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行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仔细的分析。方法进展期的胃癌患者有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有15例,对照组通常会采用ECF化疗的方案对围手术期进行化疗,观察组通常会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围手术期进行化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结论通过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进展期胃癌行围手术期的化疗,毒副反应明显的低于ECF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围手术化疗期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之斌  石毅等 《云南医药》2001,22(5):370-37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化疗期的细胞免疫功能及手术、化疗、免疫制剂对其影响。方法:第一阶段经手术切除的41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1化疗组;2.免化组(5-氟脲嘧啶联用干扰素-alb);3.单纯手术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6周、术后10周进行T细胞亚群NK细胞检测;第二阶段对经胃癌根治术的36例患者围手术化疗期进行了5-氟脲嘧啶联用干扰素-alb的临床治疗观察。结果: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免疫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术后短期内无明显改变。结论:术后化疗可损害患者的免疫状况、联用干扰素(IFN)可减轻化疗对免疫的损伤(术后6周以上尤明显)胃癌患者术后应继续用免疫增强剂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静脉营养支持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13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免疫指标,观察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以及CD4^ /CD8^ 比值的变化。结果:用静脉营养的A组和B组术前和术后一周自身比较,CD8^ 明显下降,CD4^ /CD8^ 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可见,不论是否给予化疗,用静脉营养的组术后CD4^ /CD8^ 明显高于未用静脉营养的组。结论:围手术期静脉营养能促进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免疫损害的修复,在短期内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究新辅助化疗近期的疗效及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9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对照组仅单纯手术治疗。观察治疗组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2组手术切除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治疗组均完成2~4个周期化疗,化疗有效率为72.34%,肿瘤控制率为95.74%,新辅助化疗前后血CEA、CA19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45例(95.74%)行根治术,2例(4.26%)行姑息性切除或开关术;对照组39例(82.98%)行根治术,8例(17.02%)行姑息性切除或开关术,治疗组R0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淋巴结清扫个数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能够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R0切除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食管癌围手术期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名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于围手术期输血,B组不输血,于术前术后测T细胞亚群活性,行样本间t检验。结果:围手术期输血组其免疫功能降低,与未输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食管癌围手术期输血可降低机体免疫力,应尽可能减少术中失血,以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和术后序贯疗法应用抗菌药物在预防感染方面的疗效及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将420例准备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围手术期用药组220例,术后序贯疗法用药组200例),对其术后体温变化、感染情况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两种不同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比较分析的两种方案获得的临床效果是相同的,而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花费的成本低很多。结论:在两种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案中,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对老年大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老年围手术期肿瘤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择年龄在60岁以上围手术期大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宣讲围手术期大肠癌知识,两组患者用量表及问卷来评定。结果:大肠癌的知晓率提高94.3%,社会支持评定较前提高45%,抑郁,焦虑的症状减轻30%以上。结论: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保健意识,心理卫生知识,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力量,同时,对提高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对老年围手术期肿瘤患者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术前化疗加同步半量放疗与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于我科行术前化疗加同步半量放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单纯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先给予化疗及同步半量放疗,2~4周后手术治疗,对照组直接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根治切除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前化疗加同步半量放疗组在手术根治切除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围手术期死亡率上无差别,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化疗加同步半量放疗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作为游离癌细胞(ITC)标志物在骨肉瘤保肢手术结合辅助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7例骨肉瘤保肢手术结合辅助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另设同时期转移癌组(B组,8例)、良性骨软骨瘤组(C组,10例)和正常对照组(D组,10例).FQ-PCR定量检测各组化疗前及术前外周血中VEGFmRNA的表达情况及A组VEGF mRNA在整个围手术期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A组化疗前的VEGF mRNA表达阳性率为74.1%、B组术前为100.0%,明显高于C组术前的10.0%和D组的0%.A组围手术期VEGFmRNA的阳性表达呈波动性变化.结论 VEGF mRNA是具有较好特异性和敏感性的骨肉瘤ITC的标志物,围手术期其水平的动态监测对骨肉瘤保肢结合辅助化疗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近几年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使用抗生素时期分为A、B、C三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A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B、C组,三组伤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1-2d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加强对患者的有效个性化护理,可降低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 期贲门癌胃左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 2 8例 期贲门癌经胃左动脉灌注化疗后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该方法后 ,术中分离容易、出血少、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高。经严密的围手术期处理后 ,全组无一例死亡。 期贲门癌术前胃左动脉灌注化疗 ,间隔 2周后再限期手术治疗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8例伴髋部骨折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并发症防治及护理方式选择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绝大多数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取得较好疗效。结论:老年糖尿病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李雪梅 《北方药学》2014,(8):179-179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阑尾炎手术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8月来我院接受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176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分别以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治疗依从度,对于提高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显微外科手术患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在准确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下,9例显微外科手术,除1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部分坏死行中厚植皮外,余均在活。结论:积极准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使显微外科手术顺利进行,使患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5.
李峰  高黎  张彦喜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2002-2003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针对伴随糖尿病治疗的方法和疗效,为伴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创造机会并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本研究对34例伴糖尿病的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围手术期对糖尿病的观测和治疗,根据全身情况及TNM分期不同所有患者分别接受了相应的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糖尿病并非口腔癌患者的手术禁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伴随糖尿病的口腔癌患者获得治疗机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5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在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65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例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同期例行65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常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一般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4.6%,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8.5%,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术后快速稳定病情,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调查分析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评估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各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从适应证、药物选择、用量用法、联合用药、围手术期用药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360例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存在某些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药物选择起点高,部分用药超量,未按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分次给药,药物联用不合理,围手术期用药时间不规范,尤其是在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结论:我院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管理,规范应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麻支撑喉镜声带显微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全麻支撑喉镜声带显微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100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均一次手术成功,显效82例(82%),好转18例(18%),总有效率100%。结论: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李俊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338-33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消化外科纳入进展期胃癌确诊病例64例,均需要进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给与64例患者相同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分别在腹腔热灌注化疗前、化疗中和化疗后给与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腹腔化疗后的成功率、腹腔感染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管道周围感染率和管道脱落率,同时记录腹腔热化疗失败原因、消化道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卡方的统计学检验。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腹腔化疗成功率分别为100.00%、9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没有腹腔感染和站粘性肠梗阻的发生,与对照组又差异性;干预组的管道周围感染率和管道脱落率都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98,P=0.013)。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腹腔灌注化疗患者的腹腔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腹腔热化疗的效果,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树翠 《海峡药学》2016,(7):165-166
目的:探究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动脉化疗灌注对转移性肺癌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行化疗灌注治疗的62例转移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实施双重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生存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及疼痛、发热、局部血肿、渗血方面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重动脉灌注化疗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