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婴幼儿肺炎心衰时血清中CPK、CK-MB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肺炎心衰时CPK、CK-MB明显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肺炎组CK-MB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PK、CK-MB增高的幅度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提示,CPK、CK-BM是判定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尤其是CK-MB是较敏感指标,并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儿肺炎与心肌酶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小儿肺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HTACHI7170A自动分析仪测定74例肺炎和肺炎合心衰患儿心肌酶谱,包括CK,CK-MB,LDH,LDH-1,AST,结果显示肺炎组及肺炎心衰组心肌酶无均值均高对照组,三组比较P值值除CK对外有统计学意义,CK-MB相对可作为心肌损害相对特异性指标。LDH-1为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急性有机氟杀鼠药中毒对儿童心肌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舒  苏建友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9,19(4):471-471,446
为研究急性有机氟中毒对儿童的心肌损害,将26例急性有机氟中毒患儿分为轻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设同龄对照组。用紫外法对各组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同时对中毒组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心电图监护。结果轻中度中毒组HBD,AST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重度中毒组CPK,CK-MB,LDH,HBD,AST各项酶均见升高。尤以CPK,CK-MB升高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用普通琼脂糖快速电泳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分别测定21例AMI患者血清CK-MM亚型和PK的活力,动态观察AMI发病后不同时间CK-MM亚型和PK的变化,对比CK和CK-MB,以评价各指标在AMI后不同时间的诊断价值。结果:AMI发病5h内首次血清CK-MM3%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MM3/MM1比值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同时限测定的CK、CK-MB和PK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梗塞后6h内MM3/MM1诊断阳性半天高19~24h内PK和CK-MB诊断阳性率最高;36~72hCK诊断阳性率最高。血清CK-MM亚型,尤其是MM3/MM1是AMI最早、最敏感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小儿肺炎血清CPK—MB活性测定10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海莉  肖丽华 《广州医药》1995,26(6):11-12,10
对105例小儿肺炎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心型同功酶(CPK-MB)活性进行了观察,105例小儿肺炎中,血清CPK-MB活性升高者51例,占48.5%,随着肺炎的治愈,大部分患儿血清CPK-MB活性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部分重型肺炎患儿血清CPK-MB活性不升高,提示小儿肺炎有心肌损害发生,但并非所有重型肺炎患者都有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6.
参麦注射液对蒽环类药物心肌毒性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家兔耳静脉注射阿克拉霉素(ACM),病理证实能产生心肌病变,成功地建立了蒽环类药物致心肌损害的动物模型。实验将家兔分为:①正常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②治疗组,注入ACM+参麦注射液。③对照组,注入ACM+生理盐水。实验第20天测血心肌酶谱(CK、CK-MB、AST、LDH),心肌标本在光镜下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家兔CK、CK-MB显著低于对照组(tCK-MB=3.155,tCK=2.44,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时血清CPK—MB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心力衰竭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测定急性肺炎患儿血清CPK-MB活性,并观察其动态变化,对评价急性肺炎时的心肌损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从1993年12月至1998年3月对85例小儿急性肺炎进行了CPK-MB测定,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5例均为住院患儿,按1987年我国卫生部公布的小儿肺炎防治诊断标准[1],分为轻症肺炎组45例,重症肺炎组40例,年龄均为1月~3岁。对照组10例,均为在本院的正常儿童,年龄同肺炎组。2 测定方法磷酸肌酸肌酶(CPK)总活性测定采用肌酸显…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将AMI106例分为缺血预适应组(A组)77例和无缺血预适应组(B组)29例。根据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丙酮酸激酶活性-时间变化曲线定量计算其心肌梗塞范围,A组分别为34.2±22.5CK-MB-g,35.2±24.4CK-g,32.8±22.7PK-g;B组分别为44.9±21.7CK-MB-g,46.6±23.6CK-g,43.6±20.7PK-g,A组心肌梗塞量明显小于B组(P<0.05)。提示缺血预适应对心肌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
邵静茹 《河北医学》2000,6(10):900-90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是否有心肌损害的参考价值及病情较重的关系。方法:采取肘静脉血分别测定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血液中心肌酶的变化,并对其中心肌酶异常的39例患儿在恢复期进行复查,与20例健康儿童做对照。结果:急性期CPK-MB、LDH、CPK、AS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病情轻重呈正比,恢复期血清CPK-MB、LDH、CPK、AST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对105例小儿肺炎(轻型肺炎75例,重型肺炎30例)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心型同功酶(CPK一MB)活性进行了观察,105例小儿肺炎中,血清CPK一MB活性升高者51例,占48.5%,随着肺炎的治愈,大部分患儿血清CPK一MB活性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部分重型肺炎患儿血清CPK一MB活性不升高,提示小儿肺炎有心肌损害发生,但并非所有重型肺炎患者都有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肌酸激酶(CK)同工酶进行纯化和重组。方法 酶的制备和分子重组技术。结果 纯化及重组后的CK-MM、CK-MB、CR-BB比活性分别为930000,692000,481000U.g^-1(37℃);SDS-PAGE分析,CK-MM,CK-MB均呈现单带,而CK-BB为双带。结论 实验为进一步进行CK-MB单抗制作及建立其免疫化学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向大鼠杏仁基底内侧核(BMA)内微量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CCK受体阻断剂(A型或B型),进行胃内压和胃运动的记录和分析。结果如下:CCK-8(50ng/1μl)注射后胃内压(IGP)和胃蠕动频率(GMF)显著下降(P<0.01);单独微量注射CCK-A受体阻断剂L364718(100ng/1μl)或CCK-B受体阻断剂L365260(100ng/1μl),对胃内压和胃运动无明显影响;先给L364718(100ng/1μl)再给予CCK-8,则IGP,GMF的抑制不再出现;先给L365260则CCK-8对IGP和GMF的抑制仍出现;在BMA附近,如终纹连合部(BSTIA)和杏仁皮质核(PLCo)内注射CCK-8均不出现胃内压、胃运动的抑制作用。提示,BMA内CCK-8对胃运动、胃内压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与BMA内的CCK-A受体有关,而CCK-B受体可能不参加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5a、PMA、A23187、LPS对PBMCIL-8产生的影响,为研究减轻C5a致病作用的途径创造条仵。方法:用rhC5a、PMA、A23187、LPS诱导PBMC,以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L-8。结果:PBMC经rhC5a、PMA、A23187和LPS诱导后IL-8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增高。结论:激活PKC、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使IL-8分泌增加,提示用PKC抑制剂、钙通道拮抗剂有可能使C5a介导的PBMCIL-8分泌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受体)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各组(不同病程组、不同梗塞部位组、有无心衰组等)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的最大结合量(Bmax)与亲和力(Kd)。结果:OMI患者β-受体Bmax与急性期磷酸激酶MB亚型(CK-MB)峰值呈负相关,与急性期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正相关,OMI心衰组β-受体Bmax低于非心衰组,也低于正常人组。OMI病程6月~、1年~、3年~各组,OMI心衰组与非冠心病心衰组,OMI非心衰组与正常人组,前(侧)壁梗塞组与下(后)壁梗塞组,β-受体Bmax组间比较相差均不显著。各组间β-受体Kd值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OMI患者β-受体在无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情况下趋于恢复,不同病因的心功能不全β-受体均下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脂蛋白(a)[Lp(a)]对血小板血栓形成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制备健康成人血小板,观察施加不同浓度Lp(a)、作用不同时间后,血小板(PLT)膜、浆蛋白激酶C(M-PKC、P-PKC)的变化,同时设凝血酶阳性对照组和不加Lp(a)及凝血酶的阴性对照组,并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血小板P-PKC活性随着Lp(a)浓度的增高而逐渐降低,当Lp(a)浓度为0.55mg/ml时,P-PKC下降最为明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下降约为4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M-PKC活性随着Lp(a)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增高,在Lp(a)浓度为0.083mg/ml时,M-PKC开始明显增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增高近2倍,随着Lp(a)浓度的进一步升高,M-PKC增高更为明显,差异非常显著(P<0.01)。另外,随着Lp(a)与PLT作用时间的延长,P-PKC逐渐下降,M—PKC逐渐上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时相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Lp(a)能激活PLT,使其M—PKC增高,P-PKC下降,且随着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该作用增强,故Lp(a)在血栓形成早期起重要作用,对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亚型的变化,以探讨对AMI早期诊断及病情变化的意义。方法 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地检测20例AMI病人血清CK总活力及其亚型MM变化,并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MAI发病3h内CK总活力和CK-MB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均无明显改变,而MM3及MM1比值 于上述两组。AMI发病后,CK活活力和CK-MB达到峰值时间分别为23.2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急性炎症时激肽生成途径。方法:测定肺炎患者(肺炎组)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激肽,激肽形成酶活性,血浆血管舒缓素(PK)和α2-巨球蛋白(α2-M),并鉴定激肽形成酶活性分子来源。结果:肺炎组BALF中的各种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经凝胶过滤和酶抑制试验鉴定,肺炎患者BALF中主要激肽形成酶活性位于高分子量部分,PK抑制物能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8.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塞模型,观察牛磺酸对心肌梗塞的治疗作用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性注射牛磺酸可减少大鼠心肌梗塞坏死面积和缩小梗塞范围;血清CPK、CK-MB活性下降,MDA含量降低;牛磺酸还可使血浆ET、GAL、SP、CAMP、CGMP水平下降。提示:牛磺酸对急性心肌缺血坏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相关酶的比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酶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α0羟丁酸氢酶(α-HBDH)在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AMI患者的CK、CK-MB、α-HBDH酶活性作了长达18天的动态连续测定,并与同期24正常进行了比较,结果:CK-MB特异性高,但持续短暂;α-HBDH出现早、消失慢,经过10天,酶活力仍维持较高水平,远高于对照组;CK在这三种酶中敏感性最高,结论: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心肌肌钙蛋白T(cTnT)作为判断心肌损伤指标的意义。方法10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组成A组,10例动脉导管未闭和心包炎的患者组成B组。两组病人分别于开胸前、关胸后5min、1、2、24、48h测定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开胸后1h时的cTnT是开胸前74倍,CK是5倍,CK-MB也是5倍;2h时达顶峰,分别为128、12.6和8倍。cTnT在24和48h时仍处在较高的水平。结论cTnT对于判断心肌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且均不差于CK和CK-M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