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培养及特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人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诱导培养和扩增的方法,以期证实人外周血是临床治疗缺血性疾病一个理想的内皮祖细胞来源。方法 采集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进行内皮细胞表面标记物检测,应用细胞荧光化学检测进行培养细胞的内皮细胞功能检测。结果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经体外培养,表达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包括Ⅷ因子(VWF)、FLK-1、CD31和CD34,并显示出能内吞乙酰低密度脂蛋白(acLDL),结合UEA-1等内皮细胞的特性,提示这些培养细胞具有内皮细胞的表面蛋白特性和具有内皮细胞的功能。结论 人外周血中存在具有分化增殖能力的EPCs,可体外扩增和收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并改进从人骨髓中分离、诱导培养和体外扩增内皮祖细胞(EPCs)的方法 ,为EPCs参与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不同的细胞分离液,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正常人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hBMMNCs),分别培养在包被人纤维连接蛋白(HFN包被组),包被明胶(明胶包被组)和未包被(未包被组)的培养皿内,利用EBM-2培养4~7 d后出现细胞克隆集落(cell colony-forming units,CFUs),挑选内皮祖细胞样CFUs继续培养(CFUs挑选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 KDR 和CDl33 KDR 双荧光阳性细胞,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EPCs表面标记CD133、CD34、CD31、vWF和KDR的表达. 结果 用OptiprepTM分离液可从人骨髓中更有效地分离出hBMMNCs,进而诱导获取更多EPCs并可进行体外培养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显示CD133 KDR 细胞高达70.4%±5.4%,CD34 KDR 细胞高达69.1%±8.7%;HFN包被组和明胶包被组细胞生长一样旺盛,均可促进EPCs的贴壁生长,促进其生长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包被组细胞生长数量最少.培养7d的贴壁细胞表面标记CD133、CD31、vWF和KDR均呈阳性,培养14d的贴壁细胞表面标记CD34呈阳性. 结论 CFUs挑选法可以从人骨髓中成功地获取更多EPCs并在体外扩增,提出了另一种获取EPCs的高效简单方法 ,进一步拓宽了获取EPCs的方法 和范围.  相似文献   

3.
人脐血中血管内皮祖细胞体外扩增和鉴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体外扩增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的方法及体外进行EPC的鉴定。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血中分离EPC,体外分别培养在包被有FN和不包被FN的培养皿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鉴定培养贴壁细胞表面标志CD31、CD34及KDR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CD133及表达CD133细胞比例。结果:包被FN的培养皿中细胞贴壁及增殖均比未包被的多,免疫组化染色CD31、CD34及KDR均呈阳性,培养第4天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3^ 占21.3%。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可用于体外分离脐血中EPC进行实验研究,FN对于体外培养EPC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培养条件对大鼠外周血来源内皮祖细胞(EPC)生长情况的影响。 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根据培养基中是否添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培养板是否预铺纤连蛋白(FN)分组培养。观察记录细胞生长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以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 结果 大鼠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呈现贴壁生长,培养第7天各组细胞数及细胞集落数提示,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预铺FN可以促进EPC的贴壁增殖(t = 4.43,P < 0.05;t = 3.70,P < 0.05)。在同样预铺或未铺FN的情况下,在培养液中加入生长因子可促使单个核细胞更好地向EPC分化(t = -10.96,P < 0.01;t = -13.22,P < 0.01)。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细胞培养第4、7、10天,细胞表面CD34、CD133表达不断增强[(35.7±4.2)%、(60.1±3.8)%、(81.8±6.4)%;(3.2±0.9)%、(18.4±7.3)%、(32±3.8)%],第14天下降[(32.1±5.4)%,(1.9±2.7)%];而Flk-1表达在第4、7、10、14天均不断增强[(31.2±3.5)%、(40.6±5.3)%、(71.2±8.4)%、(81.5±4.1)%]。 结论 FN有利于内皮祖细胞的贴壁生长和增殖。VEGF及bFGF促进其增殖分化。内皮祖细胞的体外成功培养将为其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提供足够数量的种子细胞来源,并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种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大鼠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体外培养、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Wistar大鼠骨髓中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并在诱导培养基(EGM-2MV)中培养,贴壁筛选法分离,诱导分化为EPCs;观察EPCs的生长分化过程,对其形态、表型、功能加以鉴定。结果培养3 d,细胞贴壁较为完全,第4天换液后,细胞呈现克隆样生长,第7~8天形成类似成熟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呈现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诱导培养第7、10天的贴壁细胞CD34、Flk-1及CDl33染色均呈阳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IL-ac-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的细胞数占贴壁细胞数的75%以上。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培养液中贴壁培养,可以扩增出具有典型特征的EPCs。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山羊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的分离与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然后将细胞接种在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瓶中.EGM-2MV培养基培养,分别在第4、7、10天进行细胞鉴定.第14天做透视电镜观察.结果 培养24 h后,可见部分圆形大单核细胞黏附于培养瓶底,第4天细胞由圆形转变为梭形贴壁细胞,呈条索状或管状分布.免疫组化及透视电镜证实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结论 山羊的外周血可培养出大量的内皮祖细胞,能满足动物实验研究的需要,且数量级达1×10 6~1×10 7.  相似文献   

7.
人脐血来源内皮祖细胞的纯化鉴定及定向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CD133^+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的细胞表面标志物,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EPC,用EGM-2MV培养基[含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等具有诱导分化作用的细胞因子]进行体外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CD133^+细胞的比例、原代EPC的生长曲线及生长特性。透射电镜查找Weibel-Palade小体。同时设计EPC裸鼠成瘤实验,观察瘤体生长及血管增生情况,以鉴定EPC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CD133^+细胞在免疫磁珠分离前后的比例各为0.91%及85.52%。EPC原代培养时细胞形态正常、密度均匀,前3d为相对抑制期,此后快速增殖,10d后达80%~90%融合。EPC生长曲线显示,接种后5d内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从第7天开始明显增加,第17天达高峰。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原代EPC贴壁后呈梭形,接种后7d数量明显增加,呈克隆状生长。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膜伸出许多伪足丝,基底膜呈多层;细胞质内可见一种短棒状小体,含平行管状的内部结构,即Weibel-Palade小体,确定其为EPC。裸鼠成瘤实验可见EPC组肿瘤瘕体及血管数量大于或多于对照组;抗人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大量EPC参与肿瘤血管生成。结论本实验分离培养的CD133^+细胞具有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即为EPC。裸鼠成瘤实验初步证明EPC参与血管重建,具有促进血管新生、加速缺血组织血管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鉴定与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鼠外周血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的方法。方法从鼠外周血中分离获取EP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并在培养液中添加VEGF及bFGF,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流式细胞仪进行EPCs的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结果培养3-4d,可观察到梭形贴壁细胞,14d左右贴壁细胞呈条索状结构,贴壁细胞是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结论鼠外周血中含有EPCs,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鼠外周血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的方法。方法从鼠外周血中分离获取EP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并在培养液中添加VEGF及bFGF,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流式细胞仪进行EPCs的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结果培养3~4d,可观察到梭形贴壁细胞,14d左右贴壁细胞呈条索状结构,贴壁细胞是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结论鼠外周血中含有EPCs,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0.
兔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兔椎间盘髓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表型及超微结构改变,研究其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2周龄健康新西兰白兔椎间盘髓核组织,在含有15%灭活FBS的DMEM/F12培养液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和传代细胞形态.分别在取材后、原代、第1代、第2代细胞培养期间,进行髓核细胞活力测定;爬片培养后进行甲苯胺蓝、HE、聚集蛋白聚糖番红O、Ⅰ型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TT法绘制髓核细胞生长曲线,并行原代及第2代细胞透射电镜观察,对体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见原代髓核细胞呈类圆形,折光性较强;5 d开始有细胞贴壁,细胞呈多角形或短梭形;6~8 d细胞生长进入指数生长期;约17 d时,细胞长满瓶壁,可进行传代;随传代次数增加,细胞形态逐渐由多角形、短梭形向长梭形改变.髓核细胞活力测定在刚分离完成后细胞活力为95%~97%,原代培养期间为98%~100%,第1代培养期间仍能维持为100%,第2代细胞活力下降较为明显,为75%~80%.髓核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呈强阳性:HE染色见细胞核、细胞质着色明显.第1代髓核细胞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阴性,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聚集蛋白聚糖番红O染色呈阳性;第2代细胞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弱阳性,聚集蛋白多糖番红O染色着色较浅.MTT生长曲线与体外细胞培养时生长过程相符.透射电镜显示原代髓核细胞内线粒体少,胞质内有大量糖原颗粒,随传代次数增加,糖原颗粒减少,线粒体数量增多,细胞器开始肿胀.结论 明确了兔髓核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变迁,为组织工程髓核的种子细胞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骨密度没量中精密度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密度测定,不论采取何特殊技术,即使严格地按照厂家建议的操作程序,也常常不能达到完美的重复性.必须确定每台骨密度仪不同骨骼部位的精确度.精密度,如标准差平均方根或变异系数平均方根,被用来确定骨密度的变化,即精密度决定最小显著性变化值和随访需要的至少时间间隔.除非确定了精密度,否则就不能确定任何水平的统计可信度最小显著性变化值,使得随访的研究结果难以解释.  相似文献   

13.
14.
The digital age commenced in the mid-20th century and since we have seen approximately exponential growth in information. This period has also seen the rapid growth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at has facilitated, for instance, the derivation of whole genomes and automated drug discovery. 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wisdom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how experience is formed from evidence and observations. When data are put into context, the resultant information can drive growth and further contribute to increased knowledge. Appreciating the source of data enables us to recognize and hopefully correct for inherent error and bias. Ultimately knowledge discovery can be automated to gain information from data and so on, enh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a given subject and expanding collective wisdom.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Zusammenfassung Methicillin-resistente Staphylococcus aureus-Stämme (MRSA) sind inzwischen in vielen Ländern verbreitete Erreger, denen eine besondere Aufmerksamkeit geschenkt wird. In der vorliegenden Übersichtsarbeit werden der Resistenzmechanismus, die Epidemiologie der Verbreitung im Krankenhaus (H-MRSA) bzw. in Einrichtungen des Gesundheitswesens (HCA-MRSA) und außerhalb des Krankenhauses (C-MRSA), Ursachen der Zunahme des Nachweises, Besiedlungsdynamik, Erkrankungsrisiko und Letalität, das Vorgehen bei MRSA-Nachweis, Methoden zur Dekolonisierung, Überwachungskulturen sowie therapeutische Optionen diskutier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