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梁婧  张黎  佘兮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9):1740-1742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01/12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2例1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2wk后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3mo,观察视力、眼压和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随访3mo后,患者视力提高10眼,无变化1眼,视力下降1眼.平均眼压由术前41.22±8.29mmHg降至术后3mo的16.08±4.9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阀植入术后1眼患者发生了浅前房,1wk后完全恢复.1眼患者术后出现了少量前房积血,3d后完全吸收.1眼激光光凝术后1 mo发生了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后视力部分恢复,眼压控制良好.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植入Ahmed青光眼阀和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是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或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6-02/2017-06我院收治的NVG患者40例40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光凝)和B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全视网膜光凝),每组20例20眼。治疗后随访6mo,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眼压控制率和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等。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6mo,B组眼压低于A组(P<0.05),但两组视力、眼压控制率、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无差异(均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和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NVG安全有效,前者术式降眼压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式青光眼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效果观察。方法:前瞻性研究。将我院眼科2015-05/2018-05间临床诊断为NVG的患者59例60眼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0例21眼采取改良式青光眼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对照组39例39眼采用单纯睫状体光凝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观察3mo,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对比无差异,在随诊观察3mo中均较术前眼压降低(P<0.05),两组患者眼压在术后1wk,1、3mo有差异(均P<0.05),术后1mo两组患者新生血管变化有差异(Z=2.74,P<0.05)。结论:改良式青光眼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较单纯睫状体光凝在NVG中的应用价值高,降压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注射三种剂量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RP)后行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我院2018-05/2020-09收治的NVG患者37例37眼,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3~5d后行PRP。术后1wk内接受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术前玻璃体腔注射三种剂量康柏西普分为低剂量组(13眼)、常规剂量组(12眼)、高剂量组(12眼),分别玻璃体腔注射10mg/mL康柏西普0.03、0.05、0.08mL(含康柏西普0.3、0.5、0.8mg)。观察三组患者玻璃体腔注药后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NV)消退情况,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眼压(IOP)、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发症。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三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后3~5d,虹膜及房角NV消退眼数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χ2=0.132,P=0.003)、常规剂量组(χ2=0.154,P=0.015)。三组术后1、3、6mo时,BCVA、IOP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术后12mo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的IOP分别为14.12±2.63、13.37±2.18、12.15±1.43mmHg,高剂量组IOP均低于低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均P<0.05)。术后12mo高剂量组BCVA均优于低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均P<0.05)。术后12mo并发症发生率三组之间均无差异(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0.8mg高剂量康柏西普联合PRP及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治疗NVG临床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贯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8-06/2020-01我院眼科收治合并白内障的NVG患者18例18眼。所有患者均术前3~7d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符合手术指征后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术,术后随访12mo,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1、7d,1、3、6mo,1a眼压分别为25.94±11.82、15.39±4.97、15.94±2.69、15.33±4.54、18.89±7.95和16.27±5.22mmHg,均低于术前平均眼压51.44±8.18mmHg(P<0.05)。末次随访时67%(12/18)患者BCVA提高,28%(5/18)BCVA不变,1眼BCVA降低; 术后1a手术完全成功15眼(83%),部分成功2眼(11%),失败1眼(6%)。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贯序治疗合并白内障的NVG可以有效控制术后眼压,同时尽可能地提高患者BCVA,便于随诊和治疗视网膜原发疾病,可作为合并白内障的NVG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0-12在我院就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47例47眼的临床资料。随访6mo,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6mo,本组患者视力提高25眼(53%),其中术前无光感8眼中,提高至0.2、0.02各1眼,提高至手动/30cm 2眼,从无光感恢复光感2眼; 视力无变化19眼(40%); 视力下降3眼(6%)。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6mo,40例40眼未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手术完全成功率为8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7d,1、3、6mo眼压分别为15.6±6.2、12.8±5.9、14.7±5.3、17.1±6.9、18.3±6.7mmHg,与入院时眼压(46.0±11.9mmHg)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3d后眼压(39.9±12.5mmHg)相比有显著差异(F=106.65,P<0.001)。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出现前房积血3眼,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后积血于3~7d完全吸收。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观察Ahmed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 NVG)的疗效。 方法:对NVG患者20例20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 0.1mL(2.5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随访6~36(平均24)mo。 结果: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1wk内20眼虹膜新生血管均不同程度消退。Ahmed引流阀植入术后最后一次随访20眼中仅有3眼联合1~3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1眼因眼压无法控制而行睫状体冷凝术(术后眼压控制),其余16眼无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最后一次随访,平均眼压13.62±3.81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4.17±16.17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8,P=0.000)。视力提高者8眼(40%),保持不变者12眼。全部病例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及Ahmed引流阀植入术中术后均未观察到严重手术并发症。 结论: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NVG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保护残留的视功能,但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同时要注意原发病的处理。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Ahmed引流阀;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  相似文献   

8.
赵媛  余敏  代艳  张然  李建全  唐云户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0):1809-1813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视力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02/2018-10我院眼科收治的NVG患者128例,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EX-PRESS组(n=66)和小梁切除术组(n=62),两组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EX-PRESS组患者加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小梁切除术组患者则加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眼压变化、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12mo时,EX-PRESS组、小梁切除术组手术治疗总成功率分别为81.8%(54/66)、72.6%(45/62)(P>0.05); 术后1、7d,1、3、6、12mo,两组患者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患者眼压无差异(P>0.05); 术后6mo,EX-PRESS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小梁切除术组患者(P<0.05); EX-PRESS组、小梁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7.3%(18/66)、37.1%(23/62)(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与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NVG的有效性、安全性相似,而前者在改善视力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康柏西普联合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1例1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在合适的时机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平均随防6mo,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术后眼压与术前比较,术后1wk,1、3、6mo眼压均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mo,2眼(18%)矫正视力提高,8眼(73%)视力无明显变化,1眼(9%)视力降低。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积血、浅前房、玻璃体积血等。

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迟发性玻璃体出血(POVCH)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PDR患者玻璃体术后发生POVCH患者56例57眼,其中康柏西普组28眼行玻璃体腔内注射0.05mL康柏西普,对照组29眼不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观察或使用口服药物治疗。记录患者玻璃体切除前后、玻璃体腔注药前后、POVCH后1mo时及随访结束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玻璃体积血分级、眼压、眼底情况及再次手术(玻璃体腔灌术)情况。并观察POVCH发生时患者血糖、血压及心理等全身情况。

结果:POVCH后1mo时,康柏西普组的BCVA优于对照组(1.26±0.13 vs 1.76±0.20; P=0.04),POVCH发生时及随访结束时两组BCVA无统计学差异(P=0.08,0.24)。玻璃体积血混浊改善程度:康柏西普组显效13眼,有效9眼,无效6眼; 对照组显效11眼,有效3眼,无效15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康柏西普组POVCH眼再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21% vs 51%, P=0.045)。康柏西普组平均玻璃体注药次数为2.24±1.16(1~5)次。随访12~24(平均16.47±3.34)mo。POVCH发生的28眼中,发现眼底纤维血管膜11眼(19%),视网膜新生血管11眼(19%),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0眼(18%),虹膜新生血管4眼(7%)。POVCH出血吸收后补充视网膜光凝44眼(77%)。POVCH发生时患者血糖和(或)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异常者43例(75%),情绪激动或劳累者6例(11%)。

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可促进PDR患者POVCH积血吸收,提高视力,降低再次玻璃体切除手术的几率,同时也应注意严格控制PDR患者的血糖、血压、精神心理等全身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和视网膜光凝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VG)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空军986医院眼科就诊的 NVG患者16例(17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l,再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择 机行视网膜激光光凝,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新生血管、眼压等情况。数据采用连续测量方差分析比 较。术后各时间点眼压与术前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注药后3 d新生血管明显萎缩,1个月时, 17眼新生血管全部消退。治疗前眼压为(43.3±7.6)mmHg(1 mmHg=0.133 kPa),联合治疗后3 d 眼压为(14.8±4.8)mmHg,7 d时眼压为(13.7±3.9)mmHg,1个月时为(14.5±4.6)mmHg,3个月时 为(13.6±5.4)mmHg,6个月时为(13.9±4.6)mmHg,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58,P=0.006)。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眼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后 较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5眼。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和 视网膜光凝治疗NVG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黄海  郑炜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1):2008-2011

目的:评价EX-PRESS房水引流钉植入术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及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05在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1例21眼,术前均先行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5~10d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接受EX-PRESS房水引流钉植入术,2~3wk后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随访12mo观察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复发率、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患者引流钉植入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13, P<0.05)。引流钉植入术前和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至末次随访时,手术完全成功18眼(86%),条件成功2眼(9%),总手术成功率95%。虹膜新生血管复发1眼(5%),术后浅前房1眼(5%)、高眼压5眼(24%)。

结论:康柏西普注射玻璃体后行EX-PRESS房水引流钉植入术再联合PRP可有效降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眼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型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06/2018-06在我院确诊为NVG且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患者78例78眼,将其中随访资料完整者60例60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30例30眼,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对照组30例30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1wk,1、3、6mo及1a BCVA、眼压,术后早期并发症,于术后6mo,1a评估手术成功率。结果:术后1wk,1、3mo,试验组BCVA<0.1者25眼、25眼和23眼,平均眼压为16.76±3.21、15.63±2.70及16.69±3.29mmHg,对照组为26眼、26眼和25眼,平均眼压为17.31±2.96、14.44±2.53及16.56±4.14mmHg(均P>0.05);术后6mo,1a试验组BCVA<0.1者为16眼和16眼,平均眼压为15.49±3.19、18.52±4.03mmHg,对照组为25眼和25眼,平均眼压分别为21.96±2.90、28.90±4.33mmHg(均P<0.05);试验组术后低眼压、浅前房、前房出血、炎症反应、脉络膜脱离的发生例数分别为0眼、1眼、2眼、1眼、0眼,而对照组分别为6眼、6眼、5眼、4眼、2眼;试验组术后6mo,1a手术成功率为83%及80%,而对照组分别为60%及53%(P<0.05)。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NVG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眼压,且具有手术切口小、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应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5-01/2018-01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7例37眼,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术前均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选择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成功率、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滤过泡、并发症。

结果:术后12mo, 两组手术成功率、BCVA及滤过泡率均无差异(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眼压比较有差异(F组间=10.0,P组间=0.003; F时间=496.27,P时间<0.0001)。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改善。

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杨胜甫  贾烨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2):2241-2243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中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01/2017-03间收治的21例2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的临床资料,治疗上均先行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后行5-氟尿嘧啶联合下的小梁切除术及术后行全视网膜光凝。随访6mo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视力、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抗青光眼药物的应用、术后的并发症等。

结果:患者随访至少6mo。21例患者术后眼压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53.17±10.52mmHg,术后6mo复查平均眼压为18.50±3.51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视力均有一定程度提高。3眼出现前房出血及玻璃体出血情况,予保守治疗后消退。患者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明显消退。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中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6.
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眼部缺血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贝伐单抗、雷珠单抗治疗NVG是安全、有效的,但康柏西普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NV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干预性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的NVG患者26例27眼,其中25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再行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行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及相关治疗手段的检测,观察术后并发症,对术中所得小梁及虹膜组织行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2眼行眼球摘除术,术后眼球组织行光学显微镜观察作为病理对照.结果术后随访至6个月时,行玻璃体腔注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25眼眼压从(48.8±.10.2)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8.0±4.3) mmHg,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从3.0(3.0,4.0)降至0.0(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从2.0±0.9提高至1.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眼眼压≤21 mmHg,手术成功,4眼手术失败.行玻璃体腔注药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明显消退,虹膜前基质层可见薄壁血管;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虹膜前基质层血管数量减少,可见闭塞或空腔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变性.结论 NVG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使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回退,并发症减少,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可有效控制眼压及保存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章政  张鹏  陈金鹏  章剑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352-2354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

方法:根据患者不同手术方法,将32例32眼NVG患者分为两组,A组14例14眼行青光眼阀联合视网膜光凝术,B组18例18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联合视网膜光凝术。

结果:患者出院6mo平均眼压:A组为12.15±5.47mmHg,手术成功率85.7%; B组为14.32±4.75mmHg,手术成功率83.3%。

结论:两种方法均能不同程度降低眼压,两者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对NVG患者来说,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是一种更为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AIM: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dified trabeculectomy(experimental group) and implantation of EX-PRESS drainage device(control group),combined with intravitreal conbercept injection for neovascular glaucoma(NVG).METHODS:Totally 30 patients with NVG were selected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7,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ll patients were underwent intravitreal conbercept(0.5 mg/0.05 mL) treatment before surgery.Modified trabeculectomy was performed in MT group,while EX-PRESS drainage device im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in EX group.The success rates,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intraocular pressure(IOP),filtering bleb 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differences of success rate,BCVA and filtering bleb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12mo after the surgery(P>0.05),however,the difference of IOP at 1d,1wk,1,3,and 6mo after surgery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Ftime=390.64,Ptime<0.0001) between two groups.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given tim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Fintergroup×time=0.181,Pintergroup×time=0.57),and also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OP between the two groups(F=3.16,P=0.09).The results of pairwise comparison at each time poin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OP between 1d and 1wk,3 and 6,3mo and 12mo after surgery(P>0.05),while the results at other time point indicat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The modified trabeculectomy and the implantation of EX-PRESS drainage device hav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n reducing IOP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refractory NV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