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HCV基因组5'非编码区的两对引物,利用逆转录巢式PCR技术对3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的血清中正链HCV RNA、PBMC中正、负莲HCV RNA进行检测。结果血清中正链HCV RNA阳性率为62.9%(22/35),PBMC中正链HCV RNA的阳性率为54.3%(19/35),负链HCV RNA的阳性率为34.3%(12/35)。同时对第2次PCR的阳性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江苏省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感染途径、肝功能等因素的关系。方法按照Simmonds分型方法对505例不同感染途径的丙型肝炎患者进行HCV基因型分型检测并分析年龄、性别、肝功能以及感染途径与HCV基因型的关系。结果505例HCV RNA阳性标本中,1a型8例(1.6%),1b型348例(68.9%),2型24例(4.8%),3型40例(7.9%),1b/2混合型67例(13.3%),1b/3混合型13例(2.6%),2/3混合型4例(0.8%),1a/1b混合型1例(0.2%);不同性别、年龄人群HCV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HCV基因型人群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感染途径人群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3.348,P <0.001)。结论江苏省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1a型HCV在中国大陆地区流行程度有扩大趋势,HCV基因型与其感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提高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的率。方法 采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200例抗-HCV阴性,ALT反复异常,临床疑似丙型肝炎患的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RNA。结果 52例患血浆中检出HCV-RNA,阳性率为26%,78例患PBMC中检出HCV-RNA,阳性率为39%,其中两同时双阳性有22例,阳性率为11%。结论 同步检测丙  相似文献   

4.
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首先由Mullis于1985年发明建立。1990年,Weiner 等将该技术用于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采用套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26例题内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清,外周血清单个核细胞及其末次洗液中的HCVRNA。结果26例血清中正链HCVRNA全部阳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正链HCVRNA22例阳性、负链HCVRNA15是性;末次洗液中正链HCVRNA全部阴性。说明HCV不仅感染PBMC而且在其中复制,与丙型肝炎的复发、慢性化及干扰素治疗的疗效不佳有关。  相似文献   

6.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1989年Esterban首次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丙型肝炎病毒(HCV)以来,HCV感染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1〕。研究丙型肝炎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将有助于探讨HCV的发病机制,对于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对11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比较与HCVRNA的关系,从而评价其在丙型肝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1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均来自2002~2005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78例,女39例,年龄11~74岁,平均49.05岁,均符合第五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制订的肝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提高丙型肝炎病毒 RNA(HCV- RNA)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 2 0 0例抗 - HCV阴性 ,AL T反复异常 ,临床疑似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 HCV- RNA。结果  5 2例患者血浆中检出 HCV - RNA,阳性率为2 6 % ,78例患者 PBMC中检出 HCV- RNA ,阳性率为 39% ,其中两者同时双阳性有 2 2例 ,阳性率为 11%。结论 同步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浆及 PBMC中 HCV- RNA,在避免漏诊 ,提高临床诊断率及指导医生治疗方面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在研究其发病机理中有着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工合成HCV核心区多肽(HCV-P(25))的抗原性,结果表明:P(25)优于参照CP(10)和SP序列合成的多肽片段,与美国第二代抗-HCVELISA试剂盒比较,敏感度为92.59%.特异度为94.44%,总符合率为93.33%。用其检测输血后肝炎,其结果与国内第二代抗-HCVELISA基本相同.但优于C100-3.且重复性和线性均较好。因此.可单独或合并非结构区抗原用于抗-HCV检测  相似文献   

9.
ELISA联合RT-nPCR检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检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抗-HCV和HCVRNA结果。方法2005年5月对河北赵县某农村单采血浆还输血细胞HCV感染者133人及健康对照52人共185人采集空腹静脉血。该感染人群于1990年前单采血浆还输血细胞时感染、1993年被现场调查、血清生化指标及病原学标志检查确诊为HCV感染者、2002年追踪调查仍明确诊断者。用ELISA法检测抗-HCV,用RT-nPCR检测HCVRNA。结果①185份血清标本中,抗-HCV和HCVRNA均阳性者92份,占49.73%;抗-HCV阴性、HCV-RNA阳性者18份,占9.73%;抗-HCV阳性、HCV-RNA阴性者22份,占11.89%,两者均阴性53份,占28.6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78.38%[(92+53)/185],检测不一致率差异无显著性(配对χ2=0.40,P>0.05);②ELISA法检测慢性HCV感染者的灵敏度为82.71%,特异度为92.31%,漏诊率为17.29%;RT-nPCR检测的灵敏度为81.20%,特异度为96.15%,漏诊率为18.80%,两种方法检测灵敏度差异无显著性(χ2=0.102,P>0.05);③并联试验检测其灵敏度为96.75%,特异度为88.76%,其灵敏度明显高于单一ELISA法82.71%(χ2=9.62,P<0.01)。结论单独用ELISA法检测抗-HCV约有17%的漏检率,同时用RT-nPCR检测HCVRNA,可明显提高HCV感染者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的发现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CV)F蛋白是近年来在感染HCV的患者血清中发现的一种蛋白,是由HCV核心蛋白编码序列在翻译时发生核糖体读码框移化(-2/ 1)产生的,主要位于胞浆中,与内质网相连,推测它在此发挥功能;F蛋白能诱导宿主的体液免疫应答及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本文就有关HCV F蛋白的发现及其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我国部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分离株的5’端部分cDNA序列,研究其基因型以及变异特点,为丙型肝炎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法和5’NCR区引物对我国部分地区9株HCV RNA阳性血清进行扩增,坟增产物为256bp,将其纯化连接到PGEM-T载体上,然后进行测序,并与已发表的50株HCV全序列的相应序列比较,并用种系发生法分析。结果:该9株HCV5’NCR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3.0%-99.6%,其中7株之间的同 源性为98.8%-99.6%,另两株为99.6%。同其它50株同源性比较结果提示,7株属1b型,2株属2a型,种系发生法分析也支持这一结果。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亚型的核苷酸变异特点相似。结论:该9株HCV分离株分属1b型和2a型,该区同源性较高,但同一亚型的核苷酸变异特点相似。  相似文献   

12.
李颖  丁洋  刘沛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5):636-637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慢性肝炎的主要原因,据估计约80%的HCV感染会发展为慢性化,其中近20%的患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而肝硬化患发展成肝癌的机率为1.5%~4%.因此,对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近几年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对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治疗期间抗病毒药物的疗效评价、感染人群的普查以及污染源的检测均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本研究应用FQ-PCR方法定量检则1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血清中HCV-RNA的水平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及抗-HCV滴度进行比较,以探讨HCV-RNA定量检测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丙肝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的表达。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因丙肝肝硬化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内科的35例患者为丙肝组,健康体检者18例为对照组。常规检测两组患者生化、血脂、血常规等基线资料,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予以培养并提取DNA,测定TNF-α、IL1-β、IL-12-β、IL-10、TGF-β和IL-4 mRNA转录水平及病例组血清HCV-RNA载量。 结果丙肝组中ALT、AST和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组中ALB、WBC和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IL-12β和IL-4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和TGF-β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载量与TNF-α、IL-12β呈正相关(r=0.452,0.442;P<0.05),与IL-10和TGF-β呈负相关(r=-0.431,-0.437,P<0.05)。丙肝组TNF-α与IL1-β、IL-12-β表达呈正相关(r=0.531,0.766,0.448,P<0.05),TNF-α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732,-0.749,P<0.05);IL1-β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438,-0.448,P<0.05);IL-12-β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996,-0.999,P<0.05)。IL-10和TGF-β的表达呈正相关(r=0.999,P<0.05)。 结论丙肝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高表达IL-10和TGF-β。  相似文献   

14.
用套式多聚酶链反应和普通PCR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比较。NPCR溴化乙锭染色法结果与^P标记探针核实结果完全一致,无漏检,也无假阳性,可不用^P标记探针核实。NPCR法的敏感性为普通PCR溴化乙锭染色法的2倍,为普通PCR加探针法的1.17倍。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慢性肝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而防治此类严重肝病的关键在于抗病毒治疗,RNAi作为一种有效抵抗外来病毒入侵的机制,其在抗肝炎病毒上的应用有着巨大的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在RNAi抗HBV、HCV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表达及意义,为促使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3月就诊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的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慢性丙型肝炎组,同时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者组,抽取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的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的水平;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内SOCS1、SOCS3的mRNA表达.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组PBMC内的SOCS1和SOCS3的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外周血血清中IL-2和IFN-γ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丙型肝炎病毒上调PBMC内SOCS1和SOCS3水平可能使病毒逃避机体抗病毒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我国部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 (HCV)分离株的 5′端部分cDNA序列 ,研究其基因型以及变异特点 ,为丙型肝炎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RT -nPCR)法和 5′NCR区引物对我国部分地区 9株HCVRNA阳性血清进行扩增 ,扩增产物为 2 56bp ,将其纯化连接到PGEM -T载体上 ,然后进行测序 ,并与已发表的 50株HCV全序列的相应序列比较 ,并用种系发生法分析。结果 :该 9株HCV5′NCR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3.0 %~ 99.6% ,其中 7株之间的同源性为 98.8%~ 99.6% ,另两株为 99.6%。同其它 50株同源性比较结果提示 ,7株属 1b型 ,2株属 2a型 ,种系发生法分析也支持这一结果。变异分析结果表明 ,同一亚型的核苷酸变异特点相似。结论 :该 9株HCV分离株分属 1b型和 2a型 ,该区同源性较高 ,但同一亚型的核苷酸变异特点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感染丙肝病毒在胆石症患者胆囊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对32例慢性丙肝伴胆石症患者的石蜡包埋胆囊标本进行HCV-RNA检测.结果 32例慢性丙肝伴胆石症患者的胆囊标本HCV-RNA阳性检出率为40.63%,20例非胆石症患者的胆囊标本HCV-DNA阳性检出率为15%.结论 提示丙肝病毒可在胆石症患者胆囊组织中表达,用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的HCV-RNA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丙型肝炎病毒(HCV)蛋白的可亲性、柔韧性和亲水性合成了23个除NS2区外覆盖几乎所有HCV抗原位点区域(C、E、NS1、NS2、NS3)的多片段,从中筛选出一具较高抗原性的C区多肽SP14,建立了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抗HCV检测方法。HCVC区多肽抗原性最高,依次分别为E/NS1、NS4、NS5区,NS2区抗原性最低。HCV蛋白氨基酸位点5-23、65-81、381-398、381-482、484-489、1694-1735、2360-2389处存在7个线性抗原决定簇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探讨蒙古国抗-HCV阳性患者血清中HCV基因型流行株特征。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对蒙古国183例抗-HCV阳性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检测相关病毒学及肝功能生化指标,分析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结果 183例抗-HCV阳性患者中HCV RNA阳性134例(73.2%),其中基因1b型68例(50.7%),2a型59例(44.0%),并有少量的1a、3a、1b+2a和其它3例混合型。结论抗-HCV阳性并非HCV感染直接标志,蒙古国感染HCV患者的基因型以1b和2a型为主,比例基本相当;基因型在性别上人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