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疸病在古代称之为"发黄",首载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系统阐述了其理法方药的辨治特色,后世医家们也提出了许多见解.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发黄证多见于阳明病、太阴病篇,张仲景对发黄证的发病、辨证及施治的阐述,对现代医学中该类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参考意义,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索.从发黄证的病因入手,分别从湿热、寒湿...  相似文献   

2.
“发黄”证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内经》曰:“湿热相交,民多病瘅,瘅者,单阳而无阴也,太阴脾土为湿热所蒸,则虽见于外必发身黄,湿气胜则如薰黄而晦,热气胜则如橘黄而明”。伤寒至于发黄、热势已极,且与蓄血大抵相类、小便不利为发黄,小便自利为蓄血也,设或寸口无脉,鼻出冷气,与夫形如烟薰,摇头直视,环口黧黑,举体发黄,是皆真脏气绝也。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为欲愈必自愈为欲解等相关条文,提出欲愈证概念。欲愈证在症状上多表现为汗出、小便利、大便解、手足温、欲得食等,根据天人相应,因时欲愈自然疗能,因日欲愈积极治疗,因药欲愈邪去正复,因食欲愈等不同情况,既要积极治疗使机体阴阳趋和、气机得畅、脾胃复健以向愈,又要避免过度治疗而致病情迁延。  相似文献   

4.
仲景治疗水肿病有三大法则——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发汗法主要适用于"腰以上肿"、水肿病兼表证者;利小便法是治疗水肿的基本法则,主要用于"腰以下肿";攻下逐水主要用于水肿实证、重症,是急则治其标的治法。仲景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的三大治则是在《黄帝内经》"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的理论基础上演变发挥而来,他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又创造了温阳、益气、滋阴、活血等水肿虚证的治疗方法。仲景所创治疗水肿的理、法、方、药,从一千年前沿用至今,指导着历代医家临床用药,是现代临床治疗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肺源性等各型水肿的主要治疗法则。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治疗水肿的理论及方剂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宝库,值得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伤寒论选读》、教材《伤寒论讲义》,均采用按证候归类的方法编写,因证立方。这种编写方法,能够做到提纲挈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通俗易懂,便于自学。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湿热发黄的辨治上,上述教材将其病位,病理和施方等方面的分析归属于阳明病下,而谓阳明病,或阳明病兼变证,均有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6.
气候、饮食、吸烟是导致闽南地区湿热内蕴的常见病因。要根据湿热的性质和部位,结合药物的性味、归经处方用药,调整气机升降出入。并以肿瘤湿热内蕴验案为例,提出辨治要点。  相似文献   

7.
试析张仲景辨治便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建平  胡勇 《陕西中医》2006,27(9):1156-1157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难以排出,或数日不行,或欲排不畅。张仲景根据便秘的不同特征,描述为大便难、大便硬、不易大便、大便初硬后溏、谷气不行等,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有60余处论述,立论全面,辨证灵活,治法多样,笔者以病因为纲,试析如下。1实热便秘燥热内结的便秘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陈鼎盛  杨湖 《河北中医》2001,23(2):145-146
《伤寒论》中治法最多的当推发汗法。其发汗法涉及面颇广 ,内容丰富。我们主要探讨发汗法应用范围、分类、运用原则、辅助调控法。现分述如下。1 应用范围发汗法主要用于太阳病 ,也可用于阳明病 (2 32条、2 34条、2 35条、2 4 0条 )、太阴病 (2 76条 )、少阴病(30 1条、30 2条 ) ,以及某些并病、合病 ,如 4 8条、36条、32条等。2 分 类2 .1 辛温解表 ,宣肺发汗 代表方麻黄汤 ,属发汗峻剂 ,适应于太阳伤寒表实证。2 .2 调和营卫 ,解肌发汗 代表方桂枝汤 ,属发汗轻剂 ,适应于太阳中风表虚证。2 .3 温阳微汗 代表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  相似文献   

9.
王津慧 《陕西中医》2009,30(1):95-96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金匮要略·黄疸病》篇始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和黑疸五类;《伤寒论》中按其病因分为湿热发黄、瘀血发黄、火逆发黄和寒湿发黄四种类型。仲景在治疗时,尽管施用了灵活多样的代表方药,但活血化瘀之法是贯穿始终的,为后世治疗黄疸病树立了典范。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仲景对"口渴兼小便不利"的辨治。方法: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口渴与小便不利并见的5个方证(五苓散证、猪苓汤证、瓜蒌瞿麦丸证、茵陈蒿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口渴并见小便不利是仲景辨治气化不利、水气内停之证的眼目,可广泛见于六经病及内伤杂病之水气病证中。结论:辨识口渴与小便不利对临证辨治水液代谢失调之病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仲景辨治尪痹立法严谨,化裁灵活,用之得当,可收桴鼓之效。运用仲景经方桂枝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治疗尪痹,疗效卓著,并附临证治验四则。  相似文献   

12.
《湿热病篇》乃清代著名医家薛雪所著,为一部辨治湿热病的专著,系统总结了湿热病的病因病理、辨证治疗,为历代温病学家所推崇。湿热痉证在湿温病过程中常见,多由于湿热病邪引起,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湿热病篇》对湿热痉证的群治论述全面而细致,条分缕析,制方精巧,变化灵活,有许多独到之处,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笔者现对其辨治湿热痉证分析如下。1 湿侵经络,胜湿通络“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伤寒论》诊治不大便重视小便的学术思想。方法:研读《伤寒论》中第56条、105条、148条、230条、247条、250条、251条等相关条文,并参考《伤寒论》有关教材及历代医家的注释进行分析论述。结果:小便清而不大便者,知不在里,仍在表,当须发汗;小便数少者,以津液当还胃中,不久必大便;小便自利之大便硬,为津液内竭,宜导而不可攻下;小便数而大便因硬者,其脾为约;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小便利,屎定硬,可攻之;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且脉调和者,是因误下所致。结论:小便的表现对于大不便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二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戴天木 《新中医》2005,37(6):80-80
半夏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中焦寒热错杂引起呕吐、脘痞、肠鸣等症,用于治疗寒热或湿热互结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之慢性胃炎疗效显著。症见:胃脘痞满,嘈杂,胃中既恶寒又畏热,恶心或呕吐,嗳气,口苦有异味,纳食不馨,肢倦乏力,肠鸣泄泻或排便不爽,舌红、苔腻而黄白相兼,脉缓或濡数。半夏泻心汤中法半夏、干姜辛温以散寒,黄连、黄芩苦寒以泄热,党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诸药合用,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虚实兼顾,既可祛邪散结以消痞,又能调理脾胃气机之升降,故适宜于寒(湿)热互结于中焦证。临床可辨证加减,若寒湿偏胜而苔白腻、脉缓,则重用干姜、法半夏,  相似文献   

15.
汉代医圣张仲景首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具体完善运用治疗八法,他所编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不仅有精湛的内治法及其方药,而且记载了丰富的外治法内容,其匠心独到发人深省,本文对其外治法的运用浅析如下。1针刺法针刺法古称“砭刺”,即选用不同的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或浅或深,激发经络气血以调节机体功能。仲景用之主要有三种目的:①驱邪外出,增强内服药的疗效。如《伤寒论》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此为太阳中风证邪气太重服桂枝汤后正气得药力之助欲驱邪外出,但力尚…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大便与小便相互关系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对大、小便间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笔者据"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之说,从反面提出"通大便所以缩小便"假说,这也是历代医家无人提及的观点。经本人十余年临床验证,认为理论站得住脚,运用此理论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遗尿、尿不禁、夜尿过多等小便清长症确有疗效。故笔者提出此理论供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伤寒论》六经辨证为指导,从临床病案中探讨六经辨治疑难病的方法,并拟定知经络联脏腑,分清主次;明阴阳提总纲,双向调节;重证候抓主方,辨证施治三种法则灵活运用,相辅相成治疗疑难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肾病湿热的辨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热是肾病迁延难愈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病机 ,病情复杂 ,辨治困难。从肾病湿热的辨识、主要治疗方法等方面 ,结合临床经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金匮要略》用于治疗咳喘的诸方 ,临床所治疾病很多 ,治疗咳喘的辨证和应用法则 :一是病机皆有脾肺肾三焦气化不行 ,水津代谢障碍致痰饮内生壅滞于肺之咳喘 ;二是凡以咳嗽 ,气喘 ,咯痰为主症者 ;三是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 ,临证可酌情加减运用。治咳喘诸方目前广泛用于临床 ,除了用于呼吸系统疾病 ,也可以用于其他系统疾病过程中表现有咳喘证者 ,无论是急性或慢性 ,是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者皆可用之。  相似文献   

20.
背寒,《伤寒论》称“背恶寒”,《金匮要略》言“背寒冷”,主要指病人背部自觉寒冷,提示机体出现病变。基于对张仲景原著的分析,可从外感内伤两方面分析背寒之证治。外感背寒,以阳气为纲分论,治从阳郁阳虚:阳郁为太阳背寒,可治以麻黄汤、桂枝汤化裁;阳虚背寒分为静态阳虚和动态阳虚,静态阳虚即少阴背寒,当治以附子汤类,动态阳虚为阳明背寒,宜治以白虎加人参汤;阳郁、阳虚若同时出现,可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内伤背寒,当以病理因素为纲分论,治从水分血分:水分背寒,以苓桂术甘汤为代表方剂;血分背寒,以急救回阳汤为代表方剂。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