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中的复位率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前路手术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196例,168例患者资料完整,并得以随访,男123例,女45例,年龄18。71岁,平均38.7岁。所有患者术前先行小重量颅骨牵引(1.5~4.5kg),随后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手术进一步复位,先行损伤节段椎间盘切除,以Caspar撑开器撑开复位;不能复位者,行脱位椎体次全切除,再次复位;仍不能复位者,则一期行后路松解,再行前路手术。结果:168例中经颈前路手术复位者88.1%(148/168),其余19.9%(20/168)则通过前路一后路一前路手术获得复位。89.9%(151/168)获得了完全复位,10.1%(17/168)获得了90%以上的复位。平均随访30.7,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术后153例脊髓损伤者神经功能获得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多可通过前路手术治疗,该入路可使颈椎获得即刻的稳定,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中的复位率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采用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196例,168例患者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男123例,女45例,年龄18~71岁,平均38.7岁.ASIA分级A级21例,B级46例,C级60例,D级41例;按脱位程度Ⅰ度79例,Ⅱ度42例,Ⅲ度31例,Ⅳ度16例.所有患者术前先行小重量颅骨牵引(2~4kg),随后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手术进一步复位,先行损伤节段椎间盘切除,以Caspar撑开器撑开复位;不能复位者,行脱位椎体次全切除,再次复位;仍不能复位者,则一期行后路松解,再行前路手术.结果:168例中经颈前路手术复位者为88.1%(148/168),其余11.9%(20/168)则通过前路-后路-前路手术获得复位.89.9%(151/168)获得了完全复位,10.1%(17/168)获得了90%以上的复位.平均随访30.7个月,死亡19例,失访9例,140例仍在随访中.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术后发生声音嘶哑4例,咽喉疼痛17例,髂骨取骨区麻木18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术后153例脊髓损伤者神经功能获得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可通过前路手术治疗使颈椎获得即刻的稳定,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3.
前路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上,外伤导致颈椎骨折脱位者常见,大多发生脊髓损伤而致四肢瘫痪。掌握手术时机,尽早解除脊髓压迫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可获一定疗效。总结1988年以来应用颈前路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216例,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4.
早期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颈椎中下段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李青1刘尚礼2刘康1徐卓明1我们自1990年以来用早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中、下段骨折伴脊髓损伤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7例;年龄17~45岁。高处跌落6人,车祸32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6):1461-1464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2年6月根据损伤情况分别对11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行脊髓减压,恢复颈椎序列、生理曲度并植骨融合内固定,其中36例前路手术,28例后路手术,5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A级18例,B级23例,C级34例,D级41例。对平均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三种手术各组内术前、术后Cobbe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及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术前Cobbe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及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末次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及JOA评分,联合组分别与前路组或后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路组与后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有效果,应根据具体伤情选择,前后路联合手术能最大限度恢复颈椎序列,解除脊髓前后方压迫并使损伤节段牢靠固定,为脊髓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围手术期合并症、并发症及其治疗策略。方法总结伴急性颈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45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分析围手术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及其治疗选择。结果呼吸衰竭死亡2例,其他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障碍15例,均接受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4例,肺部感染4例。术后局部血肿2例,严重咽痛、吞咽困难8例,声音嘶哑6例。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围手术期并发症常见,合并呼吸功能障碍较多,应重视围手术期并发症治疗管理,保证围手术期安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指征及前路手术的疗效。方法对16例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其中新鲜损伤7例,陈旧性损伤9例,全部采用经前路伤椎椎体环钻减压或者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或者钛网植入,前路钢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2周后即可下地活动,一个月生活能自理,全部经随访观察,症状均获得改善,13例患者工作学习及一般性体力劳动不受影响,4例患者残留肢体麻木及感觉异常症状,但较术前明显减轻。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钛板、螺钉折断、滑脱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宜首选经前路手术治疗,前路手术除可达到减压、复位、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更重要的是可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陈旧性伴关节突绞锁患者后路手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显微镜辅助与直视下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7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本研究,40例采用显微镜下减压融合固定(显微组),34例采用常规减压融合固定(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显微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但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P<0.05)。显微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3.1±0.5)年。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和JOA评分,以及Frankel指数均显著改善(P<0.05);但是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局部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的发病原因、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9例外伤后颈椎骨折脱位者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 ,通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分析颈椎骨折脱位的损伤机制 ,总结病变特点 ,提出治疗原则。 9例全部采用颈前路椎体复位术。结果 完全复位 8例 ,部分复位 1例。全部患者术后获得随访 1~ 3年 ,症状明显好转 2例 ,完全恢复 7例。未发现有神经症状加重 ,均可从事日常工作。结论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 ,发病机制特殊 ,采用手术治疗颈椎固定稳定、脊髓致压因素去除彻底 ,不易引起迟发性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0.
颈前路钢板在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07年9月,对7例患者应用此法治疗。平均随访11.6个月(6-20个月)。按ASIA分级标准检查神经功能,用X线片测量伤椎术前、术后后凸畸形的角度和椎体前缘高度进行临床评价。结果7例患者中神经功能由C级恢复到D级4例、恢复到E级1例,由D级恢复到E级2例。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术前为53.00%±9.59%,术后为72.00%±6.70%,丢失4.00%±3.72%(P〈0.01);后凸畸形角度术前为21.00°±6.57°,术后为8.00°±4.18°(P〈0.01),丢失2.00°±2.67°(P〈0.05)。7例患者均无骨水泥渗漏,1例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结论椎体成形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是对骨质疏松引起的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Ⅰ期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8年6月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复位、减压和内固定治疗76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均有1~2个级别恢复,术前A级10例,B级24例,C级31例,D级11例;术后A级4例,B级8例,C级27例,D级24例,E级13例。植骨均在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本组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I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完全恢复颈椎序列,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能够获得较好的脊髓功能恢复和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发生原因、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8年12月,借助椎体间撑开器经颈前路整复脱位椎体、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以及颈后路整复脱位椎体联合应用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伴脱位42例患者。其中,18例患者单纯经颈前路完成脱位颈椎椎体复位,24例前路整复失败病例联合颈后路整复脱位椎体并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术后颈椎的稳定性、植骨融合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解剖复位,颈椎生理弧度及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术中无神经损害加重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颈椎获得即刻稳定性。经6~48个月随访,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螺钉无松动、退出或断裂,颈椎脱位矫正度无丢失,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应先行前路整复,如失败再行后路手术整复脱位椎体并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颈椎陈旧性骨折脱位仍强调恢复颈椎解剖对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评价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对其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40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通过x线平片测量颈椎椎管矢状径,32例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MR检查40例均见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退行性颈椎管狭窄,16例脊髓前、后受压。本组40例均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野式)治疗。结果:平均随访2~8年,后路较大范围减压未见不稳现象及再关门。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30例恢复至E级,6例恢复至D级,2例恢复至C级,2例术前A级无恢复。上肢功能据颈脊髓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功能分5级:Ⅳ级30例,Ⅲ级6例,Ⅱ级2例,Ⅰ级2例。38例患者能独立或通过辅助支具站立,不需帮助。结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多合并颈椎管狭窄、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存在脊髓受压、水肿,应早期手术治疗。MRI对脊髓损伤的早期诊断、预后及正确制定治疗与康复计划有重要价值。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减压彻底,持续地扩大颈椎管,未破坏椎间关节的稳定性,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是值得推荐的优良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Imaging diagnosis of cervical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ies in childre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epartmentofOrthopedicSurgery ,XinhuaHospital,ShanghaiSecondMedicalUniversity ,Shanghai 2 0 0 0 92 ,China(DaiLY)ervicalspineandspinalcordinjuriesinchildrenarerare .Theclinicalspectrumvariesdependingonthelevelandseverityoftheinjury .Thepatientswithmildinjurymayo…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damage control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multiple injuries headed by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32 patients. Cervical fractures associated with tetraplegia occurred in 18 patients, traumatic intervectebral disk hernia associated with tetraplegia in 2 patients, and cervical fractures and dislocation associated with tetraplegia in 12 patients. Seventeen cases were combined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7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contusion, multi-fractures of rib or hemopneumothorax, 2 combined with pelvic fracture and other 8 combined with fracture of limbs. The neural function was assessed by the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 scale. Results: Thirty-on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14 months. Of them, 10 got complete recovery, 13 obtained improvement of more than one ASIA grade, 8 did not improve, and 1 died. Conclusions : For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multiple injuries headed by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the damage control strategy is the principle to follow. The final operations are preferably performed within 5 to 10 days after injury so as to raise the successful rate of remedy.  相似文献   

17.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后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后路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9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年龄15~75岁,平均35.6岁。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3个月~11年,平均25个月。患者均存在脊髓前方压迫及后凸畸形,并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其中10例后凸角>20°,平均35°(21°~75°);59例后凸角<20°,平均9°(0°~16°),以后凸角的大小作为选择手术方式的标准,对后凸角<20°者行后路椎管侧前方减压术,对后凸角>20°者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6年,平均12.5个月,59例(85.5%)患者获得满意的减压。10例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的患者获得满意的后凸畸形矫正,术后后凸角平均10.8°(0°~40°)。44例(63.8%)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全瘫患者的恢复率为17.6%,主要是感觉功能恢复,而不全瘫患者的恢复率为78.8%,感觉和运动功能都有所恢复,两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可以根据其后凸角大小选择经后路椎管侧前方减压术或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术后患者可获得满意的减压和后凸畸形矫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脊柱后路减压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6年3月~2002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76例,按不同减压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切除一侧或两侧椎板、椎弓根或部分关节突行侧前方环状减压AF内固定者40例,为直接减压组;体位复位结合AF器械矫正复位36例,为间接减压组。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ASIA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中晚期并发症,根据是否有腰背痛,下肢根性痛、麻木无力,两便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生活能力按FIM评定。结果两组病例获6个月~5年随访,结果表明,术前脊髓完全性损伤,术后均无恢复;术前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晚期并发症发生,直接减压组高于间接减压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间接减压组好于直接减压组。结论间接减压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不失为一种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鹤  胡勇 《中国骨伤》2012,25(4):306-309
目的 :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严重创伤导致急性颈脊髓损伤伴高位截瘫并发低钠血症患者57例,男46例,女11例;年龄26~69岁,平均39.5岁;颈椎骨折或脱位55例,无骨折或脱位型脊髓损伤2例;完全性损伤28例,不完全性损伤29例。神经功能损害按ASIA分级:A级28例,B级25例,C级4例。每日监测心率、血压、尿量、血钠,诊断低钠血症后即开始静脉补液、补钠,每隔2 d检测尿钠、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根据监测结果及治疗反应判断低钠原因是由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还是由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引起,前者继续静脉补液、补钠,后者严格限水同时静脉补钠直至低钠纠正。对治疗前后血钠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例中诊断CSWS者42例,SIADH者15例。治疗3周后所有患者的心率、血钠、血渗透压有明显回升(P<0.01),血压、尿渗透压升高,尿钠减少(均P<0.05),尿量未见明显减少(P>0.05)。出院时与治疗3周比较,心率、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进一步回升,尿量减少,尿钠进一步减少(P<0.05),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急性颈脊髓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受多因素影响,发病机制主要为脑性盐耗综合征(SCWS)及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治疗时应注意鉴别,根据不同病因采取补液或限液治疗。  相似文献   

20.
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一期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22例,女8例;年龄24~61岁,平均41岁;C4,5骨折伴脱位8例,C5,6骨折伴脱位12例,C6,7骨折伴脱位10例.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8例,B级12例,C级5例,D级3例,E级2例.结果 所有颈椎骨折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共成功置入140枚颈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及CT三维重建示螺钉位于椎弓根内.术后随访3~23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ASIA脊髓损伤分级,8例仍为A级,但截瘫平面下降,运动感觉好转;10例B级提高至C级;其余患者保持或提高至E级.所有病例均获良好骨性融合,无一例发生脱钉、断钉、断棒等并发症.术后2周及3个月复查颈椎MRI均未见颈椎间盘后移、突出及压迫脊髓.结论 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难复性关节突绞锁、椎间盘破裂的患者,单纯后路复位,并以椎弓根螺钉固定能三维固定损伤节段,力学强度足够,安全有效;术中运用正确的纵向牵伸技术,能有效解锁并复位,可防止椎间盘后移及加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