和9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并发症。结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早期光凝治疗,对促进出血吸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确诊为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6例(81眼),根据眼底荧光造影(FFA)的结果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者先行格栅样光凝,再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3~12 mo分别行眼底荧光造影,对需要者进一步补充光凝.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荧光造影了解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以及新生血管的变化.结果:全视网膜光凝81眼治疗后视力提高者22眼,占27%,视力不变52眼,占64%,有效率达91%,视力下降7眼,占9%.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6眼新生血管完全消退,占23%,15眼部分消退,占57%,增殖前期视网膜出血、渗出完全吸收13眼,23%,部分吸收35眼,64%,7眼不变,占13%.13眼合并有黄斑水肿者部分或完全消退7眼,占54%.结论:及时行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对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功能有重要作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日本Kowafx-50R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机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诊61例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采用法国BVI532激光机行光凝治疗,3个月复查FFA,如有新的或光凝不足的无灌注区则进行补充光凝,以光凝治疗后6个月行检眼镜及FFA观察结果为准。结果61例患者经视网膜光凝后,视力增加者49例,占81%;减退者2例,占3%;10例无变化,占16%。FFA复查渗漏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失。结论激光治疗能减少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眼内新生血管,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的发生,并能使黄斑水肿消退,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8.
金陈进  钟晓菁  张欣  李梅  陈丽蓉 《眼科》2003,12(3):139-141,T01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光凝方案治疗高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临床选择获得更好疗效的光凝参数提供参考。方法: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36例(60只眼),17例(30只眼)应用方案A全视网膜光凝,19例(30只眼)应用方案B全视网膜光凝,方案B与方案A相比,光斑较大、光凝反应较强及光凝范围较广泛。光凝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后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酌情追加光凝。随访时间平均8.3个月。结果:抑制新生血管方面,两种治疗方案均有显著的疗效,方案B组较方案A组对新生血管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P<0.01)。全视网膜光凝术后,两组视网膜前出血或少量玻璃体出血的发生率均有下降,方案B组比方案A组对视网膜前出血及玻璃体出血具有更强的治疗作用(P<0.05)。结论:对严重致盲性疾病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时恰当的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是抑制新生血管及玻璃体大出血的极重要手段,而采用较大光凝斑,适当的光凝反应和较广泛的光凝范围可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治疗效果。方法 89例(178只眼)DR患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后,定期观察视力,进行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记录眼底新生血管、视网膜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等情况,观察4个月至2年。结果激光治疗1个月后视力提高≥2行69只眼(38.7%),无变化63只眼(35.3%),视力下降≥2行35只眼(26%)。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消退170只眼(95.5%)。8只眼(4.5%)发生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璃体腔曲安奈德注射,补充激光治疗。结论激光光凝是治疗DR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0.
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方法 经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直接或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DR患者304例53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非增生期(NPDR)组92只眼,平均视力0.52±0.32;增生前期(PPDR)组108只眼,平均视力0.49±0.23;早期增生期(早期PDR)组196只眼,平均视力0.20±0.31;高危增生期(高危PDR)组138只眼.平均视力0.17±0.22.参照ETDRS的规定,采用氩激光对NPDR期行次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PDR期和早期PDR期行标准全视网膜激光光凝、高危PDR期行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每隔3个月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检查设备和方法复查视力、眼底、FFA.新生血管未消退和无灌注区残留补充激光光凝.随访观察10~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6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时的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以视力提高≥2行为视力提高.视力变化2行以内为视力稳定,视力下降≥2行为视力下降,视力稳定或提高判定为有效.原有视网膜水肿消退,出血渗出吸收,微动脉瘤消失或减少;原有新生血管完全消退或部分减退,无灌注区消失或缩小,无新的新生血管或无灌注区出现判定为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有效.结果 NPDR组、PPDR组、早期PDR组激光光凝治疗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55士0.28、0.47±0.33、0.16±O.33.视力有效率分别为79.3%、76.9%、74.5%,三组间视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0.811,0.209;P>0.05);高危PDR组平均视力为0.13±0.21,视力有效率为63.0%,与NPDR组、PPDR组、早期PDR期组视力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2,4.783,4.502;P<0.05).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有效率NPDR组、PPDR组、早期PDR组分别为89.1%、85.2%、82.7%.三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4,2.030,0.325;P>0.05);高危PDR组治疗有效率为55.1%,与NPDR组、PPDR组、早期PDR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12,23.999,28.746;P<0.05).结论 不同分期的DR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预后不同,早期、及时而有效的激光光凝治疗是稳定病变,降低致盲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