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7):12-13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Ⅲ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非洛地平,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相关指标均有改善。结论使用非洛地平治疗CCHF效果良好,值得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Ⅱ~Ⅲ级CH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以洋地黄、利尿剂和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非洛地平每日2.5~5mg,疗程4周。观察血压、心率及心功能变化,通过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心胸比率、LVEF及LVDd参教。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后均有收缩压下降、心率减慢、LVEF升高(P〈0.001或P〈0.05)。治疗组心胸比率、LVDd缩小(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收缩压下降,LVEF升高的幅度比对照组明显(P〈0.001或P〈0.01)。结论:在CHF治疗中短期应用非洛地平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逆转扩大的心脏。增加心排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非洛地平治疗的临床药学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由我院收治的8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3),两组入院后均应用卡托普利、地高辛、利尿剂等药物,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强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61.9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均明显降低,LVEF均明显升高,LVESD和LVEDD明显降低,且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非洛地平临床药学治疗服务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心功能及临床各项指标的改善,可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改善幅度更大,显著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本方治疗CHF效果满意,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入选CHF患者96例,年龄36~7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片,从75 mg/d开始,如血压稳定,2周内加至150 mg/d,观察治疗3月。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心功能,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厄贝沙坦治疗CHF有明显疗效,可以作为不能耐受ACEI患者的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6.
韦志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6):51-5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9 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39例,均按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强心(地弋辛0.25mg/d)、利尿(速尿20mg、安体舒通20mgBid)、扩张血管(消心痛10mg/q8h),ACE-I、控制原发病和消除心衰诱因等;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30ml于5%葡萄糖液或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能使心衰患者的心率明显下降,对照组的血压下降显著,治疗组的血压下降不明显.结论参麦注射液有防止因使用扩张血管及利尿药后血压下降过剧的作用,能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作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一种重要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与倍他乐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26/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6%(15/28)(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SBP、DBP、HR及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为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我们于2002年1月-2004.年8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captopril)与B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metaprolol),治疗患者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行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贝沙坦及倍他乐克治疗,治疗4~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经、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左室内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1),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贝沙坦及倍他乐克治疗CHF有效。 相似文献
11.
黎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7):56-58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入选65例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左卡尼汀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左卡尼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3g/d口服,连用14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进行6min步行试验、NYHA心功能分级、LVEF及血清生化等指标的检查,评价两组的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和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31,0.042,0.20)。两组血清BNP水平均有降低(P=0.026)。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左卡尼汀组6min步行距离平均增加32m,对照组平均增加15m(P=0.036);LVEF平均增加12%,对照组平均增加7%(P=0.044);B型利钠肽水平下降61.22ng/L,而对照组下降46.18ng/L(P=0.038);左卡尼汀组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共32例,对照组共19例(P=0.019)。所有实验对象均无肝肾功能损害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改善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LVEF和心功能,降低B型利钠肽水平,提高运动耐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6 min步行距离试验、肾功能、电解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PB、DBP、HR、及6 min步行距离试验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血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20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传统治疗基础上口服美托洛尔,按美托洛尔日用总量分为2组,≥100mg/d为高剂量组90例,≤75mg/d为低剂量组117例,治疗前、后24周分别做心功能评估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比较,并做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对各项心功能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开始治疗24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有改善,但总体状况改善不明显;高剂量组治疗24周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两组均无恶性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用美托洛尔治疗CHF时,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应尽可能达到目标剂量。 相似文献
14.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康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160-160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依那普利组)35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排血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瘀利水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此基础上加用化瘀利水汤。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利水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人选入院治疗的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卡维地洛组50例,常规组50例。口服卡维地洛起始剂量2.5mg,以后渐增至10mg,2次/a,总疗程6个月。给药前停服其他β受体阻滞剂1周以上。治疗前及治疗后做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相比,卡维地洛组在FS、LVEF改善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小剂量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张湘!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0,(2)
探讨非洛地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Ⅱ~Ⅲ级CHF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以洋地黄、利尿剂和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非洛地平每日2.5~5mg,疗程4周.观察血压、心率及心功能变化,通过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心胸比率、LVEF及LVDd参数.结果 发现两组治疗后均有收缩压下降、心率减慢、LVEF升高(P<0.001或P<0.05).治疗组心胸比率、LVDd缩小(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收缩压下降,LVEF升高的幅度比对照组明显(P<0.001或P<0.01).结论 在CHF治疗中短期应用非洛地平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逆转扩大的心脏,增加心排量. 相似文献
18.
1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较为严重 阶段,一旦发生心衰,后果极差。我院自1981年11月起对反复发作心衰且病因不能完全消除的患者48例,门诊给予长期服药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钟国荣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4):495-49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行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40例行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6.7%(P〈0.05)实验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可改善超声心动图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