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眠安宁颗粒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神经衰弱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眠安宁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情况和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睡眠时间、入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治疗后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眠安宁颗粒治疗神经衰弱患者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胡梅  杨玉秀 《安徽医药》2013,17(2):280-282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探讨相关因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减少患者伤残。方法对170例患者进行多发性硬化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MSQOL-54)、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躯体残疾状态调查量表(EDSS)进行量表评分,分别对患者的抑郁、焦虑、认知功能及EDSS评分与MSQOL-54量表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7.21%,焦虑发生率为31.40%,抑郁合并焦虑发生率为15.12%。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2.14%。病程、情感及认知功能障碍对MS患者生活质量均有影响(P0.05);MS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EDSS)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759 0,P=0.000 1);复发次数越多、病程越长的MS患者生活质量越差(P0.05);不同临床类型MS患者的生活质量之间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MS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8,(1):27-2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水平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PD患者82例,对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根据PSQI评分总分>5分和≤5分分为睡眠障碍组和无睡眠障碍组,同时对PD患者进行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及H-Y分级评分并测定血浆氨基酸神经递质水平,分析Glu和GABA与PSQI评分的关系。结果:入选的82例PD患者中,存在睡眠障碍者43例,占52.44%;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H-Y分级及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Glu与GABA水平要显著低于无睡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的PSQI与Glu(r=-0.348,P<0.05)和GABA(r=-0.428,P<0.05)呈负相关。结论:Glu和GABA水平的降低与PD患者的睡眠障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对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神经科收治的伴有睡眠障碍的PD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对照组艾司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情Hoehn-Yahr分期评估差异,对两组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比较两组睡眠情况,并采用睡眠评价量表(ESS)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评估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Hoehn-Yahr分期评估、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觉醒时间、ESS、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ehn-Yahr分期评估为(1.49±0.72)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潜伏期[(25.40±12.12) min]、觉醒次数[(3.21±2.11)次]、觉醒时间[(30.02±10.05)min]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ES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与艾司唑仑卡相比,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PD伴睡眠障碍患者效果更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障碍,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80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7)和联合组(n=43)。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干预,联合组则给予穴位按摩配合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共干预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分对所有患者抑郁症状及睡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干预2周及4周后的PSQI总分及各单项内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0.05),联合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干预2周及4周后的HAMD评分、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联合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穴位按摩配合团体正念减压训练能够显著缓解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叶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344-3345
目的 探讨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P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两组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认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PSD患者抑郁情绪(SDS量表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I-74问卷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SDS、MMSE评分分别为(58.34±8.51)分、(57.86±9.21)分和(14.27±5.14)分、(15.16±5.4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5348、5.6317,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量表评分(42.36±4.58)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的(49.32±5.41)分(F =9.3046,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为(23.18±4.13)发,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的(18.37±4.52)分(t=4.3521、6.3741,均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期认知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情绪障碍(抑郁、焦虑障碍)及认知障碍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五官科就诊的120例老年患者,应用多导睡眠图仪(PSG)进行监测,按严重程度分组:对照组(无SAS)30例、轻度组23例、中度组48例、重度组19例,分别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评分,比较各组数据的差异。将同期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存在情绪障碍的90例患者和存在认知障碍的90例患者,按年龄分组:59岁以下组、60~74岁组、75岁以上组,分别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评分,并应用多导睡眠图仪进行监测,了解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严重程度。结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不同严重程度分组间各项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评分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情绪障碍患者部分并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发生比例和严重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而与量表评分无明显关系(P〉0.05);认知障碍患者多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发生比例和严重程度与年龄及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存在情绪障碍和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予艾司西酞普兰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50/53)高于对照组的81.1%(43/53),治疗后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MMSE、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3/53)低于对照组的7.5%(4/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心医学理论下放松训练干预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痛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7~2020-09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7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8)和常规组(n=49).两组患者均行冠心病常规护理操作,常规组行双心医学模式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双心医学理论下放松训练干预可有效改善高龄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贝克认知疗法(BCT)联合经颅磁刺激(TMS)对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1-12月诊治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12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MS治疗组、BCT治疗组、联合治疗组, 每组40例。分别予以TMS治疗、BCT治疗以及两者联合治疗, 评估三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治疗后, 联合治疗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5.68±0.33)分]显著低于TMS治疗组[(9.11±0.83)分]和BCT治疗组[(11.37±1.06)分], 睡眠效率[(56.73±2.62)%]显著高于TMS治疗组[(39.55±3.02)%]和BCT治疗组[(35.23±1.41)%](F=512.63、863.59, 均P < 0.001);联合治疗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TMS治疗组和BCT治疗组(F=412.52、310.60, 均P < 0.001)。结论 BCT联合TMS可有效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