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分析李世增教授治疗痤疮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李世增教授治疗痤疮的首诊病案152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李世增教授治疗痤疮的用药经验。结果:对152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5个、新处方9个。结论:李世增教授治疗痤疮具有用药组合多样性和用药集中性的特点,符合其对痤疮的五脏论治结合随证(症)加减的证治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孟如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运用关联规则和复杂熵聚类分析法对孟如教授1997-2018年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历资料中615首处方进行用药频次、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等数据分析。结果615首处方中用药频次在20以上的药物有82味,其中有补益作用药物28味,有清热作用药物26味,有理气消食、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化痰利湿等作用药物各占一定比例。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53组,其中补益药物组合18组,补泻药物组合34组;常用处方为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生脉散。聚类算法分析得出常用药对26对,以“生地黄,水牛角”、“生地黄,青蒿”、“青蒿,鳖甲”等为临床常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9组,得到可能的新处方9个。结论孟如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具有独到的用药组方规律,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于传承研究工作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朱生樑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朱生樑教授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专科门诊有效首诊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基于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等分析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及组方用药规律并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 共纳入354首有效处方,涉及110味中药,高频药物(≥90次)22味。处方中药物以温性为主,寒、平为辅;五味以苦、辛、甘味为主;归经主要入脾、胃、肝经。中医辨证分型包括肝胃郁热证、中虚气逆证、痰气郁阻证等。核心中药15味,核心组合14个,新处方7首。结论 朱生樑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重视调气,常用疏肝健脾、和胃通下、清热化痰、养阴止痛之法,可为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运用中药方剂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用药频次及常用剂量、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频次。运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法,提取核心药物组合,并采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预测潜在新处方。结果:通过文献检索及筛选,最终录入210首方剂,通过“频次统计”共提取出181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次2 410次。其中,使用频次≥15次的中药共46味,根据功效主治,可大致包括理气药、安神药、补气药、清热药及补血药等。分析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归经规律可知,温性、甘味药物最为常用,多归于心经,肝经和脾经次之。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发现,在药物组合中,白芍-柴胡应用最多;枳壳和柴胡的关联度最强,高达90%;网络图则提示,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等药物为关联网络的核心。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组合,可得到24个药物核心组合。运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提取出核心药物组合12种,进一步聚类得到6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聂惠民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99~2005年聂惠民治疗月经后期的病案,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以及关联规则,总结聂惠民治疗月经后期的用药规律及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37个处方进行分析,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当归、柴胡、川芎、赤芍、熟地黄、生地黄、炒白芍、牡蛎、党参、龙骨等,药物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居多,主要归肝、脾、心、肾经,常用的药物组合有川芎、当归,当归、柴胡,赤芍、川芎,赤芍、当归,熟地黄、当归等。依据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蝉蜕、桑叶、桑白皮等5组核心组合及由此构成的5首新处方。结论:聂惠民尤善于从郁论治,解郁调经法为治疗月经后期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经方,常用经方合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讨王鹏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用药规律。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肺病科王鹏教授接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药物的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统计,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数据挖掘及网络可视化。结果 共收集处方330首,涉及药物166味,药物频次>150次的中药有12味,药性多为温性,药味多为苦味,归经多为肺、脾、胃、肝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1组高频药物组合,药物组合关联规则20条,核心药物为柴胡、黄芩、白芍、甘草、瓜蒌皮、薤白、法半夏、枳壳、射干、麻黄。经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到7个潜在新方。 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王鹏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组方规律,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腱鞘炎中药外用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自建库至2015年治疗腱鞘炎的中药外用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76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27个核心组合和3首新处方。结论腱鞘炎常用的药物以祛风湿、活血化瘀药为主。该研究结果对治疗腱鞘炎的组方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谢作钢教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谢教授门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处方320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相关用药数据库,对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并运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对药物之间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320首处方涉及112味药物,药物频次共5005次,平均每首处方用药15.6味。在高频中药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以补虚药和活血药为主,排名前5位分别为枸杞子、女贞子、当归、桃仁、白芍。在药物四气方面以“温”药和“寒”药为主,寒温并用。药味上以甘味和苦味为主。归经方面则以肝经为最,脾经、肾经次之。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50个,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组合为“当归—白芍”。通过聚类分析,得到14个中药的核心组合,7个聚类方。结论:谢教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从肝肾、气血、经络出发,以补肾强精,聚精养血为根本,并强调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李应东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李应东教授治疗CHF的用药处方354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用药频次分析、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常用药物关联度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及熵聚类新处方分析等。结果 得到使用频次≥30的中药26味,排名前七的为桂枝、枳实、丹参、炙甘草、赤芍、炒白术、茯苓,排名前七的药物组合为桂枝-枳实、丹参-桂枝、丹参-枳实、丹参-桂枝-枳实、炙甘草-桂枝、炙甘草-枳实、炙甘草-桂枝-枳实,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2组,提取治疗CHF的新处方6首。结论 李应东教授治疗CHF用药常寒温并用,并善用药对,用药规律符合该病的病机特点,可为临床治疗CHF提供新的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10.
探讨名老中医徐志瑛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徐志瑛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处方,将所得资料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对其处方用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对筛选出的138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8个核心组合和4首新处方.[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探讨韩世荣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用药经验.方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收集韩世荣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门诊病案,并将数据录入此软件,对录入的处方进行四气五味统计、药物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121个处方,涉及113味中药,使用频次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王晖教授治疗糖尿病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王晖教授治疗糖尿病的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王晖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200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前6位中药依次为山药、苍术、黄芪、玄参、生地黄、桑叶,常用药对为玄参配苍术、黄芪与山药等,并挖掘出32个核心组合和12首新处方,药物多出自王晖教授自拟"降浊合剂"和"宁心舒情汤"。[结论]王晖教授治疗糖尿病经验丰富,多用养阴清热、调畅气机之品,应用灵活,配伍严谨。数据挖掘法的应用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总结吴生元教授辨治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用药特点,分析挖掘骨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及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采集就诊于吴生元教授门诊骨关节炎患者处方,双人校对审核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使用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及用药频次统计组方规律,使用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无监督熵聚类、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分析挖掘方法等进行药物组合分析。结果 筛选处方395张,出现频次大于10的高频药物46味,温、甘性味药物最为常用,归脾、肺、肝、肾四经的药物最多。结论 吴生元教授治疗骨关节炎用药强调“调补中焦”和“甘温补虚”;在此基础上辨证选用,以病为核心、以症为辅助治疗骨关节炎,形成独特诊疗经验。  相似文献   

14.
收集整理李其信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门诊病历100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利用该软件的集成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四气五味归经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挖掘李其信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处方规律。对筛选出的100首处方进行频次分析及药物间的关联分析,共提取出核心药物组合6个:肉苁蓉—鹿角胶—制何首乌,覆盆子—黄精—甘草,菟丝子—山茱萸—王不留行,肉苁蓉—大枣—柴胡,覆盆子—黄精—土茯苓—薏苡仁,白芍—山茱萸—鹿角胶。基于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3首新处方:(1)肉苁蓉,鹿角胶,制何首乌,大枣,柴胡;(2)覆盆子,黄精,甘草,土茯苓,薏苡仁;(3)菟丝子,山茱萸,王不留行,白芍,鹿角胶。从李其信教授用药规律可知其治疗男性不育症多以补肾填精、疏肝健脾、祛湿为法,并根据兼症进行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马红珍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2020年1月-8月其在浙江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四诊及中药处方,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对处方药物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分析组方规律、探寻新方及常见证型组方特点分析。结果:在纳入标准的171首方剂中,涉及中药139味,统计分析示用药频率在40%以上的分别为黄芪、茯苓、防风、牛膝等17味中药,药物组合频次前6位的分别是黄芪-茯苓、黄芪-防风,牛膝-黄芪、黄芪-炒白术、黄芪-山药、防风-茯苓,挖掘出41个核心组合和新方6首。结论:马红珍教授治疗IgA肾病调节“肺-脾-肾”轴,以扶正固本为主,辅以活血化瘀、利水渗湿、消瘀泄浊等法适时祛邪,注重整体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黎小斌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月经后期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黎小斌教授临床治疗PCOS月经后期的有效病案,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病案数据库,利用该平台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得到黎小斌教授治疗PCOS月经后期的140首病案处方,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45次的药物有11味,所用药物多归肝、脾、肾经,多用甘温之品。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型为肝肾不足证。高频药物组合有10个,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2条药物关联规则,衍化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4个,新处方7首。【结论】数据统计结果体现了黎小斌教授治疗PCOS月经后期重视补益肝肾及健脾益气,兼以化痰祛瘀的用药特点,可为中医妇科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中风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张学文教授近5年治疗中风病肝热血瘀证的病例,采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中风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经验和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97首典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处方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天麻,其次是丹参、磁石、钩藤、地龙、水蛭等;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前5位分别是"丹参、天麻""磁石、天麻""水蛭、天麻""钩藤、天麻""天麻、地龙";基于系统熵聚类分析方剂组方规律得出药物核心组合8组(16个)和新处方6个。结论:张学文教授治疗中风病肝热血瘀证多用清肝化瘀、活血通络化痰之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挖掘分析朱良春教授治疗痹证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朱良春教授医案57则,共计115首处方,将所得资料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方药的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新方分析等,对其处方用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115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个。[结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深入挖掘朱良春教授治疗胸痹的用药经验,以期用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收集到的46首吴银根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的膏方处方中的药物使用频次和药物间的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以探索吴银根教授利用膏方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用药规律。结果挖掘到了膏方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提取出"黄芩—炒山栀子—黄连"等10个核心组合和"麦冬—南沙参—生地黄—熟地黄—杜仲"等9个新处方。认为吴银根教授利用膏方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用药总则为清肺化痰凉血、益气养阴补肾,同时注意兼病、并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林毅教授治疗乳癖的用药规律。方法采集并整理林毅教授诊治的乳癖病案,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关联规则和熵聚法方法数据挖掘。结果共收集乳癖病案593例,其中肝郁气滞案242例,痰瘀互结案152例,冲任失调案199例,上述3证病案处方分别涉及中药98味、102味、112味,通过频次分析得到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处方药对,经聚类分析处方中核心组合。结论林毅教授治疗乳癖病经验为:辨证施治,病证结合,标本兼顾;五脏相关,肝为至要,平衡为宗;知药善用,组方精妙,用药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