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患者在LEEP锥切术后其宫颈中HPV消失情况.方法:对60例阴道镜下确诊为CIN的患者行HPV检测,检测方法采用凯普TM导流杂交对HPV进行分型检测,LEEP术后3、6和12个月再次检测,同时行液基薄层细胞(liquied basedcyctology test,TCT)检测.结果:术首CINI、CINⅡ、CINⅢ的感染率分别为23.10%、85.70%和96.20%,高级别病变感染率与低级别病变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清除丰分别为100%、88.89%和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持续阳性提示病变残留或复发;HPV感染与标本切缘阳性率无关.结论:LEEP治疗cIN后HPV的清除率较高,HPV检测可作为CIN术后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患者(CIN)经过LEEP锥切术后HPV感染的变化情况。方法将309例经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CIN患者,按照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分别观察三组患者LEEP术前与术后HPV感染的差异及术后3、6、9、12个月HPV感染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术前镜检与术后标本检查HPV感染情况基本一致,三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组HPV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CINⅡ、CINⅠ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HPV感染率术后3、6、9、12个月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3、6、9、1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术后HPV残存率明显低于CINⅡ组和CINⅢ组,CINⅡ组明显低于CINⅢ组;三组术后12个月转阴率分别为CINⅠ(98.94%)、CINⅡ(92.95%)、CINⅢ(86.44%),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病理级别越低HPV感染率越低,术后HPV残存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CIN病理级别高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行LEEP、冷刀锥切(CKC)术后的随访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0例行LEEP锥切、119例行冷刀锥切的CIN患者术前、术后HPV感染情况,观察锥切术后CIN的消失情况。结果:二者手术前后HPV感染率分别为:LEEP组78.3%和7.8%,CKC组64.7%和6.7%,无统计学差异,术后HPV感染率明显降低,术后HPV持续感染者宫颈病变进展率高于HPV转阴者,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HPV检测在LE EP、CKC术后可作为随访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行LEEP、冷刀锥切(CKC)术后的随访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0例行LEEP锥切、119例行冷刀锥切的CIN患者术前、术后HPV感染情况,观察锥切术后CIN的消失情况。结果:二者手术前后HPV感染率分别为:LEEP组78.3%和7.8%,CKC组64.7%和6.7%,无统计学差异,术后HPV感染率明显降低,术后HPV持续感染者宫颈病变进展率高于HPV转阴者,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HPV检测在LE EP、CKC术后可作为随访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将病理检查确诊宫颈有病变的187例患者分为3组:慢性炎症组(n=41)、宫颈上皮瘤变(CIN)组(n=62)和宫颈癌组(n=84)。采用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扩增分型技术对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作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状况及HPV基因型在各组疾病中的分布。结果 1187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者136例,阳性率为72.72%(136/187),其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95.58%(130/136)。在被测的21个HPV亚型中最常见的6个类型依次为16型(46.32%、63/136),58型(21.32%、29/136),52型(15.44%、21/136),18型(12.50%、17/136),33型(9.56%、13/136),31型(8.09%、11/136),未检测出44型、43型及6型。2慢性炎症组HPV阳性率为14.63%(6/41);CIN组HPV阳性率为85.48%(53/62)、其中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中HPV感染率分别为62.50%(10/16)、90.47%(19/21)、96.00%(24/25);宫颈癌组HPV阳性率91.67%(77/84)。CIN及宫颈癌组HPV阳性率均高于炎症组,而CINⅡ~CINⅢ组及宫颈癌组HPV阳性率又明显高于CINⅠ组。3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PV阳性者中单一感染率为67.65(92/136),多重感染率为32.35%(44/136),其中以双重感染为主,占79.55%(35/44)。4HPV感染患者年龄以30~59岁最高,但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慢性炎症组、CIN组和宫颈癌组的16型感染率分别为16.67%(1/6)、47.16%(25/53)、48.05%(37/77)。CIN组和宫颈癌组的16型感染率高于慢性炎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基因分型诊断对宫颈病变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临床诊断、治疗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对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的诊疗价值,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重度CIN中的感染情况及对LEEP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2例重度CIN患者行阴道镜活检及LEEP术治疗,并同时行高危型HPV的PCR检测,对其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在112例重度CIN患者中,CIN Ⅱ级67例,CIN Ⅲ级(包括原位癌)45例.LEEP术后随访,治愈98例,治愈率达87.5%;发现病变残留者14例(12.5%),复发者4例(3.6%).在所有患者中,92例高危型HPV检测阳性,总感染率为82.1%.CIN Ⅲ级患者HPV阳性率(93.3%)较CIN Ⅱ级患者(74.6%)显著升高(P<0.05).高危型HPV阳性组LEEP术后病变残留率或复发率与HPV阴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0.9%比20.0%,或4.3%比0;P>0.05).因CIN残留或复发而再次行LEEP术的13例患者中,检测到12例(92.3%)仍有高危型HPV感染.结论 LEEP术是诊断和治疗重度CIN的有效且理想的方法.高危型HPV与重度CIN的发生有关.术前高危型HPV阳性与否似乎与LEEP术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的关系。方法2003年3月~2004年8月随机顺序选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住院患者832例,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ybridCaptureⅡ,HCⅡ)对所有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行HPVDNA定量检测,分别对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与HPVDNA检测阳性率进行分析,所有患者HPVDNA检测均在首次入院时,未接受任何检查及治疗、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全部受检者最终诊断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诊断根据1994年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标准。结果832例宫颈病变患者中,CIN352例,其中CINI59例,CINⅡ107例,CINⅢ186例;宫颈浸润癌(SCC)480例。CINⅠ、CINⅡ、CINⅢ的HPVDNA感染率分别为67.79%、79.44%、89.25%;宫颈癌480例,Ⅰ期122例,Ⅱ期185例,Ⅲ期173例,HPVDNA感染率分别为90.98%、91.35%、93.64%。结论宫颈脱落细胞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不同程度CIN患者的HPV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宫颈浸润癌患者HPV感染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患者(P<0.05),而不同期别浸润癌患者之间HPV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4例经阴道镜活检病理确诊为CINⅡ、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LEEP术(LEEP组,50例)和CKC术(CKC组,74例)治疗CINⅡ、Ⅲ级的临床疗效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LEEP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EEP组术后锥切组织切缘阳性率大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病理累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锥切组织大小比较,CKC组锥切面积、锥高均大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比较,LEEP组与CKC组术后病灶残留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KC组复发率明显小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术后高危型HPV感染率高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较易被患者接受,但CKC在锥切组织大小可控性、降低切缘阳性率、减少术后复发及高危型HPV感染率等方面优于LEEP.  相似文献   

9.
HPV和TCT检测对LEEP治疗CIN效果的监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Leep治疗CIN的疗效和是否能有效消除HPV感染,以此评估该治疗方法对CIN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98例TCT异常,高危型HPV阳性,组织学检查证实为CIN1—3的妇女实行Leep治疗,治疗后3个月再次行TCT检查并检测高危型HPV。阳性病例行组织学检查。结果:CIN1 HPV转阴率为74.2%(49/66),病变残留率为4、5%(3/66),病变残留与HPV持续阳性成正比;CIN2~3HPV转阴率为46.9%(15/32),病变残留率为34.4%(11/32)。病变残留与HPV持续阳性成正比;CIN1组治疗后HPV阴转率及病灶彻底切除率均高于CIN2~3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意义。结论:高危型HPV感染率与CIN程度成正比,CIN2—3高于CIN1;Leep不仅可以有效治疗CIN1,而且可以有效降低HPV感染率;Leep治疗对部分CIN2~3尚不够充分,应加大宫颈组织的切除范围和深度;Leep治疗后残留病变与HPV持续阳性密切相关;TCT和HC-2检测不仅可以评价CIN疗效,而且可以作为CIN治疗后追踪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童永平 《实用癌症杂志》2015,(4):575-576,579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与TCT联合筛查时CIN病变漏诊情况。方法收集高危型HPV阳性、TCT阴性并有宫颈活检或LEEP刀手术切除标本433例,并与同期高危型HPV及TCT均阴性并有宫颈LEEP刀手术切除标本618例比较,分析各自CIN病例数。结果 HPV(+)组确诊有CINⅠ6例,CINⅡ3例,CINⅢ2例,检出率2.54%;HPV(-)组有CINⅠ1例,CINⅡ1例,检出率0.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同时,HPV(+)组高级别CIN检出率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虽然TCT为阴性,但HPV(+)组CIN检出率明显高于HPV(-)组,HPV(+)组CIN漏诊率及高级别CIN漏诊率均较高。结论对HPV(+)和TCT(-)病例,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漏诊病例发展为严重病变。  相似文献   

11.
李建华  李迎  耿文荣  李莉  郭克 《癌症进展》2019,17(11):1347-1350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及以上(CIN2+)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可能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249例CIN2+合并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接受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依据术后1年高危型HPV检测是否转阴分为术后转阴组(n=160)和持续感染组(n=89),依据治疗方式将89例持续感染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联合组(n=48)。对照组患者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术后转阴组和持续感染组患者术前高危型HPV分型及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对照组和联合组患者药物治疗后高危型HPV转阴情况。结果持续感染组患者术前多重感染率为24.72%,高于术后转阴组的21.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感染组和术后转阴组患者高危型HPV亚型均以HPV16和HPV58为主。持续感染组和术后转阴组CIN2+患者切缘情况、性伴侣人数、避孕方式、人工流产次数和CIN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为79.1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有不健康性行为史、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高级别CIN患者的术后随访,预防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发现持续感染应及时行抗病毒治疗。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可能使接受LEEP手术的CIN2+合并HPV持续感染的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2.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HC-2)技术对325例妇科疾病患者[慢性宫颈炎56例,宫烦上皮内瘤变(CIN)Ⅰ41例,CIN Ⅱ 33例,CIN Ⅲ 91例,宫颈癌104例]进行HPV DNA阳性率和含量浏定.慢性宫颈炎、CIN Ⅰ级、CIN Ⅱ~Ⅲ级和宫颈癌患者HPV阳性感染率分别为35.7%,61.0%,91.0%和100.0%o;宫颈癌前病变(CIN I~Ⅲ)和宫颈癌的HPV DNA含量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颐癌的HPV DNA含量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CINⅠ~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HPV DNA阳性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高危型HPV在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癌中的病毒含量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上升趋势.高危型HPV可以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子宫颈病变HPV感染与端粒酶活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HPV)感染与端粒酶活化在各种子宫颈病变中的关系.方法对146例子宫颈病变应用TRAP-PCR银染定性及TRAP-PCR-ELISIA定量法检测端粒酶活性,PCR法检测HPV分型;其中子宫颈癌43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7例(CIN Ⅰ~Ⅱ级39例,其中子宫颈湿疣28例;CIN Ⅲ级8例),子宫颈炎56例(轻度子宫颈炎11例,中重度子宫颈炎45例),另取正常子宫颈标本10例做对照.结果 146例子宫颈病变标本中检测结果为:(1)端粒酶阳性率和HPV16/18型阳性率:子宫颈癌>子宫颈CIN Ⅲ级>CIN Ⅰ~Ⅱ级>子宫颈炎>正常子宫颈(P<0.05);HPV6/11型阳性率:CIN Ⅰ~Ⅱ级>CIN Ⅲ级(P<0.001).(2)子宫颈癌中端粒酶阳性率:Ⅰ期<Ⅱ期(P<0.05),高分化组<中分化组(P<0.01);HPV16/18阳性率:Ⅰ期<Ⅱ期(P<0.025),高分化组<中分化组(P<0.05);子宫颈腺癌与鳞癌端粒酶及HPV差异无显著性(P>0.05).(3)端粒酶阳性值及HPV6/11、HPV16/18拷贝数:子宫颈癌>子宫颈CIN(CIN Ⅲ级>CIN Ⅰ~Ⅱ级)>子宫颈炎(P<0.001).(4)4例端粒酶及HPV均阳性子宫颈CIN Ⅰ~Ⅱ级病例经治疗后,端粒酶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端粒酶活性及HPV拷贝数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HPV6/11:P<0.01).结论 HPV感染尤以16/18型和端粒酶的激活与子宫颈病变恶变关系密切,其可能通过激活端粒酶诱发癌变.  相似文献   

14.
薛鹏  沈洁  李莉  赵静  陈汶  乔友林  江宇 《癌症进展》2019,17(10):1160-1163,1177
目的比较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和HPV DNA检测技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及以上(CIN2+)患者的诊断价值,并评价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在不同实验室间的一致性。方法采用HPV E6/E7 mRNA和HPV DNA检测技术对212例门诊体检的健康者和住院的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进行检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检测技术诊断CIN2+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北京市迪安中心实验室和北京市怀柔妇幼保健院实验室均采用HPV E6/E7 m RNA检测技术检测同一批标本,评价实验室间检测的一致性。结果HPV E6/E7 m RNA检测的阳性率为38.7%,与HPV DNA的阳性率4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E6/E7 mRNA和HPV DNA的检测阳性率均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1)。HPV E6/E7mRNA检测CIN2+的灵敏度为92.96%,与HPV DNA的90.1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PV E6/E7mRNA检测CIN2+的特异度为88.65%,高于HPV DNA的7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实验室采用HPV E6/E7 m RNA检测阳性一致的标本例数为78,阴性一致的标本例数为121,总一致率为93.87%,Kappa=0.872,一致性较好。结论与HPV DNA检测技术相比,HPV E6/E7 mRNA检测宫颈病变的特异度更具优势,实验室间重复性检测的一致率较高,有望成为中国宫颈癌HPV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联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9月—2019年12月接收的220例确诊高危型HPV感染且病理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单纯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观察组予以CKC联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术后定期复查HPV、TCT并察看阴道分泌物,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HPV转阴率为51.82%、70.00%、83.64%,治疗总有效率为62.73%、82.73%、91.8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TCT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年龄<50岁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50岁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阴道分泌物正常率为48.18%、64.55%、84.55%、92.73%,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冷刀锥切术联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HSIL合并高危型HPV感染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阴道环境,有效促进高危型HPV感染的消退,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且高龄妇女更加受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在海口市中医院检验科行宫颈癌病变检查的220例患者进行宫颈癌筛查,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HPV感染情况。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20例患者中,宫颈癌80例(36.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40例(18.2%),CINⅡ级~CINⅢ级80例(36.4%)和慢性宫颈炎20例(9.1%)。宫颈癌、CINⅠ级、CINⅡ级~Ⅲ级和慢性宫颈炎患者HPV阳性率分别为100.0%(80/80)、75.0%(30/40)、95.0%(76/80)和30.0%(6/20)。宫颈癌患者HPV DNA水平显著高于CINⅡ~Ⅲ级、CINⅠ级和宫颈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Ⅲ级和CINⅠ级患者HPV DNA水平显著高于宫颈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检测可作为预测CIN和宫颈癌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期病变.宫颈锥切术已成为CIN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病理切缘阳性是宫颈锥切术后病变复发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对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cone,CKC)或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的CI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造成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的原因,旨在降低切缘阳性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市妇婴医院2013-01-01-2014-12-31经阴道镜宫颈活检诊断为CIN并接受宫颈锥切术471例患者,对患者年龄、是否绝经、HPV感染、病变范围、手术方式、病变级别和术后病理提示宫颈上皮腺体受累等7种因素与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471例宫颈锥切术患者中63例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阳性率为13.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与HPV感染(x2=8.470,P<0.05)、手术方式(x2=8.851,P<0.01)、病变级别(x2=9.842,P<0.05)及宫颈上皮腺体受累(x2=3.560,P<0.05)有关,与患者年龄(t=1.293,P>0.05)、是否绝经(x2=0.204,P>0.05)及病变范围(x2 =0.498,P>0.05)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LEEP和宫颈高级别病变是CIN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其中HPV感染因素,与HPV阴性组比较,HPV低危和高危组OR值分别为2.611(95%CI为1.214~5.615)和2.338(95%CI为1.100~4.968);病变级别因素,与CINⅠ比较,CINⅡ、CINⅢ和早期宫颈癌组OR值分别为7.903(95%CI为1.046~29.725)、27.852(95%CI为4.131~86.835)和21.548(95%CI为1.373~124.877).结论 HPV感染、LEEP及CIN高级别病变是造成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在CIN制定宫颈锥切手术方式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人类乳头瘤病毒不同亚型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雪  张杰  武景波  韩非 《肿瘤》2011,31(4):364-368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不同亚型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PCR-reverse dot blot,PCR-RDB)基因芯片技术分别检测100例宫颈组织活检标本以及其中70例配对细胞刷检标本的HPV感染情况。结果:100例宫颈组织活检标本的HPV总检出率为82%,检出HPV亚型15种。高危型HPV检出HPV-16(37%)、HPV-58(11%)、HPV-33(11%)和HPV-52(7%);高危型HPV检出率自鳞化增生(16.67%)、CINⅠ(57.14%)、CINⅡ(68.18%)、CINⅢ(75.68%)至ICC(85.71%)呈明显增加趋势(P<0.05)。HPV-16在CINⅠ与CINⅡ和CINⅢ组中的检出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70例宫颈细胞刷检标本的HPV检出率为64.28%,组织活检标本HPV检出率为80.00%;HPV亚型检测完全一致率不够理想(kappa<0.40)。结论:高危型HPV特别是HPV-16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明显相关,低危型HPV感染的宫颈病变中常伴有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组织活检标本的HPV检出率高于细胞刷检标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宫颈高级别CIN术后残留、复发特点,探讨CIN病例术后临床复诊的重要性.[方法]宫颈高级别CIN行锥切手术治疗595例,术后病理诊断残留58例,术后第4个月开始定期随访,随访手段为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进行活检及ECC.[结果]595例手术后病灶残留58例,残留阳性率9.75%,其中CIN2残留阳性率1.46%,实际残留率0,HPV持续阳性率0;CIN3残留阳性率14.10%,实际残留率2.05%,HPV持续阳性率1.03%.[结论]高级别CIN术后病理诊断边缘或/和基底有病灶残留,需要在随访中进一步明确,对实际残留病例应把握处理时机及恰当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广东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细胞学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2636名妇女宫颈刷出物中13种高危型HPV,其中454例同时做宫颈脱落细胞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细胞学诊断采用Bethesda分级系统(TBS)。结果2636名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6.5%,其中20岁以下(含20岁)年龄组的高危型HPV感染率最高(59.4%),41~50岁年龄组最低(21.0%)。新会地区HPV感染率显著低于东莞、深圳和广州(P<0.01)。16例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为93.8%,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19.2%)和宫颈炎患者(30.8%,P<0.001)。454例同时做TCT检查的妇女中,鳞状细胞癌(SCC)、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不典型鳞状细胞(ASC)的高危型HPV检出率分别为100%(2/2)、100%(12/12)、88.9%(16/18)和37.8%(28/74)。HPV阳性检出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而显著增加。结论高危型HPV是宫颈病变的重要病因学因素,可能诱发宫颈癌,HPV检测是筛查宫颈癌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HPV感染率的年龄和地区性差异可能和受检者不同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