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肿瘤靶向治疗研究中,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近十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已有许多血管生成抑制剂应用于临床试验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一个能有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共同调控新生血管的发生过程.PEDF表达和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转移、良好的预后相关,对PEDF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挥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典型的多血供恶性肿瘤,肝癌细胞的生长、转移、侵袭都依赖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的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在肝癌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Folkman首先提出"肿瘤生长是血管依赖性的",并认为肿瘤血管新生是由肿瘤血管生长因子(Tumor angiogenesis factor,TAF)所引起的,从而提出了"抑制血管生成而抑制肿瘤生长的假说".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 ,加速新生血管形成及增加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是判断肿瘤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肿瘤区域的血管密切相关,肿瘤区域的新生毛细血管是肿瘤赖以生长和生存的物质基础,肿瘤细胞需要新生血管为迅速生长的肿瘤提供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早在七十年代初就有人提出把抑制肿瘤血管形成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途径,以后这种以肿瘤血管为靶标的治疗策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肿瘤血管新生关系密切 ,VEGF影响肺癌组织的血管新生及其生长、转移、预后。VEGF受多种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血管生成素2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近年来发现的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的一个新家族,包括Ang-1、Ang-2、Ang-3、Ang-4,参与胚胎血管的发生及成年机体生理、病理性血管形成,尤其Ang-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7.
妇科肿瘤的血管形成和抗血管形成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需要新生血管提供血液,抗肿瘤血管形成是一种新的抗肿瘤策略。本文对妇科肿瘤领域中有关肿瘤微血管密度的检测及其预后价值、肿瘤组织血管形成活性分子的检测、血清血管形成分子的检测、抗肿瘤血管形成治疗尝试及其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8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肿瘤的进展是一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的过程,其中肿瘤血管生成起关键作用,近来研究表明肿瘤及肿瘤基质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8(IL8)也是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它可通过肿瘤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直接或间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生、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新生血管对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重要意义.体积超过1mm3~2mm3的肿瘤不仅需要新生血管维持营养供给和排泄代谢产物,还需要提供有利于转移的通道.新生血管形成包括内皮细胞的激活、增殖、迁移、血管基底膜的破坏、血管和血管网的形成,以及先前存在的血管网的连接等过程.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可使肿瘤细胞进入休眠状态并诱导其凋亡.目前用抗血管生成来达到对肿瘤的治疗目的已不再是理论上的可能,而是一个渐趋成熟、实用的治疗方法.我们仅就此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趋化因子在免疫调节、血管新生以及介导肿瘤的器官特异性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CXC趋化因子超家族由于N-端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基序(Glu-Leu-Arg,ELRmotif)的有无使其在血管新生过程中具有了促进或者抑制血管新生的不同作用:含有ELR(ELR )的CXC趋化因子经血管内皮组织上CXCR2介导血管新生促进作用;而不含有ELR(ELR-)的CXC趋化因子通过血管内皮组织上CXCR3介导血管新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调控血管生成 ,在血管新生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血管新生对于原发癌和转移癌的生长都十分重要 ,在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亢进 ,血管增生显著 ,VEGF还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VEGF阻止剂通过抑制血管增生 ,抑制肿瘤和微小转移灶的形成 ,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调控血管生成,在血管新生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血管新生对于原发癌和转移癌的生长都十分重要,在肿瘤组织中的VEGF表达亢进,血管增生显著,VEGF还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VEGF阻止剂通过抑制血管增生,抑制肿瘤和微小转移灶的形成,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常血管和肿瘤血管生成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Sun H  Zou Z  Bian X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3):224-226
近 30年来在肿瘤领域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是确立了肿瘤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在肿瘤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 (antiangiogenetictherapy)的意义[1 3 ] 。肿瘤的生长可分为无血管期 (avascularstage)和血管期 (vascularstage) ,在无血管期由于肿瘤主要依靠周围组织的弥散来获取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产物 ,所以明显限制了其持续性的生长 ,肿瘤直径不超过 1~ 2mm ;而至血管期 ,肿瘤内出现新生毛细血管并获得进一步生长的能力 ,肿瘤从而迅速生长并可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人脐血源性内皮祖细胞(EPC)血管发生能力和在恶性胶质瘤血管新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新鲜人脐血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EGM-2培养液中培养获得EPC.取生长到第7~10天的细胞进行CD34和VEGFR-2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刺激下EPC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和体外形成小管样结构的能力.采用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87在免疫缺陷小鼠进行皮下移植,于接种肿瘤后第7天经尾静脉注射EPC(每只5×103),并于接种肿瘤后第28天取材检测肿瘤微血管和EPC组织分布及定位,采用抗人CD31和抗鼠CD31免疫荧光双标记肿瘤微血管,计算人源性EPC来源的血管占肿瘤血管网的比例.结果 培养的细胞在第7~10天时可见条索样结构,生长并逐渐融合形成铺路石样排列的单层细胞,表达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和VEGFR-2.在VEGF刺激下EPC具有较强的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和体外形成小管样结构的能力.外源性EPC能特异性归巢到异种移植瘤组织并形成新生血管,占肿瘤血管网的(18.68±1.32)%.结论 EPC在体内外具有形成血管能力,并参与异种移植瘤血管新生,提示其在恶性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肿瘤微血管构筑表型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 ,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肿瘤及血管新生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基于对肿瘤血管新生机制、血管新生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特点的研究 ,目前已开发出了多种血管新生抑制剂 ,其中多数已进入了临床实验  相似文献   

16.
血管新生为肿瘤生长和转移所依赖 ,因此抑制血管新生可作为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策略。一系列的血管生长抑制因子已经在离体和活体实验中得到证实 ,其中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是近来研究的热点 ;同时 ,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血管生长促进因子 ,其中VEGF及其相关受体在肿瘤血管新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 ,我们对血管生长调节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作一综述。一、血管生成和血管新生人体血管系统的生成有两处不同的过程 :1 血管生成(vasculogenesis) ,即胚胎发育早期 ,中胚层来源的内皮细…  相似文献   

17.
内皮抑制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生长依赖新生血管的形成。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 ,切断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途径 ,阻断新生血管形成 ,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Endostatin(内皮抑制素 )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最强烈、最特异的生物学活性 ,且不产生耐药 ,是目前发现最为理想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
自 1 971年Folkman首先提出肿瘤生长具有血管依赖性假设以来 ,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途径日益受到重视。肿瘤血管新生是依赖于多因子调节的病理过程 ,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最重要的调节途径之一。一、VEGF与肿瘤血管新生 :人VEGF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6 p2 1 3,由 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组成 ,全长约 1 4kb。由于mRNA剪接方式不同 ,可产生 5种不同形式的蛋白分子 :VEGF1 2 1 ,VEGF1 4 5,VEGF1 65,VEGF1 89,VEGF2 0 6。VEGF各异构体在体内表达量不同[1 ] ,生物学性质也…  相似文献   

19.
肿瘤新生血管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新生血管是肿瘤营养物质以及代谢产物与机体交换的通路,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对肿瘤的生长、恶化、转移、分期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肿瘤血管的概念及其检测为出发点,介绍了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特点和检测意义;着重从肿瘤微血管密度、超声成像、光学成像及核磁共振成像等4个方面综述了肿瘤新生血管检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是保证肿瘤持续生长所必需的,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抑制物制定新策略,采用合适手段与方法,抑制肿瘤内血管新生,消除或减少肿瘤内原有血管,可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