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根据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分析大同市孕产妇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的死因构成及其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收集整理2007~2010年山西省大同市孕产妇死亡资料共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结果:2007~2010年大同市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6.99/10万、16.08/10万、25.55/10万、0/10万,其中2010年没有死亡的孕产妇,4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14.59/10万,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死亡原因的前4位分别为: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其他疾病、先心病。影响死亡的因素,以个人家庭及居民团体知识技能、资源不足,以及县乡两级医疗保健系统知识技能、资源、管理系统问题为主。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要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和产科服务质量,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和急救水平,完善医疗救助体系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射阳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射阳县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调查表、妇幼保健工作年度报表以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0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13.52/10万,其中,2009年、2010年实现了孕产妇零死亡;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占45.54%.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濮阳市2000~2006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统一按要求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并逐级上报,每年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分析。结果:2000~2006年间濮阳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7年间发生的125例孕产妇死亡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占45.6%,羊水栓塞占18.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12.8%,妊娠合并心脏病占12.0%,肺栓塞占3.2%;孕产妇死亡与年龄、文化程度、孕产次、经济收入、地域分布、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情况、妇幼卫生服务能力等因素有关;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占50.4%,创造条例可避免死亡占32.8%,不可避免死亡占16.8%。结论:濮阳市孕产妇死亡率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通过加强产科建设与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完善高危孕产妇逐级转诊制度,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和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普及产科适宜技术,提高对危重孕产妇的识别能力和抢救能力,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及对贫困孕产妇的资金救助等,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海省海东地区孕产妇死亡和死因变化规律,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总结分析该地区2005~2008年的孕产妇死亡调查表及妇幼保健工作年度报表。结果:该地区2005~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5.43/10万;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35.5%)、妊娠高血压疾病(32.3%)和内科合并症(25.8%)。结论:该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可通过加强各级产科队伍建设,落实各级保健人员的工作职责,提升产科医疗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严重产科并发症评审制度,增强孕产妇急症转运和急救工作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对湛江市1998年1月~2002年12月孕产妇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124例孕产妇死亡,平均死亡率为24.62/10万,死亡率有逐年下降趋势.30~39岁年龄组、经产妇死亡所占比例较高;在家中死亡或转送途中或转送到医院后死亡所占比例较高;产前保健落实不到位,产前没有检查和产检次数不足5次的占91.93%.孕产妇死亡原因前6位分别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产褥感染、妊娠合并肝病.加强执法力度,取缔非法接生,提倡住院分娩,抓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产科质量,完善转诊制度仍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而大力宣传孕产期保健,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及改变群众生育观、尽可能杜绝超生、妥善解决计划外生育孕产妇保健管理以及对贫困孕产妇的适当扶持等也是不容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孕产妇死亡原因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001~2005年泸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三级保健网收集孕产妇死亡资料,结合十二表格评审方法,对2001~2005年泸州市213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01~2005年5年间泸州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13例死亡孕产妇中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137例,占64.32%;内科合并症36例,占16.9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例,占8.45%;产褥感染11例,占5.16%;羊水栓塞7例,占3.29%。孕产妇死亡与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地域分布及产前接受保健情况等因素有关。213例死亡孕产妇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160例,占75.1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46例,占21.60%,不可避免死亡7例,占3.69%。结论:泸州市孕产妇死亡率有很大的下降空间,通过加强各级产科建设、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贫困孕产妇实行资金救助等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本辖区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483-3485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探讨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和死亡相关因素,以便制定有效地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1~2006年广东省茂名地区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茂名市孕产妇死亡率比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低,产科出血为首位死亡原因,妊娠合并内科病第二位,羊水栓塞为第三位。结论:应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强化妇幼保健管理、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高危妊娠诊治水平及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2005~2007年吉林省孕产妇死亡分析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吉林省孕产妇死亡的死因、死因构成、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探讨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吉林省2005~2007年孕产妇死亡个案卡进行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分娩地点构成、死亡地点构成、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评审和延误及其变化趋势。结果:3年来吉林省孕产妇死亡率逐步下降,波动在29.92/10万~34.61/10万之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死亡构成农村高于城市;产后出血为首位死因,子宫破裂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发生在县级以上医院的死亡比例逐年增加;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个人、家庭、居民团体问题和各级医疗保健人员及机构问题。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基层妇产科、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在加强机构建设,提高产科质量的同时,还应加强临床工作者与妇幼保健工作者的横向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四平市孕产妇的死因、死因构成、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四平市2005~2007年死亡孕产妇的个案卡进行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分娩地点构成、死亡地点构成、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3年来四平市孕产妇死亡率逐步上升,波动在10.01/10万~42.34/10万之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死亡构成农村高于城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首位死因,低收入、低文化水平、多胎是加大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个人、家庭、居民团体问题和各级医疗保健人员及机构问题。结论:应加强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和计划外妊娠的管理,加强围产保健管理,提高高危筛查的管理水平;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个人及家庭的保健意识;提高基层妇产科、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机构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妇急救工作的管理,保证孕产妇绿色通道的畅通和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05年10月~2007年9月孕产妇死亡进行调查,探讨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及高危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孝感市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和要求》,通过对孝感市各县市区收集上报的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孕幼卫生年报资料,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十二格法"进行评审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孝感市近两年13例死亡的孕产妇均为低文化低收入人群,在医疗保健机构分娩11例,占84.62%,在家分娩2例,占15.38%;在医疗保健机构死亡11例,占84.62%,在转诊途中死亡2例,占15.38%;孕产妇死亡中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10例,占76.92%,其次为急性羊水栓塞、急性心力衰竭、甲亢危象各1例,各占7.69%。13例死亡孕产妇按照十二格法评审:可以避免死亡9例,占69.23%;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4例,占30.77%。结论:孝感市孕产妇死亡原因产科出血还是主要原因,提示孝感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工作是在防治产科出血上,但也要警惕防治间接产科原因引起的孕妇死亡;通过制定或完善各级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管理以及转诊制度,确保转诊绿色通道畅通,乡级医院也应该建立危重患者抢救小组,加强各级人员转诊意识以及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和急救水平,加强有关产后出血的救治技能的培训,早期干预,提前住院分娩,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0~2004年来西安市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西安市孕产妇死亡率为30.92/10万~50.51/10万。产科出血居死因顺位第一位,从2002年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占死亡比例开始升高,2003年和2004年分别居死因第三位和第二位。结论西安市孕产妇死亡率与39/10万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要进一步降低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必须加强孕产妇的保健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武汉市近3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武汉市的孕产妇死亡资料。结果:武汉市近3年的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分别为26.50/10万、23.14/10万、18.41/10万;外来流动孕产妇死亡数逐年上升,分别占同期死亡总数的37.50%、60.00%、57.14%。孕产妇死亡前3位原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死亡孕产妇的首诊地点、分娩地点、死亡地点逐渐由个体诊所和乡镇卫生院移至省级医院。结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全民保健意识,实行贫苦救助,加强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医师的培训,适时转诊,多科合作,构建产科危重症的救治中心,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安庆市2001~2006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寻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安庆市2001~2006年度死亡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安庆市2001~2006年度产妇总数为322 350人,孕产妇死亡123例,平均死亡率为38.16/10万,低于WHO报道的发展中国家水平(χ2=0.67,P>0.05).孕产妇死亡的前两位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 建立健全孕产妇紧急救治网络,加强产科技术人员技术培训,扩大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青岛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了解孕产妇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病历资料及评审结果、十二格表分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青岛市10年间产妇总数为739 919,活产数为742 308,孕产妇死亡83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11.18/10万。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18.61/10万,降至2010年的9.09/10万。孕产妇死亡前5位原因依次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肺栓塞、先天性心脏病。结论青岛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要进一步降低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必须继续提高全市尤其农村地区产科诊疗水平,提高孕妇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收集2014-2019年发生在吉林省的孕产妇死亡共计167例,将基本情况、死因诊断、省级评审结果等逐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间,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近三年孕产妇死亡年龄较前升高(P<0.05),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6-2009年绍兴市11例流动孕产妇死亡原因,寻找孕期保健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对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内容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死亡原因以在家分娩由非法接生而引起的产后出血及子宫破裂为主。结论:大力宣传孕产期保健,出台对流动孕产妇住院补助等政策,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多部门联动,加强流动孕产妇管理,取缔非法接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孕产妇死亡的变化趋势,评价死亡评审的质量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为寻找更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至2011年的孕产妇死亡个案和死亡评审资料、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年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67.24/10万下降到2011年的13.18/10万,12年平均死亡率26.98/10万(61/226076)。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低于流动人口(X^2=37.443,P=0.000)。对孕产妇死亡率前后6年分组比较,后6年明显低于前6年(X^2=6.344,P=0.012),其中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后6年较前6年下降明显(X^2=6.149,P=0.013)。61例孕产妇死亡评审结论,可避免死亡5.56%,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55.74%,不可避免死亡37.70%;直接产科原因导致孕产妇死亡占50.82%,间接产科原因导致孕产妇死亡占49.18%。结论完善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危急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实施“降消”项目和免费产前检查产后访视项目、加强业务培训和健康教育等各项综合措施的落实,使福田区孕产妇死亡率不断下降,特别是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下降明显,证明措施可行有效,但需不断探索新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3-2012年中山市新生儿死亡情况,为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12年中山市产科质量情况报表及新生儿死亡登记的相关资料。结果 1)2003-2012年中山市活产数为453 925例,新生儿死亡1 463例,死亡率为3.22‰,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669例,死亡率为1.47‰;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率的45.73%;2)前三位死因依次:窒息295例(20.16%)、早产低出生体重293例(20%)、先天异常194例(13.26%),其中先天性心脏病88例(6.02%);3)中山市近十年早产发生率为4.10%;窒息发生率为1.77%。前后5年对比:中山市新生儿死亡率由4.04‰下降到2.41‰;早产发生率由3.66%上升到4.34%,早产死亡率由0.77‰下降到0.50‰;出生窒息率由2.34 %下降到1.42 %,窒息死亡率由0.91‰下降到0.42‰;出生缺陷死亡率由0.56‰下降到0.30‰;4)对2007-2011年中山市围产儿死亡中43例(12.13%)足月儿“产时重度窒息”个案评审,其中羊水污染者34例(62.79%)。结论 建立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妇幼保健系统、医疗管理部门、临床科室紧密配合的机制,完善产前、产时母婴监护措施,加强对基层围产工作者技能的培训,重点控制早期新生儿死亡,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芜湖市近10年中孕产妇死亡情况,找出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探讨进一步的工作思路。方法对芜湖市9个县区2005至2014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报告卡、调查附卷和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至2014年芜湖市孕产妇共死亡35例,前5年(2005至2009年)平均死亡率(22.76/10万)较后5年(2010至2014年)平均死亡率(9.64/10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P<0.05)。死因构成比前5年产科出血为首(42.86%),后5年妊娠合并心脏病为首(28.57%)。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33例(94.29%),不可避免死亡2例(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6,P<0.05)。结论芜湖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农村下降更为明显;产科质量逐年提高,首位死因从产科出血转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加强对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开化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现况及变化趋势,分析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干预措施,进一步控制和降低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收集开化县2006-2010年监测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并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开化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8.5‰、5.7‰、4.0‰,较2006年分别下降8.6%、30.5%、18.4%。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其他先天异常、溺水、其他新生儿病。新生儿期、婴儿期、1~4岁3个年龄段儿童首位死因分别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和溺水。儿童死前未进行治疗比例由2006年的29.4%下降至2010年的6.7%,死前诊断级别以县(区)以上为主,占77.1%,儿童死在家中的比例逐年下降。结论:开化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徘徊下降趋势。要进一步加强孕期、围产期保健和孕期监测,提高产科、儿科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开展优生咨询、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1~4岁儿童安全管理,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