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仲成  侯雪峰  贾晓斌 《中草药》2016,47(10):1797-1805
中药防治糖尿病已经被广泛认可,但使用中存在盲目性。根据主要活性成分的类别和作用机制,尝试将中药进行糖尿病适用类型的归类,提出基于活性成分的降血糖中药应用思路,有利于提高降血糖中药应用的科学性,以期对降血糖中药的临床应用及现代制剂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药皂苷类成分防治糖尿病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皂苷是一类高药理活性的天然化合物,通过降血糖、调血脂、改善胰岛素水平和糖耐量等途径能够起到有效防治糖尿病的作用。近年关于中药皂苷类成分防治糖尿病的药理研究表明,进一步从天然药物中筛选皂苷类成分,研究开发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先导化合物或中药制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药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刘东波 《中医药学报》2012,40(4):123-127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中药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皂苷、多糖、萜类、不饱和脂肪酸等都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中药治疗糖尿病有着西药无法替代的优势,药效持久,副作用小。因此对中药有效成分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为开发新型抗糖尿病中药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单味中药降血糖作用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特点,为降血糖新药的筛选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分析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单味中药发挥疗效的活性部位及其作用特点。结果: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和途径表现为具有多向性、多层面、多靶点的药理特点,有着化学合成药物不可比拟的优势,中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因而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西药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单味中药有降血糖的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功效中2种功效的中药可能是未来降血糖中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五倍子降血糖有效组分的药理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蒲旭峰  杨奎  侯世祥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9):1470-1473
 目的筛选中药五倍子降血糖作用的有效组分,比较提取工艺对降血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并结合化学处理与柱色谱分离,获得五倍子各不同组分,以四氧嘧啶致家兔高血糖模型及链脲佐菌素致小鼠糖尿病模型对各组分的降血糖活性进行比较;并以对链脲佐菌素所致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为依据,比较提取工艺对降血糖活性的影响。结果五倍子石油醚提取物有明显的降血糖活性,其中脂肪油类成分为降血糖有效组分;进一步的化学与柱色谱分离均导致降血糖活性降低;溶剂提取与CO2超临界提取所得五倍子油降血糖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五倍子石油醚提取物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其有效组分为其脂肪油。  相似文献   

6.
中药降血糖活性成分主要分为皂苷、多糖、黄酮、生物碱4大类。该文综述了这4类具有降血糖活性的中药成分对于实验性高血糖动物模型的降糖效果和降糖机制,总结了其近5年国内外药理研究进展。为降糖活性物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天然药物抗糖尿病活性成分的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降血糖作用研究、黄酮类的抗糖尿病性病变并发症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及刺梨活性成分对糖尿病保健的生物医学效应综述抗糖尿病活性成分的研究开发进展。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综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实验研究概况 ,内容涉及 :影响血糖升降的中药、具有防治糖尿病开发前景的植物资源、降血糖的中药活性成分、中药复方研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机理研究以及中医治疗糖尿病辨证论治研究等。建议今后加强研制适合中医药实验的动物模型 ,加强辨证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研究 ,确立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 ;在机理研究方面 ,应加强对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特别是对受体后缺陷的研究 ;加强中医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金清  白晓华  邓亚飞  李学刚  袁吕江 《中草药》2012,43(7):1371-1375
目的筛选木香中降血糖活性部位及主要成分。方法制备木香乙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提取部位;用HepG2细胞消耗葡萄糖模型和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模型测定各提取物的降血糖活性;降血糖活性强的醋酸乙酯部位用柱色谱法继续分离、精制,得2个化合物,经NMR等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2个化合物进行降血糖活性研究。结果木香醋酸乙酯部位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从木香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且两者均可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并显示很好的抗氧化作用。结论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可能是木香的降血糖活性成分,抑制氧化应激从而减轻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降血糖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丛慧源  王颖  邓雁如 《中草药》2015,46(16):2484-2491
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和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是蔷薇科(Rosaceae)2种近缘的药用植物,具有明确的降血糖活性,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材应用于临床。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pharmaphylogeny)的理论,总结二者主要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而比较二者活性成分的共性及差异,并对物质基础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总结。结果表明,2种近缘中药共有的生物合成途径占到60%,刺蒺藜苷、槲皮素等共有成分及翻白叶苷A、蔷薇酸等差异性成分同时也是活性成分,而特征成分及其量的差别可能引起功效及作用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李晓芳  叶小利  李平  王小华  冯平  汪运  何凤玲  蒲东  李学刚 《中成药》2011,33(12):2175-2178
目的对天花粉降血糖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活性观察。方法用醇超声、醇回流、水超声提取方法制备3种天花粉提取物,以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对其降血糖的活性进行考察,对其中活性较强者进一步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色谱进行活性成分分离,并通过细胞模型计算和比较其对细胞葡萄糖的消耗量。结果醇超声提取方法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功效及改善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其中80%洗脱组分对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相对较大,与模型组及其它洗脱组分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进一步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Ⅲ,其中化合物Ⅰ对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醇超声提取物80%洗脱组分为天花粉降血糖的活性成分,其中化合物Ⅰ可能为天花粉降血糖的一个活性化合物,具体结构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沈忠明  丁勇  施望  殷建伟 《中药材》2008,31(11):1717-1720
目的:研究中药菝葜中的降血糖活性成分及对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进行降血糖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活性物质的结构,继而通过动物实验模型和酶-抑制剂模型研究该活性物质的降血糖作用和酶学性质。结果:从菝葜中分离并鉴定出一种具有显著降血糖活性的化合物,结构为3(S)-5,7,4'-三羟基二氢黄酮(柚皮素),具有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结论:柚皮素为首次从菝葜中分离得到的降血糖有效成分,其显著的酶抑制活性为进一步阐明菝葜的降血糖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截止202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总人数超过1.2亿,糖尿病创面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具有一定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中草药治疗糖尿病创面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以各中草药的多糖活性成分为研究重点,探讨中药多糖对糖尿病创面的修复机制。中药多糖被认为是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几乎每种中药多糖都具有一种或多种降糖机制。然而现研究大多集中于探索单味中药多糖的修复机制,鲜有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及归纳总结,因此该文通过检索并整理相关文献,归纳中药多糖修复糖尿病创面的作用机制,从调控创面炎症反应,改善炎症微环境、降血糖机制及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与增殖、调控创面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新生、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对中药多糖修复糖尿病创面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开发出符合国际标准又具有中医特色的糖尿病创面修复新疗法,同时为糖尿病创面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物降血糖成分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植物降血成分的研究进展较快,从植物中寻找降血糖新药是一条重要途径。植物降血糖成分的化学类型较多,其中活性强,毒性低、资源丰富者有开发成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菌类中药多糖降血糖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目前仅次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菌类中药多糖是极性生物大分子,毒性低,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改善肝肾功能等广泛的生物活性.近些年来,菌类中药多糖在降血糖及预防糖尿病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结果提示,菌类中药多糖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和抗糖尿病效应,其主要经由促肝糖元合成,促糖酵解或抑制α-糖苷酶的活性等途径影响糖代谢,也可直接作用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增强抗氧化应激而发挥降血糖功能.因此,菌类中药多糖降血糖作用机制呈多效应、多靶点、多途径等特点,是一类创制抗糖尿病新药的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医药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中药及中药活性成分被证实具有抗糖尿病作用,越来越多的降糖中药广泛地应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文章对近年来抗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苷类、生物碱类等进行分类概述,以期为糖尿病的临床合理用药及抗糖尿病天然活性产物或先导化合物的研究发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世界范围内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最大的非传染性死亡原因。皂苷类化合物种类众多,是许多中草药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活性。近些年来,许多实验研究显示,中药皂苷类活性成分调控DN疗效明确。中药皂苷干预糖尿病肾病具有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多系统、多效应的特点和作用。在防治DN上具有广阔前景。目前体内外关于中药皂苷类成分干预DN的研究众多,但是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对中药皂苷类成分干预DN的研究的整理、概括、综述,所以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药皂苷类干预DN模型的实验研究进行总结,对其通过改善糖脂代谢、抑制氧化应激、抗炎、抗细胞凋亡、调节自噬、抗纤维化、保护足细胞等途径缓解DN的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DN相关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药食同源中药干预糖尿病的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等。药食同源中药可以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被广泛应用。基于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的作用特点,在临床治疗和日常食疗保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目前,药食同源性降糖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大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而实验研究时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以及模型的判定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且临床试验较少。未来的研究应使用现代科学方法,深入开展系统性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为药食同源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机制研究提供更多依据。(2)应明确各类药食同源中药的降血糖活性成分作用以及其对应治疗的中医证型,为临床辨证分型和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由于现有研究质量的局限,药食同源中药降糖产品目前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今后,需要在辨证论治和辨证施食的基础上,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试验,探索药食同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药有效成分降血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培西  王四旺 《陕西中医》2004,25(11):1048-1049
糖尿病 ( diabetes mellitus,DM)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常伴随多种慢性并发症 ,造成多器官、多系统的广泛损伤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 ,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天然药物中寻找安全有效的降血糖及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多糖、皂苷、鞣质、黄酮及生物碱类等活性成分均具有显著降低血糖或明显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且各类西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因此中药活性成分用于治疗糖尿病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药降糖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以及生物碱类等,这些活性成分具有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抑制葡萄糖的吸收、改善脂肪酸代谢等作用。本文就目前发现的中药降糖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降糖活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