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应用异丙酚芬太尼施行镇静无痛苦纤支镜检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53例患者(A组)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镇静麻醉,另外42例患者(B组)给予常规操作。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完全清醒后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结果:A组患者血压心率下降至正常范围,无任何不适应感觉,无痛苦;B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患者感觉不适。结论:高血压患者施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使用情况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期间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受检者的意愿分成2组,无痛治疗组(13例)和常规治疗组(7例)。无痛治疗组应用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常规治疗组采用2%利多卡因雾化喷喉,观察两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氧饱和度、血压、脉搏和呼吸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无痛治疗组13例受检查患者血压呈下降趋势,心率变化明显,无任何不适应感觉,无痛苦及精神创伤,完全清醒后平均15min离开检查室。常规治疗组7例受检查患者出现呛咳、憋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芬太尼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舒适度提高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纤支镜检查中心电监测整体护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采用心电监护仪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连续监测,发现在纤支镜通过声门时及术中血压、心率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提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对防范并发症与提高纤支镜检查的安全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压缩雾化吸入长托宁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阻,对照组在行纤支镜检查前单独给予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利多卡因行鼻部、环甲膜局部麻醉。治疗组除给予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利多卡因行鼻部、环甲膜局部麻醉外,在行纤支镜检查前30 min雾化吸入长托宁。分别监测支气管镜检查前、检查开始、检查中、检查结束后即刻及检查结束后10 min时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气道分泌物等情况,观察患者的镇静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刺激性咳嗽次数,术中、术后气道分泌物较对照组少。治疗组患者均无口干、恶心、头晕、尿潴留、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长托宁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影响极小,安全性高,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支气管镜检查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68例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无痛纤支镜组(Ⅰ组35例)和常规纤支镜组(Ⅱ组33例)。Ⅰ组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1μg/kg和丙泊酚2~3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Ⅱ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麻醉后患者能在无知觉和无痛苦中接受检查,出现呛咳、憋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很少,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变化不明显。Ⅱ组上述不良反应程度较重,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麻醉效果好。对循环和呼吸影响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且副作用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环境干预对稳定纤支镜检查患者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检查时不调整环境条件,在常态环境下进行,实验组检查时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室内温度、湿度、空间大小、装饰物、音乐等各种因子。结果:纤支镜检查前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焦虑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检查后血氧饱和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呼吸、心率、血压、焦虑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环境干预能稳定患者呼吸、血压、心率,能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并增加纤支镜检查患者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丙泊酚和芬太尼应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40例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无痛纤支镜组(Ⅰ组20例)和常规纤支镜组(Ⅱ组20例)。Ⅰ组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1μg/kg和丙泊酚2-3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Ⅱ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分别观察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麻醉后患者能在无知觉和无痛苦中接受检查,出现呛咳、憋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很少,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变化不明显。Ⅱ组上述不良反应程度重,与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麻醉效果好,对循环和呼吸影响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且副作用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任永伦 《中外医疗》2012,31(15):1-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行无痛纤支镜检查和治疗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8例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全麻组(观察组)和喷雾表面麻醉+全麻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前使用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术前使用2%利多卡因上呼吸道喷雾,两组患者检查时均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观察术中呛咳情况,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的变化,记录检查中丙泊酚用量,纤支镜操作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纤支镜检查时剧烈呛咳病例数、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及心率升高低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纤支镜操作者对麻醉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前,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配合全身麻醉,可更好地维持检查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和血氧饱和度相对稳定、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提高纤支镜操作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喉罩通气道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鹏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8):108-109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道通气技术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和检查时间的影响.方法 需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73例,随机分为LMA(连接Y形旋转通气接头)组和对照组(全凭静脉麻醉无痛组),分别连续监测检查前、检查中(给药后)、术毕和完全清醒时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检查时间.结果 LMA组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明显比对照组要小(P<0.05),检查时间也要比对照组短(P<0.05),但两组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喉罩通气道技术能够降低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并缩短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在临床操作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90例,根据受检者的意愿分为无痛治疗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54例)。无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应用芬太尼、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和呼吸变化及耐受性。结果无痛治疗组36例受检患者血压轻度下降、心率轻度增快、氧饱和度无明显下降,顺利完成相应检查及治疗,无明显不适应感,无痛苦及精神创伤,完全清醒后平均20min离开检查室。常规治疗组54例受检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呛咳、憋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检查后均感痛苦及精神创伤。结论局部麻醉+(芬太尼、咪达唑仑)镇痛镇静下行支气管镜检查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舒适度提高,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安全、操作简便。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吴江燕  程高升 《中国医疗前沿》2011,(20):47+52-47,52
目的探讨应用喉罩通气技术施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自愿接受无痛纤支镜检查的住院患者,麻醉诱导前用2%的利多卡因3ml予患者行环甲膜穿刺局部麻醉,予芬太尼、咪唑安定、丙泊酚静脉推注行麻醉诱导,待患者入睡后插入喉罩及牙垫,连接呼吸机给氧,让患者处于保留自主呼吸的浅麻醉状态。纤维支气管镜从L型吸痰通气接头的吸痰口插入进行操作。术中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并记录。结果所有患者检查中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4%以上,呼气末二氧化碳在35-45mmHg,血压、心率波动在基础值的20%之内。对整个检查过程无任何记忆和痛苦感觉。结论喉罩应用在静脉麻醉无痛纤支镜检查中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对106例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根据其意愿采用静脉全麻(异丙酚复合酚太尼、东莨菪碱)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同时与同期99例局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者进行对比观察,了解两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血压、呼吸、脉搏、经皮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全麻组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检查,与局麻组对比,呛咳、憋气及躁动反应少,操作顺利,在检查中血压、呼吸及经皮氧饱和度变化比局麻组明显,但经加强通气、给氧后恢复。结论全麻下行纤支镜检查具有镇痛、镇静作用,能减轻患者痛苦,操作顺利,苏醒快,术后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纤维支气管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r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时的检查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收录我院ICU病房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35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对检查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包括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结果 本组共行35例共42次纤支镜检查治疗,成功41次,包括:肺部感染24例;气管内支架置入术2例;肺不张4例;经明确诊断肺部肿瘤和食管一气管瘘各1例;出血2例;肺挫伤1例.行纤支镜检查治疗后,即刻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小时后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纤支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联合喉罩通气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联合喉罩通气,对照组予常规表面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插管耐受情况等。结果检查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检查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呛咳、屏气、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耐受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纤支镜检查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联合喉罩通气具有很好的效果,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耐受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纤维支气管镜对呼吸内科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但是纤维支气管镜是侵入性检查,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造成部分病人恐惧心理。为了能顺利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我科近年来对门诊和住院病人采用异丙酚静脉全麻进行无痛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病人术后没有痛苦、清醒快,完全清醒后平均30min离开纤维支气管镜室,未出现认知障碍、头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局部麻醉+静脉麻醉,使做镜的患者更容易的接受支气管镜的检查及更顺利的完成支气管镜下操作,并且没有术后痛苦的不良记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检者的病情及意愿需要分成2组,无痛治疗组(33例)和常规局部麻醉治疗组(17例)。无痛治疗组应用丙泊酚、舒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气管内滴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常规治疗组采用丁卡因雾化喷喉和鼻腔、气管内滴注2%利多卡因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在检查之前、检查途中以及检查之后的血氧饱和度(SpO_2)、血压(BP)、脉搏(P)、以及呼吸变化具体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无痛治疗组患者血压、心率基本无显著变化,仅极个别血压降低,呼吸短暂抑制,血氧有短暂下降,无其他任何不适应感觉,无痛苦及精神创伤。常规治疗组17例受检查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呛咳、憋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血压、心率明显升高,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其中1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因剧烈咳嗽,声门活跃,无法进镜,中断操作。结论丙泊酚、舒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气管内滴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舒适度提高且非常安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心脑血管意外及支气管镜操作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应用喉罩通气道通气技术施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②方法 选择20例自愿接受无痛纤支镜检查的住院患者.静脉给予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mg/kg,司可林1mg/kg静注.在喉镜辅助下插入喉罩,连接简易呼吸囊手控呼吸给氧,纤支镜从接头的风帽口插入进行操作.术中监测心电、血压、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并记录.③结果 17例患者一次性置入喉罩并准确定位,3例定位不准,其中2例经调整后完成检查,1例无法找见声门,经鼻在静脉麻醉下完成检查;19例喉罩置入的患者检查中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8%以上,呼气末二氧化碳在35~45mmHg之间,血压、心率波动在基础值的20%之内.20例患者检查结束后均在5分钟内迅速清醒,对整个检查过程无任何记忆和痛苦感觉.④结论 将改良后的喉罩应用在静脉麻醉无痛纤支镜检查中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无痛胃镜检查对老年患者的全身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检查中全程心电监护并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 检查中血压、血氧饱和度轻度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心电监护未发现严重心律失常及明显加重的心肌缺血.有2例出现呼吸抑制,经简单处理并减慢给药速度很快恢复正常.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检查,无痛苦记忆.结论 老年患者进行无痛苦胃镜检查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异丙酚用于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血压、血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6例患者采用异丙酚静脉全麻 ,记录患者手术后清醒时间、术中感觉及术后反应。供氧采用Y形管将高频通气机接在纤支镜上进行或予面罩吸氧。结果  16例患者检查结束后均在 3 0 3min± 1 19min内迅速清醒 ,无 1例出现头痛、恶心及呕吐等麻醉后反应 ,并且对整个检查过程无任何痛苦的感觉。其中 15例患者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下降均在正常范围 ,只有 1例患者明显下降。 16例患者检查过程中无 1例出现心脑合并症。结论 采用异丙酚静脉全麻行纤支镜检查术 ,麻醉效果好。对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干扰小 ,对于痛觉过敏及局麻不能配合的患者来说 ,是一种安全且副作用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泊酚诱导麻醉行无痛纤支镜诊疗气道未开放的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方法:74例气道未开放的呼吸衰竭患者行无痛纤支镜检查治疗,观察操作中的不良反应、并发症,记录检查前、中、后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每次操作顺利,平均2~8min内完成,术中丙泊酚平均静注后(36.48±7.57)s,患者出现睫毛反射消失,停止注射药物后平均(5.02±1.99)min可出现呼之反应,完全清醒时间(11.23±1.85)min。血压改变呈下降趋势,比检查前平均动脉压下降(13±6.8)mmHg,但在停用丙泊酚8~10min后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氧饱和度均有下降,90%患者氧饱和度下降不低于20%,心电图监测也未见明显的心肌缺血和严重的心律失常。结论:丙泊酚诱导麻醉行无痛纤支镜检查治疗技术适用于ICU内气道未开放的呼吸衰竭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