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河南省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病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河南省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发病率,实验室检出率和病毒的基因分型。方法收集2005年10月-2006年10月两个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腹泻粪便标本58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腹泻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然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粪便中提取的轮状病毒RNA做基因分型。结果585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检测出轮状病毒304份,全年轮状病毒阳性率51.97%。在304份ELISA阳性的标本中,随机取103份标本用RT—PCR法进行轮状病毒基因G.P分型,分型率为65.05%,其中P[8]G3为主要流行型,占所有分型的41.75%。结论轮状病毒腹泻仍然是河南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但轮状病毒主要流行的血清型已由1990~1997年间监测的G1型转变为目前的G3型。  相似文献   

2.
天津地区住院腹泻儿童轮状病毒的检测及其毒株型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A组RV的感染情况及其型别特点.方法 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837份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A组RV抗原,将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细胞培养,产生细胞病变(CPE)后,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病毒VP7基因,并将PCR产物阳性标本测序,证实其VP7(G)血清型.同时收集其临床相关资料.结果 837份标本RV抗原阳性率为26.3%(220/837);90.5%(199/220)的RV腹泻发生在24月龄以下患儿;发病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208份接种的RV抗原阳性标本中,病毒分离后用PCR鉴定阳性95份,对其中35份电泳较好的PCR产物阳性标本作序列分析,除1份为G9型、2份为G3型外,其余均为RV G1型.结论 RV是天津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流行的基因型以G1为主.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本地区婴幼儿A组轮状病毒(R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32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组RV抗原检测。结果在432份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共检出RV阳性标本157例,阳性率为36.3%;其中在2、3月份共有86例RV阳性粪便被检出,占54.8%,在6个月至2岁年龄段的婴幼儿中有92例RV阳性标本,占58.6%,被检出的157例RV阳性标本中有男性患儿83例,占52.9%;女性患儿74例,占47.1%。结论 A组RV是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每年冬季11月到次年1月份最为集中,其中6个月至2岁年龄段为婴幼儿A组RV感染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4.
金晶  张业成  刘映乐  吴建国 《疾病监测》2018,33(11):940-944
目的 调查2015年湖北省武汉市<5岁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收集2015年武汉市儿童医院<5岁全部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及相关临床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组轮状病毒(RV),PCR方法检测肠道腺病毒(AdV),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诺如病毒(NoV)、札如病毒(SaV)、B组和C组轮状病毒及星状病毒(AstV),利用巢式RT-PCR对轮状病毒进行G/P基因分型。 分析病毒性腹泻病原分子流行特征。 结果 2015年武汉市<5岁全部腹泻患儿3 009例,病毒性腹泻病例流行季节以RV最为明显, 9— 11月病例数占阳性病例数的50.3%;NoV的流行高峰在9 — 10月,占阳性比例的40.9%。 AdV占2.0%、AstV占1.8%,SaV、B组和C组RV未检出。 病毒性腹泻的发病年龄主要为<2岁婴幼儿。 RV毒株G型与P型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G型与P型组合则主要以G3P[8]和G1P[8]为主,构成比分别为37.4%和17.9%。 结论 武汉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病例携带的病原体具有多样性,以RV为主,主要流行株为G3P[8]。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乐清地区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4至2015年间就诊的3302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302例粪便标本中,671例检出A群轮状病毒阳性,感染率为20.32%。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0~5周岁的婴幼儿。轮状病毒全年均有检出,其中以11月至次年2月份这四个月份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4.02%、49.61%、36.55%和27.65%,占全年的77.79%。结论 A群轮状病毒是引起乐清地区5周岁以下患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流行于当年11月至次年2月份,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周毅虹  唐兰芬  敖当  何琼芳 《新医学》2009,40(8):520-521
目的:研究广东湛江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G血清型的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进行抽样调查,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检测轮状病毒,并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用ELISA和(或)逆转录PCR进行G血清型的分型研究。结果与结论:共检测标本738份,其中轮状病毒阳性标本287份,检出率为38.9%;血清分型发现,轮状病毒肠炎G分型以G1(41.9%)和G3(28.9%)为主要流行株,未分型病毒株占22.3%。提示湛江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病原体以G1型和G3型轮状病毒最多见,G1型和G3型可作为湛江地区轮状病毒疫苗研制的主要血清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婴幼儿腹泻患者中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武威市凉州医院住院确诊腹泻婴幼儿的基本信息及其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结果 630份粪便标本中4种腹泻病毒总的检出率为68.4%(431/630)、女性婴幼儿腹泻病毒检出率75.0%(147/196)显著高于男性婴幼儿65.4%(284/434)。2012年腹泻病毒检出率73.1%(226/309)显著高于2011年检出率63.9%(205/321)。腹泻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杯状病毒34.6%(218/630),轮状病毒34.0%(214/630)、星状病毒13.0%(82/630)、肠道腺病毒10.6%(67/630)。431份检出腹泻病毒的样本中有124份为混合感染,占28.8%(124/431),2012年腹泻病毒混合感染所占比例35.0%(79/226)显著高于2011年腹泻病毒所占比例22.0%(45/205)。214份轮状病毒阳性的标本中病毒毒株G分型以G3,G1为主,P分型以P8,P4为主。结论武威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杯状病毒和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感染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婴幼儿腹泻RV检测结果。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RV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 004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RV阳性率22.4%(448/2 004);RV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本地区高峰期在1月、11月和12月,检出率分别为41.4%、55.6%和36.6%;男女感染率分别为23.7%和2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东莞地区腹泻婴幼儿RV感染普遍,感染情况不容忽视,流行高峰期应尽早对腹泻患儿进行RV检测,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调查天津地区5岁以下住院的腹泻患儿HAstV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型特点.方法 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837份,用ELISA进行HAstV抗原检测,将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细胞培养,产生细胞病变(CPE)后,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并对产物进行测序确证.同时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HAstV抗原阳性检出率为3.0%(25/837),与轮状病毒共同感染者的检出率为0.7%(6/837);96%(24/25)的HAstV腹泻发生在2岁以下患儿,其中小于6月龄的患儿占HAstV阳性标本的48%(12/25);HAstV感染主要集中在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与轮状病毒流行季节相似;21例接种的HAstV抗原阳性的标本中,由RT-PCR成功检出11例,经测序确证均为HAstV-1型.结论 HAstV是天津地区2008-2009年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流行型别以HAstV-1型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现状。 方法 2010年1-12月采集乌鲁木齐市379例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5种常见腹泻病毒。 结果 229份(60.4%)粪便标本检出至少1种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札如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5.6%、14.2%、4.2%、3.2%和1.1%。混合感染共26例,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组合占首位(50.0%,13/26)。1-3月和10-12月是轮状病毒流行高峰期;诺如病毒流行主要发生在10月。轮状病毒感染平均年龄小于诺如病毒感染平均年龄(P=0.002),肠道腺病毒和札如病毒感染全部发生于2岁儿童。 结论 轮状病毒仍是2010年乌鲁木齐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最主要的病原体,其次是诺如病毒;混合感染占一定比例,在以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中应该更加关注混合感染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长春市儿童医院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症状。方法对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标本387份,其中轮状病毒(HRV)阳性225份,阳性率为58.14%,其中HRV合并其他致腹泻性病毒感染29份;HRV血清型G分型以G9型为主,P分型以P8型为主;13~18月龄之间检出率较高,男女性别比为1.59∶1,HRV检出高峰在10-12月。结论HRV是引起长春市儿童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做好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工作有利于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制定防控措施和方法,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者中轮状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 在国内26省(直辖市、自治区)162家医院的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监测,收集腹泻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送92家网络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巢式PCR等方法检测轮状病毒,并分析2011-2014年不同时间、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者中轮状病毒检出率以及不同基因型的变异变迁情况。结果 在19849例儿童腹泻病例中,22.9%的病例检出轮状病毒,其中,1~2岁和6月龄至1岁儿童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9.0%和26.1%。轮状病毒在水样便中检出率最高,为26.2%。轮状病毒在冬季检出率最高,为39.4%,夏季检出率最低,为9.9%。轮状病毒在我国南部和中部地区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8.0%和27.0%。A组轮状病毒为常见的血清型,占95.1%,其中G9 P[8]、G1 P[8]和G3 P[8]最为常见,分别占39.5%、16.8%和9.9%。2011年以来,G9 P[8]逐渐取代G1 P[8]和G3 P[8]成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流行株。结论 轮状病毒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并且呈现明显的时间和空间流行特征,G9 P[8]为主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2016 — 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乌鲁木齐市<5岁婴幼儿轮状病毒(RV)流行趋势和病原学特征,为婴幼儿RV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因腹泻住院的597例婴幼儿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粪便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V抗原,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RV核酸和基因分型。结果A群RV抗原阳性率为32.5%(194/597),对阳性病例标本进一步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检测出G1~4型、G9型等,以G9型最为常见,阳性检出率为11.6%(69/597)。 检出P[4]型、P[6]型、P[8]型等,以P[8]型最多,阳性检出率为22.7%(44/194)。 G、P基因型组合中G3P[8](31.4%)、G9P[8](25.3%)、G2P[4](18.0%)、G1P[8](8.8%)检出较多。 13~18月龄组RV阳性率最高(40.0%)、0~6月龄组RV阳性率最低(23.4%),不同月龄组间R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8,P=0.033)。 2016年和2017年RV阳性率分别为35.8%(108/302)、29.2%(86/295)(χ2=2.971,P=0.085)。 城市患儿RV阳性率为32.8%(173/527),高于农村患儿30.0%(21/70)(χ2=0.225,P=0.635)。结论乌鲁木齐市婴幼儿对RV普遍易感,RV毒株基因型呈多样性,以G3P[8]型为主,居住城市、年龄为1~2岁组婴幼儿是接种疫苗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In Japan, a monovalent rotavirus vaccine (RV1) and a pentavalent rotavirus vaccine (RV5) were launched as voluntary vaccinations in November 2011 and July 2012, respectively. Rotavirus (RV) vaccine coverage in Japan increased from 30.0% in 2012 to 78.4% in 2019. The number of RV gastroenteritis hospitalizations decreased after 2014 in Japan, and is expected to decrease further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RV vaccines into the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in October 2020. The incidence rates of intussusception (IS) among children aged <1 year were 102.8 and 94.0 per 100,000 person-years in the pre-vaccine (2007–2011) and post-vaccine (2012–September 2014) eras, respectively. IS incidence did not increase following RV vaccine introduction in Japa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V vaccination were both documented in Japan. To reduce the risk of IS following RV vaccination, it is important that children receive a first dose of RV vaccine at age <15 weeks, preferably at age 2 months. Some strains that have emerged since RV vaccine introduction, such as DS-1-like G1P[8], eG3, and G8P[8], have spread nationwide. These three emerging genotypes did not affect the severity of the RV infection. Continuous city-level surveillance, using analysis of all 11 RV genome segments, is necessary to elucidate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revalent RV strains. These efforts would also clarify the influence of vaccination on genetic changes of RV strain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genotypes.  相似文献   

16.
长春市2007年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长春市2007年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情况。方法用PAGE和/或ELISA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方法对2007年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婴幼儿粪便标本399份进行检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出率58.64%;轮状病毒感染平均年龄11.12月龄,96.57%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2007年长春地区轮状病毒流行优势型为G3(68.8%),其次为G11型(2.99%),然后是G1(2.16%)、G13(2.16%)和G31型(0.85%),未分型为23.1%;2007年12、月发病率较高,10月发病人数再次增加12月达高峰,一年内有2个发病高峰。结论轮状病毒是长春市2007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7.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tavirus i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cause of severe, dehydrating gastroenteritis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orldwide.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significant mort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Virtually all children are infected with rotavirus by 3 years of age. Fecal-oral transmission is the most likely route of virus spread. Group A serotype strains G1 through G4 account for more than 90% of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in humans, with G1 being the predominant serotype. The virus preferentially infects the mature small-intestinal enterocytes.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is characterized by fever, vomiting, and diarrhea, with vomiting particularly prominent. Dehydration is a frequent complication because of the severity of the diarrhea and the associated vomiting. Rehyd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roper fluid and electrolyte balance remain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Hygienic measures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reduction of rotavirus infection rates. The disease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universal rotavirus vaccination.  相似文献   

18.
Rotavirus was studied over a 1-year period in 141 hospitalized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gastroenteritis and in 120 control childre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discontinuous counterimmuno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with equal success. Rotavirus was detected with high frequency in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diarrhea (45 cases; 32%) and in only 2 cases (1.6%) of the control group. A marked seasonal distribution, with 80% in July (winter) and a decrease (0%) in December (summer), was observed. The frequency of infection with rotavirus was highest in infants between 0 and 6 months of age. Seroconversion, studied by complement fixation, was obtained in 34 of 42 (80%) virus-positive children, and antibody without conversion was observed in 8 (19%). Of 58 virus-negative children, 51 (96.2%) were negative for antibody and only 2 (3.7%) developed antibo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