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微量泵输注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需行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n=40)和芬太尼组(n=40)。芬太尼组静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剂量为1.0μg/kg,以0.05μg·kg^-1·min^-1维持,丙泊酚剂量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改为3mg·kg^-1·h^-1维持),而后开始手术。根据患者体动反应情况,酌情追加瑞芬太尼/芬太尼和(或)丙泊酚。记录麻醉诱导前即刻、手术开始后10min、术后10min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麻醉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前即刻两组患者MAP、HR、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10min两组患者MAP、HR、RR、SpO2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10min恢复到麻醉诱导前水平(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少于芬太尼组、苏醒时间短于芬太尼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迅速。但应须重视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气管插管与复合氯胺酮非气管插管麻醉在烧伤手术中的特点.方法 60例择期烧伤手术病人,ASAⅠ-Ⅱ级,按序贯实验分为氯胺酮组(A组)和瑞芬太尼组(B组),每组30例.A组麻醉诱导用安定和氯胺酮,维持麻醉用微量泵持续输注异丙酚和氯胺酮,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并用鼻导管给氧;B组麻醉诱导用安定、阿曲库铵、丙泊酚、瑞芬太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麻醉用微量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观察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时、术中45 min、术毕5 min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HR和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和术中、术毕时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麻醉诱导后A组MAP明显增高(P<0.05),而B组MAP显著下降(P<0.05);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A组SpO2明显下降(P<0.05),而B组SpO2稍有增高(但P>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比A组短(P<0.01);A组术中易发生躁动、谵妄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气管插管麻醉用于烧伤手术,呼吸循环稳定,苏醒及时,不良反应少,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且便于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与丙泊酚-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短小手术患儿分为瑞芬太尼组和氯胺酮组。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选用微量泵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氯胺酮,记录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SpO2的变化,并同时记录术后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术前相比,手术期间瑞芬太尼组HR和MAP均有显著下降,而氯胺酮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患儿呼吸抑制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氯胺酮组(P<0.05)。结论:微量泵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等方面优于复合瑞芬太尼,使小儿非插管全身麻醉更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4.
解翔彬  陈霞 《微创医学》2011,6(3):213-215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级或Ⅱ级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和停药后10 min的DBP、SBP、HR、SpO2,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在麻醉后5 min、10 min的SBP和DBP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R组患者苏醒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较F组短(P<0.01)。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应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苏醒迅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手术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影响。方法 40例全麻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术中维持用丙泊酚0.1~0.15 mg/(kg·min)和0.1~0.5μg/(kg·min)瑞芬太尼静脉微泵维持;芬太尼组以芬太尼0.05 mg静脉间断推注1~2次,丙泊酚0.15~0.3 mg/(kg·min)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拔管时间及苏醒评分。结果两组气腹后、手术中、术后拔管时MAP、HR,瑞芬太尼组值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的拔管时间为(9.40±0.99)min,较芬太尼组的(19.35±4.51)min短;30 min和60 min时间段苏醒评分为(5.60±0.50)、(5.80±0.41)分,较芬太尼组(4.35±+0.48)、(5.15±0.36)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术能维持循环稳定,自主呼吸恢复快,苏醒迅速,减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宫腔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R组以瑞芬太尼0.1μg/kg·min泵注5 min、F组静脉推注芬太尼1.0μg/kg后两组均继以静脉推注丙泊酚1.5~2.0 mg/kg至患者意识消失,术中泵注丙泊酚4~5 mg/kg·h维持麻醉。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T1)、扩张宫颈时(T2)、术毕(T3)各时点的MAP、HR、SpO2及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术中患者体动反应情况。结果:与T0比较,R组T1时、F组T1、T2时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1);与R组比较,T2时F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1)。R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小于F组(P<0.01);苏醒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1);体动反应明显小于F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术的麻醉效果好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麻苏醒期输注小剂量瑞芬太尼预防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腹部全麻手术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两组均以咪达唑仑、阿曲库铵、芬太尼、依托咪酯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维持麻醉,A组缝皮时停止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B组缝皮时停止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输注剂量减为0.05μg/kg/min,拔除气管导管后停用瑞芬太尼。分别纪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拔管前患者的MAP、HR、SpO2。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现苏醒期烦躁的比率B组较A组小(P<0.05),在拔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B组比A组更平稳(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输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可以使麻醉苏醒更平稳,可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烦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先锋  姜峰 《安徽医学》2009,30(11):1335-133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行LC术的40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各20例。瑞芬太尼组静脉连续泵输注瑞芬太尼,配伍丙泊酚维持,阿曲库铵间断给予。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和阿曲库铵静注诱导,配以丙泊酚维持。记录不同时间点SBP、DBP、MAP、HR、SpO2变化、苏醒时间和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术毕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短。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具有麻醉平稳,苏醒质量好,并发症较少的特点,是老年患者行LC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ASA Ⅰ级~Ⅱ级、无禁忌证、自愿接受宫腔镜手术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丙泊酚+芬太尼组(PF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组)两组,每组各30例 . 观察麻醉前、麻醉起效、扩宫颈、术中、术毕清醒各时点的HR、MAP、RR、SpO2变化,并记录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恢复时间、术中体动(程度和次数)、术后镇痛效果、呼吸抑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起效后两组HR、MAP、RR、SPO2均显著下降,术毕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R组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及准确定向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PF组(P<0.01);PR组丙泊酚总用量、术中体动、麻醉不满意发生率、术后嗜唾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F组(P<0.05);PR组苏醒后5 min的VRS评级和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显著高于PF组(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麻醉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优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是一种安全优良宫腔镜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史艳燕  李明强 《西部医学》2008,20(3):563-564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与丙泊酚-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短小手术患儿平分为瑞芬太尼组和氯胺酮组。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选用微量泵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氯胺酮,记录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 AP)、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同时记录术后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手术期间瑞芬太尼组HR、RR和M AP均有下降,而氯胺酮组无变化。瑞芬太尼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结论微量泵注丙泊酚-氯胺酮麻醉在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等方面优于复合瑞芬太尼,使小儿非插管全身麻醉更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治疗经皮射频消融或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麻醉.探讨其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射频治疗或125Ⅰ粒子植入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A组)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B组静注芬太尼1.5μg/kg,两组均以异丙酚微量泵维持麻醉.监护仪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min及患者术后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记录患者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暂停次数.结果:瑞芬太尼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显著短于芬太尼组,异丙酚用量瑞芬太尼组显著少于芬太尼组(P<0.001).术中瑞芬太尼组的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或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麻醉术中应用微量泵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但需要加强呼吸循环监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瑞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时间。方法选择行扁桃体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Ⅰ组)和芬太尼组(Ⅱ组)。麻醉诱导:Ⅰ组瑞芬太尼(静脉泵注),Ⅱ组芬太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术中维持:Ⅰ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泵注),阿曲库铵。Ⅱ组丙泊酚,芬太尼(间断给药),阿曲库铵。监测指标包括插管前、插管时、手术中10分钟、手术结束时,清醒拔管时的MAP,HR和SpO2记录从停药到清醒的时间,是否再入睡。结果I组插管时、术后拔管时MAP和HR低于Ⅱ组(P<0.05)。I组术中10分钟及手术结束时的HR低于Ⅱ组(P<0.05)。I组苏醒时间短于Ⅱ组(P<0.05),I组再入睡率低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可提供稳定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快速苏醒和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宾勇  李微  罗懿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415-4416
目的:比较微量泵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静吸复合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n=32),瑞芬太尼组(R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芬太尼组(F组):安氟醚复合芬太尼静吸麻醉。监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时的血压、心率的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等。结果:R组诱导期心率较F组明显下降(P<0.05);R组术后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较F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微量泵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常规静吸复合麻醉更加平稳,苏醒迅速,更加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麻苏醒期瑞芬太尼联合艾司洛尔持续输注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丙泊酚、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胺、0.5%~1.0%异氟醚全身麻醉,术毕送至麻醉恢复室。A组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及艾司洛尔10μg(/kg·min),B组持续输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苏醒期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A组患者在吸痰、拔管时MAP、HR无明显变化,B组则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艾司洛尔持续静脉输注可有效抑制全麻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苏醒平稳。  相似文献   

15.
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分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单泵输注组(Ⅰ组,n=153)、丙泊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恒速输注双泵输注组(Ⅱ组,n=124)。比较两组病例的麻醉效果和苏醒情况。结果Ⅰ组与Ⅱ组瑞芬太尼输注泵速(0.34±0.05)μg/(kg.min)和(0.33±0.04)μg/(kg.min)。两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醒情况有差异P<0.05,Ⅰ组较Ⅱ组苏醒质量好。结论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单泵输注与丙泊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恒速输注的麻醉效果一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异氟醚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应激反应.方法 收集2009-10~2010-06在本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4例患者资料,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n=33)和芬太尼复合异氟醚组(n=31).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糖、皮质醇、血清白介素-6(IL-6)等指标.结果 ①两组间HR和MAP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复合异氟醚组MAP水平插管前比诱导前低(P<0.05),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MAP水平气腹建立后1 min高于诱导前(P<0.05).②两组间血糖、皮质醇、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IL 6水平手术结束时比麻醉诱导前明显增高(P<0.05).两组血糖和皮质醇在手术结束时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芬太尼复合异氟醚组苏醒延迟发生率差异高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异氟醚的麻醉方法对患者有相似的应激反应,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术后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雨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②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需行宫腔镜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39例和芬太尼(F)组39例。全程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麻醉效果。③结果两组麻醉期间HR、MAP较术前下降幅度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与术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术毕苏醒时间短于F组、丙泊酚用量少于F组、麻醉效果优于F组(P〈0.05)。R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F组(P〈0.05)。④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迅速。但应须注意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颅脑外科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R组)和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F组),每组41例。术中连续监测MAP、HR,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苏醒时间。结果气管插管后1min,F组MAP高于R组(P<0.05),插管反应大于R组。R组术中HR、MAP最高值低于F组(P<0.05)。R组苏醒时间短于F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颅脑外科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消化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ASAI~Ⅱ级、择期全麻下行消化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B组)各19例。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药物浓度为3.0μg/ml),视麻醉深度调整靶浓度0.1μg/ml。B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负荷剂量1μg/kg,随后开始微量泵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并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药物浓度为2.5μg/ml),视麻醉深度调整靶浓度0.1μg/ml。观察麻醉前、麻醉后2 min、置胃镜后2 min及苏醒时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麻醉前相比,麻醉后2 min及置胃镜后2 min两组患者的MAP均下降(P〈0.01);麻醉后2 min两组患者均发生一定程度的HR减慢和SpO2下降(P〈0.01),但均为一过性,至置胃镜后2 min好转(P〉0.05);并且两组患者中无1例发生心动过缓或呼吸抑制。两组患者之间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并且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消化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可靠,且与单用丙泊酚相比,患者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无痛结肠镜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间断注射组(对照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组(以下简称芬太尼组)以及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以下简称瑞芬太尼组),记录各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进镜时间、麻醉后苏醒时间以及恢复时间;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诱导用量和应用总量;比较结肠镜进入到乙状结肠、回盲瓣以及手术结束时各组患者出现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患者诱导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瑞芬太尼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和芬太尼组(P<0.05);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丙泊酚诱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瑞芬太尼组丙泊酚应用总量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和对照组(P<0.05);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在结肠镜进入乙状结肠和回盲瓣时其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结肠镜检查麻醉效果良好,且比较而言,其丙泊酚用量更少,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