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 总结脑室内实质性肿瘤的神经内镜治疗经验.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内肿瘤12例,肿瘤位于侧脑室额角及透明隔处4例,体部5例,三角区及后角2例,第三脑室1例.结果 7例肿瘤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术后病理报告脉络丛乳头状瘤4例,室管膜瘤4例,脑膜瘤3例,室管膜下瘤l例.术后并发症:发热11例,脑室出血2例,行脑室外引流术,皮下积液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脑室内实质性肿瘤选择性应用神经内镜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来洪建 《安徽医药》2005,9(4):281-281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后窝占位性病变80例,其中肿瘤76例,囊肿4例.桥小脑角区好发听神经瘤、胆汁瘤、脑膜瘤,四脑室侧移和后移,小脑蚓部好发髓母细胞瘤,四脑室前移,四脑室好发室管膜瘤及脉络膜乳头状瘤,四脑室扩大.小脑半球好发血管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转移瘤,四脑室受压侧移、前移.颅后窝各种占位性病变都有其影像学特征,可跟据与四脑室关系、病史年龄作出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室管膜瘤起源于室管膜细胞,本文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室管膜瘤的CT表现。一、一般资料男26例,女9例;年龄2~66岁,以10~20岁居多(45.7%)。临床均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表现。二、CT表现瘤体位于脑室内25例,脑室外10例,幕上13例,幕下22例。幕下脑室内19例,平扫表现为脑室内等低混杂密度肿块,形态不规则,直径2.0~6.5cm。7例有斑点状钙化。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强化,12例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性变,其中6例沿第四脑室侧隐窝蔓延至桥小脑角。幕下脑室外3例,小脑半球、小脑蚓部、桥小脑角区各1例。肿块直径3.0~4.0cm,2例为等低密度,1例为等密度,境界不清,其中1例见钙化斑。增强后2例有不均匀性强化且有囊性变,1例无强化。幕上脑室内6例,其中侧脑室内4  相似文献   

4.
幕下室管膜瘤的 CT 诊断还有一定困难,现对我院1980年6月~1984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幕下室管膜瘤作一分析,并与血管网状细胞瘤17例、听神经瘤75例、脑膜瘤17例、星形细胞瘤9例、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瘤及成髓细胞瘤各2例的分析结果作一比较,以期提高对室管膜瘤 CT 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全组35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室管膜瘤,术后2~3周25例实施全脑全脊髓加局部放疗;8例仅作局部放疗;2例未作放疗.结果全切肿瘤20例,次全切除15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良好20例,轻残10例,重残5例.全切肿瘤组、次全切组,全脑全脊髓加局部放疗组、局部放疗组及未放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18/20)、6.6%(1/15)、88.0(22/25)、62.5%(5/8)和0.结论手术治疗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全切肿瘤及术后全神经轴加局部放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用核磁共振诊断脑实质室管膜瘤的成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病灶位于幕上的有13例,其中额叶6例,顶叶内7例,病灶位于幕下的有4例,脑实质病灶并伴脑室病灶者3例。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能清楚显示室管膜瘤病灶,对脑实质室管膜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陶超  胡卫星  李立新  顾培元 《江苏医药》2007,33(11):1140-1141
目的 探讨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例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外科治疗及疗效.结果 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主要位于圆锥马尾部,临床表现不一,通常进展缓慢.常见有腰痛、下肢痛、感觉减退、肌力减退、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MRI常见特点:肿瘤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清,T1等或稍低信号,T2高信号,几乎均可强化且多数均一强化.髓内肿瘤上端可有囊变和脊髓空洞形成.本组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5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1例有所好转,1例术后出现肌力下降.其中1例术后5年复发.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作出定位诊断,但术前定性诊断困难.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第四脑室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晨  徐友妹  江新华  张华  石小玲 《江西医药》2007,42(11):983-985
目的 探讨四脑室常见肿瘤的MRI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20例四脑室肿瘤的MRI表现、好发年龄、发病部位.结果 检出髓母细胞瘤8例,室管膜瘤5例,胶质瘤3例,脉络膜乳头状瘤2例,表皮样囊肿1例,脑膜瘤1例.结论 MRI检查在四脑室内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价值很大,可以作为首选手段,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发病年龄、肿瘤的来源对肿瘤的定性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9.
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综合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全组44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室管膜瘤,术后2~3周内28例实施全脑全脊髓加局部放疗;13例仅作局部放疗,其中5(5/13)例为伽玛刀治疗;其他3例未作放疗。结果全切肿瘤32例,次全切除1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良好23例,轻残15例,重残6例。全切肿瘤组、次全切组,全脑全脊髓加局部放疗组、局部放疗组及未放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8.3%、78.6%、69.2%和0.0%。结论手术治疗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全切肿瘤及术后全神经轴加局部放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脑室内血肿是因减速性损伤或剪力作用直接致室管膜血管破裂出血,同时靠近脑基底节、丘脑或脑室壁附近的血肿可向脑室溃破造成脑室内血肿.  相似文献   

11.
继发性脑室出血系指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者,原发性脑室出血系指脉络丛血管及室管膜下1.5 cm内的出血破入脑室者.近一年来,本院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了脑室引流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术的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第四脑室肿瘤,由于周围特殊的解剖结构,常侵犯脑干或小脑,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大.传统的手术方式需切开小脑蚓部或切除部分小脑暴露肿瘤,术后容易出现小脑缄默综合征和共济运动失调.2001年张俊廷等[1]报道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第四脑室肿瘤,取得较好的效果.最近国内报道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视野暴露清楚等优点,从2004年8月~2009年12月,我们采取该入路切除第四脑室室管膜瘤1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兰世杰  孙伟建 《中国药事》2007,21(8):635-637
原发性脑肿瘤中的脉络从乳头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等容易沿脑脊液转移播散,其中高级室管膜瘤脑脊液播散的发生率高达80%;颅外肿瘤也易侵入蛛网膜下腔形成脑膜癌病(癌性脑膜炎),其中白血病、淋巴瘤有5%~15%发生脑脊膜转移,其他实体瘤的发生率为4%~15%[1].  相似文献   

14.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室壁上脉络动脉破裂出血及室管膜下1.5 cm以内脑实质内出血破入脑室叫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室管膜下1.5 cm以外脑实质内的出血破入脑室者叫做继发性脑室出血(SIVH),中、重度脑室内出血病死率高达60%~90%[1]。其发病急剧,患者迅速陷入昏迷状态,四肢迟缓性瘫痪,去脑强直发作,呕吐频繁,针尖样瞳孔,眼球分离斜视或浮动等,病情凶险。  相似文献   

15.
脑胶质瘤有下述特点,肿瘤中约30%的细胞参与增殖,70%的细胞虽不参加增殖,但有增殖力,随时可转入增殖群。细胞周期时间2~3天。另一特点是浸润性生长,肿瘤边绿常是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交织存在的地方,依然存在血脑屏障,致使许多化疗药物不能到达,对放射线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因此该处常是肿瘤复发的基地。胶质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转移实属罕见,但沿脑脊髓液通路播散并非少见,小脑髓母细胞瘤的脊髓播散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近年来见到了室管膜瘤播散的报告,综合598例室管膜瘤,总播散率为12%。高度恶性的星形细胞瘤也有直接向对侧、脑室系统和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以来,我们对29例脑室内肿瘤进行微骨孔(锁孔)显微手术切除。体会到该技术对脑组织损伤较常规开颅小,手术时间短,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9例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7-76岁。病程从2天-10年。其中以头痛为主诉入院18例,以视力下降入院7例,以多饮多尿、体检中发现入院各2例。29例中侧脑室肿瘤15例,包括室管膜瘤10例(1例是术后复发),脑膜瘤4例,室管膜囊肿1例;第三脑室肿瘤14例,包括颅咽管瘤11例(2例是术后复发),室管膜囊肿3例。肿瘤直径从3.0—12cm。  相似文献   

17.
高璐  武斌  李楠 《贵州医药》2022,46(1):43-44
目的 探讨儿童室管膜瘤组织中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82例我院收治的且行手术切除的室管膜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理分级、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术前KPS评分、是否完全切除、Ki 67指数等).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收集的室管膜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的PD-L1的表达,分析PD-L1的表达与患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主要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术前行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资料,主要研究PCNSL的发生部位、病变边缘形态、信号特征、强化方式、瘤周水肿、室管膜播散以及胼胝体累及情况。结果 15例中8例为单发,7例为多发;其中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12例,半球周边白质区3例,同时伴室管膜下结节6例;仅发生于脑室内者1例。累及胼胝体时,均可见典型"蝶翼征"。病灶边缘有"棘状"突起及分叶11例。常规平扫实性部分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等稍高信号。增强实性部分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14例,1例表现为边缘环形中度强化。脑室内病灶或室管膜下播散结节,均未见坏死区,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瘤周水肿因部位而异,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病灶水肿多轻度到中度,以轻度为主;大脑半球周边病灶水肿多较明显,呈中度到重度。结论绝大多数PCNSMRI表现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性,与其他颅内病变有重叠及类似之处,认真分析其特点,可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磁共振的广泛应用,脑室内囊性病变的检出较前明显增多。脑室内常见的囊性病变多为神经上皮囊肿、胶样囊肿、蛛网膜囊肿、脑室内脑囊虫病、表皮样囊肿、部分囊性室管膜瘤等。MRI平扫可以将其中部分病变鉴别,但利用弥散加权成像对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运动敏感的这一成像技术,可对囊液的成分进行区分,并结合MRI平扫有利于以上病变的诊断[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  相似文献   

20.
李彬  曾小松 《安徽医药》2018,22(4):710-714
目的 探讨脊髓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在MRI上的影像特征,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脊髓室管膜瘤和10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MRI特征.结果 两者均以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为主.15例脊髓室管膜瘤呈中心性生长,2例可见肿瘤内出血,4例肿瘤内部见囊变,9例肿瘤实质头端或尾端脊髓反应性囊变, 4例肿瘤可见"帽征".10例星形细胞瘤病例中,6例呈偏心性生长,仅1例可见肿瘤内出血,3例肿瘤内部见囊变,4例肿瘤实质头端或尾端脊髓反应性囊变,未见明显"帽征".MRI增强扫描室管膜瘤组12例肿瘤边界清楚,5例肿瘤明显均匀强化,6例可见斑片状或结节状强化.星形细胞瘤组7例病例边界不清,仅2例病灶均匀强化,其余8例均表现为斑片状、点状或环状强化.结论 脊髓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对两者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