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53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2个疗程化疗,宫颈鳞癌使用PVB方案(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腺癌使用BIP方案(顺铂十异环磷酰胺+博来霉素),化疗后2周进行手术根治.结果 NACT总有效率为77.4%,其中完全缓解26.4%,部分缓解50.9%.局部肿瘤体积缩小显著,术后病理显示宫旁浸润3.8%,盆腔淋巴结转移7.1%.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常规进行巩固化疗,并进行随访.结论 NACT作为宫颈癌患者术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在发展中国家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中国的新发病例为每年13万以上,每年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近年来宫颈癌的年轻化十分明显,所以它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临床上针对早期宫颈癌治疗多采用手术的方法,但是对于早期局部晚期巨型肿块的宫颈癌手术存在较大难度。新辅助化疗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笔者通过临床的观察,认为新辅助化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宫颈癌的治疗疗效,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中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106例中期宫颈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在手术前采用紫杉醇与顺铂( TP)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观察化疗总有效率和化疗前后肿瘤直径变化,并测定观察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化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4%;化疗前后观察组肿瘤平均直径分别为(5.24±1.35) cm、(2.64±0.67)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47,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转移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t=3.725、5.392,χ2=4.28, 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血清VEGF和MMP-9均比化疗前有明显降低( t=3.130、4.724,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降低中期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和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王瑾 《河北医药》2016,(6):837-839
目的:研究TP方案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治疗的效果及使用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接诊的宫颈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进行常规的放疗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放疗开始前,先对患者给予T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中的化疗方案与对照组中的化疗方案一致。在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在治疗结束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WHO 法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中整体有效率达90.63%,高于对照组中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中放射性直肠炎以及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中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要高于放射性膀胱炎。观察组中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中的患者发生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经过积极处理,可以忍受。观察组整体满意率为96.87%,对照组中为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TP方案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了较好的治疗的效果,虽然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但是在积极治疗的情况下患者是可以忍受的;并且在取得较好的治疗疗效的同时,得到了广大患者的积极认同,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孙红梅  王华 《医药世界》2009,(11):729-730
目的: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进行宫颈癌患者的术前治疗。方法:应用吉西它滨+顺铂方案9例,其他含铂方案16例,不含铂方案2例,化疗间隔3~4周,化疗疗程数1~3个。结果:27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62.96%(17/27),完全缓解率为7.41%(2/27),部分缓解率为55.56%(15/27),病情稳定37.04%(10/27),无一例出现疾病进展。结论: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减肿瘤的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的分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未给予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术中出血量、阴道切缘阳性及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阴道切缘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93.1%,对照组治愈率为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有25例患者脉管癌栓显示为阴性,4例患者为阳性;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脉管癌栓显示为阴性,9例患者为阳性,观察组阴性率为86.2%,对照组阴性率为69.0%,两组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在治疗宫颈癌患者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减小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彭佳  杨英  范炜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47-3748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顺铂联合放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x0=5.327,P〈0.05)。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28例(70.0%)、骨髓抑制23例(57.5%)、肝肾功能损害6例(15.0%),对照组分别为30例(75.0%)、24例(60.0%)、5例(1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方案(紫杉醇加顺铂)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局部复发的晚期宫颈癌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按患者意愿分为术前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40例,观察组)和直接手术治疗(40例,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分析近期疗效以及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7,P〈0.05);观察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5.0%,对照组为2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讨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顺铂分别与多西它赛和紫杉醇联合对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多西它赛75mg/m2+顺铂50 mg/m2,B组患者采用紫杉醇60 mg/m2+顺铂50 mg/m2,分别化疗l~2个疗程,化疗间隔时间均为21 d,观察与比较2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A、B组患者经不同用药方式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它赛75 mg/m2联合顺铂50 mg/m2对晚期宫颈癌临床作用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张敏  李鼎恒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2029-2031
目的 探讨卡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NACT)方案在治疗Ⅰb2-Ⅱb期官颈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Ⅰb2~Ⅱb期官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38),研究组经卡铂为基础的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后手术对照组直接手术.结果 46例宫颈癌患者在经过2个疗程卡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治疗后,CR 8例,PR 25例,MR 7例,SD 6例,PD 0例,临床有效率为86.96%,其中临床Ⅰb2期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5.00%,Ⅱa期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6.67%,Ⅱb期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0.91%.46例的化疗反应经处理后均未影响后续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宫颈身肌层浸润、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阴道切缘阳性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x2=9.42、7.43、4.41、7.82,P<0.05).结论 卡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对Ⅰ b2-Ⅱb期宫颈癌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可增加手术机会,改善手术质量,降低手术风险,新辅助化疗后广泛手术在保留卵巢功能和阴道功能的作用上是无可取代的,对提高中、青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化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对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10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Х^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IGO分期(OR=3.234,95% CI:1.324~ 13.454)和淋巴结转移(OR=8.235,95%CI:1.563~18.574)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FIGO分期(HR=4.342,95%CI:1.643~ 15.856)和淋巴结转移(HR=3.853,95% CI:1.864~9.675)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与化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2.
卡培他滨对Ⅲ期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Ⅲ期乳腺癌术前应用卡培他滨化疗的意义。方法 将2000年1月2004年1月诊断的64例Ⅲ期乳腺癌随机分为两组:卡培他滨组和CAF组(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每组各32例。分别应用卡培他滨和CAF术前化疗3个周期。结果 卡培他滨组临床有效率为81,3%,CAF组临床有效率为49,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卡培他滨组临床毒副作用少。结论 卡培他滨应用Ⅲ期乳腺癌术前化疗能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局部晚期宫颈癌(Ⅰb2~Ⅱb期)的患者中18例采用CBP方案化疗作为研究组,22例采用VBP方案化疗作为对照组,2组化疗1~2个疗程后观察近期有效率、化疗的不良反应以及根据近期疗效予以进一步手术或放疗.结果 CBP方案化疗组有效者16例,总有效率88.9%,VBP方案化疗组有效者20例,总有效率90.9%.2组对比化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2组对比可见CBP方案化疗组的Ⅱ级及以上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小于VBP方案化疗组,CBP方案胃肠道反应Ⅱ级5个疗程,Ⅲ级2个疗程,骨髓抑制Ⅱ度2个疗程,Ⅲ度0个疗程;VBP方案胃肠道反应Ⅱ级10个疗程,Ⅲ级7个疗程;骨髓抑制Ⅱ度7个疗程,Ⅲ度2个疗程,(P<0.05);而肝肾功能损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方案CBP、VBP应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前的治疗证实是有效可行的,可使宫颈癌灶缩小,提高了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及生存质量.而CBP方案化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小,对耐受性差、体质弱的患者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4.
曹霞  何国照  杨宇星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2899-2900,2902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治疗方法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Ⅰb2~Ⅱb2期术前新辅助化疗(NACT组)、33例术前放疗(RT组)和32例单纯手术(手术组)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NACT组、RT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病理特征。结果 NACT组总有效率为62.86%(22/35),RT组为57.58%(19/33)。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脉管受侵及阴道切缘癌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T组宫旁浸润率及淋巴结转移率低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组宫旁浸润率低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T组与RT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NACT、RT能缩小局部肿瘤,使宫旁浸润消退,可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表阿霉素(DE)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均按DE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即注射用多西他赛75mg/m2,表阿霉素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1d为1个周期,共进行2~3个周期的治疗。治疗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8例中有2例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35例获得临床部分缓解(cPR),11例疾病稳定(SD),无临床进展(PD)病例,有效率为77%(37/48);48例均不具备保乳手术条件的患者中,有19例(40%)经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缩小,病期降低,符合保乳手术条件。结论使用DE方案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进行3周期新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良好的肿瘤缩小效果,并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排毒汤预防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选取经穿刺细胞学诊断为乳腺癌且术前应用联合化疗方案新辅助化疗的患者12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上述化疗方案基础上,治疗组在化疗前1d开始服用排毒汤,对照组常规应用昂丹司琼。结果治疗组化疗中断率为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x2=4.99,P〈0.05);治疗组体质量增加率为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x2=6.79,P〈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防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7%(x2=7.19,P〈0.05);治疗组化疗后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30.30、22.67、62.06,均P〈0.01)。结论排毒汤预防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术前介入化疗对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8例宫颈癌患者采用Seldinger穿刺插管技术,应用顺铂(DDP)、表阿霉素(EPI)和博莱霉素(BLM)进行介入化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68例宫颈癌患者通过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1~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缓解率为100%,Ⅰb~Ⅱa期100%(40/40)、Ⅱ b期90.9%(20/22),Ⅲ a期50%(2/4).宫颈癌患者化疗后顺利完成根治手术,手术切除率91.2%,仅有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无法手术.结论 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缩减肿瘤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分期以及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