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叶委陵菜根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其对致龋齿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乙酸乙酯萃取三叶委陵菜根,测定其最低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变形链球菌S.mutans8148和茸毛球菌S.sobrinus6715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根据提取及纯化过程的性质推断,其有效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结论:三叶委陵菜根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致龋齿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三叶委陵菜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三叶委陵菜给小鼠灌胃7d,观察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所引起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三叶委陵菜能明显降低模型组的血清转氨酶、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结论:三叶委陵菜对小鼠肝脏的化学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三叶委陵SD-Zn复合口腔溃疡膜,并通过建立动物溃疡模型观察三叶委陵SD-Zn复合膜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壳聚糖作载体,加入三叶委陵浓缩液和SD-Zn粉等药物,制备复合口腔药膜;用碱烧灼法建立大鼠口腔溃疡模型;将动物分3组,分别为不给药组、壳聚糖膜组和三叶委陵SD-Zn复合膜组,于不同时间观察溃疡外观,溃疡面积和溃疡愈合速度。结果:制备的三叶委陵SD-Zn复合壳聚糖药膜符合口腔药膜的一般性状表征;通过大鼠口腔溃疡模型初步观察到复合膜组的溃疡外观和充血水肿情况优于对照组,复合膜组溃疡平均愈合速度明显提高,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该药膜能够使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破坏和缺损的口腔黏膜上皮尽快修复,减少充血水肿并促进愈合,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新制剂。  相似文献   

4.
三叶委陵菜中鞣质类成分回流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三叶委陵菜鞣质类成分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方法: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鞣质和儿茶素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当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50min,料液比为1∶12,提取次数为2次时,回流提取效果较好.结论:上述含量测定方法对鞣质和儿茶素定量准确,优选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中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概括了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显著抗病毒活性三萜类化合物,并阐述了三萜类化合物抗病毒研究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6.
委陵菜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委陵菜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及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方法鉴定为3-羟基-11-烯-11,12-脱氢-28,13-乌苏酸内酯(1),3-O-乙酰坡模醇酸(2),白桦酸(3),3-氧代-12-烯-28-乌苏酸(4),乌苏酸(5),齐墩果酸(6)。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4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7.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 三叶降糖茶的3种样品由本所生药室精制提供,为棕褐色粉末,其中A方是以桑叶为主,B方以枸杞叶为主,C方以茶叶为主.阳性药为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5g/片,批号0701064.  相似文献   

8.
谢嘉嘉  张立 《河南中医》2021,41(6):944-95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三叶汤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三叶汤中人参叶、枇杷叶、龙删叶、苦杏仁、浙贝母、桔梗、牛蒡子、防风、木蝴蝶、甘草、款冬花、紫菀所含的化合物,对其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筛选.运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基因靶点并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GeneCards数...  相似文献   

9.
三叶人字草止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三叶人字草止血作用。方法:用三叶人字草4.0,8.0,16.0g生药,kg给小鼠连续灌胃14d,分别测定小鼠的凝血时间、出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结果:三叶人字草各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P〈0.05)。结论:三叶人字草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和升高血小板作用,升高血小板作用是其止血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女贞子中三萜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eng J  Feng ZY  Wang JM  Cui Y 《中药材》2011,34(10):1540-1544
目的:研究木犀科植物女贞子的三萜类成分。方法:用溶剂提取、萃取、硅胶正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结晶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女贞子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甲酯(1)、3-O-乙酰熊果酸(2)、3-羰基齐墩果酸(3)、19α-羟基熊果酸(4)、羽扇豆醇(5)、3-O-乙酰齐墩果酸(6)、齐墩果酸(7)、白桦脂醇(8)、熊果酸(9)、fouquierol(10)、19α-羟基-3-O-乙酰熊果酸(11)、(Z)-马斯里酸-3-O-对香豆酸酯(12)、(E)-马斯里酸-3-O-对香豆酸酯(13)。结论: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家种三叶香茶菜的保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家种三叶香茶菜的保肝降酶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及卡介苗和脂多糖(BCG+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家种三叶香茶菜水提物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力、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家种三叶香茶菜能明显抑制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及BCG+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血清ALT活力和MDA含量,明显提高小鼠血清T-SOD活力(P<0.05或P<0.01)。结论:家种三叶香茶菜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叶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Hypersil ODS2C18流动相甲醇-0.4%磷酸水溶液(45∶55),槲皮素为对照品,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紫外检测(λ=360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3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黄芩素抗病毒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为其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并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根据近20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研究,对黄芩素抗病毒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芩素显著的抗病毒作用渐成为研究热点,包括抗RNA病毒作用,对艾滋病病毒的HIV-1干扰作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体外灭活作用、抑制登革热病毒复制作用、降低流行性感冒病毒导致的炎症反应。同时也具有抗DNA病毒作用,表现在可抗EB病毒早期抗原,可降低人巨细胞病毒活性,可预防日本脑炎病毒感染等方面。结论作为我国传统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虽目前缺乏临床研究,但其抗病毒作用广泛,可具有重要的临床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三叶香茶菜防治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三叶香茶菜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每3 d接受一次背部sc 40%CCl4花生油(首次5 mL·kg-1,其余为3 mL·kg-1),连续8周引发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每日分别给予三叶香茶菜提取物20,40,80 g·kg-1灌胃。给药8周后取血,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roeollagen type Ⅲ,PCIII)、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 oproteinase-2,MMP-2)及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含量;Masson染色病理切片观察肝脏胶原纤维生成。结果: 模型组血清中HA,PCIII,TGF-1及TIMP-1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且MMP-2浓度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叶香茶菜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HA,PCIII,TIMP-1的含量,提高MMP-2含量(P<0.01);并能显著降低肝组织TGF-β1水平(P<0.01)。三叶香茶菜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HA,PCIII含量(P<0.05);并有降低血清TIMP-1及肝组织TGF-β1水平,提高MMP-2含量的趋势。结论: 三叶香茶菜能有效减轻慢性肝损伤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水平,控制肝星状细胞释放TIMP-1及MMP-2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三叶人字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豆科植物三叶人字草Kummerowia striat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硅胶、ODS及HPLC等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1)、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2)、芹菜素-7-O-新橙皮苷(apigenin-7-O-neohesperidoside)(3)、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4)、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5)、槲皮素(quercetin)(6)、异槲皮素苷(quercetin-3-O-glucoside)(7)、芦丁(rutin)(8)、木犀草素(luteolin)(9)、芹菜素(apigenin)(10)、山柰酚(kaempferol)(11)、豆甾醇(stigmasterol)(12)、β-谷甾醇(β-sitosterol)(13)、胡萝卜苷(daucosterol)(14)。结论:化合物1,5,7~9,11~14为首次从三叶人字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三叶香茶菜根茎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三叶香茶菜根茎对BCG+LPS所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BCG+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三叶香茶菜根茎对小鼠血清ALT水平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计算小鼠脾脏和胸腺体重系数,检测血清T-SOD,MDA、TNF-α、IL-6水平,探讨三叶香茶菜保肝作用机制。结果:三叶香茶菜根茎150和100g/kg(以生药量计)对BCG+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水平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损;治疗组小鼠血清T-SOD活力(P<0.05)显著高于肝损伤模组,MDA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肝损伤模型组(P<0.05)。结论:三叶香茶菜根茎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提高机体的SOD水平,实现清除自由基等抗氧化功能,从而保护生物膜,通过免疫调节作用,下调IL-6等的水平,使免疫炎症反应不会过度,从而减轻机体的免疫炎症损伤,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17.
三叶鼠尾草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三叶鼠尾草根中分离得3个结晶。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euseaphicacid,2a-羟基乌苏酸和罕见的缩A环五环三萜酸鞘蕊花酸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黄酮类化合物抗病毒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许多中药抗病毒的有效成分。就黄酮类化合物抗病毒作用及其抗病毒机制作一概述,以期为天然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胶、反向硅胶、Sephadex LH-20及MCI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和方法对三叶荚蒾Viburnum ternatum进行化学成分研究,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该植物枝叶70%丙酮水提取液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包括4个环烯醚萜类成分ternatumin A(1),2,9-dioxatricyclo[4.3.1.03,7]decanes(2),7,10,2'-triacetylsuspensolide F(3)和7,10,2',3'-tetra-acetylsuspensolide F(4),5个环烯醚萜苷类成分viburtinoside IV(5),viburtinoside II(6),viburtinoside B(7),luzonoside A(8)和luzonoside B(9)以及3个三萜类成分2α,3β,24-trihydroxy-12-ursen-28-oic acid(10),6-hydroxy-20(29)-lupen-3-one(11)和pomalic acid(1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3~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三叶木通愈伤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影响三叶木通愈伤组织诱导因素,建立三叶木通愈伤组织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比较不同外植体、培养基、pH、温度、光照、植物生长物质种类及其配比对三叶木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叶片的诱导率最高,为87.5%;茎段次之,叶柄较差;培养基MS,B5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达到了80%以上,高于培养基H,SH和改良White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偏低的pH对愈伤组织生长有利,出愈率高,但从愈伤组织生长质量方面看,不同pH差异不明显;愈伤组织诱导最适温度为25 ℃。结论:三叶木通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2,4-D 4.0 mg·L-1+NAA 1.0 mg·L-1+KT 1.0 mg·L-1(pH 5.8),培养温度为25 ℃,暗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