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产地莪术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电化学振荡技术建立不同产地莪术饮片以及温莪术药材的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方法以图谱中的诱导时间、振荡寿命、第一振荡周期、最高电位、最大振幅以及平衡电位为特征参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分类识别研究。结果直观比较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不同产地莪术饮片差异较明显,而温莪术饮片和原药材之间差异较小。电化学振荡图谱特征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将样品分为4类。结论基于主成分分析或聚类分析的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可用于鉴别不同产地的莪术饮片和原药材。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GC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不同产地千年健的质量进行研究。方法采用GC色谱法对所采集的不同产地千年健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建立GC指纹图谱共有峰模式,并进行相似度比较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的千年健药材的GC指纹图谱有9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千年健的成分种类上差异不大;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成分比例和量上差异较大。结论 G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对千年健的质量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南药学》2019,(4):556-560
目的建立黄连、姜黄连以及萸黄连饮片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和红外图谱,采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比较其质量差异。方法建立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和红外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黄连、姜黄连和萸黄连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和红外图谱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建立了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12个,30批次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聚类分析大致可聚为3类;建立了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饮片的红外光谱检测方法,主成分分析可将3种饮片质量分为3类。结论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饮片指纹图谱以及红外图谱有一定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将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3种饮片加以区分;可为进一步完善黄连标准饮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莪术GC-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研究中药莪术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运用GC-MS分析3种基原的18个莪术样品,所得TI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计算机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模式分析及相似度计算。通过质谱数据与文献对照检识出主要特征峰成分,并根据主要特征成分对18个样品进行SPSS聚类分析。结果3种基原18个莪术样品的相似度(全谱)计算结果较低;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可将莪术分为两类,温郁金和蓬莪术各为一类,广西莪术样品则无法成类。因此基于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温郁金和蓬莪术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分别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广西莪术6个样品因成分差异较大,暂未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结论共有指纹图谱是多基原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但多基原中药莪术GC-MS指纹图谱无法建立,提示不同基原莪术化学成分差异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16批不同产地的牡丹皮药材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批次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每批牡丹皮药材色谱图中峰面积>总面积1%的色谱峰作为变量,用SPSS 13.0软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根据色谱图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84.011%,可基本描述30个变量的变异情况,不同产地的牡丹皮实现了良好的区分,共聚成四类。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牡丹皮药材产地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与指纹图谱相比,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药材差异的区分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射干药材水溶性成分的相似度及含量差异进行分析,以期为射干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不同产地射干药材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对15个产地射干药材的水溶性成分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不同产地射干药材的射干苷、野鸢尾苷等成分进行方法学考察与含量测定,结合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射干药材的质量。结果 HPLC指纹图谱分析显示15个产地射干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90.0%。在射干药材水溶性成分含量测定中,射干苷含量以产地为湖北团风最佳;野鸢尾苷含量以产地为湖北兴山最佳。主成分分析认为产地为湖北团风的射干药物品质最佳。结论 HPLC指纹图谱可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产地射干药材水溶性成分的含量差异,为射干药材的临床安全应用与新药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龙眼叶药材乙酸乙酯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Thermo C18(4. 6 mm×150 mm,5μm)色谱柱,甲醇-0. 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提取12个色谱峰为药材指纹图谱共有峰,采用对照品指认了3个主要色谱峰,其中以对照品没食子酸乙酯为参照峰,运用相似度评价软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所收集的10个不同产地龙眼叶药材乙酸乙酯部位进行系统比较与归类,10个产地龙眼叶药材相似度均大于0. 9,分别聚为4类。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重复性好,简便可靠,为不同产地地龙眼叶药材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杜仲药材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指纹图谱,评价不同产地杜仲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制定杜仲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Synergi Hydro-RP C18(250 mm×4.6 mm,4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柱温25℃.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相似度计算,并应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法研究.结果 建立了杜仲药材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9个共有峰,并用对照品指认了3个峰.相似度评价表明,20批不同产地的杜仲药材相似度存在差异;聚类分析将20个样品分成A与B两类.结论 杜仲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为杜仲的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南药学》2017,(5):561-566
目的建立完善的远志药材HPLC指纹图谱评价模式,为远志药材质量控制和资源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国14个不同产地的远志药材为研究对象,50%甲醇超声提取,采用Agilent 5TC-C18(2)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0.05%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316 nm,在柱温30℃下进行HPLC梯度洗脱,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建立远志药材对照指纹图谱,并利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对远志药材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14批不同产地远志药材中,有7批相似度大于0.900,有3批相似度在0.850~0.900,另有4批相似度在0.800~0.850。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其他分析模式对远志药材质量判别分析结果与相似度分析结果基本吻合。结论不同地区的远志药材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差异,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的同时结合多种数据分析模式,可得到较为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初步建立起远志药材的质量控制评价模式及产地鉴别可控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牻牛儿苗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牻牛儿苗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收集不同产地的23批样品进行测定,并使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14批样品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牻牛儿苗质量控制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多伞阿魏药材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8个产地44份多伞阿魏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其成分。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建立共有模式,以2种方法计算相似度评价图谱的相似性,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结果。结果建立了多伞阿魏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44份多伞阿魏挥发油样品进行了分析,确立了12个共有峰。GC-MS指纹图谱的相似度>0.90的有37个。44份多伞阿魏药材的挥发油可通过系统聚类归为2类,该结果与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析结果非常相似,不同产地多伞阿魏药材的挥发油相似度较高。主成分分析表明愈创木醇在多伞阿魏挥发油的质量控制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多伞阿魏药材的质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向文  陈敏  沈丽  臧淦荣 《中国药师》2022,(9):1651-1656
摘要: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绞股蓝样品非皂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为全面评价绞股蓝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绞股蓝样品,基于“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处理结果,对绞股蓝样品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绞股蓝样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相似度为0.827~0.98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绞股蓝的质量与产地相关性较大,可用于绞股蓝产地区分。结论:建立的绞股蓝中非皂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结合聚类分析与黄酮类成分含量分析,可为全面评价不同产地的绞股蓝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蛇床子饮片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整合分析方法,评价不同来源蛇床子饮片的质量属性与差异。方法: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20 nm。建立不同来源蛇床子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以及主成分分析(PCA)对25批蛇床子饮片进行质量评价。同时测定其中7个香豆素类成分花椒毒酚、香柑醇、花椒毒素、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均良好,25批蛇床子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选取了19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指认了其中5个色谱峰,通过聚类分析可按产地进行大体分类,PCA与CA结果基本一致,产自山东的S16、S17、S18号样品的质量较优;定量分析的上述7个香豆素类成分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均良好;上述7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对党参药材中多种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检测,并结合多种化学计量学统计分析评价多产地多来源多批次的党参药材整体质量。方法 用ACE Neptune-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8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0℃,对41批次来源于多个产地的党参药材构建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对党参质量进行评价,同时筛选出特征性成分进行含量检测及分析。结果 建立了党参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3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7个色谱峰;41批党参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650~0.962;聚类分析将41批次党参聚为2类;主成分分析中6个主要成分分别反映23个共有峰信息;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中根据投影重要性指标的值进一步筛选出主要影响党参间差异的9个成分峰,并进行多指标成分的方法学考察,结果各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在99.09%~103.68%,RSD为1.21%~3.68%。结论 不同产地和来源的党参药材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通过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HPLC-UV-ELSD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麦冬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该方法简单、可靠,可同时对高异黄酮及甾体皂苷两类成分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对27批麦冬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采用18个对照品对部分共有峰进行了指认。采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指纹图谱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用于不同产地麦冬的鉴定及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方法,根据含量水平对丹参药材进行聚类分析.方法 采用HPLC指纹图谱法,分析柱为C18柱(150 mm×4.6 mm,10μm),用甲醇-1%四氢呋喃的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测定波长286 nm,进行丹参活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分析,以指纹图谱评价软件结合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定量分析了丹参药材的8个主要活性成分,所分析的丹参大致划分为两类.结论 所建方法分离度好、准确度高,适宜于丹参药材活性成分的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之间活性成分的差异较大,其分布无明显的规律性;丹参药材在地理上的分布无明显的区域界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牛膝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ectrum for Window 3.02和OMNIC 9.2软件建立61批牛膝药材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以红外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相对峰高为变量,采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正态分布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计...  相似文献   

18.
夏稷子  赵智  安军  邓言欢 《中国药事》2011,25(12):1191-1194
目的建立艾纳香的G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适宜的程序升温条件,对来自14个不同产区的艾纳香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测定;并以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值为参数,对各个产地的艾纳香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 14个不同产地的艾纳香药材的GC指纹图谱有23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艾纳香的成分种类上差异不大,但成分比例和量上差异较大。结论该分析方法对艾纳香中各成分的分离效率高,且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RSD<5%),可作为艾纳香药材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建立枳壳色谱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评价四个主产区枳壳药材的质量属性,并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为不同主产区枳壳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 5μm)色谱柱,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建立14批次四大主产区枳壳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四大主产区枳壳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并应用SPSS19统计软件对四大主产区枳壳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四大主产地枳壳药材的质量。结果:枳壳药材HPLC指纹图谱16个峰确定为共有峰,并指认了2号峰为柚皮苷,3号峰为新橙皮苷,9号峰为木犀草素,14批次四大主产区枳壳指纹图谱和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873~0.972;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主产区枳壳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建立的枳壳指纹图谱重现性及专属性较好,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较好地解释了不同主产区枳壳药材的质量差异,为枳壳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斑蝥主要成分斑蝥素的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药材化学成分的差异性,为科学评价不同产地斑蝥药材及其超微粉体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斑蝥超微粉体指纹图谱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各产地斑蝥超微粉体进行分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比较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10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并测定斑蝥素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斑蝥超微粉体指纹图谱有较大相似性,但斑蝥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斑蝥药材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别不大。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结合斑蝥素的含量,可为斑蝥药材及其超微粉体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