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强脉冲光和微晶磨削治疗不同时期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8例,采用强脉冲光治疗;B组:42例,采用微晶磨削治疗。治疗时间各组分别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强脉冲光治疗针对轻中度痤疮效果明显,微晶磨削治疗针对重度尤其是脓疱性痤疮及其痤疮后留下的凹陷性瘢痕效果显著,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时期的痤疮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间隔时间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10月笔者科室采用PDL治疗的150例痤疮瘢痕患者病例资料,按照治疗周期不同分为A组(50例)、B组(51例)和C组(49例),A组每2周治疗一次,B组每3周治疗一次,C组每4周治疗一次,共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痤疮瘢痕疗效、VISIA面部检测、皮肤生理指标及瘢痕恢复情况。结果:B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43%,高于A组和C组(χ2=7.594,P<0.05);B组治疗后色斑、皱纹、纹理、毛孔及紫质均低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红斑指数、黑素指数及TEWL低于A组和C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红斑持续时间、水肿时间及创面疼痛消退时间低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隔时间为3周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痤疮瘢痕可以快速促进成纤维细胞生成真皮胶原蛋白,降低瘢痕增生和VISIA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纯皮肤磨削以及磨削术后联合外用硅凝胶或积雪苷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皮肤磨削术后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将101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为治疗组,分别于术后5天起外用硅凝胶和0.25%积雪苷霜至术后8周结束。均观察治疗结束时红斑及色素沉着发生率,治疗前后瘢痕严重程度的积分评价。结果:与对照组A比较,治疗C组红斑发生率及色素沉着发生率均降低,C组的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于B组;B组和C组的瘢痕疗效明显优于A组,而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皮肤磨削术后联合外用硅凝胶或者积雪苷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效果可靠,后者还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肤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精华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分析53例痤疮患者使用胶原蛋白精华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使用12周后,试验侧面部皮肤炎性丘疹、粉刺、脓疱、色素沉着及瘢痕的痊愈率分别为57.14%、50.00%、68.18%、22.86%,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59.52%、77.27%、34.29%;蒸馏水对照侧痊愈率分别为0、9.52%、0、0,总有效率分别为0、14.29%、4.55%、0。试验侧与对照侧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28,P〈0.001)。结论:胶原蛋白精华可以治疗轻中度面部痤疮及相关皮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离子束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笔者科室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1例。A组患者使用离子束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CCA评分与瘢痕基底层深度值均降低,B组患者的降低程度大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513、2.657,P0.05);A组患者的红斑持续时间均长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77,P0.05);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39,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0、0.738、1.069,P0.05)。结论:使用离子束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蓝光(417nm)和红光(630nm)交替照射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4例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共三组。治疗组采用红蓝光照射联合中药面膜;对照1组单用红蓝光照射;对照2组单用自制中药面膜敷脸,均2次/周,三组均外用痤疮洗剂,口服复方珍珠暗疮片,共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6%、64.51%,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χ22=4.85,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4,P>0.05)。结论:417nm蓝光和633nm红光联合中药面膜对轻中度痤疮的治疗安全、有效,可以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晶磨削治疗色素沉着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色素沉着性表浅瘢痕施以微晶磨削手术及辅助药物外涂并随访观察。一般需治疗5~8次,每次治疗间隔2~3周。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使用不同功率,负压为-0.02~-0.05mpa。结果58例色素沉着性瘢痕经过微晶磨削,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1.02%和65.52%。结论该方方法(微晶磨削)是治疗色素沉着性浅表瘢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蓝光(417nm)和红光(630nm)交替照射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4例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共三组。治疗组采用红蓝光照射联合中药面膜;对照1组单用红蓝光照射;对照2组单用自制中药面膜敷脸,均2次/周,三组均外用痤疮洗剂,口服复方珍珠暗疮片,共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6%、64.51%,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χ22=4.85,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4,P>0.05)。结论:417nm蓝光和633nm红光联合中药面膜对轻中度痤疮的治疗安全、有效,可以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铒激光与E光联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及对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helle d'E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e,ECCA)、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195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各65例。对照1组给予E光联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对照2组给予铒激光联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研究组给予铒激光与E光联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比较三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变化情况、ECC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血清p38MAPK通路蛋白(ERK1、ERK2、MEK1、MEK2)、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38%)高于对照1组(81.54%)、对照2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三组瘢痕厚度、血管分布、色泽、柔软度评分、ECCA、VAS评分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三组血清MEK1、MEK2、ERK1、ERK2、TNF-α、IL-6、CRP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3.85%)高于对照1组(80.00%)、对照2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取铒激光、E光、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效果显著,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联合氟尿嘧啶治疗烧伤瘢痕的美容效果及对瘢痕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医院门诊收治的112例烧伤瘢痕患者分为A组(A型肉毒毒素+氟尿嘧啶,n=56)与B组(曲安奈德,n=56),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温哥华烧伤瘢痕评估量表中瘢痕色素沉着、血供、柔韧性及高度得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且A组治疗后温哥华烧伤瘢痕评估量表中的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瘢痕痛痒程度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且A组治疗后瘢痕痛痒程度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5年,A组复发率为7.14%(4/56),B组复发率为17.86%(10/56),但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4,P=0.086)。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氟尿嘧啶与曲安奈德在治疗烧伤瘢痕中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与曲安奈德相比,A型肉毒毒素联合氟尿嘧啶注射在改善瘢痕美容度、痒痛症状中的效果更好,且治疗后复发率更低,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12.
内镜技术在面颈部扩张器置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用内镜技术行面颈部扩张器置入的方法及其优点。方法采用远位、垂直或锯齿状小切口,在内镜“直视”下锐性与钝性交替行皮下分离腔隙.运用外部丝线缝合悬吊皮肤维持腔隙,扩张器置入后,放置引流,注射壶外置。术中即刻注水,注水量为扩张器容量的1/5~1/2不等,术后第2天开始按常规注水。观察术后第1、2天术区引流量,皮肤扩张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运用内镜行面颈部扩张器置入22例。术后第1、2天引流量5~20ml,较常规方法明显减少。皮肤扩张所需时间1.0~1.5个月.较常规方法提前2~3周完成。无血肿、切口裂开、扩张器外露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运用内镜行面颈部扩张器置入能减少组织创伤,缩短皮肤扩张所需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苗毅 《消化外科》2014,(1):10-12
如何成为一名外科医师?对一些刚刚获得博士学位(Ph.D.)的研究生来说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由于培训体系的问题,博士生通常缺乏系统的外科训练,并且未经过严格的资质准入考试。当他们开始从事临床工作时,往往存在角色转换,亟需提高自身的临床能力。怎样才能尽快完成这一转换过程?博士生应该从提高临床能力着手,扎扎实实地做起: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学会观察;练好基本功;勇于实践;阅读和写作;注意职业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16.
为减少结肠息肉合并糖尿病患者息肉处理过程中的创面损伤,提高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回顾分析行尼龙绳结扎联合电切术、单纯尼龙绳结扎术或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27例结肠息肉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内镜下治疗均一次性成功,术中、术后未发生大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只要是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治疗时不论血糖是否正常,都作为高频电切术的相对禁忌症,尽可能选择对创面损伤更小的内镜治疗手段;在治疗方法相对完善的前提下,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是减少并发症.提高内镜治疗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
19.
针对通风发酵搅拌过程的特点,分析了涡轮搅拌器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引入了先进的、具有高效节能特点的翼型轴流搅拌器,并对其流体动力学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The course of work directed by Dr. Marshall R. Urist concerning the chemistry of the complexes between tetracyclines, bones, and the various other tissues is a landmark in hard tissue biology. These pioneer studies helped provide the biochemical basis of now standard methods of determining rates of turnover of mineralized tiss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