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分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测定值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5例,27例同龄、同性别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接受了血清尿酸浓度测定,并进行高尿酸血症例数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结果 9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ISH型37例(38.95%),IDH型24例(25.26%),SH/DH型34例(35.79%)。不同分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浓度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H/DH的血尿酸浓度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明显高于ISH、IDH型组和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不同分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加,其中SH/DH型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5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384例原发性痛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痛风患者均易伴发高血压病、冠心病、脂质代谢紊乱、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结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及原发性痛风的发病率已明显升高,危害性增加,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两者均应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州市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并探讨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44例老年体检人群的健康体检资料。结果高尿酸血症210例,总患病率28.23%。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1.72%,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老年体检人群,各年龄段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组肾功能指标异常46例(21.90%),血尿酸正常组肾功能指标异常44例(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福州市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症与肾功能损害明显相关,降低血尿酸水平对防治肾脏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血尿酸440~530μmol/L,随机分成两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厄贝沙坦150mg/d,氢氯噻嗪12.5mg/d)62例,氯沙坦组(50mg/d)58例,平均8周,进行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对比研究.结果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同氯沙坦一样有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3.1%(P>0.05);治疗后两组高尿酸水平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除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尚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血尿酸440~530μmol/L,随机分成两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厄贝沙坦150mg/d,氢氯噻嗪12.5mg/d)62例,氯沙坦组(50mg/d)58例,平均8周,进行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对比研究.结果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同氯沙坦一样有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3.1%(P>0.05);治疗后两组高尿酸水平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除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尚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血尿酸440~530μmol/L,随机分成两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厄贝沙坦150mg/d,氢氯噻嗪12.5mg/d)62例,氯沙坦组(50mg/d)58例,平均8周,进行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对比研究.结果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同氯沙坦一样有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3.1%(P>0.05);治疗后两组高尿酸水平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除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尚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血尿酸440~530μmol/L,随机分成两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厄贝沙坦150mg/d,氢氯噻嗪12.5mg/d)62例,氯沙坦组(50mg/d)58例,平均8周,进行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对比研究.结果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同氯沙坦一样有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3.1%(P>0.05);治疗后两组高尿酸水平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除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尚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血尿酸440~530μmol/L,随机分成两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厄贝沙坦150mg/d,氢氯噻嗪12.5mg/d)62例,氯沙坦组(50mg/d)58例,平均8周,进行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对比研究.结果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同氯沙坦一样有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3.1%(P>0.05);治疗后两组高尿酸水平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除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尚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血尿酸440~530μmol/L,随机分成两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厄贝沙坦150mg/d,氢氯噻嗪12.5mg/d)62例,氯沙坦组(50mg/d)58例,平均8周,进行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对比研究.结果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同氯沙坦一样有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3.1%(P>0.05);治疗后两组高尿酸水平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除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尚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8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27.5%,明显高于对照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缬沙坦,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压均降至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用药前尿酸(491.03±73.57)μmol/L,用药后尿酸(385.71±34.28)μmol/L,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尿酸较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对伴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安全、作用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探讨两者的关联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在我院健康体检、门诊就医以及住院患者中3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伴高尿酸血症者作为观察组,非高尿酸血症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晨间血压水平、血脂、以及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事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比较,在血脂、肾功能以及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事件方面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与血脂代谢、肾功能受损及某些疾病的发病间存在相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分级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Ⅰ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1例,2级和3级高血压患者44例,另有27例同龄、同性别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3组对象均进行血尿酸浓度检测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结果Ⅰ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低于2级和3级高血压患者(P均〈0.01-0.05)。结论Ⅰ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血尿酸水平升高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加,并随着高血压级别升高趋向严重。  相似文献   

14.
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尿酸血症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及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密切相关. 按照发病机制可以分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随着蛋白质工程和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和遗传学认识日益加深,新治疗靶点不断被发现,各种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相继上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9例,入选对象接受了BMI和血清尿酸水平测定.结果 149例冠心病患者中,1级肥胖患者56例(37.58%),2级肥胖患者41例(27.52%),正常BMI患者52例(34.90%).2级肥胖组的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例数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明显高于1级肥胖组和对照组,同时1级肥胖患者的血尿酸浓度、高尿酸血症例数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 不同程度肥胖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有增加,重度肥胖症患者血尿酸异常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汉族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内含子4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插人,缺失多态性(4b/a)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提取100例健康人(A组)、76例T2DM无高尿酸血症患者(B组)和124例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C组)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法测定4b/a多态性.结果:3组eNOS基因内含子4等位基因的分布和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所有患者中4b/b、4b/4a、4a/4a各基因型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分别为35.4%、58.8%和100%.4b和4a等位基因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分别为36.5%和6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a等位基因的T2DM患者较未携带a等位基因者合并高尿酸血症者的危险性升高(4b/4a的OR为3.42,P<0.05).结论:eNOS 4a等位基因是T2DM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为筛查T2DM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提供侯选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务人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方法对2007年我院357例医务人员的血尿酸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尿酸检出率为5.0%,其中男9.3%,女2.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60岁~为高发年龄段,与其他年龄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基层医务人员与其他报道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高尿酸血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武昌医院南湖分院周边社区患高尿酸血症居民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在我院参加体检的960例社区居民按照年龄、性别、血尿酸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者总患病率14.7%,高尿酸血症组的痛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率比非高尿酸血症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社区居民应当注重高尿酸血症防治。  相似文献   

19.
王俊伟  苏悦  聂秀玲  赵伟 《天津医药》2022,50(12):1297-130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根据其是否伴高尿酸血症分为无高尿酸血症组(143例)和高尿酸血症组(54例);根据血清尿酸(SUA)水平四分位数分为Q1组SUA≤282.35 μmol/L(49例),Q2组282.35 μmol/L406.65 μmol/L(49例)。所有患者入院3 d内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和血压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采用LASSO回归筛选高尿酸血症预测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7.4%。与无高尿酸血症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男性占比及高血压分级更高,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血尿酸(SUA)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排泄分数(FEUA)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P<0.05)。随着高血压分级增加,Q2组占比逐渐下降,而Q4组占比逐渐上升,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4.578,P<0.05)。与无高尿酸血症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日间收缩压平均值(DDBPX)、夜间收缩压平均值(NDBPX)、舒张压的加权标准差(DBPwSD)及心率变异性(HRV)均升高(P<0.05)。以LASSO回归筛选出的高血压分级、DBPwSD、TG、eGFR、FEUA作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BPwSD、TG水平升高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eGFR、FEUA升高为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舒张期BPV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郑火珺 《中国药业》2013,22(8):88-89
目的调查医院抗结核病治疗使用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以期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加强尿酸检测。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至2011年诊断为肺结核或结核性胸膜炎(包括原发或继发)的住院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吡嗪酰胺,将病例分为暴露组(HRZE)176例和非暴露组(HRE)54例,比较组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结果暴露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80.71%,非暴露组为9.25%。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的相对危险度(RR)为8.72(RR>1表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使用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加以关注,定期监测患者血尿酸浓度,谨防急性痛风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