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LAK细胞治疗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的疗效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细胞)治疗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CAH)的疗效,探讨治疗机理。方法LAK细胞治疗40例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分别检测HBVM,ALT,T细胞亚群,B细胞,IL-2,mIL-2R,NK及LAK细胞活性。疗程结束1a复查HBVM。对照组40例。结果LAK治疗组疗程结束时,HBeAg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2.5%和4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01)。疗程结束1a复查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达40.0%和68.6%。治疗后患者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IL-2水平及mIL-2R表达,NK细胞及LAK细胞活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1)。尤以HBeAg转阴者,IL-2升高更显著(P均<0.005)。结论LAK细胞疗法有增强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紊乱和清除乙肝病毒的效用,但主要不是LAK细胞的溶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2.
许荣  李培成 《华夏医学》1999,12(4):CD56
观察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以了解患者细胞免疫调节紊乱的机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SLE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CD3+、CD4+、CD8+、NK等细胞表面标志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sIL-2R。结果表明,SLE患者血中CD8+细胞增加,而CD4+细胞和NK细胞均减少,CD3+细胞无明显变化。血浆中sIL-2R明显增高。结论:SLE发病与细胞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3.
应用儿脾LAK细胞,配合rIL-2和rIFN-γ治疗8例长期HBV无症状携带者,结果表明:有75%(6/8)的患者HBeAg转阴,其中有25%(2/8)的患者HBeAg和HBsAg均转阴,治疗后CD^+8T细胞稍有增高,Tac抗原比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增高,血sIL-2R,IL-8和NTF-α治疗后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4.
CD3AK细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莫钦国  梁安民 《广西医学》1998,20(6):1003-1005
为了观察CD3AK细胞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CD3AK细胞治疗65例不能切除的肝癌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T细胞亚群(APAAP法)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FLISA法)。结果CD3AK细胞治疗后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CD3^+、CD4^+、CD8^+升高,sIL-2R水平下降,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CD3AK细胞治疗肝癌对提高  相似文献   

5.
用低剂量IL-2,同时加入人RBC诱导制备同种异体LAK细胞,可见LAK细胞的增殖明显和杀伤活性显著提高。用自制的复方白细胞介素2及LAK细胞组成LAK细胞联合复方白细胞介素2(LAK/IL-2Co.)过继免疫疗法和联合放疗、化疗的综合疗法,共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138例,疗效结果判定,单纯免疫疗法治疗组,无CR,PR30.3%,综合疗法治疗组CR+PR为58%,且副反应均较轻,本项应用研究结果是安全有效的,能作为抗肿瘤优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用IL—2/LAK细胞对中晚期癌症病人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IL-2/LAK细胞对中晚期癌症病人细胞免疫的影响,用^2H-TdR掺入DNA法测定了17例中晚期癌闰病人在IL-2/LA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加PHA或不加PHA淋巴细胞外增殖试验,结果显示无论空白对照(11/16)还是PHA诱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12/16),cpm值较治疗前均事明显的提高(P〈0.05,P〈0.01);在 T细胞亚群的测定中,IL-2/LAK细胞治疗前后比较,CD^+和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肝患者sIL—2R和T细胞亚群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对2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单抗夹心LLISA法检测血清sIL-2R,APAAP桥联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组比较,CD4^+、CD3^+细胞显著降低,CD^8+比值显著降低(P〈0.01),且血清sIL-2R水平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HBeAg关系密切。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  相似文献   

8.
用IL-2/LAK细胞对中晚期癌症病人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IL-2/LAK细胞对中晚期癌症病人细胞免疫的影响,用3H-TdR掺入DNA法测定了17例中晚期癌症病人在IL-2/LA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加PHA或不加PHA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试验,结果显示无论空白对照(11/16)还是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12/16),cpm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P<0.01);在T细胞亚群的测定中,IL-2/LAK细胞治疗前后比较,CD3+和C8+细胞都未发现明显的差异,只有C4+细胞较治疗前(13/17)有了显著提高(P<0.01);NK细胞虽未达到正常水平,但也显示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的倾向;结果表明,IL-2/LAK细胞疗法既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也对细胞免疫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可溶性肿瘤抗原和抗CD3单克隆抗体共同刺激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CD8^+T细胞为主的杀瘤细胞,称为^-AK细胞。与LAK细胞、CD3=AK细胞比较,T-AK细胞扩增快、低依赖IL-2,培养14天细胞数扩增24倍,比CD3=AK细胞中,比LAK细胞高15天,并能给持生长21天。T-AK细胞中含CD3^+89%,CD4^+21%,CD8^+95%,CD316^1622%,CD25^+4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T细胞亚群、mIL-2R等数项免疫检测,以判断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慢性活动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采用SAC花环法检测上述指标。 结果 在应用LAK细胞治疗的40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患者中,观察了24例治疗前后免疫状态的变化。CD4^+、CD8^+细胞、CD4^+/CD8^+及mIL-2R细胞的百分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的上述各项结果较正常对照有  相似文献   

11.
以IL-2诱导同种异体LAK细胞。使用Allo-LAK细胞治疗28例恶性肿瘤162次。Allo-LAK(4.28-0.47)×10^8治疗一个疗程三周,每周2次。治疗前后检测ALT,CK,Cr,BUN等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二种铂类药物治疗鼻咽癌(NP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34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NPC患者分两组(各17例)进行放疗前化疗,两组化疗第1~5d(d1~5)均给以5-Fu1000mg/m^2静滴(ivdrop)外第1d(d1)A组卡铂(CBP)300mg/m^2ivdrop;B组顺铂(DDP)100mg/m^2ivdrop,结果:OR(CR+PR);A组52.94%,B组为64.71%,  相似文献   

13.
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脾脏免疫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思伯  朱正钢 《上海医学》1994,17(6):315-318
为了探讨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脾脏的免疫状态,分别检测了70例患者的外周血,脾静脉血与脾脏的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1)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相比,进展期贲门癌患者的PBL,脾静脉血淋巴细胞及脾细胞的NK细胞性,CD^+5,CD^+4细胞降低,CD^+8细胞增多,致CD^+4/CD^+8细胞比值明显下降;(2)从进展期贲门癌患者PBL、SVL与SC三者之间比较结果可见,后二者的NK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完全缓解期免疫功能对微小残留病(MRD)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IgH和TCRs基因重排以反映MRD,以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IL-2、IL-6、sIL-2R、TNF-α、IFN-α等指标反映免疫功能,系统观察25例ALL患者完全缓解期免疫功能与MRD的变化。结果刚获完全缓解时,CD+4细胞、NK细胞、IL-2减少,TNF-α,sIL-2R、CD+8细胞增多,其后,上述异常有所恢复,MRD转阴者的恢复程度优于MRD未转阴者,MRD快速转阴者的恢复程度又优于缓慢转阴者。结论患者免疫功能、MRD转归及预后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肿瘤化疗药物对人LA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四氮唑(MTT)法分别检测顺氨氯铂(PDD),丝裂霉素-C(MMC)、阿霉素(AMD)、氟尿嘧啶(5-Fu),阿糖胞苷(Ara-c),长春新碱(VCR)对IL-2诱导人外周血LAK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与LAK细胞对胃癌细胞的相加杀伤作用。①MMC、ADM、5-Fu、VCR对IL-2诱导LAK细胞活性稍有下降,Ara-C能抑制IL-2诱导LAK细胞活性,PDD对IL-2诱导LA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CD3AK细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40例中晚期HCC患者分为3组:A组51例(CD3AK细胞加化疗);B组45例(单纯化疗);C组44例(单纯CD3AK细胞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作肝脏B超或(和)CT检查。并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1)A、B、C组的部分缓解率分别为45.  相似文献   

17.
用培养7d以上的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加rIL-2静注治疗晚期肝癌21例,其中CR1例,PR5例,临床有效率以CR+PR计为28.9%,明显高于LAK细胞抗肝癌疗效。治疗后大多数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外周血CD3+、CD4+升高,CD8+下降,CD4+/CD8+升高,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差异。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果提示:静脉注射CD3AK细胞可以降低肝癌患者机体瘤负荷,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对晚期肝癌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免疫法测定3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L患者血清IL-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细胞亚群中CD^+3,CD^+4均低于对照组水平(P〈0.01),CD^+8高于对照组水平(P〉  相似文献   

19.
张敏  姜涛 《铁道医学》1998,26(6):372-373
图的改变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静脉注射示踪剂^131I-OIH,用肾图仪检测55例糖尿病Ⅱ型患者肾脏中示踪剂吸收的峰时(Tb),同时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白蛋白(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将55例患者分成3组。第1组为BUN、CR、ALB、β2-MG均正常组;第2组为ALB、β2-MG异常,BUN、CR正常组;第3组为BUN、CR、ALB、β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完全缓解期免疫功能对微小残留病(MRD)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测IgH和TCRs基因重排以反映MRD,以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IL-2、IL-6、sIL-2R、TNF-α、IFN-α等指标反映免疫功能,系统观察25例ALL患者完全缓解免疫功能与MRD的变化。结果 刚获完全缓解时,CD4细胞、NK细胞、IL-2减少,TNF-α,sIL-2R、CDs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