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9~15 岁肥胖儿童102例,空腹血糖(FPG)均<5.6 mmol/L,根据2 h-PG分为G1组(2 h-PG≤5.6mmol/L)、G2组(5.7~7.7 mmol/ L)和G3组(2 h-PG≥7.8 mmol/L)。比较各组之间糖脂代谢指标的差异及各指标与2 h-PG的相关关系。结果 G1组糖化血红蛋白(HAb1c)、FPG低于G2、G3组。G3组空腹胰岛素(FINS)、0.5 h胰岛素(0.5 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G1、G2组。G3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G1组。3组间0.5 h糖负荷后血糖(0.5 h-PG)、 2 h糖负荷后胰岛素(2 h-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经胰岛素抵抗校正的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R-EI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扣除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2 h-PG与HAb1c、FPG、0.5 h-PG、 0.5 h-INS、2 h-INS、HOMA-IR 、LDL-c呈正相关(P < 0.05或P < 0.01),与IR-EIS呈负相关(P =0.00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 h-INS、FPG、FINS、IR-EIS是2 h-PG的影响因素。结论 肥胖儿童2 h-PG>5.6 mmol/ L时已出现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及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变化,并记录患者体重的变化、甘精胰岛素和阿卡波糖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治疗后患者FBG、睡前血糖、2hPG、HbA1C、FCP和PCP均明显降低(P〈0.05),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仅发生轻度低血糖2次。治疗12周后FBG、2hPG、睡前血糖和HbA1C达标率分别为97.5%(39例)、65.0%(26例)、77.5%(31例)和80.0%(32例)。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且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功能。方法 1109例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按照血糖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NGR)组161例,糖调节异常(IGR)组276例,糖尿病(DM)组672例,均按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NGR与IGR组、DM组相比HOMA-IR有显著差异性(P=0.032,P<0.01);HOMA-β有显著差异性(P<0.01,P<0.01);IGR组与DM组相比HOMA-IR有显著差异性(P<0.01);HOMA-β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HOMA-IR、HOMA-β在不同糖代谢结果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是评估糖代谢人群胰岛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140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按就诊病历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95.0%、85.0%和7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62.5%和55.0%)(x2=5.16、5.23和4.53,均P<0.05);两组患者空腹C肽及餐后C肽水平均较前明显上升(t=2.43、2.32、2.28、2.19,均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t=2.17、2.13,均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 =4.11,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有利于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同时能更好地保护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延缓患者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蓉  朱剑  刘超 《江苏医药》2008,34(3):283-284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糖代谢紊乱和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的任一环节,从而影响胰岛素敏感性.正常甲状腺功能状态是维持人体正常胰岛素敏感性和糖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叶梅 《中国药物评价》2017,34(6):430-432
目的:探究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治疗效果、FPG、2hPG、FCP及PCP等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PG、2hPG、FCP及PCP等指标相比,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7.69%,对照组为4.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3,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且不良反应率低,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田苗苗 《黑龙江医药》2021,34(5):1106-1108
目的:观察评价达格列净结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各有58例患者的两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达格列净结合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F)水平,比较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FBG、2hFBG以及HbAlC等血糖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在FINS、HOMA-βF等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水平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7%、8.6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达格列净结合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安全性较高,具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早期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T2DM(病程<3个月)的患者100例,以胰岛素治疗3个月后,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并观察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患者的血清胰岛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12例患者仅靠运动及饮食控制便取得了良好的血糖控制。结论对初诊T2DM患者超早期进行胰岛素治疗,能够快速控制血糖水平,有效改善其胰岛β细胞功能,并可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华 《海峡药学》2008,20(12):132-13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和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PCP)变化,并记录患者体重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治疗后患者FBG、2hPG、HbA1C、FCP和PCP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过程中共出现4例次发生轻度低血糖事件,未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低血糖反应。治疗12周后FBG、2hPG和HbA1C达标率分别为96.0%(48例)、68.0%(34侧)和64.0%(32例)。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萜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且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均进行饮食及运动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常规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则使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经3个月治疗的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地特胰岛素联用对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和IR的改善作用.方法 2型糖尿病患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片+普通胰岛素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卡波糖+地特胰岛素方案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FBS、FINS、HOMA-IR、HOMA-β大致相当P>0.05).治疗12周后,两组HOMA-IR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12周后,两组HOMA-β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但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为(6.85±1.52)d,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9.84±1.70)d,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12周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次数,治疗组为(0.30±0.08)次,对照组为(1.25±0.14)次,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阿卡波糖片+普通胰岛素方案比较,采用阿卡波糖+地特胰岛素联用方案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血糖控制更加平稳也更加理想,对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和胰岛素抵抗现象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于宏 《临床医药实践》2009,(6X):424-425
<正>研究证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在糖耐量异常阶段已经存在,以后β细胞的功能逐渐下降,糖耐量异常进一步发展为Ⅱ型糖尿病(T2DM),此时,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只有原来的50%,其后胰岛β细胞的功能逐渐衰竭至丧失[1]。为探讨胰岛β细胞的功能减低的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同时,能否对胰岛β细胞的功能产生影响,我们对36例胰岛  相似文献   

15.
谭淑君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906-1907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4例,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治疗1组24例,给予诺和灵R N(3 1)强化治疗2周后改口服药治疗;治疗2组24例,给予诺和灵R N(3 1)强化治疗8周;血糖控制目标:空服血糖<7.0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0 mmol/L,治疗前和8周终点结束时给予100 g馒头餐试验,测定空腹血糖(FBS),餐后两小时血糖(PBS),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肽,所有患者随访1年。结果:三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前两者P<0.05,后者P<0.01);治疗1组和2组C肽,HOMA-β较前明显升高(P<0.05),C肽高峰前移到1小时,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肽,HOMA-β较前有升高,HOMA-IR较治疗前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年,对照组用药量无变化,无停药者,治疗1组用药量较前有减少(约18%~20%),4例停药,治疗2组,用药量较前明显减少(约30%~36%),7例停药。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诱导血糖长期稳定控制,减少用药量,甚至停药,尤其以中长程强化胰岛素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1h血糖(1 hPG)升高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方法 入选体检中发现空腹血糖(FPG)升高,但未达到T2DM诊断标准而来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354例患者,按WHO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74例)、空腹血糖受损(IFG)组(43例)、糖耐量低减(IGT)组(54例)、联合血糖受损(CGI)组(47例)和DM组(136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所得1 hPG诊断IGR和2型糖尿病的切点值对354例受试者进行分组,细分为1 h-NGT组、1 h IGR组和1 h-DM组;分别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功能指数(HOMA-3)、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评估指标(△G0-30、△10-30、△10-30/△G0-30),并与WHO标准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①依1 h-NGT、1 h-IGR和1 h-DM的顺序HOMA-β(21±12、18±7、16±9)、△10-30/△G0-30 (0.55±1.37、0.33±0.19、0.26±0.14)逐渐降低,HO-MA-IR(0.55±0.16、0.63±0.19、0.75±0.24)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 hPG与几项指标均有很好的相关性(r=-0.292,-0.168,0.113,0.418,P<0.05).结论 1 hPG能够很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是血糖分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对WHO标准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对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片剂并辅助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同样采用甘精胰岛素进行辅助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等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FPG、2h PG、Hb A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而FINS、HOMA-βF、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患者。结论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且低血糖、肠胃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电集团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新诊断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采取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对比两组用药对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经治疗,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空腹血清C肽(FC-P)、餐后2 h血清C肽(2 h C-P)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经治疗,观察组的FC-P、2 h C-P明显提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HBCI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新诊断T2DM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促使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甲壳低聚糖(COS)对2型糖尿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试验大鼠经腹腔注射STZ 2周后,挑选葡萄糖耐量异常者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同时试验组用COS灌胃给药。分别在第0、4、8、12周剪尾取血测定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第16周末,股动脉取血,分离胰腺并固定做HE染色和胰岛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COS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胰岛β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甲壳低聚糖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