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均7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愈显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87.76%和97.96%;对照组痊愈26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愈显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7.35%和93.88%;两组比较,愈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治疗面神经炎可以显著提高愈显率,使患者的康复程度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容散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正容散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痊愈22例,有效3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4.3%;两组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电针;治疗组予基础治疗+电针+拔罐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2例,好转2例,痊愈率为90.9%;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痊愈率为63.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结合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与穴位贴敷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口服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与痊愈率分别为100.0%和63.3%;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与痊愈率分别为96.7%和40.0%;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15),痊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以显著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5.
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部肌电位及穴位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50例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作为治疗组.30例传统针刺法作为对照组,并于治疗前及治疗3疗程后进行面部肌电位检测及穴位微循环参数的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痊愈率为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痊愈率为33.33%.结论: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病理电位、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督脉走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采用艾灸神阙穴与督脉走罐结合,同时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单纯中药治疗;30天为1疗程.观察腹泻症状改善与时间.结果:治疗组中基本痊愈21例,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01%;对照组中基本痊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49%;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结合督脉走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优于单纯口服中药.  相似文献   

7.
许树君 《山西中医》2004,20(3):32-32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采用针刺与中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痊愈56例,显效16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赵钟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782-1782
目的:观察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部肌电位及穴位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50例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作为治疗组,30例传统针刺法作为对照组,并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面部肌电位检测及穴位微循环参数的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痊愈率为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痊愈率为33.33%。结论: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病理电位、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
杨火祥 《山西中医》1998,14(3):29-30
运用针刺加药罐法治疗病程超过2个月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1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39例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8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1%;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药物、电针、拔罐配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药物,电针和特定电磁波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拔罐配合康复治疗。经过30d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痊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0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1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联合隔姜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为缩短疗程、减少有创治疗给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带来的依从性差问题提供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穴位埋线联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合普通针刺治疗,6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8%;对照组中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病例经日本面神经麻痹程度评价分析表评分为(27.95±5.65)分,优于对照组(24.17±7.68)分(P0.01)。两组病例达到痊愈所需时间治疗组为(33.10±9.73)天,短于对照组(36.01±8.41)天(P0.01)。两组病例满意度调查评分结果,治疗组为(90.97±4.18)分,高于对照组(87.32±5.62)分(P0.01)。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隔姜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显著,较常规西医治疗结合普通针刺治疗患者的疗效明显,并能明显缩短疗程,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针刺联合中药辨证治疗.结果:本组42例中,痊愈35例,显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予金佛止痛丸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近期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痛经程度改善情况、痛经伴随症状消失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闪罐及碘离子导入治疗Bell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结合针刺、闪罐及碘离子导入;对照组选用基础治疗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情况及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占46.7%;显效9例,占30%;有效6例,占20%;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9例,占30%;显效6例,占20%;有效11例,占36.7%;无效4例,占1 3.3%;总有效率86.7,%(P<0.05).治疗前2组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P<0.05,治疗组组内比较P<0.01,对照组组内比较P<0.05.结论:针刺结合闪罐及碘离子导入、常规药物均能有效治疗Bell麻痹,但针刺结合闪罐及碘离子导入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药配合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和疗程.方法:将95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药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激素类,扩张血管及神经营养类药物合用)治疗.结果:发现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4%和9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2.008,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与疗程之间关系X2=7.168,P<0.05,亦提示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药罐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且前者的疗程比后者短.  相似文献   

16.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味口服;对照组35例,给予牵正散口服,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全部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连续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5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结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透刺结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透刺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面神经功能(H-B)评分、面神经麻痹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9%(26/31),对照组为61.3%(1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评分、面神经麻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透刺法结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三维B片、金莲花颗粒和鸡血藤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95%CI=90.64%~100.0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4.21%(95%CI=72.62%~95.8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541 3,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针刺、拔罐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荨麻疹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飞  王健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2):22-23
目的:比较针刺、拔罐配合中药外用与单纯针刺法治疗荨麻疹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观察病例分为单纯针刺组(对照组)46例和针刺、拔罐配合中药外用组(治疗组)53例,观察其疗效。结果:针刺、拔罐配合中药外用组痊愈34例(64.2%),显效11例(20.8%),有效4例(7.5%),总有效率92.5%;单纯针刺组痊愈13例(28.3%),显效8例(17.4%),有效15例(32.6%),总有效率78+3%;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针刺、拔罐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荨麻疹痊愈率及起效时间优于单纯针刺组。本疗法疗效显著,内外调和,标本兼治。立竿见影,应手取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