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时体位误差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时体位误差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1月拍摄的 15例患者的模拟定位片和放射治疗体位证实片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15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中鼻咽癌 10例 ,垂体瘤 3例 ,颅内肿瘤 2例。均用面罩固定和等中心技术照射。2 .摆位方法 :模拟定位时患者仰卧于模拟定位机床上(Nucletron ,SimulixMCR96 48) ,面罩固定 ,透视下定好照射野后 ,将中间激光线、两侧水平激光线、照射野中心及照射野边界标记于面罩上 ,前后野和 (或 )侧野拍摄模拟定位片…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射治疗摆位精度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鼻咽癌常规放疗摆位与面模固定等中心放疗摆位的精度。方法 :随机选择 80例采用普通头垫软枕摆位放疗的鼻咽癌耳前野放疗患者 ,与同期采用面模固定仿适形挡铅等中心摆位的鼻咽癌放疗患者 6 0例 ,分别对其放疗前和放疗后头颅体位移动变化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头垫软枕摆位常规放疗者出现体位移动 ,患者不自主移动发生率为 15 % ,最大移动距离为± 7mm ,由于操作者目测位不准造成误差率为 30 % ,最大移动距离为±8mm ;面模固定仿适形挡船等中心摆位放疗者 ,体位移动发生率 <2 % ,移动距离 <2mm。结论 :鼻咽癌放疗计划实施中 ,面模固定摆位能获得较好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的头部固定技术应用及推广。材料与方法 50例鼻咽癌随机采用四种不同的头部固定技术,在钴60治疗机上做放射治疗,观察测量20天次。结果①塑料面罩固定技术:重复性好,体位不易变,操作简单方便、轻巧,但随患者消瘦会影响面罩和头部的吻合程度,常用于常规等中心治疗。②带尼龙带扣的泡沫塑料枕固定技术:重复性好,体位不易变,操作简单方便、轻巧,适用于常规等中心治疗和面颈联合野、低熔点技术等中心治疗。③带尼龙带扣的简易头颈固定器固定技术:操作简单方便、轻巧,重复性好,体位不易变,常用于常规等中心治疗,而对面颈联合野和低熔点技术使用不方便。④沙袋固定技术,摆位简单,但体位易变,常用于等距离照射。结论带尼龙带扣的泡沫塑料枕固定技术操作简单方便、轻巧,摆位精确度高,重复性好,应用范围广,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鼻咽癌常规放疗摆位与面模固定等中心放疗摆位的精度。方法:随机选择80例采用普通头垫软枕摆位放疗的鼻咽癌耳前野放疗患者,与同期采用面模固定仿适形挡铅等中心摆位的鼻咽癌放疗患者60例,分别对其放疗前和放疗后头颅体位移动变化进行测量、比较。结果:头垫软枕摆位常规放疗者出现体位移动,患者不自主移动发生率为15%,最大移动距离为±7mm,由于操作者目测位不准造成误差率为30%,最大移动距离为±8mm;面模固定仿适形挡船等中心摆位放疗者,体位移动发生率<2%,移动距离<2mm。结论:鼻咽癌放疗计划实施中,面模固定摆位能获得较好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放疗摆位误差及准确摆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咽癌放疗摆位误差及准确摆位的探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011)王中和,魏春宝,李逊,张雅红放疗位移误差是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1]。为了了解鼻咽癌患者普通摆位方法的位移情况,并探讨准确摆位方法的效果,我们进行了重复性...  相似文献   

6.
颈椎活动度较大 ,因而体位固定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尤为重要。我院自 1999年~ 2 0 0 2年对 8例垂体瘤患者进行了面罩配戴前后摆位误差的实际测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8例患者共进行了 32人次测量。配戴与不配戴面罩各16人次。每例于模拟机下定位 ,仰卧位使两水平野中心重合 ,并于野中心置铅点标记。然后令患者反复坐起再复位两次。记录模拟机下两铅点间距作为摆位误差。然后对同一患者判作面膜固定头部 ,仍使两野中心 (铅点 )完全重合。面罩冷却后 ,于面部前方及双侧标记 ,体表及面罩位置。取下面罩 ,重复固定体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讨论胸腹部放射治疗“三点法”摆位与常规摆位方法的精确度对照。方法:患者应在餐后2~3小时开始摆位治疗,在摆位时,先将人体真空固定袋与底板上的“A-D”线对齐,患者仰卧于人体真空固定袋,将体表的三个“十字”激光线依次进行校对,然再扣上热塑网状体模,调整治疗床使双侧及零度位置的激光线与热塑网状体模上的中心线对准,并旋转机架到各个治疗角度,使灯光野中心线与热塑网状体模上的照射野中心线重合,最后拍摄机下验证片与定位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72例病例比较发现“三点法”摆位出现误差在2mm以内的4例,2mm~4mm的2例,4mm以上的未出现,而用常规摆位方法2mm以内误差的出现了19例,2mm~4mm误差的出现9例,4mm以上的2例。结论:“三点法”摆位精确度明显高于常规的摆位方法(P<0.01)。  相似文献   

8.
<正>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放射治疗,但鼻咽周围有很多的重要组织和器官,故在实施放射治疗的同时应尽量减少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受照射量。但鼻咽癌放疗摆位由于颈部的活动度大,容易产生前后,左右,上下的误差,重复性不好,患者在侧卧或仰卧位时,头部都难以固定。我院放疗科经过不断的临床摸索,发现采用头颈肩网膜固定头颈及鼻咽部野放疗效果较好,现将临床情况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40例鼻咽部靶区的患者(如鼻咽癌、喉癌等)分为2组: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放射治疗体位、设野及固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勇  黄劭敏  张恩罴 《癌症》2000,19(11):1058-1060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合理照射体位及设野的剂量分布特点,比较几种体位固定方法的摆位重复性和位移情况。方法:利用TPS探讨常规和改进体位下设野的合理性和剂量分布特点;将120例鼻咽癌随机均分成砂袋组、面罩组、泡沫塑枕组和等距离照射(SSD)组,利用模拟机模拟定位和治疗过程,并分别摄取头颅侧位片,测量各照片间中心点的移动距离。结果:改进体位和设野与常规设野比较靶区中心剂量差别不大,但明显提高了茎突后,后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鼻咽癌放射治疗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KodakEC -Loncologycassettes片盒和KodakEC -Lfilm胶片对在直线加速器治疗的鼻咽癌病人进行照射野的双曝光拍片 ,然后与模拟定位机的治疗计划片比较。结果 双曝光照相技术成像清晰 ,遮挡组织和未遮挡组织经过两次曝光的成像反差明显 ,应用在直线加速器下治疗的鼻咽癌病人 ,检验定位与治疗摆位的照射野及组织位移的变化。结论 采用双曝光照相技术及验证可以减少摆位误差 ,确保放射治疗计划实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60 Co治疗机在对患者病灶进行放射治疗前 ,操作人员首先要对放射野区进行灯光野先行模拟摆位。6 0 Co治疗机的灯光源系统是与6 0 Co源抽屉紧密配合构成的 (SOURCEDRAWERLIGHTBRACKETASSEMBLY) ,从而决定了灯光源系统的动态性。为了把“静态”的电能可靠地切换到相对动态的照射野灯体系 ,厂商设计了各种适合照射野灯部件动态运动的配电传输系统。该系统设计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到摆位状态灯光源系统的故障率与可靠性。一、材料与方法加拿大6 0 Co治疗机 (THERATRON 80 )的模拟照射野灯配电…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97年开始采用面模摆位固定技术。应用塑料制品紧贴患者头面部而制成同患者面形的面罩,然后以31mm×35mm×5mm的有机板为后枕,面罩用螺帽固定在有机板上。放射野定位时自带制好的面模在模拟机上定位,放射野确定好后在面罩上划红线,然后刻去划线部分而暴露照射体表部分。定位准确性以摄片留底检查。患者进行照射时,再以治疗机两侧激光来校正摆位准确性。面模摆位的应用改进了过去直接在患者脸上划红线的方法,解除了患者的苦恼;摆位准确,提高放射部位的准确剂量,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照射损伤,也减少了技术员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 (KVCBCT)评价采用负压成型垫作体位固定和最终等中心标记法作定位的体部肿瘤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1年的223例体部肿瘤患者资料,这些患者在配有LAP可移动式激光定位系统的飞利浦 PQS CT或飞利浦 BrillianceCT Big Bore上采用负压成型垫体位固定和最终等中心标记法定位。CT图像通过网络传输给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用来勾画靶区和设计计划。在治疗前使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的机载影像系统行KVCBCT扫描和配准,得出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使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  相似文献   

14.
双曝光照相技术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鼻咽癌放射治疗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Kodak EC-L oncology cassettes片盒和Kodak EC-L film胶片对在直线加速器治疗的鼻咽癌病人进行照射野的双曝光拍片,然后与模拟定位机的治疗计划片比较。结果:双曝光照相技术成像清晰,遮挡组织和未遮挡组织经过两次曝光的成像反差明显,应用在直线加速器下治疗的鼻咽癌病人,检验定位与治疗摆位的照射野及组织位移的变化。结论:采用双曝光照相技术及验证可以减少摆位误差,确保放射治疗计划实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面颈联合野等中心治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颈联合野等中心治疗技术黄继列萧达宜卢杰本文作者以鼻咽癌为例,介绍面颈联合野等中心照射技术的定位及治疗摆位的步骤。1模拟定位定位前,应检查模拟定位机的各项参数:即机架角、准直器角、治疗床旋转轴、床等中心轴均为初始位。检查模拟定位机的等中心与三维激光束...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放射治疗面模固定装置的临床应用张有望*吴永如*胡超苏目前,鼻咽癌放射治疗摆位和体位固定仍延用枕头米袋固定方法,文献报道采用枕头米袋固定法照射病人,其照射野中心移动率为40%~80%。照射过程中照射野移动将影响肿瘤靶区的剂量和疗效。1993年7...  相似文献   

17.
模拟机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摆位不确定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盆腔源皮距照射的宫颈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方法:选择首次放疗的宫颈癌患15例,仰卧体位,照射野两侧缘在股骨头内1/3附近,根据肿瘤的范围下缘在耻骨联合下缘,上缘在髂棘(腰椎4,5)水平.根据视野灯在盆腔皮肤上的投影用皮肤墨水勾画出方框,并在模拟机上采集照射野的定位图像,然后实施治疗.在治疗的1至5周,每周在模拟机进行重复摆位,对好病人照射野的方框后在模拟机下重复采集校野图像.将验证体位重复性的校野图像与初次计划时的定位图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30例患者的100次重复校野图像和初次定位图像相比对,得出同一解剖骨性标志点在x,z轴方向上的移值分别为(10.20±2.50)mm,(5.80±1.00)mm.结论:利用模拟定位多次重复摆位采集校野图像来研究宫颈癌治疗过程中的摆位不确定度是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腔源皮距照射的宫颈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方法:选择首次放疗的宫颈癌患15例,仰卧体位,照射野两侧缘在股骨头内1/3附近,根据肿瘤的范围下缘在耻骨联合下缘,上缘在髂棘(腰椎4,5)水平。根据视野灯在盆腔皮肤上的投影用皮肤墨水勾画出方框,并在模拟机上采集照射野的定位图像,然后实施治疗。在治疗的1至5周,每周在模拟机进行重复摆位,对好病人照射野的方框后在模拟机下重复采集校野图像。将验证体位重复性的校野图像与初次计划时的定位图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30例患者的100次重复校野图像和初次定位图像相比对,得出同一解剖骨性标志点在x,z轴方向上的移值分别为(10.20±2.50)mm,(5.80±1.00)mm。结论:利用模拟定位多次重复摆位采集校野图像来研究宫颈癌治疗过程中的摆位不确定度是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IMRT作为鼻咽癌首选治疗方式,其对肿瘤定位、治疗计划设计和治疗实施都有很高的精度要求。摆位误差是放疗过程中影响精确放疗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分析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法下鼻咽癌患者群体摆位误差大小及分布情况,探讨鼻咽癌患者更为合理的体位固定方法,可为临床放疗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标记法对勾画鼻咽癌颈后电子线野前界和下界的定位精度的影响.方法: 分析了二维放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30例,用带膜皮肤标记法和不带膜皮肤标记法勾画颈后电子线野前界和下界,在模拟定位机下测量其定位误差.结果: 采用带膜皮肤标记法勾画颈后电子线野前界和下界合格率都在95%以上,而采用不带膜皮肤标记法勾画颈后电子线野前界和下界合格率都在90%以下.结论: 带膜皮肤标记法勾画鼻咽癌颈后电子线野明显优于不带膜皮肤标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