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护理措施。方法:自2012年3月开始对所有新生儿采用规范健康的新生儿护理制度,选取其中7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在2012年3月之前接生的新生儿中,随机选择7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黄疸指数和血清胆红素值,观察黄疸消退时间和第一次排胎便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和血清胆红素值显著降低(P0.05),黄疸消退时间和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规范健康的护理方法,能更快速而显著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金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6):3359-335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早期常见疾病,一般足月儿血总胆红素(TSB)超过342μmol/L、早产儿超过171μmol/L即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可危及新生儿的生命或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致残。降低高胆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是当务之急,及早预防和诊治是关键。2006年1月-2009年1月本院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30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要点。方法治疗组84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茵陈汤辅助治疗;对照组80例予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程亦较对照组缩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配合专科护理,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5.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8例光疗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素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我科从2003年12月至2009年7月光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8例,取得很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汪丽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8):137-137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新生儿黄疸最常见,引起的原因多而复杂且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中、西药结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本文中.的82例患几分成两组,一组单独使用苯巴比妥钠,另一组连用中药进行治疗。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加,巩膜、皮肤、粘膜黄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引起该病的原因除生理性黄疸外,还有母乳性黄疸,ABO溶血、新生儿感染等。严重的可引起核黄胆,造成严重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蓝光治疗作为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有效方法,是通过蓝色光谱照射,使未结合胆红素光氧化分解为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易于从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而退黄的方法。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7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新生儿抚触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蓝光照射配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浓度变化,记录2组黄疸出现时间和消退时间。结果: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浓度护理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而黄疸消退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管同步换血(即股动脉抽血,用微量输液泵经股静脉输血)。结果:血清间接胆红素换出率为59.4%,经换血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便、实用、安全有效、疗效好临床可以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7):2727-2728
光照疗法使胆红素转变成胆红素异构体和光氧化胆红素,两者均不需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即可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1]. 相似文献
14.
汤淑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0):985-986
笔者于 1997~ 1999年共观察了 4 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4 8例中 ,未成熟儿 18例 ,成熟儿 30例 ;感染 2 2例 ,发热 14例 ,体温不升 8例 ,头颅血肿 10例 ,合并颅内出血 4例 ,窒息缺氧 8例 ,胎粪延迟排出 3例 ,胆道畸形 1例。核黄疸 4例。治愈 4 4例 ,自动出院 4例。2 临床观察本病患儿均表现为精神抑制、嗜睡、不哭不吃、反应低下 ,部分患儿可出现抽搐。本组 5例表现为面肌颤动或口角肌肉颤动 ,两眼凝视 ,眼球震颤 ,眨眼 ;4例核黄疸患儿表现为指趾抽动呈握拳状 ,角弓反张。本病患儿常出现深浅不一、… 相似文献
15.
16.
对一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实行换血疗法.结果患儿经过换血治疗胆红素值明显下降,结合蓝光箱治疗,效果极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胆红素脑病是其严重的并发症 ,在治疗上多采用药物和光照方法。自 1995年 10月至今采用自拟利胆冲剂配合药物及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 ,疗效较好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 ,根据金氏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出生后2 4h内出现黄疸 ,胆红素浓度 >85 μmol/L ;出生后 72h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 >2 0 4 μmol/L ,早产儿 >2 5 5 μmol/L ,符合以上标准者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病儿均为近 5年间以高胆红素症入院的新生儿 (除去母婴不合溶血症外 ) ,共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陈亲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7):2608-2609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比较常见的病症,严重的可导致核黄疸,临床上必须根据胆红素浓度并结合新生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并发症等情况决定是否采取干预措施,为寻求相对简便、安全、有效的干预手段,笔者采取毯式光纤黄疸治疗仪光疗加用口服茵栀黄注射液,并与单纯光疗作对照,共对97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胆红素血症(高胆)在新生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高胆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及诊断标准本组76例,男44例,女32例;早产儿34例,足月儿42例。选择对象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或每日上升85.5umol/L(5mg/dl)以上,生理性黄疽消退后又复现或进行性加重或迟迟不退。住院无数一般为1周,最长2周,平均住院天数为10天左右,其中总胆红素最高值为694.2umol/L,最低为160umol/L,平均为206umol/L,有2例为ABO溶血患儿因来院已出现… 相似文献
20.
2003年2月—2006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26例,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依据入院时血清血总胆红素值,根据临床诊断病理性黄疸标准(足月儿>220.6μmol/L,早产儿>255μmol/L[1])筛选。发病年龄均<28 d。足月儿745例,早产儿160例,过期产儿21例。男522例,女404例。1·2病因分析通过血常规、肝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形态分析、血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等辅助检查,结合临床病史,依据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进行分类。2结果2·1各种病因及胎龄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