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鼻咽癌在IGRT中不同匹配方式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对同一鼻咽癌患者,在图像采集条件和方法,图像匹配区域,图像重建模式相同的条件下,观察15次治疗重复摆位后用CBCT采集的图像信息,通过XVI系统分别采用骨和灰度两种模式与参考图像匹配,观察两种图像匹配方法对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用骨匹配的摆位误差结果在X、Y、Z方向上分别为(0.0693±0.0739)cm、(0.1587±0.061)cm和(0.1907±0.0662)cm;用灰度匹配的摆位误差结果在X、Y、Z方向上分别为(0.0533±0.0514)cm、(0.1553±0.053)cm、(0.1807±0.0706)cm。对两种匹配方法分别在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进行比较,t检验结果显示X、Y、Z方向上P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行IGRT时采用骨匹配模式进行图像匹配是一种准确、快捷的方法,可以提高IGRT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鼻咽癌在IGRT中不同匹配方式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对同一鼻咽癌患者,在图像采集条件和方法,图像匹配区域,图像重建模式相同的条件下,观察15次治疗重复摆位后用CBCT采集的图像信息,通过XVI系统分别采用骨和灰度两种模式与参考图像匹配,观察两种图像匹配方法对摆位误差的影响. 结果: 用骨匹配的摆位误差结果在 X、Y、Z方向上分别为(0.0693±0.0739)cm、(0.1587±0.061)cm和(0.1907±0.0662)cm ;用灰度匹配的摆位误差结果在X、Y、Z 方向上分别为(0.0533±0.0514)cm、(0.1553±0.053)cm、(0.1807±0.0706)cm.对两种匹配方法分别在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进行比较,t检验结果显示X、Y、Z方向上P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咽癌行IGRT时采用骨匹配模式进行图像匹配是一种准确、快捷的方法,可以提高IGRT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曲颂  朱小东  李龄  付庆国 《肿瘤防治研究》2011,38(12):1434-1437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治疗中不同图像配准方法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医科达Synergy IGRT直线加速器分别治疗腹部肿瘤患者20例,每次治疗前均行锥形束CT(CBCT)扫描,重建获得的CBCT图像与原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分析X、Y、Z轴方向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骨性配准、灰度值配准及手动配准间的差异。结果20例腹部肿瘤患者治疗前共行282次CBCT扫描,手动配准、骨性配准、灰度值配准在X轴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02±0.27)cm、(-0.04±0.28)cm、(-0.03±0.27)cm,在Y轴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08±0.46)cm、(0.11±0.48)cm、(0.09±0.48)cm,在Z轴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01±0.28)cm、(-0.02±0.28)cm、(-0.02±0.28)cm;X 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57±1.78)°、(0.73±2.17)°、(0.67±1.98)°,在Y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15±1.24)°、(0.12±1.51)°、(0.23±1.47)°,在Z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05±0.92)°、(0.02±1.02)°、(0.18±1.04)°,其中骨性配准与灰度值配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与手动配准的摆位误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肿瘤患者行IGRT时,需要根据病变具体部位选择配准方式,建议骨性配准后必要时结合手动微调,直到配准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适形放射治疗不同固定方法对摆位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两种不同固定方法摆位误差值的大小 ,为设计PTV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面膜固定组20例 ,泡沫枕尼龙带固定20例 ,按放疗处方规范摆位 ,每周在模拟机下拍片一次 ,与定位片比较误差大小。[结果]等中心点误差值面膜组为(0.94±1.47)mm,泡沫枕尼龙带固定组为(1.38±1.94)mm。[结论]①面膜组摆位误差明显低于普通组(P<0.01) ;②设计PTV时 ,不同固定方法 ,预留范围应有所区别 ,面膜组可定为3mm ,普通组为5mm。以免漏照射或造成不必要照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4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用于乳腺癌放疗定位,并对4种不同的固定方式的摆位精度分析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放疗患者34例,其中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锁骨上下区放疗)患者14例.将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20例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负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四种不同配准方法对食管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应用瑞典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治疗食管癌患者100例,每位患者治疗前用锥形束CT(CBCT)扫描。将获得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分析左右(X)、头脚(Y)、上下(Z)方向上的平移误差,比较自动灰度配准、自动灰度+手动配准、自动骨性配准、自动骨性+手动配准四种配准间的差异。结果:100例食管癌患者共进行400次配准。自动灰度配准、自动灰度+手动配准、自动骨性配准、自动骨性+手动配准在左右(X)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2.70±2.20)mm、(3.04±2.36)mm、(2.76±2.24)mm、(3.04±2.45)mm,在头脚(Y)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2.82±2.15)mm、(2.95±2.31) mm、(2.74±1.78)mm、(2.66±1.82)mm,在上下(Z)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2.42±1.91)mm、(2.49±2.02)mm、(3.07±2.16)mm、(2.67±2.02)mm。其中自动灰度与自动灰度+手动配准在X、Z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骨性与自动骨性+手动配准在X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灰度与自动骨性、自动灰度+手动配准与自动骨性+手动配准在X、Y、Z方向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肿瘤的图像配准,加上手动配准是有必要的,骨性配准+手动配准精度和稳定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胸段食管癌IGRT中摆位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用CBCT测量食管癌IGRT中的摆位误差,为ART开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使用千伏级CBCT采集23例胸段食管癌治疗前、后摆位图像,探讨配准方法、病变部位以及不同治疗时间IGRT前摆位误差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 骨性及灰度匹配在x、z轴测量摆位误差有显著差异。不使用CBCT下PTV在x、y、z轴向胸上段癌分别外扩6、17、6 mm,胸中段癌分别外扩4、17、6 mm,胸下段癌分别外扩11、11、4 mm。每次使用CBCT行疗前摆位误差纠正则x、y、z轴向分别外扩2、2、4 mm。不同治疗时间IGRT前摆位误差在y轴上相近(P=0.858),在x、z轴上自第5周开始IGRT前摆位误差均高于其他几周(P=0.001, P=0.000)。结论 胸段食管癌IGRT中建议采用灰度配准。不同部位食管癌PTV在x、y、z轴向外扩范围应有所不同。IGRT可使PTV外放边界显著缩小。疗前期摆位误差可考虑用于指导后续治疗,治疗后期患者x、z轴向疗前摆位误差变大,建议自第5周时更换体膜进行模拟定位,重新制定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9.
面罩固定不同标记法在重复摆位中的精度比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 ,采用面罩固定可减少体位变动误差 ,提高摆位的重复性和治疗精度。但是 ,作者发现在用面罩固定时 ,用不同的面罩标记法对摆位精度有不同影响。本文通过用CT模拟定位系统测量头颈部体位固定面罩的 2种不同标记法在重复摆位中的误差 ,以确定提高头颈部重复摆位精度的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CT模拟定位系统 [SCT6 80 0TX螺旋CT(SHIMAD ZU) ]、激光定位器 (GAMMEX)及Uni Frame头颈体位固定面罩 (MED TEC)。选择头颈部肿瘤患者 4例 ,其中脑瘤 2例 ,鼻咽癌 2例。1.2 两种…  相似文献   

10.
CBCT配合6D治疗床对食管癌放疗摆位偏差的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6个自由度(Six-degree,6D)摆位误差的纠正和再纠正.方法:2008年6月到2009年6月我院用ELEKTA公司的具有六维调节床的Synergy IGRT治疗机治疗胸部肿瘤患者14例.所有患者在每次的治疗前(IGRT纠正前)、IGRT六维床纠正后和治疗后用KV级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获取患者的3种容积CT图像.结果:IGRT纠正前、纠正后六维误差有4项的摆位偏差经纠正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纠正前后摆位边界的减少幅度,平移为0.67 cm~1.27cm,旋转为1.6度~2.3度.患者在IGRT治疗后的体位变化对六维误差影响仅Z轴平移和Y轴旋转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患者治疗中体位的平移均小于0.04cm,体位旋转均小于0.2度.IGRT纠正后的平移误差均小于1mm,旋转误差均小于0.5度.结论:IGRT对胸部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纠正有明显的作用,且能较大幅度减少摆位边界,缩小计划靶区而减少正常组织的受量.胸部肿瘤IGRT治疗过程虽然体位有所变动,但六维变化范围均很小不影响治疗.当IGRT纠正前的六维偏差有渐大趋势时要注意热塑体模是否有变形的可能.为提高和保证胸部肿瘤放疗的精确性,当平移误差大于1mm,旋转误差大于0.5度时要重新配准纠正六维误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臂平放置身体两侧(A组)与双臂交叉抱肘上举置额前(B组)两种不同体位对食管癌分次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患者仰卧双臂A或B体位,热塑体膜固定。放疗前3次及其后至少1 次/周CBCT扫描,骨配准并结合人工校对获得患者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线性摆位误差并行成组t检验。结果 每组各 11例,A组CBCT共92人次,B组共87人次。摆位绝对误差只有左右方向(x轴) A组大于B组,分别为(2.46±1.79)、(1.91±1.71) mm (P=0.036)。摆位相对误差只有上下方向(y轴) A组小于B组,分别为(0.09±3.90)、(1.91±4.12) mm (P=0.003)。三维矢量摆位误差A、B组相近(P=0.751)。放疗中每周绝对摆位误差和三维矢量摆位误差A、B组均相近(P>0.05)。结论 两种体位对食管癌分次放疗的摆位误差各有优劣,但均在可控范围内。可根据临床实际选用合适的治疗体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方式治疗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疗效 ,并分析其它相关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 1988年 1月至 1996年 3月共收治住院 895例首程根治鼻咽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 ,分为常规放疗组、腔内放疗组、超分割放疗组和同期放化疗组。结果 :(1)本组病例总的 5年生存率为 5 0 6 4 % ,总的 10年生存率为 2 3 .2 9% ;其中常规组、腔内组、超分割组和同期放化疗组的 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4 7. 33%、5 2. 6 7%、5 8. 82 %和 5 8 .85 % (P <0. 0 5 )。 (2 )Ⅰ、Ⅱ、Ⅲ、Ⅳ期病例的 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88 89%、76 88%、5 6 . 6 7%和 31 .95 % (P <0 0 0 0 1)。 (3)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常规组 83 95 %、腔内组 89. 4 0 %、超分割组 92. 4 5 %和放化疗组 96 . 0 6 %。 (4)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N分期对生存率的影响最大 (P <0. 0 0 0 1) :不同的放疗方式及T分期对生存率亦有影响 (P <0 .0 5 ) ;加用化疗能提高生存率 (P <0 . 0 1)。结论 :采用不同的放疗方式 ,对生存率及局控率有影响 ;根治性放射治疗联合同期化疗对于N分期晚的鼻咽癌的远期疗效似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红蛋白(Hh)浓度对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1996年8月-1997年10月26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食管癌患者接受后程加速超分割根治性放疗,采用6MVX线放疗,DT66~68Gy。放疗前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分为4个组(≥110g/L为正常组,95~109g/L为轻度贫血组,75~94g/L为中度贫血组,小于75g/L为重度贫血组)。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其中血红蛋白〈95g/L患者的1、3、5年局控率及生存率低于血红蛋白〉195g/L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红蛋白浓度对食管癌放射治疗预后有显著影响,血红蛋白水平越低,局控率及生存率也越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双手交叉和抱肘置顶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侧野深度的影响。[方法]29例患者模拟机上真空袋固定,机架0°位设定统一的照射野边界、源皮距以确定中心点。将机架旋转至90°,分别测量双手交叉和抱肘置顶时的侧野深度。[结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双手交叉和抱肘置顶的侧野深度分别为15.13±0.77cm(14.0~16.4cm)和15.33±0.74cm(14.0~16.9cm),两种置顶方式的平均差值为0.1928cm(95%CI:0.0385~0.3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7,P=0.011)。[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体位固定以双手交叉置顶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omotherapy兆伏级CT(megavoltage CT,MVCT)摆位误差修正的精度及其对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放边界的影响。方法选取头颈部、胸部和腹部肿瘤患者各20例。每例患者治疗期间各随机选6次治疗,每次治疗前行MVCT扫描、配准,得到摆位修正前误差数据,摆位修正后再进行1次MVCT扫描、配准,得到修正后的误差数据,分析修正前和修正后误差分布情况,并计算MVCT摆位修正前、后因摆位误差引起的PTV外放边界大小。结果摆位修正后的摆位误差比修正前下降,所有部位修正后摆位误差的平均值均≤0.5 mm。在每次治疗前进行误差修正的情况下,所有部位因摆位误差引起的PTV外放边界均<2 mm。结论MVCT摆位误差修正可减小PTV外放边界大小,修正后精度非常高,可保证Tomotherapy治疗摆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osaiQ系统在图像引导放疗(IGRT)中验证摆位误差和治疗精度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8日至2017年5月30日行IGRT的510例恶性肿瘤患者。通过初审和终审的摆位误差,以及IGRT前MosaiQ系统记录的加速器治疗床值和校位完成后记录的治疗床值,统计分析各个部位肿瘤摆位误差的大小和治疗精度。结果头脚(Y)、左右(X)和前后(Z)3个方向上,头脚方向摆位误差最大(P<005);头部、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5个部位中,腹部肿瘤摆位误差最大(P<0.05);初审与终审间摆位误差的差异较小(P>0.05),3个方向摆位误差的均值都小于2 mm。5个部位治疗精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超过了80.0%;头脚(Y)方向的精确率为84.7%,低于左右(X)和前后(Z)方向(P<0.05)。结论 应用MosaiQ系统记录摆位误差和治疗精度可以对放疗技师在治疗摆位中起到规范作用,实现IGRT的全方位监控,为科室的放疗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首次摆位行锥形束CT验证的重要性.方法:对接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92例食管癌患者,首次摆位采用锥形束CT影像技术(CBCT),获得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校正,获得X、Y、Z轴及矢状轴旋转摆位误差共368个数据.结果:X轴误差为(0.22±0.19)cm,其中胸下段组为(0.34±0.26) cm.Y轴误差为(0.40±0.28)cm,其中颈段和胸上段组为(0.45±0.34)cm.Z轴误差为(0.34±0.26)cm,其中胸中段组为(0.38±0.27) cm.矢状轴旋转误差为(0.11±0.12)°.结论:CBCT可减少食管癌首次摆位误差.建议根据肿瘤生长位置外放计划靶体积(PTV).  相似文献   

18.
镍钛合金支架对食管癌放射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镍钛合金支架对食管等部位的恶性狭窄和食管—气管瘘及食管穿孔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不但重建食管的通畅性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为其它治疗创造条件。食管癌患者支架治疗后往往联合放射治疗。但金属支架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 ,报道较少 ,未见利用仿真体模研究其剂量变化的报道。本实验采用直线加速器作为放射源 ,利用仿真体模对镍钛合金支架置入食管前后的吸收剂量进行测量 ,探讨其对放射治疗可能产生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仪器和材料 :体模采用SMN 1型仿真体模 (上海放射医学研究所 ) ;RGD 3A热释光剂量仪 (中国防化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方式治疗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并分析其它相关因索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从1988年1月至1996年3月共收治住院895例首程根治鼻咽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放疗组、腔内放疗组、超分割放疗组和同期放化疗组.结果:(1)本组病例总的5年生存率为50.64%,总的10年生存率为23.29%;其中常规组、腔内组、超分割组和同期放化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7.33%、52.67%、58.82%和58.85%(P<0.05).(2)Ⅰ、Ⅱ、Ⅲ、Ⅳ期病例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89%、76.88%、56.67%和31.95%(P<0.0001).(3)局部控制率分别为:常规组83.95%、腔内组89.40%、超分割组92.45%和放化疗组96.06%.(4)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N分期对生存率的影响最大(P<0.0001):不同的放疗方式及T分期对生存率亦有影响(P<0.05);加用化疗能提高生存率(P<0.01).结论:采用不同的放疗方式,对生存率及局控率有影响;根治性放射治疗联合同期化疗对于N分期晚的鼻咽癌的远期疗效似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疗中管饲营养支持与非管饲营养支持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有高危因素的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管饲(TF)组60例和非管饲(NTF)组60例,两组均行放疗中营养干预。对比两组营养支持条件下的食管炎、骨髓抑制发生率,并观察比较肺部感染、营养状况、放疗完成等。结果 TF组≥2级食管炎发生率均低于NTF组(P<0.05);TF组1、2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与NTF组相相近(P>0.05),3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NTF组(P<0.05);TF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NTF组(P<0.05);TF组BMI、前白蛋白指标变化优于NTF组(P<0.05);TF组1例患者因4级食管炎未完成放疗,NTF组有5例未完成放疗(P<0.05);TF组住院时间平均缩短6.2 d (P<0.05)。结论 在对有高危因素的食管癌患者行放疗时,营养供给中使用管饲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完成率,并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